第二次剛果戰爭
第二次剛果戰爭 | |||||||
---|---|---|---|---|---|---|---|
等待越過剛果往盧旺達的難民(2001年)(左上) 2001年剛果叛軍(右上) 剛果叛軍在北部城鎮戈巴多萊 (下) | |||||||
| |||||||
參戰方 | |||||||
剛果民主共和國 納米比亞 辛巴威 安哥拉 查德 蘇丹(傳言) 民兵: 上帝抵抗軍 民主同盟軍 盧旺達解放民主力量 |
剛果民主聯盟 剛果解放運動 (MLC) 安盟 烏干達 盧旺達 蒲隆地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洛朗-德西雷·卡比拉 約瑟夫·卡比拉 薩姆·努喬馬 羅伯特·穆加貝 艾默森·姆南加瓦 康斯坦丁·奇文加 若澤·愛德華多·多斯桑托斯 伊德里斯·代比 |
讓-皮埃爾·本巴 (MLC) 洛朗·恩孔達(圖西族叛軍) 若納斯·薩文比 保羅·卡加梅 約韋里·穆塞韋尼 皮埃爾·布約亞 | ||||||
兵力 | |||||||
Mai-Mai民兵: 20,000-30,000人 聯攻派:20,000人以上 | :8,000人以上[1] | ||||||
傷亡與損失 | |||||||
第二次剛果戰爭,又稱非洲世界大戰、大非洲戰爭或鈷礦戰爭,是一場發生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前稱薩伊)大部分地區的武裝衝突,緊接着第一次剛果戰爭之後爆發。這場衝突於1998年開始,並於2003年正式結束,當時簽署了《比勒陀利亞協議》,成立了一個過渡政府。參戰勢力來自九個國家,國內則有超過二十個不同的武裝派別,這使其成為非洲大陸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衝突之一。
這場戰爭導致約540萬人死亡,其中多數人因飢餓及可預防或可治療的疾病喪生。由於這場災難的嚴重性,它被視為剛果種族滅絕中最慘烈的事件。這驚人的死亡人數使其成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致命的衝突,這還未包括數百萬流離失所的難民及逃往鄰國的避難者。
儘管2003年7月簽署了和平協議並成立過渡政府,但剛果國家機制仍十分脆弱,許多地區缺乏有效的治理,且經常爆發零星的暴力衝突。 2004年估計,每日仍有約100人因小規模戰鬥、缺乏基本生活服務和糧食而喪生。大量人口的強制遷移讓這片地區持續處於危機之中,和平依然難以實現。
背景
[編輯]如今稱為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這片土地,其動盪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9世紀中期比利時的殖民統治時期。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以極端殘暴與暴力的方式管理殖民地,即便在當時的殖民主義標準下也顯得尤為血腥。即使在1908年,這片領土從利奧波德二世的私人領地轉為比利時殖民地後,這種暴政仍大致延續下來。由於礦產資源極其豐富,以及殖民壓迫帶來的沉重負擔,這片土地在向獨立國家的過渡過程中便問題叢生。
冷戰遺毒與蒙博托政權的衰亡
[編輯]1960年,剛果舉行首次民主選舉,左翼領袖帕特里斯·盧蒙巴當選總理。然而,他在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與比利時的支持下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蒙博托·塞塞·塞科。到1965年,蒙博托鞏固了權力,建立了一個長期的獨裁政權。在冷戰期間,蒙博托因為支持西方對抗安哥拉等地日益增長的蘇聯勢力而受到西方國家的支持。這種支持使他積累了巨大的個人財富,但國家卻陷入饑荒、毀滅、貧困與落後的惡性循環,經濟僅能勉強維持生存。
隨着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蒙博托的重要性逐漸下降,因為他不再是對抗蘇聯的必要角色。為了應對失去國際支持的困境,蒙博托試圖通過建立個人崇拜來鞏固權力,但國際社會已普遍將剛果視為無望之地。 1991年,在內外壓力下,他被迫與反對派達成初步協議,做出一些讓步,卻無法阻止國家逐步走向崩潰。到1995年,危機已削弱蒙博托的統治,腐敗、暴力與國家機器的癱瘓成為日常現象。
冷戰結束後,撒哈拉以南非洲被大國拋棄,各國不得不自行應對內部問題。隨之而來的,是殖民遺毒與冷戰對立遺留下的矛盾爆發成內部衝突。當美國停止支持蒙博托時,這給了反對勢力信號,促使他們發起推翻蒙博托的全面行動,最終結束了其長達數十年的獨裁統治。
1994年的盧旺達種族大屠殺使該地區的局勢進一步惡化。為躲避屠殺,數百萬胡圖族人逃往薩伊東部地區。這場大規模的難民危機使大湖區成為胡圖族聯攻派民兵(參與種族滅絕的武裝)與盧旺達前政府軍的避難所。
同時,剛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AFDLC)獲得盧旺達與烏干達的支持。這些國家提供大量資金與武器,幫助該聯盟對抗蒙博托的軍隊。由洛朗-德西雷·卡比拉領導的AFDLC於1996年發動第一次剛果戰爭。盧旺達政府抗議胡圖族武裝利用薩伊東部作為基地,並頻繁襲擊其領土。作為回應,盧旺達政府武裝Banyamulenge人(薩伊境內的圖西族),使其成為代理人。蒙博托政府強烈譴責這種外國干預,但其軍事行動能力已大不如前,政治資本也幾近枯竭。最終,雙方通過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談判達成了暫時的協議。
卡比拉崛起與蒙博托政權的終結
[編輯]隨着卡比拉的軍隊沿剛果河向金沙薩推進,蒙博托政權因失去國際支持而迅速崩潰[6]。卡比拉的部隊幾乎未遭遇抵抗,很快完成了進攻。卡比拉因長達二十多年來持續反對蒙博托政權而在國內外擁有一定聲望。他是一名公開的馬克思主義者,深受毛澤東思想影響,並曾參與由切·格瓦拉支持的1960年代中期武裝叛亂。
AFDLC的軍隊主要由參與大湖地區衝突的圖西族老兵組成。 1996年12月,該軍隊開始行動,迅速占領礦區與邊境城市,並建立支援基地。然而,有關反叛軍隊大規模屠殺與暴力鎮壓的報告逐漸傳到西方國家。聯合國人權特使羅伯托·加雷頓曾報告,目擊者稱反叛軍的行動已造成約6萬人死亡,並且普遍存在強迫失蹤、酷刑與謀殺的行為[7]。
1997年3月,卡比拉的部隊發動全面進攻,要求蒙博托政府投降。至5月,反叛軍到達金沙薩,蒙博托於5月16日出逃,卡比拉隨即宣布擔任總統,並開始進行大規模清洗與國家重組。
卡比拉政權的挑戰與內部矛盾
[編輯]卡比拉於1997年5月掌權後,面臨治理「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嚴峻挑戰。除了國內衝突與龐大的外債,他的外國盟友拒絕在被要求撤離時離開金沙薩。大量駐紮於首都的盧旺達人,使剛果人民認為卡比拉只是外國勢力的傀儡。
1998年7月14日,卡比拉撤換了盧旺達籍的軍事指揮官詹姆斯·卡巴雷,改由本國人士接任。這一舉措使他在剛果的政治基礎更加穩固,並試圖與盧旺達疏遠關係。然而,卡比拉在兩周後改變策略,公開感謝盧旺達的幫助,隨後下令所有盧旺達與烏干達軍隊迅速撤離。 24小時內,所有盧旺達軍事人員被遣返回國,這一舉措引發不滿,特別是在Banyamulenge人中。這種緊張局勢最終再次引發武裝衝突。
派系
[編輯]- 圖西族勢力
由盧旺達與布隆迪正規軍、Banyamulenge民兵,以及剛果民主聯盟(RCD)組成。主要目標包括保衛盧旺達與布隆迪的安全、保護剛果的圖西族群體、對抗烏干達勢力以及開採自然資源。
- 胡圖族勢力
包括參與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的胡圖武裝、布隆迪反叛組織、剛果胡圖族與Mai-Mai民兵。其目標是驅逐外國圖西勢力、對班亞穆倫格人進行種族清洗、推翻盧旺達與布隆迪政府,以及控制自然資源。
- 烏干達勢力
由烏干達國家軍隊及其支持的剛果解放運動(MLC)組成。其目標是保護烏干達邊界、防止剛果成為強大國家、對抗盧旺達勢力以及獲取自然資源。
- 金沙薩政府軍(卡比拉)
由剛果國家軍隊、反Mai-Mai勢力及盟國如辛巴威、安哥拉、乍得、蘇丹與納米比亞組成。其目標是建立強大國家、控制領土與資源。
胡圖族與圖西族之間的種族仇恨成為這場戰爭的主要驅動力,各方在爭奪資源的同時,致力於徹底消滅對方。而烏干達與盧旺達則因資源利益的競爭而加劇了衝突,使局勢更加混亂。
概要
[編輯]在第二次剛果戰爭中被盧旺達扶植上台的卡比拉對遲遲不肯撤離的盧旺達駐軍漸生猜忌,在試圖強制其撤出後,盧旺達勢力開始把槍口轉向了卡比拉政權。戰爭在1998年爆發,至2003年交戰雙方達成和解並共同組建剛果民主共和國過渡政府才結束。第二次剛果戰爭是非洲現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前後涉及非洲9個國家,20支武裝力量,導致總計有超過100萬人被迫流亡,大量遷移至周邊國家,有「非洲大戰」之稱[8]。
儘管2003年的停戰標誌着該戰爭的正式結束,但是整個國家仍然衝突不斷,東部地區仍時有激烈的武裝衝突。2004年,估計每天有至少1,000人死於軍事衝突、社會保障不足或食物的短缺。持續不斷的局部衝突導致大量人口被迫流亡國外。
參考資料
[編輯]- ^ Africa's great war. The Economist. 2002-07-04. ISSN 0013-0613.
- ^ Coghlan B; Brennan RJ; Ngoy P; et al. Mortality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a nationwide survey (PDF). Lancet. January 2006, 367 (9504): 44–51. PMID 16399152. S2CID 2400082. doi:10.1016/S0140-6736(06)67923-3.
- ^ [Staff] (20100120) "DR Congo war deaths 'exaggerated'" BBC News
- ^ International Rescue Committee Congo Crisis International Rescue Committee
- ^ Les Roberts & others (2001) Mortality in eastern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Results from Eleven Mortality Surveys (PDF)
- ^ Marcha de Kabila contra la capital. CIDOB.
- ^ Roberto Garretón. Informe del relator especial para la R.D. del Congo acerca de la situación del país.
- ^ Congo Civil War.
外部連結
[編輯]報告和文件
[編輯]- Informe sobre la situación de los derechos humanos en la República Democrática del Congo (ex Zaire) 羅伯托·加雷頓提出
- Dossier especial sobre el Congo Afrol News
- Dossier especial acerca de la situación en la R.D. del Congo por los Comités de Solidaridad con el África Negra
- Misión de las Naciones Unidas en la República Democrática del Congo
- Informe 2006 de Amnistía Internacional acerca de la situación en la República Democrática del Congo
- i.dem :::Incidencia Democrática :::
- Informe anual del año 2006 del Comité Internacional de la Cruz Roja acerca de la situación en la R.D. del Congo
- Informe estadístico anual de la R.D. del Congo para el año 2004, del Alto Comisionado de las Naciones Unidas para los Refugiados
- Dossier especial sobre la Guerra del Congo The New York Times
- BBC Preguntas y respuestas acerca de la guerra del Congo
- Línea de tiempo de la Guerra del Congo
地圖
[編輯]- ONU - mapa de distribución de los cascos azules
- MONUC - mapas
- The curse of Congo’s mineral wealth « Conradiator
- Global Security - mapas de la guerra
- ACNUR - mapa de la distribución de los refugiados en la R.D. del Congo
- Guardian - mapa con las posiciones del FDLR
- Mapa de los grupos armados
- ugandagenocide.info
- The roots of war in eastern Congo - World news - The Guardian
- Weiss - War and Peace in the RDC (I)
- TV5MONDE: Echec des casques bleus dans les Nord et Sud Kivu (mapa de los recursos del Co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