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個人發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個人發展(Personal Development)是指以下相關活動:提高自我意識,實現個人才華和發揮潛力,實現願望或加強身份等等。個人發展並不局限於自我發展或自我幫助;它也有幫助其他人進行個人發展的內涵,包括向他人推薦個人發展方面的方法論、相關項目、工具、技術和評估系統。

在自我完善階段,個人發展包括:

  1. 成為渴望成為的個人;整合社會身份與自我認同。
  2. 提高自我認識或確定優先事項、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或道德準則的選擇。
  3. 規劃和實現理想,願望,職業和生活方式的優先事項。
  4. 發展潛能和培養專業技能;發展個人能力,在工作中學習。
  5. 提高生活質量,包括在健康、財富、文化、家庭、朋友和社區等方面的個人發展。
  6. 學習技巧和方法,增強自我認知,取得個人生活的控制力和自我智慧的實現。

支持和幫助其他人的個人發展是教師或導師們所應該具備的個人能力之一,如經理們發展其員工的能力;或是一種專業的服務,如提供培訓,評估或輔導等等。

個人發展是一個包括兩種不同市場的行業,這兩種市場是:企業對個人和企業對機構。企業對個人市場[1],包括:書籍、激勵性的演說、在線學習課程、研討會、個人輔導、生活指導和其他技能,如瑜伽、健身中心、冥想和武術。企業對機構的市場則涵蓋了達到數以百萬計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和數以億計的公司員工,他們在企業內通過培訓、員工發展計劃、發展和評估工具、反饋、輔導和導師項目得到個人發展。一些諮詢公司提供專業的個人發展項目[2],但也有許多通才諮詢公司在此市場上表現活躍[3],他們的業務中包括領先的人力資源,招募和組織戰略,另外還有大量的小型企業和個體專業人員提供諮詢、培訓和輔導。

在任何一個領域或級別的的發展——無論是經濟、政治、生物、組織或個人的發展——為了準確評估發展是否達到實際的效果,一個基本框架是絕對必要的。個人發展的框架包括:為了界定終點所設立的目標基準點,為了達到目標所設定的戰略或計劃,在進程中的衡量和評估,為了在個人發展道路上的界定里程碑而設定的各個水平或階段,以及為了保證和支持整個流程所設計的反饋系統。

起源

[編輯]

哲學宗教一直關注生命的意義:什麼是美好的生活以及如何最好地發展自己。因此,技術和方法自古以來就已經存在:音樂歌曲舞蹈詩歌朗誦、體育武術寫作都是人們普遍進行的個人發展的活動。

歷史學家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在其著作《自我護理》(Care of the Self)[4]中,描述了早在古希臘羅馬時代就已經開始應用的技巧「epimelia」,其中包括飲食、運動禁慾、沉思、祈禱懺悔,其中一些已成為基督教的主要做法。中國的傳統技藝包括呼吸和能量演習(氣功)、打坐、武術(武術和太極拳)以及和中醫藥聯繫緊密的飲食、按摩針灸。在印度,瑜伽技巧對一些個人發展的學科起到了補充的作用,包括打坐般若瑜伽)伸展和姿勢(哈達瑜珈),呼吸普拉納瑜伽),性掌控(譚崔瑜珈)等。在伊斯蘭教的傳統,技術分為「dhikr」(正念的存在上帝),其中包括祈禱,背誦可蘭經,靜觀,照顧精神中樞,其中包括音樂,舞蹈,唱歌和「Sufi dervishes」所創造的獨特的旋轉技術。

從兩個古老的哲學系統中脫穎而出的個人發展,演化到今天已經涵蓋了西方傳統和東方傳統。

亞里士多德與西方傳統

[編輯]

在西方,個人發展理論受到了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 -公元前322)的強烈影響,他將個人發展定義為一類實用的智慧。亞里士多德的「幸福生活」概念包括:發展一個人的優點(arête)以期達到幸福(eudaimonia)[5],「eudaimonia」通常翻譯為幸福,但更準確地理解為「人性繁榮」或「好的生活」 [6]。亞里士多德的理論至今仍然在持續影響西方社會對於的個人發展這一概念的理解,這一點在人類發展經濟學[7]和積極心理學中特別突出[8]

孔子和東亞傳統

[編輯]

在中國,孔子(公元前551 -公元前479)是一個完整哲學體系的創始人。他的哲學思想仍然繼續影響着中國和許多亞洲國家的家庭觀念、教育和管理。在《大學》中,孔子明確表明個人發展是管理家庭和國家的源泉:

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一場就亞洲價值觀問題的激烈辯論似乎在家庭價值觀、社會秩序的維持以及個人自由問題上,與孔子和亞里士多德的思想相左[10]。雖然辯論很快被平息,亞里士多德哲學和孔子思想所產生的文化差異卻依然存在。根據領導力研究領域專家和作家弗蘭克·蓋洛(Frank Gallo)的理論,將西方的概念原封不動地推行進儒家管理文化中是不可能的:

心理學裡的個人發展

[編輯]

心理學與個人發展有所聯繫並非始於弗洛伊德,而是和他唱反調的徒弟: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以及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

阿德勒反對把心理學僅僅局限為精神療法,或者僅僅單一強調無意識的驅動作用或者兒童時期的經歷;相反,他主張更多地強調個人內心深處的熱望和抱負[12]。同時,阿德勒也是提出「生活方式」這一概念的始祖。

卡爾·榮格很早就對個人發展概念的發展做出貢獻:他提出了「個體化」的概念。榮格把「個體化」視為個人對自身完整性和平衡性追求的內在驅動力[13]

榮格早期提出的生命階段(life stages)的概念,後來得到丹尼爾·萊文森(Daniel Levinson,1920-1994)運用社會學觀點進行的巨大發展。萊文森最重大的發現就是:個人內心的熱望和抱負在整個生命旅程中都影響着個人的發展;他把這種熱望和抱負叫做「夢想(Dream)」:

生命周期社會學意義上的變動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萊文森7個生命階段的模型[15]

關於成功實現目標的研究由阿爾波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來繼續。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16]能夠最合理地解釋為什麼具有同等知識水平和技能的人做同一件事情所呈現的最終結果卻往往截然不同。班杜拉認為可以根據個人的自信程度來對是其否能取得成功做出強有力的預測,原因是[17]

  1. 它驅使個人期待自己取得成功。
  2. 它允許個人承擔風險、制定具有挑戰性的目標。
  3. 它鼓勵個人即使面對最初的失敗也能屢敗屢戰。
  4. 它幫助個人在嚴峻的形勢面前掌控自己的情緒和恐懼。

1998年,隨着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當選為美國心理學協會主席,並且提出要把重心從對病理學的研究轉移到對健康個體的關註上來,個人發展的概念從心理學裡的邊緣地位一躍而至其中心地帶:

高等教育里的個人發展

[編輯]

1810年,德國柏林大學(現為:柏林洪堡大學)校長威廉·馮·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發表演說:「……如果有什麼機構是最需要在個人發展上承擔其責無旁貸的責任的,這就是教育——一貫以培養個體作為宗旨的教育。[18]」。這標誌着個人發展的概念正式成為教育體系的一部分並且成為現代大學成立的一個明確目標。

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大學的招生數量與日俱增,研究人員們藉此契機對大學生們個人發展的需求進行了分析。亞瑟·曲克令(Arthur Chickering)為年輕大學生們定義出了7個個人發展矢量[19]

  1. 發展個人勝任力
  2. 管理情緒
  3. 獲得個人自主權的同時,培養群體相互依存性
  4. 培養成熟的人際關係
  5. 創建身份
  6. 發展目標
  7. 誠實可信

在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委員會於1997年提交的《迪林報告》(Dearing Report)里表明高等院校向學生提供的不能僅僅局限於學術教學,還應該對學生的個人發展負責。這標誌着個人發展在高等教育方針中占據了中心位置。2001年,一家質量評估機構向英國的高等院校提供了提高個人發展的指南[20]

20世紀90年代,商學院開始設立旨在培養學生領導力以及職業發展規劃能力的特定的個人發展項目。1998年,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European Foundation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設立了歐洲質量認證體系(Equis accreditation system)[21],明確指出:個人發展必須成為學生學習過程的一部分,通過實習、團隊項目、海外工作或遊學經歷來體現。 全球首個在商學院學生中實行的個人發展認證項目是由個人發展諮詢公司Metizo[22]和法國馬賽商學院[23]於2002年聯合創辦的:該項目不僅僅要求學生完成作業,還要求學生具備展現自我認知和獲得成功的個人發展勝任力。

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和研究領域,個人發展已經成為一門特定的學科。這門學科往往為商學院所採用,同時也和很多其他學科相互聯繫:在對學習和評估問題的研究上 ,個人發展與教育學相互聯繫;在對激勵因素和人格特徵的研究上,個人發展與心理學相互聯繫;在對身份和社會人際網絡的研究上,個人發展與社會學相互聯繫;在對人力資本和經濟價值的研究上,個人發展與經濟學相互聯繫;在對道德和自我認知的研究上,個人發展又和哲學密不可分。

管理學裡的個人發展

[編輯]

在工作環境下,第一個提出個人發展概念的著名人物是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在他的需求層次理論中,提到最高層次的需求是自我實現,定義為[24]

由於馬斯洛本人相信只有極小部分的人是自我實現者——估計1%左右[25]——他的需求層次理論自然帶有局限性地把個人發展當作組織架構金字塔頂端人物的需求,而工作安全感和良好的工作環境則能夠滿足絕大多數員工的需求。

當大型組織和勞動力市場變得更加全球化,發展的責任逐漸從公司轉換到個人。1999年,管理思想家,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在《哈佛商業評論》中寫道:

倫敦商學院的管理學教授蘇曼特拉·戈夏爾(Sumantra Ghoshal)和和哈佛商學院的克里斯托弗·巴特里特(Christopher Bartlett)在1997年寫到公司必須個性化地管理員工,建立新的工作合同[27]。 一方面, 公司必須承認個人發展能夠創造經濟價值,因為:

另一方面,員工應該認識到,他們的工作包括個人發展,並:

職業管理從攀登組織階梯的過程轉變為個人發展的歷程:調查顯示女性的職業具有明確的發展需求[28],職業改變影響個人的工作身份[29],工作和生活的優先次序在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必須不斷調整和平衡。

公司的個人發展項目劃分為兩大類:員工福利和發展策略。

作為員工福利,目的是為了提高滿意度,激勵度和忠誠度。員工調查幫助公司發現個人發展的需求,偏好,和問題,利用結果來設計福利項目。典型的項目包括工作生活平衡,時間管理,壓力管理,健康項目和心理諮詢。許多項目和員工自己在工作以外付錢的類似:瑜珈,運動,軍事藝術,金錢管理,積極心理學,NLP[需要消歧義]等等。

作為投資,個人發展項目肩負增加人力資本或提高生產力,創新力或質量的目標。這樣的項目不是被當作成本,而是結果與公司策略性發展目標相關聯的投資。能被公司選中參加這些項目的人員要素是員工的價值觀和未來的潛力,通常由一套人才管理架構來決定,如占一定比例的新員工,高潛力人才,高績效人才,關鍵員工,調查員,技術專家和未來領導人。其他的項目則是適用於大多數甚至是所有員工的。典型的項目包括職業發展,個人有效性,團隊合作,和勝任力發展。個人發展也出現在管理工具里,如和你的經理一起創建一份個人發展計劃,使用勝任力模型評估個人能力,通過360度反饋問卷得到不同層次同事的反饋[30]

參考文獻

[編輯]
  1. ^ Roger Loh的在線文章。不幸的是,這些文章沒有能夠很好地反映他對於個人發展在全球商業環境下的年度市場估測:個人發展 ---- 往往也被稱為自我發展----是一個正在蓬勃發展的產業!以網絡為平台的個人發展---- 也被叫做線上學習(E-learning)---- 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根據市場調查和相關數據顯示,這是一個價值640億美元的全球性產業。僅僅在美國,據估計,2005年一年就有96億美元通過以下形式被投資用於個人發展:書籍、激勵性演說、個人輔導、減肥計劃、音像製品、壓力管理項目等。
  2. ^ 個人發展領域的先驅公司,如: PDI, DDI, Metizo, Franklin Covey 。
  3. ^ 其他人力資源公司,諸如:Hewitt, Mercer, Watson Wyatt, Hay; McKinsey and Boston Consulting Group提供人才發展諮詢服務;Korn Ferry 提供企業高級管理人員輔導項目。
  4. ^ Foucault,Michel,Care of the Self,第二卷,蘭登書屋集團公司,1986年。譯自法語書籍 Le Souci de Soi ,伽利馬出版社,1984年。該書的第二部分描述了靈魂護理的技巧,其中,「epimelia」的概念涉及古希臘羅馬時期以及基督教早期發展時期。
  5. ^ Nichomachean Ethics( W.D.Ross譯本),亞里士多德的基本著作, 1142章。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線上經典檔案館(The Internet Classics Archive) 提供。
  6. ^ Martha Nussbaum,The Fragility of Goodness,劍橋大學出版社。該書討論了為什麼英國人的職業幸福和亞里士多德對於「epimelia」的定義不相符合(1-6頁)。
  7. ^ 諾貝爾獎獲獎者Amartya Sen 在其與亞里士多德研究學者Nussbaum 共同協作的書中,根據亞里士多德的個人發展理論確認了經濟發展理論。Martha, and Sen, Amartya, The Quality of Life. 牛津: Clarendon 出版社, 1993; 在其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二年出版的書中也提到了類似的理論。Development as Freedom, 牛津,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
  8. ^ Martin Seligman根據亞里士多德的「Good Life」和「Eudaimonia」思想,明確指出了積極心理學的目標。Seligman, Martin E. P. (2002). Authentic Happiness: 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 紐約: Free Press. ISBN 0-7432-2297-0(Paperback edition, Free Press, 2004, ISBN 0-7432-2298-9)。
  9. ^ 孔子,《大學》.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線上經典檔案館(The Internet Classics Archive)提供.http://classics.mit.edu/Confucius/learning.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0. ^ Amartya Sen,Human Rights and Asian Values,《新共和報》,1997年7月14日至7月21日。
  11. ^ Frank Gallo, Business Leadership In China: 如何將西方最好的方法論與中國人的智慧聯繫起來,威萊出版社,2008年。該書專門針對受孔子傳統思想影響的社會環境,分別闡述了該環境特別要求的6種領導力勝任素質。
  12. ^ Heinz Ansbacher和 Rowena R Ansbacher (1964)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 基礎書局,1956年. 詳見該書第三章(終結論和虛幻論)及第七章(生活方式)。
  13. ^ 對於卡爾·古斯塔夫·榮格來說,「個體化」的概念是一個心理學上異化自己的過程,這個過程體現了個人發展目標和個體人格特徵。 (C.G. Jung. Psychological Types. 合集,第6卷,第757頁)。
  14. ^ Daniel Levinson,Seasons of a Man’s Life,白齡壇出版社,1978年,91-92頁。
  15. ^ 15.0 15.1 Gail Sheehy, New Passages, 蘭登書屋集團公司,1995年。Sheehy之前所著的譯本暢銷書:Passage使得Levinson生活階段的理論風靡一時;她的第二本書闡述了社會發展和個人生活階段的發展在多大程度上有所變動。
  16. ^ Albert Bandur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紐約:福里曼出版社。
  17. ^ Albert Bandura,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福里曼出版社,紐約,1998年,第184頁。
  18. ^ Wilhelm von Humbolt, Wilhelm von Humboldt, The Sphere and Duties of Government. 由Joseph Coulthard 譯自Baron Wilhelm von Humboldt德文版 (倫敦:約翰·查普曼出版社,1854年)。 第六章。 在線資源:http://oll.libertyfund.org/title/589(2008年12月30日)。[永久失效連結]
  19. ^ Arthur Chickering, Education and Identity (舊金山: 喬希一巴斯出版社,1969年) ;第二版,Linda Reisser改寫(舊金山: 喬希一巴斯出版社,1993年)。
  20. ^ 相關概念和指南可以在英國高等教育學會的網站上找到:存档副本. [2008-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0). 
  21. ^ 歐洲質量認證體系(Equis)對於個人發展的要求可以在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的網站上找到:http://www.efmd.org/images/stories/efmd/EQUIS/equis_standards_criteria.pdf[永久失效連結]
  22. ^ Metizo個人發展認證項目的描述和認證要求可以在該公司的網站上找到: www.metizo.com
  23. ^ 法國馬賽商學院個人發展項目的描述可以在學校的網站上找到: 存档副本. [2009-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8). .
  24. ^ Abraham Maslow,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始出版於1943年《心理學評論》第50期,第838頁。
  25. ^ Maslow, A. H. (1996). Higher motivation and the new psychology.在E. Hoffman (Ed.) 所著的 Future visions一書裡:Abraham Maslow未曾被出版的文章, Thousands Oaks, 加拿大: Sage出版社,第89頁。
  26. ^ Peter F. Drucker, 「Managing oneself」,1999年最佳 《哈佛商業評論》。
  27. ^ Ghoshal, Sumantra;Bartlett Christopher A. (1997) The Individualized Corporation: A Fundamentally New Approach to Management,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第2861頁。
  28. ^ Hewlett, Sylvia Ann (2007), Off-Ramps and On-Ramps, 哈佛商學院出版社。該書描述了女性是如何改變傳統職業發展道路的,同時也指出公司應該如何處理員工職業發展和生活方式發展之間出現的問題。
  29. ^ 第二章: Ibarra Herminia (2003) Working Identity: Unconventional Strategies for Reinventing your Career,哈佛商學院出版社。 作者從思考可能的自我到尋求一個全新職業身份的角度,討論了職業變動的問題。
  30. ^ Watson Wyatt,一家規模很大的人力資源諮詢公司,曾經質疑360度測評工具的價值:因為360度評估結果雖然使企業股東獲益,但評估結論卻備受爭議;同時這項工具也被夾在其他層層管理方法中。 Wyatt的在線研究文章: The HC Index: Linking HC and Shareholder Value。一系列2002年《人力資源雜誌》的文章都在討論360度測評工具的評估結論是否成立。例如: Pfau, Bruce; Kay, Ira, 《人力資源雜誌》(2002年6月)。「360度反饋結果是否從負面影響了企業的發展?研究表明,360度反饋結果對企業發展弊大於益。問題出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