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新浪潮
法國新浪潮 | |
---|---|
時間 | 1950年–至今 1958年–1964年(「新浪潮」時期) |
國家 | 法國 |
代表 | 安德烈·巴贊、尚盧·高達、法蘭索瓦·楚浮、艾力·侯麥、克勞德·夏布洛、賈克·希維特、安妮·華達、雅克·德米 |
受影響於 |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1]、黑色電影、古典好萊塢電影[1]、詩意現實主義、作者論、巴黎影迷文化、存在主義、亞佛烈德·希區考克 |
影響 | 洛城反叛運動、美國新好萊塢電影、德國新浪潮、巴西新浪潮、逗馬95、英國新浪潮、新真誠、呢喃核 |
法國新浪潮(法語:La Nouvelle Vague)是影評人對於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的一些法國導演團體所給予的稱呼,他們主要受到意大利新現實主義與古典好萊塢電影的影響。法國新浪潮的特色在於,導演不只主導電影,更成為電影的作者和創作人。風格特色包括快速切換場景鏡頭等創新剪接手法,或是像「跳接」,在整體敘事上製造突兀不連貫效果。[2] 法國新浪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路易·馬盧(Louis Malle)、楚浮(François Truffaut)、安妮·華達(Agnès Varda)、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埃里克·侯麥、克勞德·夏布洛與賈克·希維特(Jacques Rivette)等人。
新浪潮代表人物
[編輯]《電影筆記》導演
[編輯]- 克勞德·夏布洛(Claude Chabrol)
- 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
- 賈克·希維特(Jacques Rivette)
- 艾力·侯麥(Éric Rohmer)
- 法蘭索瓦·楚浮(François Truffaut)[3]
左岸導演
[編輯]新浪潮的代表電影
[編輯]- 《短角情事》(法語:La pointe courte,1955年)
- 《俊男塞吉》(法語:Le Coup du berger,1958年)
- 《表兄弟》(法語:Les cousins,1959年)
- 《獅子星座》(法語:Le Signe du Lion,1959年)
- 《四百擊》(法語:Les quatre cents coups,1959年)
- 《廣島之戀》(法語:Hiroshima mon amour,1959年)
- 《斷了氣》(法語:À bout de souffle,1960年)
- 《巴黎屬於我們》(法語:Paris nous appartient,1961年)
- 《蘿拉》(法語:Lola,1961年)
- 《堤》(法語:La Jetée,1962年)
表現手法
[編輯]新浪潮的導演擅長運用突兀剪接、跳切、拼貼式風格來創造時空的曖昧性,十分重視拍攝的自由度及追求電影與現實的開放性,往往只藉由簡單的腳本拍片,以即興、自發的拍攝方式,呈現混亂、秩序失衡的世界中的人物。
新浪潮電影更注重表現真實生活,具寫實性。例如:《四百擊》(Les quatre cents coups)、《二十歲的愛情》(20 ans d'écart)等等,卻與新現實主義有所不同,新浪潮電影除了強調寫實以外,更強調個人色彩,與個人內心世界,像是《克萊兒的膝蓋》(Le Genou de ClaireLe)之中,除了豐富的對話外,此電影亦透過人物的言行,刻畫人物的微妙心理。法國導演尚盧·高達強調電影應該要反映現實世界,他的電影《週末》(Week-end)中有一整段塞車片段長達8分鐘,讓觀眾能細細品味電影中的細節,並充分展現現實。
新浪潮電影強調電影時空的節奏感,使用大量的長鏡頭、景深鏡頭的攝影方式,以及靈活的移動攝影,安德烈·巴贊在《攝影影象的本體論》(The Ontology of Photographic Image)中說:「攝影機鏡頭擺脫了陳舊偏見,清除了我們的感覺蒙在客體上的精神鏽斑,唯有這種冷眼旁觀的鏡頭能夠還世界以純真的面貌,吸引我的注意,從而激起我的眷戀」。由此可知新浪潮電影常使用長鏡頭,讓觀眾跳脫電影,以旁觀者的角度去觀看電影,以呈現世界最真實的面貌。像是電影《四百擊》中的少年安坦跑至海灘,感到迷茫,此處使用三個長鏡頭結合而成的結尾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Marie, Michel. The French New Wave : An Artistic School. Trans. Richard Neupert.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orporated, 2002.
-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新浪潮(電影運動)[永久失效連結] 於2011年3月31日查閱
- ^ 3.0 3.1 New Wave Film.co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here to Start Guide", section outlining directors. Accessed 30 Apr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