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眷村文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眷村文学台湾文学中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代表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随著政府迁来的“老唐山”(即俗称的外省人、外省仔)中的文学家所编著的有关眷村大小事之文学。严格来说眷村文学不全然仅是军眷或其后代所记所思,曾经搬迁到眷村居住的闽客族群所留下来文字、文章也是“眷村文学”的一部分。


通常,是由外省第二代作家将眷村经验写成文学作品(有别于大陆出生的第一代外省作家以逃难、怀乡、反共做为创作来源,形成怀乡文学),对于外省第二代与眷村居住的闽客族群作家,眷村更是切身的故乡与乡土。[1]


外省第二代开始写作,已经是长成后的1970年代了,眷村题材文学作品也是1970年代才真正出现,至1980年代才真逐渐形成一脉。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的结尾历数“眷村人”名单,明星、政治人物、耳熟能详的作家,他们成长环境特殊,散居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彼此却有著灵敏的嗅觉可以辨认同类:“噢,原来你在这里......。”[2]

涵盖内容

[编辑]

眷村文学所记述的文章对象,从老兵荣民荣眷军人农民到与其互动的闽客族群都有记载,范围大致是环绕有关在眷村中和周遭发生的大小事都有。只要是有关眷村的,大都会被这些作者纪录,进而集结成文章后编次造册。这些文章可以是作、小品文论文、短篇小说散文札记到长篇小说回忆录都有,交由出版社付梓成带有作者风格的作品集。

眷村文学虽然都以眷村为主题,或者同样替人物安置眷村背景,他们传达的意涵不尽相同,在同一个作家身上,年轻时和中年以后书写眷村,也会有所改变。有的时候,眷村是大观园,兄弟姊妹,相亲相爱,天真烂漫,有时候是理想国,寄托著过往一切美好,有时候却是一滞闷的所在,隐藏著无数裂痕,令人亟欲逃离。[1]

白先勇回忆1960年代学院文艺刊物《现代文学》创刊成员时,曾写道:“......我们虽然背景各异,但却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我们都是战后长成的一代,面临著一个大乱之后曙光未明充满了变数的新世界。外省子弟的困境在于:大陆上的历史功过,我们不负任何责任,因为我们都尚在童年,而大陆失败的悲剧后果,我们却必须与我们的父兄辈共同担当。事实上我们父兄辈在大陆建立的那个旧世界早已瓦解崩溃了,我们跟那个早已消失只存在记忆与传说中的旧世界已经无法认同。”[3] 这里呈现的“世代差异”既是六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的核心,也是后来外省族群凝聚“眷村文学”创作的重要根源。

代表人物

[编辑]

代表作品

[编辑]
四四南村中展出的眷村餐桌

文学

[编辑]

影视

[编辑]

舞台剧

[编辑]

资料来源

[编辑]
  1. ^ 1.0 1.1 杨, 佳娴. 方舟上的日子:臺灣眷村文學. 台南: 台湾文学馆. 2012: 10. 
  2. ^ 朱, 天心.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 台北: 麦田. 1992: 82. 
  3. ^ 白, 先勇. 現文因緣. 台北: 现文. 1991: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