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
出生(1870-02-07)1870年2月7日
 奥匈帝国鲁道夫斯海姆
逝世1937年5月28日(1937岁—05—28)(67岁)
 英国苏格兰亚伯丁
国籍 奥地利
知名于个体心理学
优越感
自卑情结
生活型态(德语:Lebensstil;英语:Style of life)
研究领域心理治疗精神医学
配偶拉伊萨·爱泼斯坦(Raissa Epstein)
儿女Alexandra Adler、Kurt Alfred Adler、Valentine Adler、Cornelia Adler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生于奥地利一个犹太家庭(但在后来皈依新教),是一位医师心理治疗师,也是个体心理学(英语:Individual psychology)学派的创始人。[1]

在发展“个体心理学”的概念时,阿德勒脱离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2][3]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阿德勒确实曾一度称他的工作为“自由精神分析”,但后来他拒绝了“精神分析家”的标签。[4] 他的方法涉及性格研究的全貌观方法[5],在20世纪后期的心理咨商精神医学策略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6][7][8]

阿德勒率先强调社会因素在个人重新调整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将精神医学带入其相关领域社群。[9][10]

生平概略

[编辑]

早年生活

[编辑]

1870年2月7日[11],阿德勒出生于维也纳西部边缘的村庄鲁道夫斯海姆(Rudolfsheim,当地今属维也纳第十五区鲁道夫斯海姆-芬夫豪斯)Mariahilfer街208号。[12][13] 他是犹太裔夫妇 Pauline (Beer)(1845年出生于特热比奇,1906年过世于维也纳)和 Leopold Adler 的第二子孩子(后来共有七个孩子);Leopold Adler(1833年出生于基策,1922年过世于维也纳)是来自匈牙利的谷物商人。[14][15][16]

阿德勒在婴幼儿时期患有佝偻病(导致他直到四岁才能行走)和声门痉挛。当阿德勒三岁时,他有弟弟过世于其床边。[17] 四岁时,他几乎因罹患肺炎而丧命。在他整个童年时期,他都与兄长 Sigmund Adler(1868年出生于维也纳附近的芬夫豪斯,后来成为一位事业有成的商人)保持竞争关系,并试图仿效其行为;这种竞争是因为他相信母亲更喜欢兄长;尽管他与父亲的关系很好,但在与母亲的关系中,他仍然与自卑感作斗争。[18]

他当时是一个活跃、受欢迎的孩子,也是一个普通的学生。稍后,他在1888年通过中学毕业考试。[19]

因为个人经历[18],他志向于习医[20],他对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相关领域非常感兴趣。[21]维也纳大学学习后,他专攻眼科医学,以及后来的神经内科和精神医学。[22]

移民及身后

[编辑]

1930年代初期,他在奥地利大部分的诊所因其犹太血统而关闭后(尽管他皈依了基督教),他离开当地前往美国长岛医学院(Long Island College of Medicine)担任教授。他在1937年于苏格兰阿伯丁的一次巡回演讲中死于心脏病[23];他的骨灰在2011年于爱丁堡一个火葬场被寻获,稍后被安葬于维也纳中央公墓[24]

他的突然过世对其思想影响的传播与实践造成打击,尤其是在当时的德国和奥地利;他的学生受到来自纳粹政权等的迫害,他所提倡且一度蓬勃发展的学说,也被迫远离德语地区,在其他地区继续发展;独裁统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扰乱了相关心理科学的发展。稍后,他学说中许多部分被新弗洛伊德学派接受。

基本信条

[编辑]

阿德勒受到哲学家汉斯·费英格(Hans Vaihinger)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的心理建构思想的影响。当他还是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的成员时,他开发了一种有机自卑和补偿理论,这是他后来转向现象学和发展他著名的自卑情结概念的原型。

他还受到伊曼纽尔·康德弗里德里希·尼采鲁道夫·维尔肖和政治家扬·史末资的哲学的影响。他的学派被称为“个体心理学”。他是预防心理学的早期倡导者,并强调以民主方式对父母、教师、社会工作者等进行培训,让孩子在与他人合作的同时,透过理性决策来行使自己的权力。他是一位社会理想主义者,并在他与精神分析相关的早期(1902年-1911年)被称为社会主义者。[25]

他相信外行人可以实际运用心理学的见解。他也是女权主义的支持者,他认为优越感和自卑感通常是性别化的,并以典型的男性和女性风格表现出来。这些风格可能构成心理补偿的基础并导致心理健康困难。[26]

他也创造了“阿德勒疗法”(Adlerian Therapy),因为他相信应该在受诊疗者的环境背景下研究其心理。[27]

对于人格的研究

[编辑]

他的著作《神经质性格》(Über den nervösen Charakter)定义了他早期的关键思想。他认为人类的个性可以用目的论来解释:理想情况下,个人无意识自我的一部分可以将自卑感转化为优越感(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完整性)。[28] 自我理想的愿望被社会和道德要求所抵消。如果不考虑纠正因素而个体过度补偿,那么就会出现自卑感,从而加剧个体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渴望权力、好斗或更糟的危险。[29]

整体论

[编辑]

阿德勒的学说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格式塔疗法(Gestalt therapy)和卡伦·荷妮心理动力学方法都属于心理学的整体学派;它们避免了理解人类心理学和精神病理学的简化方法。[30]

类型学

[编辑]

阿德勒开发了一种所谓的人格类型方案,然而,由于他本质上并不相信人格类型,并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且同样是试探性的系统,因此总是将其视为临时的或启发式的。[31] 类型学的危险在于忽视个人的独特性,并以“凝视”的角度过度简化现实的去进行理解。然而,他倾向阐明可以表示受总体生活方式支配的特征的模式。[32]

对于早期记忆的强调

[编辑]

他在与患者合作时非常重视对早期记忆的解释,他写道:“在所有的心理表达中,一些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个人的记忆”。[33] 他将记忆视为“私密逻辑”的表达,以及个人生活哲学或“生活方式”的隐喻。他坚持认为,记忆从来都不是偶然的或微不足道的。相反,它们是被选择的提醒:“(一个人的)记忆是她随身携带的关于她的局限性和事件意义的提醒。没有‘随机性’的记忆。在一个人接收到的无数印象中,他选择只记住自己认定的那些,无论多么模糊,但对他的问题产生影响”。[34]

在出生顺序方面

[编辑]

他经常强调一个人的心理出生顺序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构成的长处和短处。[35]

关于同性恋

[编辑]

除了性交易犯罪,阿德勒还把“同性恋者”一齐归类为“生活的失败者”。1917年,他开始了关于同性恋的写作,并在余生中零星地发表了更多的想法。[36]

荷兰心理学家 Gerard J. M. van den Aardweg 强调了阿德勒如何得出他的结论,因为在1917年,阿德勒相信同性恋并不是生病,他已在同性恋和对自己性别的自卑感之间建立了连结;相对的,弗洛伊德认为同性恋是根植于自恋,而荣格也提出了阿尼玛斯的相关概念与观点。[37]

家长教育

[编辑]

他强调治疗和预防并重。考虑到心理动力学,阿德勒学派强调童年在人格发展和各种形式的精神病理学倾向方面的基本重要性。预防所谓“人格障碍”(阿德勒称之为“神经质性格”)或各种神经质问题(抑郁、焦虑等)的倾向的最佳方法是训练孩子成为和感觉自己是家庭中平等的一部分。儿童最佳发展的责任不仅限于母亲或父亲,还包括更广泛的教师和社会。因此,他认为教师、护士、社会工作者等需要在家长教育方面进行培训,以补充家庭在培养民主性格方面的工作。当孩子感觉不平等并被制定角色(透过宠溺或忽视的手段等)时,他可能会发展自卑或优越感以及各种伴随的补偿策略。[38] 这些策略透过播下更高的离婚率、家庭破裂、犯罪倾向和各种心理病理学形式的主观痛苦来造成社会损失。阿德勒学派长期以来一直提倡家长教育团体。[39]

学说

[编辑]

关于人性的知识

[编辑]

身为执业医师,且积极参与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论辩之中,阿德勒发现,随着人类生活的每一次表达,身体和心理过程总是一起有效并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单元(个体)。这一发现构成了今天心身学(德语:Psychosomatik)的基础。

在观察所谓的“器官自卑”(德语:Organminderwertigkeiten)现象时,阿德勒能够确定身体和心理有以某种方式补偿它们的倾向。阿德勒首先在“工作-爱情-社区”三项生活任务(婴儿、兄弟姐妹系列、学校、工作、婚姻、考试情景等)的心理区域中发现了这种情况。它引发了人类的一种情绪状态,阿德勒称之为“自卑情结”。类似于对器官自卑的补偿,人类心理透过阿德勒所说的争取“有效性”克服来努力克服这种自卑状态。根据他的说法,一个人能否很好地应对生活中的这些挑战,主要取决于他如何应对自卑的第一种情况,即他作为婴儿的无助。他发现,这种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动力构成了人们受教育的基础,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绝对依赖于人际关系的帮助。在母子之间的这种早期相互关系中,人们之间发展出一种被他人关心的感觉—阿德勒称之为“社群意识”—这成为个体人格的无意识组成部分。社群意识是他的学说核心,因为它是个人和社区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在他的人的概念中,个体具有以社群意识为导向的社会性。他还假设女性个性缺乏发展,特别是在当时盛行的社会秩序中,导致她的自尊受到破坏,这可能以负面影响的方式,反应在她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他认为女性人格的发展对于女性的心理发展是绝对必要的。[40]

阿德勒学派

[编辑]

弗洛伊德决裂后,他在建立独立的心理治疗学派和独特的人格理论方面享有相当大的成功和名气。他四处旅行和讲学,宣传他的社会导向方法。他的意图是建立一场运动,透过主张心理健康与社会平等的整体论完整性来与心理学中的其他论述竞争。他的努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迫停止;在此期间,他在奥匈帝国军队担任医生;战争结束后,他的影响力大大增加。1920年代,他建立了多个儿童指导诊所。 1921年起,他经常在欧美讲学,并在1927年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他对成人的临床治疗方法旨在利用洞察力和意义的治疗功能揭示症状的隐藏目的。

他专注于人们如何克服优越感或自卑感。在临床上,阿德勒的方法不仅限于事后治疗,而是透过提前预防孩子未来的问题扩展到预防领域。预防策略包括鼓励和促进家庭和社区内的社会兴趣、归属感和文化转变,从而消除纵容和忽视(尤其是体罚)。他的受欢迎程度与其思想比较乐观和易于理解有关。他经常为非专业人士写作。他始终保持着一种以任务为导向的务实方法;这些“生活任务”是职业与工作、社会与友谊,还有爱情与性;它们的成功取决于合作;生活任务不能孤立地考虑,因为正如他的著名评论“它们的灯光都交叉投向彼此”。[41]

基于阿德勒学派的学术、临床和社会实践侧重于以下主题:[42]

  • 社交兴趣和社群感受
  • 整体论创造性的自我
  • 虚构的终结论(英语:finalism)、目的论和目标建构
  • 心理和社会鼓励
  • 自卑、优越和补偿
  • 生活方式
  • 早期回忆(一种投射技法)
  • 家庭系统排列和出生顺序
  • 生活任务和社会嵌入
  • 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生活)领域
  • 属于个人的逻辑和常识(部分基于康德提出有关“sensus communis”的讨论)
  • 症状和精神官能症
  • 保护行为(英语:Safeguarding behavior)
  • 内疚和罪恶感
  • 苏格拉底式提问
  • 梦境解释
  • 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学
  • 育儿和家庭的民主方法
  • 阿德勒学派课堂管理方法
  • 领导力与组织心理学

贡献与评价

[编辑]

阿德勒对于后世来说,有相当大的影响,虽然之后的追随者受到迫害犹太的氛围影响,所以没有自成强势的学派 。

正面评价方面,将人视为天生的社会动物,且以统整的观点来看待人性的问题,并首先提出“创造性自我”的概念,将人视作最小单位。也为认知取向的先锋,认为意识是人格的中心,进而影响行为。由此发展的咨商模式属于短期的成长模式,可以运用的对象、型态范围极广,对于往后的咨商学派影响很大,建立的“学校心理卫生中心”相当于现在的咨商中心。强调鼓励的重要性,而非上对下的赞美。最重要的为,改变了佛洛伊德人格发展的重点,建立了“个体心理学”。

负面限制方面,其所点出的补偿作用,多重视生理组织方面的缺陷,而忽略了社会文化的影响。为了反抗自卑感而进行补偿作用,此解释过于消极,忽略了积极支配欲。而补偿作用,仅适用于有足够信心、外在支持力量下产生理想的“优越感”才能顺利适用,且无法立即解决问题。

出版物

[编辑]

阿德勒最重要的著作是1927年出版的《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与《理解人性》。在华盛顿阿德勒研究会出版了十二册的《阿德勒临床选集》包含了他自1898年至2016年的著作,其中《神经症的特性》一书被重新翻译,并在选集第一册中作为最重要文献刊登。

作品年表

[编辑]
  • 《神经症的性格》,第一版1912年第二版1974年
  • 《器官缺陷及心理补偿的研究》,1917年出版
  • 《理解人类本性》 ,第一版1918年第二版1969年
  • 《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第一版1919年第二版1971年
  • 《生活的科学》,第一版1927年第二版1969年
  • 《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中文也翻译为《自卑与超越》),1932年出版
  • 《神经症问题》,第一版1932年第二版1964年

后代

[编辑]

玛戈特·阿德勒是他的孙女,她是一位作家、记者、演说家、现代巫术的祭司。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Hoffman, E. The Drive for Self: Alfred Adler and the Founding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1994: 41–91. ISBN 978-0-201-63280-4. 
  2. ^ (Dinkmeyer, Pew, & Dinkmeyer, 1979)
  3. ^ Eric Berne, A Layman's Guide to Psychiatry and Psychoanalysis (1976) p. 277-8
  4. ^ (Hoffman, 1994)
  5. ^ (Mosak & DiPietro, 2006)
  6. ^ (Oberst & Stewart, 2003)
  7. ^ Alfred Adler, 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 (1992) Chapter 6
  8. ^ Carlson, Neil R. Psychology the science of behaviour. 2010. 
  9. ^ my.access — University of Toronto Libraries Portal. [2 October 2014]. 
  10. ^ Haggbloom, Steven J.; Warnick, Renee; Warnick, Jason E.; Jones, Vinessa K.; Yarbrough, Gary L.; Russell, Tenea M.; Borecky, Chris M.; McGahhey, Reagan; et al. The 100 most eminent psychologists of the 20th century.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2, 6 (2): 139–152 [2021-04-26]. CiteSeerX 10.1.1.586.1913可免费查阅. S2CID 145668721. doi:10.1037/1089-2680.6.2.13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11. ^ Hergenhahn, B.R.; Olson, Matthew.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6: 95–123. ISBN 013194228X. 
  12. ^ Klaus Lohrmann: Jüdisches Wien. Kultur-Karte. Verlag Jüdische Presse, Berlin 2003
  13. ^ Prof. Dr. Klaus Lohrmann "Jüdisches Wien. Kultur-Karte" (2003), Mosse-Berlin Mitte gGmbH (Verlag Jüdische Presse)
  14. ^ Alfred Adler Biography. Encyclopedia of World Biography. [10 Februar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7 January 2010). 
  15. ^ O., Prochaska, James. Systems of psychotherapy : a transtheoretical analysis. Norcross, John C., 1957– Eighth. Stamford, CT. 2013-05-10. ISBN 9781133314516. OCLC 851089001. 
  16. ^ Hoffman, Edward. The Drive for Self: Alfred Adler and the Founding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1994-07-20. ISBN 9780201632804. 
  17. ^ Orgler, Hertha. Alfred Adler, the Man and His Work;. London: C. W. Daniel, 1939. 67. Print.
  18. ^ 18.0 18.1 Hergenhahn, B.R.; Olson, Matthew.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6: 95–123. ISBN 013194228X. 
  19. ^ Christof Goddemeier: Alfred Adler (1870–1937): Pionier der Tiefenpsychologie. Deutsches Ärzteblatt, PP 19, Ausgabe September 2020, S. 409 (Volltext. Auf: aerzteblatt.d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 ^ C. George Boeree. Personality Theories – Alfred Adler by Dr. C. George Boeree. Webspace.ship.edu. 1937-05-28 [2014-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9). 
  21. ^ Orgler, H. (1976). Alfred Adl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 22(1), 67–68.
  22. ^ Orgler, H. (1976). Alfred Adl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 22(1), 67–68.
  23. ^ Carrell, Severin. Ashes of psychoanalysis co-founder Alfred Adler found after 74 years. The Guardian (London). 11 April 2011 [10 April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13 April 2011). 
  24. ^ Alfred Adlers Asche nach 74 Jahren entdeck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orf.at, news. 10. April 2011, abgerufen am 13. Juli 2011; Asche von Adler kommt nach 74 Jahren zurück.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orf.at, Wien. 11. April 2011, abgerufen am 13. Juli 2011; Späte Heimkehr. In: Profil. Nr. 26/2001 (27. Juni 2011), S. 84; Individualpsychologe Adler kehrt in Urne nach Wien hei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Die Presse.com. 12. Juli 2011, abgerufen am 13. Juli 2011.
  25. ^ "Alfred Adler's Influence on the Three Leading Cofounders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September 1990).
  26. ^ Encyclopedia of Theory & Practice in Psychotherapy & Counseling By Jose A. Fadul (General Editor)
  27. ^ Adlerian Therapy | Psychology Today. www.psychologytoday.com. [2021-06-24] (英语). 
  28. ^ 'Inferiority Complex', in Richard Gregory ed,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Mind (1987) p. 368
  29. ^ Adler, Understanding Ch. 11 'Aggressive Character Traits'
  30. ^ What is an Adlerian?. www.alfredadler.org.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6). 
  31. ^ Henri F. Ellenberger, The Discovery of the Unconscious (1970) p. 624
  32. ^ H. H. Mosak/M. Maniacci, A Primer of Adlerian Psychology (1999) p. 64-5
  33. ^ Adler, Alfred. 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 1998, Hazelden Foundation. Center City, Minnesota: Hazelden. 58.
  34. ^ Adler, Alfred. 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 1998, Hazelden Foundation. Center City, Minnesota: Hazelden. 58–59.
  35. ^ Adler, Understanding Ch 9 "The Family Constellation"
  36. ^ "Alfred Adler: A Biography", G.P.Putnam's Sons, New York (copyright 1939), chap. Chief Contributions to Thought, subchap. 7, The Masculine Protest, and subchap. 9, Three Life Tasks, page 160.
  37. ^ Manaster, Painter, Deutsch, and Overholt, 1977, pp. 81–82
  38. ^ Adler, Understanding p. 44-5
  39. ^ Croake, James W. A Review of “Children: The Challeng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011-10-01, 39 (5): 456–457. ISSN 0192-6187. doi:10.1080/01926187.2011.576224. 
  40. ^ Sonia Horn: Alfred Adler, in: Wolfgang U. Eckart und Christoph Gradmann (Hrsg.): Ärztelexikon. Von der Antike bis zur Gegenwart, 3. Aufl. 2006, Springer Verlag Heidelberg, Berlin, New York S. 4f. doi:10.1007/978-3-540-29585-3.
  41. ^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 1956, edited by H. L. Ansbacher, R. R. Ansbacher, pp. 132–133
  42. ^ Griffith, Jane. The lexicon of Adlerian psychology : 106 terms associated with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 Robert L. Powers, Jane Griffith 2nd ed., rev. and expanded. Port Townsend, Wash., USA: Adleri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Ltd., Publishers. 2007. ISBN 978-0-918287-10-6. OCLC 180773812.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