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利·霍爾

斯坦利·霍爾 | |
---|---|
![]() | |
出生 | 1846年2月1日、1844年2月1日 ![]() 阿什菲爾德 ![]() |
逝世 | 1924年4月24日 ![]() 伍斯特 ![]() |
墓地 | Plain Cemetery ![]() |
教育程度 | 哲學博士 ![]() |
母校 |
|
職業 | 心理學家、哲學家、大學教師、作家 ![]() |
雇主 | |
簽名 |

斯坦利·霍爾(英語:Granville Stanley Hall,1844年2月1日—1924年4月24日)是美國心理學的先驅,致力於兒童發展理論。霍爾也是美國心理學會首任主席,克拉克大學首任校長。
生平
[編輯]霍爾出生在馬薩諸塞州Ashfield,1867年畢業於威廉姆斯學院,然後進入紐約協和神學院。霍爾在馮特的萊比錫大學實驗室工作了一段時間,受到威廉·馮特的《生理心理學原理》的啟發,霍爾在威廉·詹姆斯指導下,獲得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
他開始在俄亥俄州的Antioch College教英文和哲學。從1882年到1888年,他擔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心理學和教育學教授,創辦了美國第一座心理學實驗室[1]。霍爾激烈反對強調在中學教授傳統學科,如拉丁文、數學、科學和歷史,爭辯說比起為升大學做準備,中學應該更關注青春期教育。
1887年,他創辦了《美國心理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1892年擔任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第一任主席,直到去世[1]. 1888年,他成為克拉克大學首任校長[2],直到1920年。在霍爾擔任校長的31年間,一直進行研究活動。他致力於教育心理學的發展,並試圖確定青春期對於教育的影響。1909年,他還邀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卡爾·榮格來訪並發表演講。
查爾斯·達爾文的進化論和歐內斯特·海克爾(Ernst Haeckel)的復演理論對霍爾的事業影響很大。這些思想促使霍爾考察兒童發展以學習關於遺傳。
貢獻
[編輯]霍爾的主要著作有《青春期》(Adolescence,1904年)和《兒童生活及教育研究》(Aspects of Child Life and Education,1907年)。
霍爾認為:隨着孩子的成長,他們經歷着人種發展歷史的重複。因此,小孩的精神容納量和我們的祖先相似,並且伴隨着人生長度的增長,以一個相同的方式,就像種族無限一樣的變化。
參考文獻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G. Stanley Hall的作品 - 古騰堡計劃
- Biography and bibliograph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the Virtual Laboratory of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