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業
楊業(929年—986年),又名繼業,最初名為重貴,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抗遼將領。曾經擔任雲州觀察使,在雍熙北伐中被俘,最終絕食殉國,朝廷追贈檢校太尉、大同軍節度使;楊業與其子楊延昭、孫楊文廣三代並稱「楊家將」。
生平
[編輯]楊業本名楊重貴,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1]。年少時便擅長騎射,立志成為名將[2]。楊業少時喜好打獵,獲得的獵物總比他人多。他讀書不多。後漢建立後,楊業即追隨北漢世祖劉崇擔任保衛指揮使。後擔任建雄軍節度使。[3]以及保衛指揮使[4]。後周廣順元年(951年),後漢北京留守兼中書令[5]劉崇在太原稱帝,建立北漢。楊業效力劉氏共三十年,被賜姓劉氏,改名繼業[6],官至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候[7],兼任建雄軍節度使[8],被稱為「太原驍將」[9]。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平定北漢,並且招降楊業,並且讓其恢復舊名楊業,同時楊業擔任左領軍衛大將軍、鄭州防禦使[10]。太平興國五年三月,楊業在雁門關擊敗遼軍。
宋太宗認為楊業熟悉邊防,不久又讓楊業擔任知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11]。次年(980年),宣徽南院使、開府儀同三司兼三交都部署潘美[12]自三交口來到代州[13]時遇遼國應州彰國軍節度使、駙馬都尉、侍中蕭咄李南攻宋朝[14],於是立即下令楊業率領數百騎兵抄小路從背後夾攻,擊敗遼軍,蕭咄李死於陣中,應州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誨被生擒,繳獲大量鎧甲馬匹[15]。潘美封為代國公,楊業升任雲州觀察使,仍兼管代州。楊業本來為降將,不及一年便在邊境立功,遭到潘美嫉恨,潘美秘密向宋太宗上書告狀。宋太宗未予理睬,甚至將潘美的奏章送給楊業,以示信任[16]。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發兵三路進行北伐,檢校太師、忠武軍節度使潘美為雲應路行營都部署(主將),雲州觀察使楊業為副都部署(副將),從西路連下雲、應、寰、朔四州,因主力東路軍戰敗奉命退還代州[17]。不久,宋太宗命潘美出兵掩護四州百姓內遷,當時遼國北院樞密使耶律斜軫、彰國軍節度使蕭撻凜已越過雲、應二州攻陷寰州,直逼朔州。出兵前,楊業建議說:「現在遼軍銳氣正盛,最好避免與之決戰。朝廷目的在於取得數州百姓,我們應當從大石路出兵應州(示意切斷遼軍後路),出發之前派人悄悄通知雲州百姓先南下(到應州),如果遼軍回應州保護後路,則朔州百姓立即南下石碣谷(撤往代州),派強弩千人守住谷口,再派騎兵作為機動部隊居中救援,(而我軍在應州與遼軍相持,遼軍也不敢越過我軍襲取雲州、應州撤退的百姓)這是保護三州百姓的萬全之策。」西上閣門使、蔚州刺史、雲應路行營兵馬都監(監軍)王侁立即反對,要求從西邊往朔州尋求與遼軍進行主力決戰,另一監軍軍器庫使、順州團練使劉文裕也贊成王侁的提議。楊業不同意王侁的建議,並且其本人又受到王侁譏諷:「你一直號稱「無敵」,如今逗留不進,莫非有他意?」楊業本是降將,最忌諱別人說他有二心,於是為明心志決定出戰[18]。
宋軍抵達朔州陳家谷,遼軍也已趕到附近。楊業敦請主將潘美在陳家谷口布陣,自己作為先鋒繼續前進[19]。遼軍主將山西諸路兵馬都統耶律斜軫派副將山西兵馬副部署蕭撻凜設伏,自己與楊業交戰後假裝敗退,楊業中伏戰敗[20]。監軍王侁派人在高台眺望戰況,看到楊業追擊遼軍,便率兵前去爭功,潘美不能阻止王侁,於是一起沿着河邊行軍二十里,得知楊業戰敗後又立即撤退而不救援[21]。楊業殺出重圍後且戰且退,到達陳家谷口只剩淄州刺史王貴和兒子楊延玉等殘部百餘人,發現潘美已經撤退,傷心欲絕,對部下說:「你們都有父母妻兒,不能一起死,你們可以返回朝廷向天子匯報!」但大家都慷慨赴死,無人逃難[22]。楊業藏匿於樹林中,被右皮室詳穩耶律奚底射中,墜馬被擒。遼軍主將耶律斜軫責罵楊業挑釁,楊業只表示唯有一死,又嘆息說:「受皇帝厚恩,本想立功邊境以報答,卻受奸臣逼迫而戰敗,無顏苟活人世。」於是絕食三天而死[23]。
宋太宗聞訊震驚,將潘美貶為檢校太保[24];削去王侁、劉文裕的官籍,王侁被配隸金州,劉文裕配隸登州;並追贈楊業檢校太尉、大同軍節度使,給了他家千疋布帛、千碩粟[25];任命其子供奉官楊延昭(時名楊延朗)擔任崇儀副使,殿直楊延浦、楊延訓擔任供奉官,楊延瑰、楊延貴、楊延彬擔任殿直[26]。
家庭
[編輯]妻:史書未載。自清朝以來,有方志說是來自府州的折氏。如清光緒年間續修《岢嵐州志》卷九《人物·節婦》條記載:「楊業『娶折德扆女』,『折性敏慧,嘗佐業立戰功,號楊無敵』」。根據《宋史·折德扆傳》的記載,折德扆父親「折從阮自晉漢以來獨據府州」。折家歸附後周之後,「父子俱領節鎮,時人榮之」。折、楊兩家同為地方豪強,麟州、府州又相鄰,兩家結姻親之好並非全無可能。
子:楊延昭、楊延浦、楊延訓、楊延瑰、楊延貴、楊延彬、楊延玉。《宋史·楊業傳》記載為七子,《續資治通鑒長編》言楊業僅五子,而《東都事略》中則只提到楊延昭一個兒子。
歷史影響
[編輯]楊業與其子楊延昭、孫楊文廣三代為將。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稱讚楊業、楊延昭「父子皆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裡兒野豎,皆能道之。」宋元的民間藝人把楊家將的故事編成戲曲,搬上舞台。到了明代,民間又把他們的故事編成《楊家將演義》、《楊家將傳》,楊業的生平以小說評書的形式在社會民間廣泛傳播。
影視作品
[編輯]- 《楊家將》中,由常文治飾演
- 《楊家將》中,由楊澤霖飾演
- 《楊門虎將》中,由狄龍飾演
- 《碧血青天珍珠旗》中,由梁天飾演
- 《鐵血楊家將》中,由張沖飾演
- 《少年楊家將》中,由翁家明飾演
- 《忠烈楊家將》中,由鄭少秋飾演
- 《一門英烈穆桂英》中,由張復建飾演
- 楊麗花版電視歌仔戲《楊家將》中,由張文彬飾演
- 葉青版電視歌仔戲《楊家將》中,由陳昇琳飾演
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 《宋史·楊業傳》:「楊業,并州太原人。」
- ^ 《宋史·楊業傳》:「業幼倜儻任俠,善騎射,好畋獵,所獲倍於人。嘗謂其徒曰:『我他日為將用兵,亦猶用鷹犬逐雉兔爾。』」
- ^ 《舊五代史·漢高祖紀》:「(後晉天福)六年七月,授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舊五代史·僭偽列傳》:「劉崇,太原人,漢高祖之從弟也。……漢祖鎮並汾,奏為河東步軍都指揮使。逾年,授麟州刺史。」
- ^ 《宋史·楊業傳》:「弱冠事劉崇,為保衛指揮使,以驍勇聞。」
- ^ 《舊五代史·隱帝紀》:「(後漢乾祐元年丙辰)北京留守、檢校太尉、同平章事劉崇,領宋州節度使兼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檢校太尉、同平章事史宏肇,並加檢校太師、兼侍中。……(二年九月乙卯)北京劉崇加兼中書令。」
- ^ 《續資治通鑑長編》:「(宋太祖開寶元年)繼業本名重貴,姓楊氏,重勛之兄。幼事北漢世祖,遂更賜以姓名。」
- ^ 《續資治通鑑長編》:「(開寶元年)繼元始立,宋師已入其境,乃亟遣使上表於遼,且請兵為授。又遣侍衛都虞候劉繼業、馬進珂領軍扼團柏谷,以將作監馬峰為樞密使,監其軍。」
- ^ 《宋史·楊業傳》:「累遷至建雄軍節度使,屢立戰功,所向克捷,國人號為『無敵』。」
- ^ 《宋史·黨進傳》:「開寶二年,太祖師臨晉陽、置砦四面,命進主其東偏。師未成列,太原驍將楊業領突騎數百來犯。」
- ^ 《續資治通鑑長編》:「(太平興國四年)初,劉繼業為繼元捍太原城,甚驍勇。及繼元降,繼業猶據城苦戰。上素知其勇,欲生致之,令中使諭繼元俾招繼業。繼元遣所親信往,繼業乃北面再拜,大慟,釋甲來見。上喜,慰撫之甚厚,復姓楊氏,止名業,尋授左領軍衛大將軍。丁巳,以業為鄭州防禦使。」
- ^ 《續資治通鑑長編》:「(太平興國四年)上以鄭州防禦使楊業老於邊事,洞曉敵情。癸巳,命業知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上密封囊裝,賜予甚厚。」
- ^ 《宋史·潘美傳》:「太平興國初,改(宣徽)南院使。三年,加開府儀同三司。四年,命將征太原……命兼三交都部署,留屯以捍北邊。」
- ^ 《宋史·潘美傳》:「美嘗巡撫至代州,既秣馬蓐食,俄而遼兵萬騎來寇,近塞,美誓眾銜枚奮擊,大破之,封代國公。」
- ^ 《宋史·李重誨傳》:「重誨嘗為其應州馬步軍都指揮使,太平興國五年,潘美出師禦寇,重誨從其節度使蕭咄李迎戰於代州北嶺,大敗。美斬咄李,擒重誨以獻。」
- ^ 《續資治通鑑長編》:「(太平興國五年三月)癸巳,潘美言自三交口巡撫至代州,會敵十萬眾侵雁門,令楊業領麾下數百騎自西陘出,由小陘至雁門北口南向與美合擊之,敵眾大敗,殺其節度使、駙馬、侍中蕭咄李,生擒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誨,獲鎧甲革馬甚眾。」
- ^ 《續資治通鑑》:「(太平興國五年十二月)丁丑,以楊業領雲州觀察使,知代州事。業自雁門之役,遼人畏之,每望見業旗,即引去。主將屯邊者多嫉之,或潛上謗書,斥言其短;帝皆不問,封其奏以付業。」
- ^ 《宋史·楊業傳》:「(宋太宗)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軍節度使潘美為雲應路行營都部署,命業副之,以西上閣門使、蔚州刺史王侁,軍器庫使、順州團練使劉文裕護其軍。諸軍連拔雲、應、寰、朔四州,師次桑乾河,會曹彬之師不利,諸路班師,美等歸代州。」
- ^ 《宋史·楊業傳》:「未幾,詔遷四州之民於內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護之。時契丹國母蕭氏與其大臣耶律漢寧、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隱領眾十餘萬,復陷寰州。業謂美等曰:『今遼兵益盛,不可與戰。朝廷止令取數州之民,但領兵出大石路,先遣人密告雲、朔州守將,俟大軍離代州日,令雲州之眾先出。我師次應州,契丹必來拒,即令朔州民出城,直入石碣谷。遣強弩千人列於谷口,以騎士援於中路,則三州之眾保萬全矣。』侁沮其議曰:『領數萬精兵而畏懦如此。但趨雁門北川中,鼓行而往。』文裕亦贊成之。業曰:『不可,此必敗之勢也。』侁曰:『君侯素號無敵,今見敵逗撓不戰,得非有他志乎?』業曰:『業非避死,蓋時有未利,徒令殺傷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責業以不死,當為諸公先。』」
- ^ 《宋史·楊業傳》:「將行,泣謂美曰:『此行必不利。業,太原降將,分當死。上不殺,寵以連帥,授之兵柄。非縱敵不擊,蓋伺其便,將立尺寸功以報國恩。今諸君責業以避敵,業當先死於敵。』因指陳家谷口曰:『諸君於此張步兵強弩,為左右翼以援,俟業轉戰至此,即以步兵夾擊救之,不然,無遺類矣。』」
- ^ 《遼史·耶律斜軫傳》:「太后親帥師救燕,以斜軫為山西路兵馬都統。……斜軫聞繼業出兵,令蕭撻凜伏兵於路。明旦,繼業兵至,斜軫擁眾為戰勢。繼業麾幟而前,斜軫佯退。伏兵發,斜軫進攻,繼業敗走,至狼牙村,眾軍皆潰。」
- ^ 《宋史·楊業傳》:「侁使人登托邏台望之,以為契丹敗走,欲爭其功,即領兵離谷口。美不能制,乃緣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聞業敗,即麾兵卻走。」
- ^ 《宋史·楊業傳》:「朔州之敗,麾下尚百餘人,業謂曰:『汝等各有父母妻子,與我俱死,無益也,可走還,報天子。』眾皆感泣不肯去。淄州刺史王貴殺數十人,矢盡遂死,余亦死,無一生還者」
- ^ 《宋史·楊業傳》:「業力戰,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見無人,即拊膺大慟,再率帳下士力戰,身被數十創,士卒殆盡,業猶手刃數十百人。馬重傷不能進,遂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沒焉。業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討賊捍邊以報,而反為奸臣所迫,致王師敗績,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 ^ 《宋史·潘美傳》:「會遼兵奄至,戰於陳家谷口,不利,驍將楊業死之。美坐削秩三等,責授檢校太保。明年,復檢校太師。」
- ^ 《宋史·楊業傳》:「帝聞之,痛惜甚,俄下詔曰:『執干戈而衛社稷,聞鼓鼙而思將帥。盡力死敵,立節邁倫,不有追崇,曷彰義烈!故云州觀察使楊業誠堅金石,氣激風雲。挺隴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自委戎乘,式資戰功。方提貔虎之師,以效邊陲之用。而群帥敗約,援兵不前。獨以孤軍,陷於沙漠;勁果猋厲,有死不回。求之古人,何以加此!是用特舉徽典,以旌遺忠。魂而有靈,知我深意。可贈太尉、大同軍節度,賜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大將軍潘美降三官,監軍王侁除名、隸金州,劉文裕除名、隸登州。』」案五代兩宋武將升遷之序,一般初授節度使加檢校官,不得便遽為真太尉。
- ^ 《宋史·楊業傳》:「業既沒,朝廷錄其子供奉官延朗為崇儀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訓並為供奉官,延瑰、延貴、延彬並為殿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