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
汉娜·阿伦特 Hannah Arendt | |
---|---|
出生 | Johanna Arendt 1906年10月14日 德意志帝国普鲁士王国汉诺威省林登(今汉诺威) |
逝世 | 1975年12月4日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 | (69岁)
国籍 | 德意志国(1906年-1918年) 德意志国(1918年-1933年) 德意志国(1933年-1937年) 无国籍(1937年–1950年) 美国(1950年–1975年) |
母校 | 柏林大学、马尔堡大学、弗莱堡大学、海德堡大学 |
配偶 | 君特·安德斯 (1929年结婚—1937年离婚) 海因里希·布吕歇尔 (1940年结婚—1970年去世) |
亲属 | 马克斯·阿伦特(祖父) 亨丽埃塔·阿伦特(姑) 瓦尔特·本雅明(姻亲) |
时代 | 20世纪哲学 |
学派 | 欧陆哲学 |
主要领域 | 政治哲学、现代性、历史哲学 |
博士导师 | 卡尔·雅斯贝尔斯 |
签名 | |
共和主义 |
---|
政治主题 |
汉娜·阿伦特[注 1](Hannah Arendt,1906年10月14日—1975年12月4日),是政治哲学家、作家和纳粹大屠杀幸存者。她的贡献影响了20世纪和21世纪的政治理论研究者。[1]
她的作品涵盖了广泛的主题,但最出名的是那些处理权力和邪恶的本质,以及政治、直接民主、权威和极权主义的作品。[1] 在大众心目中,她因围绕阿道夫·艾希曼审判的争议,还有她试图解释普通人如何成为极权主义体系中的演员,而被某些人认为是一种道歉,以及“平庸之恶”(英语:Banality of evil)等,而最为人铭记。她被致力于研究其思想的机构和期刊、汉娜·阿伦特政治思想奖(英语:Hannah Arendt Award),以及邮票、街道名称和学校等所纪念。
她提倡政治空间中的“多元性”概念。因此,人与人之间在政治上存在著潜在的自由和平等。重要的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愿意和合适的人应该尽可能在最具体的层面上参与政治协议、政治合同和宪法。由于这种观点,她批评纯粹的代议制民主。
除了哲学、政治和历史文献,她还使用传记和文学作品作为她考虑的参考来源;她逐字逐句地评析这些文本,并用她自己的方法来面对它们。
生平
[编辑]阿伦特在1906年出生于下萨克森州林登市(今汉诺威)的犹太人家庭,三岁时,她的家人搬到东普鲁士的首府柯尼斯堡(现俄罗斯加里宁格勒),以便治疗她父亲保罗·阿伦特(Paul Arendt)的梅毒;保罗·阿伦特在他年轻时就染上这种疾病。七岁时,她父亲过世。她在一个政治进步的世俗家庭中长大。她的母亲是社会民主党的热心支持者。1914年,因战争爆发阿伦特一家逃往柏林。在柏林完成中学教育。
1924年进入马尔堡大学就读,并师从海德格尔与雅斯培,并与海德格尔有过四年的恋情[2]。1929 年,在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培的指导下,她在海德堡大学获得了哲学写作博士学位。后来阿伦特迁移到海德堡,并在那里接受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培的指导写作博士论文,主题是中世纪天主教经院哲学家圣奥古斯丁思想中的爱的概念。
1929年阿伦特完成了她的博士论文,但由于她是犹太人,无法获取教授学术资格认定,她也就不能在任何德国大学授课。同年,她与冈瑟·斯特恩结婚,但很快就开始在1930年代的纳粹德国遭遇越来越多的反犹太歧视。1933年,也就是阿道夫·希特勒成为德国最高领导人的那一年,她因对纳粹德国的反犹太主义进行非法研究,而被有关当局逮捕,并被盖世太保短暂监禁。获释后,她逃离德国,住在捷克斯洛伐克和瑞士,然后定居巴黎。在巴黎,她与马克思主义者瓦尔特·本雅明结识并成为好友。同时,她为犹太组织青年阿利亚工作,帮助年轻的犹太人移民到英国的巴勒斯坦托管地。1936年,阿伦特遇到德国诗人、哲学家海因里希·布吕赫。1937年,她与斯特恩离婚。同年,阿伦特因为有犹太血统而被剥夺德国国籍。1940年,她与布吕赫结婚。
随着二战爆发,法国部分领土被纳粹德国占领,德国占领当局逮捕犹太人并将其送往集中营,阿伦特不得不再次流亡,离开法国。但当德国于1940年入侵并占领法国时,尽管她在1937年被剥夺了德国公民身份,但她仍被法国人当作外国人加以拘留。鄂兰在知名犹太思想家阿尔伯特·赫希曼协助下,得以从法国经西班牙逃亡至美国。[3][4]
1941年,在美国外交官海拉姆·宾汉姆(Hiram Bingham IV)的帮助下,阿伦特与丈夫和母亲前往美国;这位美国外交官非法向 2500 名犹太难民发放了签证。阿伦特抵达纽约后成为当地德国犹太侨民中的活跃分子,并为Aufbau周刊撰稿。她在纽约成为一名作家和编辑,并为犹太文化重建工作。1950年,她成为美国公民。[5]
二战结束后,阿伦特与海德格尔恢复了联系,他们的“准浪漫”关系持续了两年;阿伦特曾在德国的一次去纳粹化听证会上为海德格尔作证 [6]。 1950年,阿伦特归化为美国公民。在纽约时期是她著作出版的高峰期,1951年,她出版《极权主义的起源》,奠定她作为思想家和作家的声誉,随后又发表一系列作品。其中包括1958年《人类状况》、《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和1963年《论革命》。她在美国许多大学任教,同时拒绝了终身职位的任命。1959年她成为普林斯顿大学任命的第一位女性正教授。1975年,她突然死于心脏病发作,享年69岁,葬于纽约州哈得逊河畔安嫩代尔(Annandale-on-Hudson)的巴德学院,其夫在该学院教学多年。[4]
著作
[编辑]汉娜·阿伦特的著作主要探讨权力的本质、政治的主题、权威及极权主义,且致力于证实自由的概念以及平等的集体政治行动。她把自由理论化为公众的相联的概念,并以希腊的城邦、美国的城镇身分、巴黎公社、1960年代民权运动来描绘。此外,她致力开展一个名为诞生性(natality)的概念,是指为世界带来新事物的能力。例如政府根基所能承受的东西。
汉娜·阿伦特的首部著作就是1951年的《极权主义的起源》,她追溯过去两三百年的历史,最后整理出结论:反犹主义与帝国主义共同促成了极权主义。[4]
接著在1963年,汉娜·阿伦特出版《平凡的邪恶》。这本书引来众多争议跟批评,原因之一是其在书中指责当时许多犹太领袖帮助纳粹组织驱逐犹太人,并批评:犹太官员对犹太人本身扮演毁灭同族的角色,无疑是整个黑暗历史中最黑暗的部分。
另著有《反抗“平庸之恶”》、《论革命》、《过去与未来之间》、《人的条件》等。
在阿伦特去世后,人们在她的打字机中发现了其未完成的遗作《心灵的生活》最后一部分《判断》的标题和两段题词。这些文本后来被收录于《康德政治哲学讲稿》。
身后
[编辑]阿伦特的个人书藏现存于美国巴德学院斯蒂文森图书馆,其中包括了大约4000多项藏品,包括书籍、票据以及小册子等。巴德学院现已将部分藏品数码化,并发布于《汉娜·阿伦特收藏集》[7]。德国还创建了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研究所。
主要著作
[编辑]- 《奥古斯丁爱的观念》(Der Liebesbegriff bei Augustin)(1929年师从卡尔·雅斯佩斯完成的博士论文)
- 《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 (译),时报出版,1995年 ISBN 9571316784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1949年完成,1958年修订后改现名)
- 《拉赫尔·瓦伦哈根:一个犹太妇女的生活》(Hahel Varnhagen:The life of a Jewess)(1958年)
- 《人的境况》,王寅丽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年 ISBN 9787208083035 (简体中文)(《人的条件》,林宏涛 (译),商周出版,2016年 ISBN 9789862729564 (繁体中文))(The Human Condition)(1958年)
- 《过去与未来之间》,王寅丽、张立立 (译),译林出版社出版,2011年 ISBN 9787544720779 (Between Past and Future)(1961年)
-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f the Banality of Evil)安尼 (译),译林出版社,2017年 ISBN 9787544764940 (简体中文)
- 《论革命》,陈周旺 (译),译林出版社出版,2007年 ISBN 9787544702171 (On Revolution)(1963年)
- 《平凡的邪恶: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审纪实》,施奕如 (译),玉山社,2013年 ISBN 9789862940570(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1963年)
- 《黑暗时代群像》,邓伯宸 (译),立绪出版,2006年 ISBN 9867416562(Men in Dark Times)(1968年)
- 《共和危机》,蔡佩君 (译),时报出版,1996年 ISBN 9571322083 (Crises of the Republic: Lying in Politics; Civil Disobedience; On Violence; Thoughts on Politics and Revolution)(1969年)
- 《“犹祸”——现代的犹太认同和政治》(The Jew as Pariah: Jewish Identity and Politics in the Modern Age)(1978年)
- 《心智生命》,苏友贞 (译),立绪出版,2007年 ISBN 9789867416674 《精神生活‧意志》,姜志辉 (译),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 ISBN 9787534374913 《精神生活‧思维》,姜志辉 (译),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 ISBN 9787534373985(Life of the Mind)(1978年)
- 《责任与判断》,蔡佩君 (译),左岸文化出版,2008年 ISBN 9789866723063(Responsibility and Judgment)(2003年)
- 《政治的承诺》,蔡佩君 (译),左岸文化出版,2010年 ISBN 9789866723346(The Promise of Politics)(2005年)
-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伦理的现代困境》,孙传钊 (译),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年 ISBN 9787206071973(Eichmann in Jerusalem:Dilemma of Modern Ethics)
- 《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 (译),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 ISBN 9787214045171(Karl Marx and the Tradition of Westem Political Thought)
- 《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8年 ISBN 9787108040466(Illuminations: Essays and Reflections, Author: Walter Benjamin, Editor & Introduction: Hannah Arendt)
- 《汉娜・阿伦特/海茵利希・布鲁希尔书信集 (1936-1968)》,孙爱玲等 (译),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 ISBN 9787221065636
- 《阿伦特和海德格尔书信集》(身后出版)
- 《阿伦特和雅斯贝尔斯书信集》(身后出版)
受到影响的哲学家与政治学者
[编辑]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d'Entreves, Maurizio Passerin. Hannah Arendt. Zalta, Edward N. (编).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16 [2017-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8).
- ^ The Love Letters of Hannah Arendt and Martin Heidegger Open Culture 10 May 2017. [2023-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0).
- ^ 花果飄零的猶太學者如何改變哲學世界. *CUP. 2020-07-16 [2022-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2) (美国英语).
- ^ 4.0 4.1 4.2 陈品元. 漢娜鄂蘭及其思想簡介 - 中法文化教育基金會 (PDF). 巴黎视野: 48. [2018-03-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3-25).
- ^ 01哲学团队. 漢娜.萼蘭:極權下平庸之惡 (10/14). 01哲学. [2018-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4).
- ^ 亚当·基尔希(2009 年 1 月 12 日)。 “谨防怜悯:汉娜·阿伦特和非个人的力量”。 纽约客。 Beware of Pity: Hannah Arendt and the power of the impersonal. www.newyorker.com. [2023-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9).
- ^ The Hannah Arendt Collection. blogs.bard.edu. [2021-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
延伸阅读
[编辑]- 蔡英文. 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汉娜・鄂兰的政治思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台北: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2002.
- Elisabeth Young-Bruehl (1982), Hannah Arendt: For Love of the World, Yal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300-02660-9. (Paperback reprint edition, 1983-09-10, ISBN 0-300-03099-1; Second edition 2004-10-11 ISBN 0-300-10588-6.)
- Villa, Dana ed. (2000),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annah Arend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64198-5 (hb).
- Harms, Klaus: Hannah Arendt und Hans Jonas. Grundlagen einer philosophischen Theologie der Weltverantwortung. Berlin: WiKu-Verlag (2003). ISBN 3-936749-84-1. (de)
- Elzbieta Ettinger: Hannah Arendt/Martin Heidegger,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0-300-07254-6.
- Young-Bruehl, Elisabeth. Why Arendt Matters. New Haven, CT;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hardcover, ISBN 0-300-12044-3).
- Dietz, Mary G. Turning Operations: Feminism, Arendt, and Politics, Routledge (2002). ISBN 0-415-93244-0.
- Julia Kristeva. Hannah Arendt. Trans. Ross Guberma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 Seyla Benhabib. The Reluctant Modernism of Hannah Arendt. Row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3.
- Jennifer Nedelsky and Ronald Beiner, ed. Judgment, Imagination, and Politics: Themes from Kant and Arendt. Row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1.
- Birmingham, Peg. Hannah Arendt and Human Rights: The Predicament of Common Responsibility. Indian University Press (2006)
- Maurizio Passerin d'Entrèves.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Hannah Arendt.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 David Keen. 2007. Learning About the Iraq War from Hannah Arend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ounterpunch.
- 1906年出生
- 1975年逝世
- 美国政治哲学家
- 美国历史学家
- 美国女性哲学家
- 美国女性非虚构作品作家
- 美国散文家
- 德国政治哲学家
- 德国历史学家
- 德国女性哲学家
- 德国女性非虚构作品作家
- 德国散文家
- 研究共产主义的历史学家
- 存在主义者
- 伦理学家
- 历史哲学家
- 道德哲学家
- 文化哲学家
- 教育哲学家
- 法律哲学家
- 科学哲学家
- 技术哲学家
- 社会哲学家
- 社会评论家
- 犹太哲学家
- 犹太作家
- 宗教作家
- 纳粹集中营幸存者
- 美国不可知论者
- 德国不可知论者
- 纽约知识分子
- 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
- 美国艺术暨文学学会成员
- 古根海姆学者
- 美国西北大学教师
- 新学院教师
- 维思大学教师
-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教师
- 芝加哥大学教师
- 耶鲁大学教师
- 普林斯顿大学教师
- 哥伦比亚大学教师
- 海德堡大学校友
- 马尔堡大学校友
- 20世纪美国哲学家
- 20世纪美国历史学家
- 20世纪美国非虚构作品作家
- 20世纪德国哲学家
- 20世纪德国历史学家
- 20世纪德国非虚构作品作家
- 移民美国的纳粹德国犹太人
- 阿什肯纳兹犹太人
- 东普鲁士人
- 汉诺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