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共和國 Slovenská republika(斯洛伐克語) | |
---|---|
國歌:Nad Tatrou sa blýska (《塔特拉山上電光閃閃》) | |
國璽 | |
首都 暨最大城市 | 布拉迪斯拉發 48°09′N 17°07′E / 48.150°N 17.117°E |
官方語言 | 斯洛伐克語 |
族群 (2021年)[1] | |
宗教 (2021年)[2] | |
政府 | 單一制議會制 共和國 |
• 總統 | 彼得·佩列格里尼 |
• 總理 | 羅伯特·菲佐 |
• 國民議會議長 | 鮑里斯·科拉爾 |
立法機構 | 國民議會 |
建立 | |
1910 年 | |
1938年9月30日 | |
• 斯洛伐克自治領(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共和國境內) | 1938年11月23日 |
1939年3月14日 | |
1945年10月24日 | |
1948年 | |
1960年7月11日 | |
1969年1月1日 | |
1990 年 3 月 1 日 | |
• 斯洛伐克共和國(捷克與斯洛伐克和平分離) | 1993年1月1日 |
• 加入歐洲聯盟 | 2004年5月1日 |
面積 | |
• 總計 | 49,035平方公里(第127名) |
• 水域率 | 0.72 (2015)[3]% |
人口 | |
• 2022年普查 | 5,460,185[4].(第117名) |
• 密度 | 111/平方公里(第88名) |
GDP(PPP) | 2023年估計 |
• 總計 | ▲229.584 億美元[5](第70名) |
• 人均 | 42,228美元(第47名) |
GDP(國際匯率) | 2023年估計 |
• 總計 | 1,330.44 億美元(第62名) |
• 人均 | 24,471美元(第43名) |
吉尼係數 | ▼ 0.212[6](2022年) 低低 · 第1名 |
人類發展指數 | ▲ 0.848[7](2021年) 極高極高 · 第45名 |
貨幣 | 歐元 (€) |
時區 | UTC+1 |
• 夏令時 | UTC+2(歐洲中部夏令時間) |
行駛方位 | 靠右 |
電話區號 | +421a |
ISO 3166碼 | SK |
互聯網頂級域 | .skb |
斯洛伐克共和國(斯洛伐克語:Slovenská republika),通稱斯洛伐克(Slovensko),是位於歐洲的共和制國家,也是位於歐洲的內陸國家。根據地理分區的不同定義,斯洛伐克被認為處在中歐和東歐。其前身為捷克斯洛伐克,於1993年和平分離成捷克與斯洛伐克兩個國家。面積約4.9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46萬。斯洛伐克西北鄰捷克、北鄰波蘭、東鄰烏克蘭、南鄰匈牙利、西南鄰奧地利,首都和最大城市為布拉迪斯拉發。
斯洛伐克人是斯拉夫人的一支,祖先於六世紀左右定居斯洛伐克。公元7世紀,同其他部落共組薩摩帝國。公元9世紀,斯洛伐克人建立尼特拉公國,後被摩拉維亞公國征服,並為大摩拉維亞王國的一部分。10世紀,大摩拉維亞王國解體後,斯洛伐克併入匈牙利公國,並於公元1000年成為匈牙利的構成地域。[8]經1241年和1242年的蒙古西征,該地因征戰曾被焚毀殆盡,但隨後在匈牙利王貝拉四世的領導下逐漸恢復,他同時也引入日耳曼德意志移民,使德裔民族成為除斯洛伐克人外的主要民族,尤其在中部和東部。[9]
奧匈帝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解體,新獨立的捷克及斯洛伐克共同組成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斯洛伐克成為納粹德國附庸國。二戰結束後,捷克斯洛伐克重獲獨立。1948年共產黨人發動二月政變,使捷克斯洛伐克成為共產主義國家,並接受蘇聯領導,成為其東方集團成員。隨後的二十年裡,捷克斯洛伐克民族主義及反共情緒逐漸高漲,這一熱潮在布拉格之春達到巔峰;在該年八月份,因蘇聯武裝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平息此運動。1989年,以公民論壇為主導的社會團體發起天鵝絨革命,結束了共產主義統治。1993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議決天鵝絨分離,使斯洛伐克正式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斯洛伐克有先進的高收入經濟,在人類發展指數方面排名較高。在公民自由、新聞自由、網絡自由、民主治理方面表現優異。斯洛伐克維持着市場經濟與社會保障相結合,健全的制度為全國實施醫療保健、免費教育和歐洲最長的法定帶薪育兒假。斯洛伐克同時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核子研究組織、歐元區、申根區、聯合國、經合組織、世貿組織、歐洲委員會、維塞格拉德集團和歐安組織的成員國[10]。斯洛伐克也是世界上人均汽車生產量最大的國家;直至2019年共生產了110萬輛汽車,占其工業總產量的43%。[11]
國名
[編輯]斯洛伐克國名「Slovensko」意即「斯拉夫人之地」而Slovensko源於古斯洛伐克語中的Sloven/Slovienin;另有兩個中歐國家,斯洛文尼亞和斯拉沃尼亞(Slavonija)的國名與斯洛伐克同源。在中世紀拉丁語、德語或斯拉夫語系某些史料中,同個詞彙亦可指代斯洛伐克人、斯洛文尼亞人、斯拉沃尼亞人和其他斯拉夫民族。有種理論認為,在13和14世紀之間的斯洛伐克人受外族語(即捷克語「Slovák」)的影響,進而形成新的民族自稱。這也間接影響斯洛伐克男性的名稱指代(即Slovak),而斯洛伐克女性則保留着古斯洛伐克語的Sloven詞根(稱Slovenka),其國名也仍稱為「Slovensko」。[12]
目前,大多數的國外翻譯都引自1291年後的史料記載,即那個被捷克語影響的新詞「Slovak」;比如德文翻譯為「Slowakei」、法語翻譯為「Slovaquie」,包括中文也翻譯為「斯洛伐克」。在中世紀拉丁文史料中,關於斯洛伐克提及有多種不同形式的名詞,目前已知使用的變體包括但不限於;Slavus、Slavonia或Slavorum等。而在十五世紀的德語史料中,斯洛伐克人居住的土地稱之為「Windenland」或「Windishen landen」,[13]而在16世紀首次出現 「Slowakei」以及 「Schlowakei」 等。[14][15]
歷史
[編輯]斯洛伐克迄今存最古老的人類生活遺蹟發現於瓦赫河畔新梅斯托,可最早追溯自公元前27萬年舊石器時代初期。位於在博伊尼采的洞穴及其附近遺址發現了舊石器時代中期的石器。於斯洛伐克北部迦諾維斯附近的村莊發現了尼安德特人的頭蓋骨;考古學家同時也在該地區挖掘了諸多史前人類的遺骸,以及由古墳群組成的大量文化遺蹟,主要在尼特拉河、日利納、維霍拉特,伊諾韋茨山和部落山脈的山腳及米亞瓦山脈附近。其他重要的考發現尚有現存最古老的,以猛獁象骨製成的女性雕像 ——「莫拉瓦尼的維納斯」,該雕塑於20世紀40年代被發現。[16]
青銅器時期
[編輯]斯洛伐克在青銅時代,也即從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800年經歷了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由於銅礦生產的大幅增長致使該地區文明與商貿高速發展;尤其是在斯洛伐克中部與西北部地方,銅礦成為當地居民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在塞克尼和維拉蒂斯文明沒落後,征服而來的盧薩蒂亞人在此地擴大防禦工事並大興土木,斯洛伐克也擁有了永久性的中央行政式建築(有些保留至今)。對盧薩蒂亞人堡壘的考古挖掘同時驗證天安門事件貿易的持續性發展。與此同時,墓葬與陪葬品大幅增加;該地區居民也進而習得冷兵器、首飾與雕塑的製造工藝。
鐵器時期
[編輯]哈斯塔特時期
[編輯]在哈斯塔特時期,斯洛伐克西部出現華盛的貴族墓冢,其中埋藏裝飾華麗的器皿與裝飾品。而這一時期的埋葬儀式已包括火葬。貴族在死後將風光大葬,並另立紀念祭祀儀式的墓冢,普通居民則安葬在平坦地方處。哈爾斯塔特時期的薩蒂亞諸侯們在公元前一千年中期與南部北上的色雷斯部族、當地人之間的衝突後沒落,這導致斯洛伐克古老山城文明的廢棄。戰爭引起的人口較少導致新興凱爾特部族的征服欲望,因此他們選擇沿着斯洛伐克的河流,由南部向北推進,並與通過當地居民的融合形成了新民族。
普喬夫時期
[編輯]約在公元前500年左右開始,凱爾特人定居斯洛伐克,他們在現代布拉迪斯拉發和德文遺址上建造城堡。此期間斯洛伐克引入有史最早使用的文字——拉丁字母,可在古代中歐流通的銅幣中印有凱爾特人國王的名字這點知曉。而在北部地區,殘存的薩蒂亞人與凱爾特人及後來的達契亞文明相融合,產生了獨特的普喬夫文化,該文化擁有先進手工藝與沿金技術、山地堡壘式防禦性定居點,流通貨幣為「Velkobysterecky」式銀幣(未有銘文的硬幣,一面有馬圖案的雕刻)。
政治
[編輯]斯洛伐克實行多黨議會民主制。總統是國家元首,由國民直接選舉,任期五年,最多可連任兩屆。現任總統為蘇珊娜·查普托娃。
內閣負責人是總理,擁有最高的行政權,一般為議會中最大黨或最大的政治聯盟的黨魁,由總統任命。內閣的其他成員由總理提名,總統任命。斯洛伐克的最高立法機關一院制議會——斯洛伐克共和國國家議會,共有150名議員,任期四年,由國民按比例選出。斯洛伐克的最高法院是憲法法院(Ústavný súd),決定涉及憲法的訴訟。它的13個大法官由總統在一份由議會提交的名單中任命。
現今的《斯洛伐克共和國憲法》於1992年9月1日得制憲會議通過批准,並於翌年1月1日生效。1998年9月針對總統直選提出並通過憲法修正案,2001年2月因加入歐盟而再次修訂相關條文。斯洛伐克的民法體系承繼奧匈帝國時期的民法典;為遵守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所規定的義務,曾多次刪除共產時期的馬列主義的法律理論,並對律法整體多番增刪。斯洛伐克同時接受海牙國際法院的強制管轄權。
外交
[編輯]外交與歐洲事務部(斯洛伐克語:Ministerstvo zahraničných vecí a európskych záležitostí)式負責維持斯洛伐克共和國對外關係的部門。目前外交部部長是伊萬·科爾喬克。該部門負責處理斯洛伐克與外國實體的事務,包括與個別國家的雙邊關係以及行使國際組織中的代表權。
斯洛伐克與134個國家保持正式或實質的外交關係。截至2013年12月,斯洛伐克共有90個駐外使團,其中包括64個大使館、7個多邊組織代表團、9個總領事館、1個領事處、1個斯洛伐克經濟和文化辦事處以及8個斯洛伐克研究所。[17]而在首都布拉迪斯拉發則有44個大使館與35個名譽領事館。截止2020年,斯洛伐克公民可免簽證地進入181個國家和地區,斯洛伐克護照地通行度在全世界排名第11位。[18]
國防
[編輯]斯洛伐克共和國總統名義上是斯洛伐克國防軍總司令。該國於2004年3月加入北約。[19]從2006年起,斯洛伐克義務兵役制被廢除,轉變為志願役職業化的軍隊。斯洛伐克共和國國防軍共有有18,531名軍職人員及4,208名文職人員。[20]該國一直是北約軍事行動的積極參與者,並參與了多次聯合國維和任務。[21]截至2021年,斯洛伐克有169名軍事人員部署在塞浦路斯島,以隨時支援聯合國維和部隊地行動[22][23],也為歐盟軍隊在木槿花行動期間於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派遣41名軍官。[24]斯洛伐克地面部隊目前由兩個現役機械化步兵旅組成。空軍或防空部隊由戰鬥機聯隊、通用直升機聯隊和防空導彈大隊組成。訓練和支援部隊包括國家支援部隊(多機能營、運輸營、維護營)、首都布拉迪斯拉發的駐軍部隊以及一個訓練營,還有各種後勤和通信及信息基地。由總參謀部直接指揮的混合部隊,包括第五特種部隊團。
人權
[編輯]美國國務院於2017年人權報告中曾提到;
[...](斯洛伐克)政府在總體上尊重公民人權;然而在某些領域也存在隱憂。其中最主要的人權問題包括干涉隱私、政治腐敗以及對羅姆人等少數民族的普遍性歧視;安全部隊對待不同種族的暴力,至於政府言行則幾乎沒有起到任何嚇阻作用。斯洛伐克政府確實就安全部隊或其他政府機構成員濫用權力進行調查並頒布報告,雖說有觀察員曾對這些調查是否徹底提出質疑。某些官員的腐敗行為在任期內不會受到懲罰;比如本年度有兩名前政府部長判定貪污罪成立。[25]
斯洛伐克人權受到1992年《斯洛伐克憲法》和1948年至2006年間在斯洛伐克簽署的多項國際法的制約與保障。然而根據歐洲羅姆人權利中心(ERRC)的說法,斯洛伐克羅姆人在就業、住房和教育領域忍受着歧視,並經常遭受強迫驅逐、恐嚇、不成比例的警察暴力。
行政區劃
[編輯]斯洛伐克分八個州(kraj),每個州以其首府命名,其下分區(okres),現在一共有79個區。重要城市有首都布拉迪斯拉發、科希策、日利納、尼特拉等等。kraje被細分為許多okresy(通常譯為區),斯洛伐克目前有79個區。okresy又被劃分為obce(通常譯為 「市」),目前有2,890個市政當局。在經濟和失業率方面,西部地區比東部地區更富裕。按人均GDP(購買力平價)計算,布拉迪斯拉發是歐盟第三富有的地區(僅次於漢堡和盧森堡市);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約為斯洛伐克其他地區的三倍。[26][27]
(截至2011年)
地理
[編輯]斯洛伐克的中部和北部是屬於喀爾巴阡山脈的塔特拉山,這裡是良好的冬季滑雪地區,幽谷深湖風景優美。斯洛伐克的最高峰格爾拉赫峰海拔2655米,也在這裡。南部有小片平原。流經斯洛伐克的最大的河流是多瑙河。
溫帶大陸性氣候,年降水量500~700毫米。
人口
[編輯]斯洛伐克主體民族是西斯拉夫人中的斯洛伐克人,共占總人口的83.8%,最主要的少數民族是匈牙利人,占7.7%,主要集中在南部和東部。其他有斯洛伐克羅姆人(1.2%),捷克人(0.7%)等。猶太人從戰前的12萬到今天只剩下約2300人。斯洛伐克的憲法保障宗教自由,59.8%的公民信仰天主教,7.6%信仰新教。斯洛伐克的官方語言是斯洛伐克語,屬於斯拉夫語族。在南部匈牙利語也很常用。斯洛伐克人非常喜歡石竹花和玫瑰花,認為它們是幸福的象徵,並視其為「國花」。
語言
[編輯]斯洛伐克的官方語言是斯洛伐克語,即於斯拉夫語系的一種。其他語言如匈牙利語流行於南部地區,東北地方的一些市鎮則使用俄語。若在兩次人口普查中,某一城市的少數民族人口規模達到15%的門檻,那該少數民族語言將在該市具有共同官方語言地位。[28]
斯洛伐克的外語習練者在歐盟國家中排名靠前。截止2007年,在25至64歲的人口中約有68%的人會靈活地運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外語,這在歐盟國家中名列第二。因歷史文化原因,在斯洛伐克的主要外語學習是捷克語。據歐盟統計局的報告,斯洛伐克高中生的高中生有98.3%學習兩門外語,這比歐盟平均指數的60.1%要高三成。據2012年的歐洲晴雨表統計,該國有26%的人口對英語的運用可達到一般對話標準;其次有德語(22%)和俄語(17%)。[29]斯洛伐克的聾人社群使用斯洛伐克手語。
宗教
[編輯]斯洛克的宗教自由受法保障。2021年,有統計59.8%的斯洛伐克人自認是羅馬天主教徒,新教教派則占7.6%;是路德宗占5.9%,加爾文宗占1.8%。另有3.8%是希臘天主教徒,0.9%是東正教,23.8%的無神論者或無宗教信仰,還有6.5%對此不置可否。2004年的一份數據顯示,有三分之一的基督信徒會定期參加教會活動。[30]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有約9萬名猶太人居於斯洛伐克(當事占人口的1.6%),其中大部分因納粹大屠殺迫害致死。猶太人因戰後移民和同化為斯洛伐克而逐漸減少,至今僅有2300名猶太人(占人口的0.04%)。[31]
斯洛伐克有18個國家承認宗教信仰,其中基督教派分支占16個,另有猶太教和巴哈伊教。[32] 2016年,斯洛伐克議會的三分之二絕對多數通過國定宗教約束法案,該法案若施行將阻礙伊斯蘭教在內的宗教被所國家承認,同時也將法定最低信徒門檻從25000人提高至50000人;斯洛伐克時任總統安德烈·基斯卡對該法案動用否決權,最終成為廢案未能施行。[32]截止2010年,斯洛伐克的穆斯林占全國人口的不到0.1%。[33]斯洛伐克同時也是歐盟中唯一一個沒有任何清真寺的成員國。[34]
教育
[編輯]由經合組織的調的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將斯洛伐克中等教育列為世界第30位(低於美國,高於西班牙)。斯洛伐克自6歲至16歲施行義務教育。初等教育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6-10歲)與第二階段(10-15歲),在初等教育完成後必須參加全國性測試,稱為Monitor,以測驗學生對斯洛伐克語和數學的基本掌握。父母可在小學至高中期間,為孩子申請社會補助。若得批准,國家政府將為孩子提供基本的學習用品。同時,學校也將為所有學生提供教材,但外語書籍例外。在初等教育完成後,學生必須在高中學習一年。
在完成高中學業後,學生可選擇考入大學,政府也對高等教育持鼓勵態度。斯洛伐克最知名的大學被認為是夸美紐斯大學,該校立於1919年;此校雖然並不是斯洛伐克有史以來的第一所大學,但仍是目前仍在運行的最古老的大學。斯洛伐克的大多數高等教育院校為公立性質。經2002年通過的高等教育法案:任何斯洛伐克公民都有權力免費獲得標準規定的高等教育的權利,但免費專業只可申請一個,全日制及非全日制的均可。斯洛伐克仍有幾所私立院校,不過公立大學排名一直比私立大學要高一些。
經濟
[編輯]斯洛伐克成功地完成了從計劃經濟到自由市場經濟的改革。祖林達政府在2001年起為穩定總體經濟而進行結構改革。主要的企業私有化過程已經完成,幾乎整個金融界現在在外資掌握下,外資投資不斷擴大。儘管其主要出口市場於2000年後經濟蕭條,但斯洛伐克的經濟發展超過預計。
2002年,斯洛伐克國民所得提高促進了國內需求的增高,克服了出口增長的減低,使得整個經濟達到從1998年以來最高的成長率(4.4%)。2003年出口恢復,克服了國內消費的緊縮,使得國家經濟成長4.2%。2001年的失業率達19.8%,祖林達政府2002年上台後採取的劇烈的改革使失業率降低,2004年6月降低為13.9%。2000年的通貨膨脹率是12.0%,2002年降到3.3%,2003和2004年又有所增長。
2009年1月1日,斯洛伐克正式加入歐元區,成為歐元區第16個國家。
工業
[編輯]能源
[編輯]交通
[編輯]斯洛伐克的交通網由公路、鐵路、航空和內河航道組成,國內鐵路網全長3,662 km,高速公路網全長225.25 km。斯洛伐克主要的國際機場是布拉提斯拉瓦機場,而最小的國際機場為斯利亞奇機場,布拉提斯拉瓦國際機場規模不大,每日僅有少數班機飛歐陸其他國家,一般民眾多半利用鄰國奧地利維也納國際機場作為進出點。多瑙河是斯洛伐克主要的內河航道,同時發揮客運航道和貨運航道的功能。
旅遊
[編輯]城堡與酒莊
[編輯]遺蹟
[編輯]溫泉度假區
[編輯]科研
[編輯]文化
[編輯]傳統
[編輯]美學
[編輯]文學
[編輯]斯洛伐克文學中有許多基督教的主題,包括作為四福音前言的詩歌《Proglas》、將部份的聖經翻譯成古教會斯拉夫語,以及當時的民法法典《Zakon sudnyj ljudem。》。
中世紀文學是在11世紀到15世紀,當時斯洛伐克人寫作使用的語言是拉丁語、捷克語以及斯洛伐克化的捷克語。抒情詩仍受到教會的影響,而史詩則著重在傳奇故事。此時期的作者有著有《Chronica Hungarorum》的Johannes de Thurocz,以及Maurus,他們都是匈牙利人[35]。世俗文學也在時形成,也有許多的編年史。
斯洛伐克語的編纂有二位領導人物,第一位是Anton Bernolák,在1787年提出以西斯洛伐克方言為基礎的概念。這是斯洛伐克文學語言的第一次編纂。第二次是盧多維特·什圖爾,在1843年以中斯洛伐克方言為兼礎再進行編纂。
斯洛伐克也以其通才聞名,例如帕維爾·約瑟夫·沙法里克、Matthias Bel、揚·科拉爾,而其政治革命者和改革者有米蘭·拉斯蒂斯拉夫·什特凡尼克以及亞歷山大·杜布切克。
飲食
[編輯]體育
[編輯]斯洛伐克許多人會參與體育活動,其中一些已有職業水準。斯洛伐克最受歡迎的運動是冰球和足球,而網球、手球、籃球、排球、激流迴旋、自行車運動和田徑也很受歡迎。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SODB2021 - Population - Basic results. [2023-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4).
- ^ SODB2021 - K rímskokatolíckemu vyznaniu sa prihlásilo 56 % obyvateľov. [20 January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 May 2022).
- ^ Surface water and surface water chang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11 October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4).
- ^ Slovakia Population 2022 (Live). World Population Review. [11 July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29).
- ^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October 2023 Edition. (Slovakia). IMF.org.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0 October 2023 [11 October 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15).
- ^ Gini coefficient of equivalised disposable income – EU-SILC survey. ec.europa.eu. Eurostat. [25 November 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0).
-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21/2022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8 September 2022 [8 Sept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9-08) (英語).
- ^ Dixon-Kennedy, Mike. Encyclopedia of Russian & Slavic myth and legend. ABC-CLIO. 1998: 375 [2009-04-23]. ISBN 978-1-57607-1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3).
- ^ Karl Julius Schröer, Die deutschen Mundarten des ungrischen Berglandes (1864)
- ^ Which countries are most generous to new parents?. The Economist. [2017-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4).
- ^ Slovakia beats record in car production, again. 2020-01-13 [2020-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3).
- ^ UHLÁR, V.: O pôvode názvov Slovák, Slovensko a slovenčina
- ^ Papasonov, Mária; Šmahel, František; Dvořáková, Daniela; Richental, Ulrich. Kostnická kronika.. Budmerice: Vydavateľstvo Rak. 2009. ISBN 978-808550142-1..
- ^ Uličný, Ferdinand (2014). "Toponymum Slovensko – pôvod a obsah názvu" [The name Slovakia (Slovensko) – its origin and content]. Historický časopis. Historický ústav SAV (3): 548. ISSN 0018-2575.
- ^ Výrazová a významová diferenciácia a vznik nových pomenovaní (PDF). Kultúra Slova. [2021-08-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8-04).
- ^ Museum of Prehistoric Prepoštská Cave. Museum of Prehistoric. muzeumpraveku.sk. 2011 [2011-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1).
- ^ Global Ranking – Visa Restriction Index 2019. Henley & Partners. [2019-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2).
- ^ SITA. "Slovensko má veľvyslanectvo v Spojených arabských emirátoc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ebNoviny.sk, Bratislava, 1 December 2013. Retrieved on 29 April 2014.
- ^ NATO Update: Seven new members join NATO. Nato.int. 2004-03-26 [2013-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5).
- ^ Slovenská armáda se zbaví tanků –. Novinky.cz. [2013-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4).
- ^ History of military operations abroad. [2021-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7).
- ^ United Nations Mission´s Summary detailed by Country 2014 (PDF). Un.org. 2014-06-30 [2017-12-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21).
- ^ Archived copy. [2016-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6).
- ^ Jasmin. EUFOR "Exercise Quick Response 2" begins. EUFOR ALTHEA. [2014-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1).
- ^ U.S. Dept. of State, "Country Reports on Human Rights Practices for 2017 – Slovakia" 27 September 201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Bratislava je tretí najbohatší región únie. Ako je možné, že predbehla Londýn či Paríž?. finweb.hnonline.sk. [2019-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3).
- ^ matejvician. Bratislava – capital city of Slovakia versus other regions of Slovak Republic. wordpress.com. 2013-04-29 [2019-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4).
- ^ Slovenskej Republiky, Národná Rada. Zákon 184/1999 Z. z. o používaní jazykov národnostných menšín. Zbierka zákonov. 1999 [2016-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3) (斯洛伐克語).
- ^ Europeans and their languages. European Commission. [2020-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7).
- ^ Manchin, Robert. Religion in Europe: Trust Not Filling the Pews. Gallup. 2004 [2009-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0).
- ^ Vogelsang, Peter; Brian B. M. Larsen. Deportations. The Danish Center for Holocaust and Genocide Studies. 2002 [2008-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0).
- ^ 32.0 32.1 Miroslava Hukelova. Slovak president vetoes controversial law heaping hostility on Muslims in Central Europe. The Conversation. 2017-01-05 [2021-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3).
- ^ Na Slovensku je 5-tisíc moslimov: Bude v našej krajine mešita? | Nový Ča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as.sk (11 August 2010). Retrieved on 4 February 2017.
- ^ Slovensko je poslednou krajinou únie, kde nie je mešita. Pluska. 7 PLUS, s.r.o. 2014-11-15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斯洛伐克語).
- ^ Lawrence Barnett Phillips. The dictionary of biographical reference: containing one hundred thousand names, together with a classed index of the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of Europe and America. S. Low, Son, & Marston. 1871: 1020.
外部連結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