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胡石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胡石清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00年
 大清河南省汝宁府罗山县
逝世1981年10月19日(1981岁—10—19)(80—81岁)
 中华民国台北市大安区中心诊所
国籍 大清(1900年-1912年)
 中华民国(1912年-1981年)
配偶胡维藩
母校燕京大学
职业育幼院院长
宗教信仰基督教

石清(1900年—1981年10月19日)冠夫姓为胡石清,字润溪,河南罗山县人,先后在兰州台北市新北市新店区创建育幼院

生平纪事

[编辑]

建立西北慈幼院

[编辑]

石清为河南人,毕业于燕京大学[1]。她与母亲都是独身女,因此继承了清末时当官吏的外祖父的庞大遗产[2]

抗战初期,石清在开封担任省会第三小学校长,开封被日军攻陷前夕,率领一百廿多位女青年,在河南展开战地服务工作。长沙会战,妇女牺牲很多,当局认命战地工作的妇女调往后方。石清就沿陇海铁路前往甘肃兰州,沿途看到儿童流离失所,就在兰州时收容了一千二百多个小孩,1939年建立西北慈幼院。[1]

政府号召青年从军时,由慈幼院培植出来的青年,有三百多人参加中国青年军[1]。如潘明五就是石清在河南收容几百位战区难童之一,日后成为装甲兵军官,为韩国驻华大使崔用德的女婿[3]

设立义光育幼院

[编辑]

石清到台后任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2]

1957年9月6日,胡维藩夫妻,因见报载孤儿孤苦无依,向台北市政府申请立案建立义光育婴所,并于台北市安东街409巷租用房舍[4]。该年秋,石清邀请孙维德、张徽仪、董尚勇、丑志琦等九位为发起人,向政府申请筹办育幼院,于次年春于台北市成立[2]。原先不知名字的院童,男生的中间名会取作“义”、女生中间名取作“光”[4][1]。初定收养婴儿卅名,可是石清越收越多[1]。1958年,因收容人数激增,夫妻便用台北市温州街114巷自宅[4]

1959年,台北市政府鉴于义光育幼院办理有成,遂借古亭区水源路12号(后改编水源路100号)公产为院址,院名也由“义光育婴所”改为“义光育幼所”[4]。1963年5月4日,新院舍落成,住进三百二十一位院童[5]

为了筹钱,在美国官员W. C. Haraldson妻子等人协助下,由《英文中国邮报》将育幼院里的每个院童照片登出,呼吁读者同情领养[5]。1965年1月7日,石清对《联合报》记者李勇说,院童已三百五十多人,平均每月每人要用新台币四百到五百元,扣除政府与教会补助,每月她要倒贴四、五万,她祖传宝物已卖了两百多万,像作御史夫人外祖母的凤冠霞帔卖了二十几万,板桥的楼房向抵押十万、温州街的住宅押了八万,还是欠了台湾银行近六十万,目前叫女儿变买唐伯虎画三只老虎的古画,想在美国卖五千元美金[2]。当年圣诞夜时,育幼院已住进四百零八位院童,使得六十五岁的石院长,费尽唇舌向罗斯福路百货店赊帐买耶诞礼物[6]

1966年12月报导时,已到四百五十一位。光烧洗澡水,就需三百台斤煤。院所请六十人去管理。每月需十七万元,但固定收入仅十三万元。[1]

义光育幼院最多有六百多人[7]

筹立真光教养院

[编辑]
真光教养院

石清鉴于正常儿童与残障儿童一起生活,互有影响,于是在新店镇安坑外挖仔路14号之4募资筹立教、养、医、训一元化的真光教养院,收容小脑症、蒙古症、白痴症、自虐症、盲哑症、智能不足、小儿麻痹、脑性麻痹、肢体残缺的儿童[8]。为了1968年动工,先后在北市中山堂、牯岭街妇女会礼堂作义卖[9]

1969年2月11日,内政部在台北公会堂表扬四位从事社会慈善事业人士,分别为孙理莲高甘霖吕锦花、石清,由徐庆钟部长主持典礼[10]。同年8月6日,真光教养院举行第一次董事会,蒋彦士夫人郑美瑛、张宗良夫人丑志琦等董事多人出席[11]

牛秀兰是石清是结拜姊妹,一次去参观教养院,看见院童穿著破旧不堪,于是就到处去征募衣服,自己管接管送[12]

院所水火灾、夫与儿先逝

[编辑]
义光育幼院

1970年艾尔西台风,义光育幼院遭大水淹没,人事资料丧失难以联络离院者,因此石院长去世后还被怀疑人口贩卖[7]

1973年8月26日,石清与台大慈幼会、师大儿童社、政大爱爱社等北台湾大专院校的慈幼社团负责人会谈,希望学生能帮她聚资,以建立专门治疗伤残儿童的医院,医院计画取作“仁行复健医院”[13]

1974年11月16日,石清因在残障重建及福利工作的奉献,与姚卓英、郑宝云、陈淑静陈五福、赵铭芹、曾文雄受到内政部长林金生颁发特种奖状[14]。次月16日下午6点,石清丈夫胡维藩因急性肺炎病逝宏恩医院[15]。义光育幼院育婴所长史丽文回忆,公祭当天早上,石院长哀伤逾恒,下午抹干眼泪收留了两位台南市的孤儿[16]。当年,真光教养院为筹措财源附设的豆腐工厂逐年亏损,建院舍未还清、流行肠炎中又死了五名院童,因此改由儿媳妇牟灵慧当院长[17]朱仲祥在真光教养院时,曾爬到院长办公室以头敲著纱门,要求上学,但以院方没钱遭拒绝[18]

1976年报导,石清已病倒住院多时[8]。1980年,义光育幼院大火[7]

1981年9月4日,石清儿子胡同生心脏病发去世,他也是胡冠珍的父亲。不到两个月,10月19日凌晨1时,石清因中风和肺功能失调病逝台北市中心诊所。义光育幼院由胡冠珍母亲胡李世美接掌。[16] 仅一面之缘、刚返国的凤飞飞来真光教养院上香,说未来会再来[19]。之后凤飞飞除再来,也会捐钱[20]

义光育幼院于1984年搬迁至万华区和平西路382巷11弄[4]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春暉處處愛心不孤人間慈幼圖 幼有所養.仁義之光 石清老太太.人海一慈航. 《联合报》. 1966-12-10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李勇. 石清陷困厄、「善」門難開!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賣古董又要賣大廈. 《联合报》. 1965-01-08 (中文(台湾)). 
  3. ^ 中韓聯姻‧親上加親 大使千金小姐 下嫁鐵甲將軍. 《联合报》. 1962-07-26 (中文(台湾)). 
  4. ^ 4.0 4.1 4.2 4.3 4.4 宋顺澈. 兒童節真溫馨 台電送愛心到義光育幼院. 《大纪元时报》. 2022-03-29 [2022-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3) (中文(台湾)). 
  5. ^ 5.0 5.1 幼人之幼.善士解囊 孤殘兒童樂園 義光大樓落成. 《联合报》. 1963-05-05 (中文(台湾)). 
  6. ^ 一個慈祥.多少天真 義光院.哀樂感人為孤兒過節.使院長受罪 祇見天使笑臉.誰知基督愁眉. 《联合报》. 1965-12-25 (中文(台湾)). 
  7. ^ 7.0 7.1 7.2 陈金章. 尋妹爆疑雲 育幼院 17人離奇失聯十多年 北市義光育幼院歷經搬家、水災 朱桂華等人有戶籍找不到人 也無入出境紀錄 院方否認販賣人口. 《联合报》. 2000-12-06 (中文(台湾)). 
  8. ^ 8.0 8.1 默哲. 孤殘兒童最堪憐. 《联合报》. 1976-12-10 (中文(台湾)). 
  9. ^ 籌建傷殘兒童之家 義光育幼院 明義賣衣物. 《联合报》. 1967-06-09 (中文(台湾)). 
  10. ^ 表揚從事慈善事業 內部將頒獎狀 孫理蓮等四人. 《联合报》. 1969-02-04 (中文(台湾)). 
  11. ^ 真光教養院 正名為義光. 《联合报》. 1969-08-07 (中文(台湾)). 
  12. ^ 怎樣做一個現代新女性 81歲老太太 不甘後人. 《民生报》. 1978-02-25 (中文(台湾)). 
  13. ^ 梁成杰. 傷殘孤兒太可憐 病榻纏綿‧淒涼無言 慈幼社團 籌建醫院 慈心人士請支援. 《联合报》. 1973-08-28 (中文(台湾)). 
  14. ^ 從事殘障重建有功人員 十大傑出自強人士獲獎. 《经济日报》. 1974-11-17 (中文(台湾)). 
  15. ^ 喪祭 立委胡維藩 昨因病去逝. 《联合报》. 1974-12-17 (中文(台湾)). 
  16. ^ 16.0 16.1 蔡宗英. 「大家長」猝然病逝 「石奶奶」隨著去世 義光育幼院內一片哀悼肅穆 胡李世美決將繼承撫孤之志. 《联合报》. 1981-10-22 (中文(台湾)). 
  17. ^ 黄天如. 策劃報導真光教養院走過風雨. 《中国时报》. 1995-11-05 (中文(台湾)). 
  18. ^ 陈赓尧. 生命鬥士朱仲祥 亟盼己立立人. 《中国时报》. 2000-03-24 (中文(台湾)). 
  19. ^ 黄北朗. 靈前拈香致敬.悼念「石奶奶」 幫助殘障兒童 鳳飛飛發願心. 《联合报》. 1981-11-23 (中文(台湾)). 
  20. ^ 鳳飛飛慰問育幼院童. 《联合报》. 1988-04-14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