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漆魯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漆魯魚
出生1902年
 大清四川省川東道重慶府江津縣李市鄉
逝世1974年 (1975)(72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成都市
母校東京醫學專門學校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親屬

漆魯魚(1902年—1974年5月),名宗羲(一說宗曦[1]),又名靈潔四川省江津縣(今屬重慶)人,中國政治人物、中國共產黨黨員。曾於抗日戰爭時期參與成立並領導重慶各界救國聯合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衛生部辦公廳主任、成都市政協副主席等職。[2][1]

生平

[編輯]

漆魯魚於1902年生於江津縣李市鄉的一個中小地主家庭[3]。1歲喪父,15歲喪母,家境困難,高小畢業後便輟學。他受在上海政法大學執教的叔父漆南薰影響較大。20歲時漆魯魚在漆南薰的幫助下到重慶一私立醫科學校讀書。1924年(民國13年),漆魯魚在漆南薰支持下前往日本,進入東亞日本語補習學校學習日語。次年春,漆魯魚考進日本東京醫學專門學校[4][5]

留學期間,漆魯魚開始接觸新思想,喜歡閱讀郭沫若成仿吾魯迅等人的作品,並時刻關注中國國內時局,對國共分裂的結果感到惋惜。1927年3月31日,重慶發生「三·三一慘案」,漆南薰在該事件中被殺害,這對漆魯魚造成了打擊。後來,漆魯魚開始與堂兄弟一道閱讀馬克思主義著作以及《新青年》《創造周報》等刊物。據漆魯魚回憶,其思想受瞿秋白郭沫若李初梨彭康等影響較大。這些理論學習使他深化了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更加傾向於中國共產黨。1927年,漆魯魚先後參加中國共產黨東京支部的外圍組織「中國留學生社會科學研究會」成立的「青年藝術家聯盟」和「社會科學研究小組」,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期間曾多次得到郭沫若、夏衍等人的指導。1928年春,漆在研究小組上發言,引起了中共人士的注意,他們與漆進行了談話。[4][5]

同年,漆魯魚收到家裡讓他回家的來信。當年4月,漆魯魚回到上海,遇見了漆南薰之妻凌樹珍。凌樹珍告訴他,家裡負擔過重,不能再支持他留日。漆魯魚決定先留駐上海,待條件成熟後返回日本。離開上海時,漆魯魚將中共中央出版的刊物《布爾塞維克》帶到日本,到達日本神戶時遇海關檢查,發現其攜帶共產主義讀物,日方海關因此懷疑他是共產黨員,不准登岸,並對他進行審問。後來日方並未獲得其他證據,但依然懷疑其身份,便將其拘留7天後遣返回上海,漆魯魚的留日求學生涯由此結束。[5]

1928年7月,漆魯魚回到江津。次年10月由中共地下黨員陳群生介紹,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李市壩支部負責支部的理論學習和宣傳品起草工作。他謝絕成都、重慶等城市大醫院的聘請,在李市壩開辦了一家私人小診所,掩護革命活動[2]。1930年1月經中共江津特支的曾慶雲介紹,到中共四川省委報道,繼而在1月中旬到達上海開始從事中共的地下工作。漆被分配到中共上海市閘北區第三支部擔任支委委員,不久任支部書記,後歷任區委秘書長、組織部秘書。同年8月,因書寫標語被日本暗探逮捕入獄。在獄一年中,任黨支部宣傳委員,組織難友展開鬥爭。出獄後,漆魯魚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指示,於1932年4月到達汕頭,利用中法藥房汕頭分行設立中共中央與江西蘇區的聯絡站。1934年春,中共在汕頭的環境惡化,中共黨組織決定關閉該藥房,同年4月,漆魯魚被調往中央蘇區任衛生部保健局局長。同年9月紅軍北上,漆魯魚留下擔任江西軍區衛生部部長,曾護理過陳毅等傷員。1935年1月,在一次突圍中被衝散,於江西尋鄔被俘。[4]此後,漆魯魚先後在尋鄔縣、瑞金縣接受審問,他通過冒充國民黨軍醫獲釋。[4]

1935年6月,漆魯魚獲釋。此時漆身無分文,於是便乞食度日,開始四處尋找中共黨組織。他從瑞金出發,經會昌尋鄔定南和平,到達廣東興寧,但一路上未能順利找到中共黨組織,於是他又南下,經豐順揭陽潮州,到達汕頭,而中共在汕頭的聯絡站被撤。漆魯魚決定回到上海,認為在那裡找到黨組織的機會更大。他在汕頭一直等到1935年8月底,裹着從江西穿出來的棉衣,身上長滿虱子[2]。漆在途中找到一家慈善機構,通過該機構的資助,漆魯魚以難民身份乘輪船返回上海。然而回到上海後他未能聯繫上自己所熟悉的中共黨員,於是便在閘北區北四川路一帶乞討度日,露宿街頭。兩個月後,漆魯魚設法用討得的錢給電影導演沈西苓寫信,然而沈西苓分不清對方身份,沒有貿然相見。1935年11月初,漆魯魚病臥街頭、奄奄一息之時,遇見了社會科學研究會成員何鳴九,何把漆送進醫院搶救。在他的幫助下,漆魯魚找到在復旦大學教書的堂兄漆相衡。就此漆魯魚結束了近半年的行乞生活。長期的乞討生活使得漆魯魚身體虛弱,還感染了痢疾,在漆相衡的照顧下漆魯魚身體逐漸好轉。漆相衡告知,先前的許多中共黨員已離開上海,自己也已脫離中共(漆相衡曾是中共黨員),並勸漆魯魚也登報脫離中共。漆魯魚感到失望,於1935年底不辭而別,返回江津。[2][5]當時中共在江津的黨組織遭到破壞,於是漆於1936年2月赴重慶,而重慶的中共黨組織也遭破壞無法尋找。[4]

後來漆魯魚成為重慶《商務日報》評論專欄作者[2]。經凌樹珍介紹,漆魯魚到重慶《新蜀報》擔任國際新聞評論編輯,撰寫抗日救國文章,並聯絡愛國青年和失去組織關係的中共黨員,於1936年5月組成秘密組織「重慶各界救國聯合會」(簡稱「重慶救國會」),漆魯魚任總務幹事,把大部分薪資捐作活動經費。救國會的活動引起中國共產黨的注意,同年9月,中共中央上海局張曙時赴重慶取得聯繫,漆魯魚恢復中共黨籍。1937年10月,中共重慶市工委成立,漆魯魚任書記,直接領導「重慶各界救國聯合會」的活動,此後又建立和領導了「重慶市文化救亡協會」。1938年7月,調任川東特委宣傳部長。[4]

皖南事變後,漆魯魚根據中共的安排轉移到雅安,改名漆頌平。1943年夏在康定任《西康經濟社》和《西康日報》總編輯。1945年4月,任成都《民眾時報》主筆。次年9月回重慶任《新華日報》主筆,1947年隨報社撤退至延安,參加土改和新華總社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漆魯魚歷任西南新聞出版局副局長、西南文教委員會秘書長。1953年底調任中央衛生部辦公廳主任,後任部長助理。1958年整風運動中由於工作勞累,突發腦溢血,於是中央安排漆回到四川省。1961年9月,任成都市副市長,後任成都市政協副主席。在此期間董必武曾寫詩表示懷念:「少習岐黃業,長為馬列徒。活人兼活國,無忮亦無虞。抗日能從眾,持躬若守愚。鳴琴事已治,刻石信相孚。」該詩原件現藏於重慶三峽博物館,作為國家一級文物永久性展出[6]文化大革命中,漆魯魚因病殘未遭批鬥,但家屬受波及,使其失去照顧[3],於1974年5月因病逝世。成都市為其舉行了追悼會。[4][5]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黎秀娟. 论抗战初期的重庆救国会. 黑龍江史志. 2014, (21): 103-104. 
  2. ^ 2.0 2.1 2.2 2.3 2.4 漆鲁鱼:风餐露宿 万里寻党--党史频道-人民网. dangshi.people.com.cn. [2024-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14). 
  3. ^ 3.0 3.1 江津縣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漆鲁鱼同志的一生. 江津文史资料选辑 第四辑. 2000: 73–76.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江津縣誌編輯委員會. 江津县志. 成都: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 844–845. ISBN 7-5364-3095-7. 
  5. ^ 5.0 5.1 5.2 5.3 5.4 吳劉娟. 漆鲁鱼辗转千里的寻党之路. 文史春秋. 2022, (11): 32-35. 
  6. ^ 百图见证江津党史——二十六、漆鲁鱼与重庆救国会. zt.cqjjnet.com. 2021-04-17 [2024-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