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區
徐匯區 | |
---|---|
市轄區 | |
徐家匯商業區 | |
徐匯區的地理位置 | |
徐匯區在上海的地理位置 | |
坐標:31°11′N 121°26′E / 31.183°N 121.433°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隸屬行政區 | 上海市 |
設立 | 1945年(徐家匯區) |
下級行政區 | |
政府 | |
• 區委書記 | 曹立強 |
• 區長 | 王華 (1974年) |
面積 | |
• 總計 | 55 平方公里(21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年)[1] | |
• 常住 | 1,113,078人 |
• 密度 | 20,238人/平方公里(52,416人/平方英里) |
• 城鎮 | 1,113,078人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郵政編碼 | 200030 |
電話區號 | 21 |
行政區劃代碼 | 310104 |
國內生產毛額 | ¥1574.94億 |
網站 | www |
徐匯區(上海話拼音:xhihhuequ,發音:[ʑìɦuᴇ̋tɕʼ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上海市中心,因為明末大臣、學者、天主教教友領袖徐光啟及其後代居住於此而得名。徐匯區位於上海中心城區的西南部,東與黃浦區毗鄰,與浦東新區隔黃浦江相望,西與閔行區相鄰,北與靜安區、長寧區接壤。全境面積54.93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50.94平方公里,水域面積3.82平方公里。區人民政府駐漕溪北路。
徐匯境內徐家匯是上海市西南部的城市副中心。徐匯是上海較早基本完成舊區改造的中心城區之一。徐匯重點發展信息技術、現代生物醫藥、納米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形成區工業電子信息業和生物醫藥業發展的產業規模。
轄區內有多所高等學校,包括綜合性、研究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和專業特色顯著的上海師範大學、上海醫科大學,以及藝術院校上海音樂學院等。學科涵蓋文、理、工、商、醫、法、師範、藝術等,為上海科教文化最齊全最集中之地區,被譽為「上海科教文化核心區」。上海市徐匯中學為徐匯區實驗性示範性中學,其建築古蹟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名由來
[編輯]1945年以原徐家匯鎮為中心建徐家匯區。因鎮得名。
歷史
[編輯]徐匯區位於上海之中心地帶,東臨黃浦江中段。
上海的浦東和北部寶山一帶,由長江和吳淞江交匯沖刷所攜帶的泥沙淤積於珊瑚礁而形成。但北部的嘉定、中部的閔行、西部的青浦和松江、以及南部的奉賢早在漢朝就已經存在。
東漢時期,海岸線沿着今天的嘉定以東——寶山大場——盧灣——奉賢以東一線。吳淞江為上海境內的最大江河,自太湖向東注入東海,徐匯區區境在當時已初步形成於吳淞江出海口之南岸,東瀕東海。
到了唐朝,唐天寶十年(公元751年),正式置華亭縣,縣治即今松江,這是上海地區設縣之始。此時的吳淞江出海口繼續向東推進至今陸家嘴一帶,而江水攜帶的泥沙在南岸不斷堆積,形成了今長寧區靜安區的新陸地,吳淞江已向北偏離徐匯區北部區界。
公元3世紀以前,黃浦江江流很短,較為筆直地向南流動,於杭州灣入海。後幾經改道,流向逐漸折向東北,流程也隨之延長。到了北宋天聖年間,黃浦江已改道經由今龍華地界向北,再轉向東流往上海老城廂,初步勾勒出了今徐匯區的濱江地帶。至元朝至順年間,吳淞江因河道淤積愈發難以通行,大中型船隻開始改走江面更寬的黃浦江航行。吳淞江成了今天的蘇州河。
北宋時期,以吳淞江為界,以南仍為華亭縣,以北歸入崑山縣,崇明地區屬海門縣。徐匯區區境受華亭縣管轄,直到南宋滅亡。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華亭縣升府,次年改稱松江府,仍置華亭縣,徐匯區區境繼續受華亭縣管轄。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82年)松江府下設2縣,南部仍為華亭縣,北部新設上海縣,明末再增設青浦縣。徐匯區區境改轄於上海縣高昌鄉,直至明末。
隨着上海地區面積和人口不斷膨脹,清朝時期多增縣治,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松江府下劃設華亭、上海、青浦、婁、奉賢、福泉、金山、南匯8縣,清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廢除福泉1縣,徐匯區區境仍轄於上海縣。
徐匯區發源於徐家匯地區,而徐家匯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明朝晚期,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驅者之一、科學家徐光啟於蒲匯塘、肇嘉浜和李漎涇三水匯合之處,建立農莊別業,從事農業實驗並著書立說,逝世後即安葬於此,其後裔在此繁衍生息,逐漸在墓地附近形成村落,初名「徐家厙」,後漸成集鎮。因其地乃三水匯合之處,又為徐氏家族匯居於此,便在清朝康熙年間得名徐家匯。
清朝宣統二年(1910年),徐匯區境分屬上海縣的上海城、法華鄉、漕河涇鄉。中華民國3年(1914年),上海法租界擴張,現今肇嘉浜路以北、華山路以東地區劃入法租界,其餘地區仍屬上海縣。中華民國16年(1927年),上海特別市設立,中華民國19年(1930年)5月,更名為上海市。徐匯區境分屬上海法租界、滬南區、漕涇區、法華區。第二次中日戰爭戰爭期間,徐匯區境的非租界區先後分屬上海市大道政府南市區、滬西區和第四、七、八區。第二次中日戰爭結束後,區境分屬上海市第七區(常熟區)、第八區(徐家匯區)、第二十六區(龍華區)。中華民國36年(1947年),第七區、第八區、第二十六區更名為常熟區、徐匯區、龍華區。
1956年3月,常熟區併入徐匯區。1964年5月,閔行區撤銷,閔行區下轄的閔行地區和吳涇地區併入徐匯區。1981年2月,閔行地區和吳涇地區又恢復為閔行區。1984年9月,上海縣龍華鎮和漕河涇鎮劃入徐匯區。1986年2月,上海縣虹梅路以東、漕寶路以北、上澳塘港以西、蒲匯塘以南地區劃入徐匯區。1992年7月,上海縣龍華鄉劃入徐匯區[2]。
行政區劃
[編輯]徐匯區下轄12個街道、1個鎮:[3]
天平路街道、湖南路街道、斜土路街道、楓林路街道、長橋街道、田林街道、虹梅路街道、康健新村街道、徐家匯街道、凌雲路街道、龍華街道、漕河涇街道、華涇鎮和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
人口
[編輯]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徐匯區常住人口1113078人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戶籍人口909,294人,常住人口1,085,130人。
商業旅遊
[編輯]上海主要商圈之一的徐家匯商圈位於此區。
交通
[編輯]公路
[編輯]鐵路
[編輯]軌道交通
[編輯]- 1號線:錦江樂園站—常熟路站
- 3號線:宜山路站—上海南站站
- 4號線:上海體育場站—宜山路站
- 7號線:常熟路站—龍華中路站
- 9號線:漕河涇開發區站—嘉善路站
- 10號線:交通大學站—上海圖書館站
- 11號線:龍耀路站—徐家匯站
- 12號線:陝西南路站—虹梅路站
- 15號線:桂林路站—華涇西站
- 19號線(建設中)
- 23號線(建設中):上海體育場站—景聯路站
- 金山鐵路:上海南站
- 機場聯絡線:景洪路站
教育
[編輯]高等教育
[編輯]徐匯區的科研教育資源非常豐富,19世紀末,境內就出現了清政府創辦的大學南洋公學(今上海交通大學之前身)和天主教會創辦的震旦公學。民國時期的幾十年裡,上海法租界受保護使得徐匯、盧灣地區社會趨於穩定,科教事業一直走在上海的最前列,最好的大學、醫學院和藝術院校等匯聚徐匯和盧灣,被形象地比喻為「地傾西南」,成了上海科教、文化與商業之「聚寶盆」。
在徐匯區的高等學校中有:
- 歷史悠久、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 在醫學領域久負盛名的上海醫學院
- 專業特色顯著為行業培養高級人才的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音樂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上海應用技術學院、上海東海職業技術學院、上海新僑職業技術學院、上海歐華職業技術學院
- 作為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分校的上海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 向社會開放的成人高等學校如上海市徐匯區業餘大學、上海職工醫學院等
伴隨民國和共和國一起發展起來的百年大學和科教資源,是科教領先的徐匯進一步「科教興市」的堅實基礎,也是徐匯構建「科教興市核心區」的動力源泉。
基礎教育
[編輯]籃球運動員姚明小學畢業於高安路第一小學,初中畢業於上海市第二中學,高中畢業於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 ^ 行政区划. [2020-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8).
- ^ 2023年徐汇区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