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式战斗机
日本陆军四式战斗机中岛Ki-84“疾风”一型甲 | ||
---|---|---|
1970年在安大略国际机场暂驻的中岛Ki-84四式战斗机,这架飞机后运回日本,却因管理不善与偷盗零件而失去飞行能力。 | ||
基本资料 | ||
乘员 | 1 | |
制造商 | 日本中岛飞机 | |
美军侧代号 | 弗兰克(Frank) | |
机身尺寸 | ||
机长 | 9.92m | |
翼展 | 11.24m | |
机高 | 3.38m | |
翼面积 | 21平方公尺 | |
翼负荷 | 185.24公斤/平方公尺 | |
重量 | ||
空重 | 2,698 kg | |
最大起飞重量 | 3,890 kg | |
动力 | ||
发动机 | 中岛Ha-45一一型(前期)、Ha-45二一型(后期)18汽缸星型气冷式活塞引擎 | |
出力 | 1,800hp(Ha-45 11型)/1,990hp(Ha-45二一型) | |
性能诸元 | ||
极速 | 624km/h(试作阶段试飞成绩,中岛厂测) 580km/h(早期机况不良的前线回报值) 660km/h(独立式推力排气管+100号燃油的一型乙试飞成绩,非官方纪录) 650 ± 5km/h (对初期生产型施以等同一型乙的改造与燃料之前线回报值,出现期间甚短) 630 ± 5km/h (作工不良的后期生产型之长期实战表现) 687km/h (美国使用100号燃油测试) | |
爬升率 | 到达5000m高度费时6分32秒 (机内满重状态,使用92号燃油) 到达5000m高度费时4分48秒 (战后美军以轻荷状态+140号燃油之实测值) | |
航程 | 2,500km(外挂副油箱)/1,400km(内油航程) | |
升限 | 11,800m / 38720ft(日军实测值,满重状态) 12,400m / 40,680ft(美军在轻荷状态下之实测值) | |
武装 | ||
机炮 | 20 mm Ho-5机炮 2门(各150发) | |
机枪 | 12.7mm Ho-103重机枪 2挺(各350发) | |
炸弹 | 30-250公斤炸弹2发 |
日本陆军四式战斗机中岛Ki-84“疾风”,盟军代号‘法兰克(Frank)’,被视为日本帝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战斗机。
发展沿革
[编辑]Ki-84“疾风”的研发最早可追溯至1941年12月29日,中岛飞机公司开始著手为帝国陆军设计刚投入实战中的二式单座战斗机“锺馗”的衍生型。
陆军指示新飞机性能为最高时速680公里/小时,装有20公釐与12.7公厘机炮各两门,并可兼顾防空、对地攻击与截击为概念的多功能战斗机,强调高速、强大火力、重防御和大航程距离。由于陆军对新飞机项目的指标要求极为苛刻,使得中岛公司的设计师们颇为不满:“简直当我们是魔法师”。在负责相关开发的小山悌团队的抗议和协商下降低设计指标,修成时速640km/h[1]。原先设计为Ki-44机体安装输出动力2000匹马力等级的引擎,扩大主翼面积减低降落难度,并增加油箱提升航程。
但是在太平洋战争的实战经验后,日本陆军进一步提出更多的性能要求。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再延长续航力,并装设防弹装甲和自封油箱,能在基地250英哩半径空域内滞空90分钟,翼荷须达35 lb/ft2。不过增加油箱的结果使得主翼负荷无法维持原本计画的155公斤/平方公尺,同时为了强化火力和防护,机身重量从2700公斤等级大幅提高到3560公斤级,增加的规格要求使得机身重量直线上升,设计陷入恶性循环的状况。最后在没有更换引擎的情况下主翼面积从原始设计的17.4平方公尺增幅到21平方公尺,而机体全备重量标准也超重许多,但Ki-84原型机仍在1943年3月完成,1-3号机试飞结果还算顺遂,但是安装量产型Ha-45发动机的4-7号机开始出现许多的引擎问题,而且直到测试科目结束前都没有解决。
为了提早获得可以和盟军相较的新型战斗机,陆军测试飞行员荒莳义次少校向上层建议;改变过去原型机只制造10架的规定,增产至100架同时执行测试与相关验收工作,陆军接受了这个建议,于是第一批量产型疾风是采取加产原型机进行测试与先导量产机同时生产的方针。
1943年8月,中岛接到首批83架预量产型订单,于1943年8月至1944年3月陆续交付军方,1944年4月日本陆军正式命名为四式战斗机Ki-84-I甲。量产则交由中岛的太田工厂与宇都宫工厂进行生产,不过二种预生产型之间互不相同,机身制程被简化生产,飞行方向舵和散热片有作进一步调整。1944年3月至6月42架第二种预生产型也陆续交付日本军方。。
四式战的昵称则是以全国征名的方式决定,1944年10月,日本陆军在所泽陆军机场向相关媒体正式公开四式战斗机。这架战机为陆军飞行第73战队所属,第一批量产型的后期机体。经过民间集思的结果,最终陆军部决定取名为“疾风”,并于1945年4月11日发表官方新闻,称“树立优异功勋的陆军最新锐战斗机”“有如疾风般朝敌军侵袭 正是名副其实赞美这架战斗机雄姿的名字”(“殊勲を树てている陆军最新锐戦闘机”“疾风のごとく敌に袭いかかわるが戦闘机の雄姿を讃ふにふさわしい名前”),并在媒体上公布经许可的四式战照片[2]。
“疾风”在陆军宣传系统中,成为取代一式战“隼”的新明星,包括专属它的主题曲‘疾风戦闘机队の歌’、第254号电影新闻‘陆の猛鹫“疾风”戦闘机队 神州犯す丑翼に挑む我等が决戦机队’等,很快地该型机为日本国民所知。
当战局渐渐转往防卫战倾向后,将飞机做为拦截机使用而改进设计的一型乙为增强火力,以二门20mm机炮取代机枪,不过此型产量很少。另有以二门30mm Ho-105机炮取代机翼20mm机炮,共计两门20mm和两门30mm的试作机一型丙。
设计
[编辑]四式战的设计技术体系一脉承袭一式战“隼”与二式战“锺馗”,中岛公司为了战时量产考量简化工序,采用“基孔制”的生产方式,通过统一固定飞机各部螺丝规格的方式提升生产效率,使得生产工时从前两代战机的25000工时下降至15000工时左右。
四式战“疾风”和一式战“隼”的机翼同样采用的是“前进翼型”,这也是继承了前进翼容易失速的特性。尾翼方面则继承二式战“锺馗”的垂直尾翼,同样采用前两代战机的推力式排气管。机身可分成前后两部分,这是为了方便将飞机拆成两部后用卡车运输。[1]
- 武装、防御标准
日本帝国陆军在飞机上搭载机炮虽远晚于海军,但是因为使用较强威力的子弹,因此在弹道特性上远比海军稳定;约在1943年底之后,陆军的战斗机基本上都全面改采20公厘航空机炮为主要装备。在设计初,疾风只搭载了Ho-5机炮;但是在先导量产型及甲型仍在机鼻加装2挺Ho-103重机枪,但是到乙型仍然将机鼻机枪更换为20机炮。瞄准装备日本从一式战二型起日军使用光网式的百式射击瞄准器,四式战时使用该型号的改良型:三式射击瞄准器。
四式战设计时,已经采纳前线要求的全面防护标准,包括全橡胶外覆之自封油箱、驾驶座前方挡风玻璃为70公釐厚的防弹玻璃、13公釐厚的机背防护钢板,这些标准使其生存性等同于西方战斗机标准,盟军与其交战时也变得非常棘手。
运作
[编辑]第一支配备疾风的日本陆航部队是1944年3月1日由“疾风”的试验中队改组之飞行第22战队,部队在其垂直尾翼上涂上菊水标志,使用机体为品质较好的先期预量产型四式战,配属飞官也属陆军的一时之选,战队长为诺门罕事件时的王牌飞行员岩桥譲三少校。原本该部队预定将部署于菲律宾,但在5月底,中国派遣军提出需要为即将于中国境内发动的一号作战提供充裕航空战力的要求,第五航空军参谋长桥本秀信向参谋本部次长后宫淳要求为他的属下补充最好的装备,包括四式战疾风、四式重爆飞龙、地面对空雷达等。不然他们无法在总规模对比达1:3的中国战场获得优势。尤其在1944年上半年,中国战线的联合军已经大量装备强化了空战性能的P-40N,而稍后也出现了兼具高空性能与机动性优势的P-51B/C型机,无论就品质上日军都已经无法有效抗衡。
在前线要求下,参谋本部决定将原本运用二式单战·锺馗为主的飞行第85战队换装四式战,在7月先派遣4位飞行员赴汉口实施换装教育训练,85战队在广东接收了4架四式战;在1944年8月时,该战队的可稼动机型中已经有22架二式单战与3架四式战,9月份又在汉口接收了9架四式战。日军高层则同意飞行22战队在中国战场短期派驻1个月,同年8月,22战队派往中国战区纳入第五航空军辖下驻扎汉口,配备之四式战有28架。1944年8月28日,22战队与使用一式战的25战队、48战队偕同迎战美国第14航空队P-40部队,该天空战日军损失1架四式战、2架一式战,击坠同盟国P-40战机1架。8月29日,22战队13架四式战搭配飞行第25战队16架一式战拦截由B-24・P-40・P-51等机型混编之攻击部队,该日以损失1架四式战、1架一式战的代价击坠3架P-40。8月30日,10架22战队所属四式战在归义县上空和第14航空队第23战斗机联队所属6架P-51交战,该次空战在毫无损失的状况下由古郡吾郎准尉击落美军第76战斗机中队所属之P-51B,为第一桩由四式战缔造可考证之空战胜利。
1944年9月9日,飞行第22战队3架四式战在老河口机场摧毁一架隶属第58轰炸机联队之B-29轰炸机,该架轰炸机是在执行轰炸时迫降在该地待修。9月21日,22战队战队长岩桥譲三率队攻击西安机场,岩桥少校在击落一架正在起飞中的美军P-47战机之后随即遭地面防炮命中,坠机战死。
22战队在1944年8月至9月间持续了近2个月战斗,22战队队史宣称在两个月内取得击坠10架、击伤30架、自身损失6架的战果,目前可考则有2架P-51、2架P-40、1架B-25、1架B-29,另有7架偕同其它战队一同击坠之P-40战机;同年9月底22战队将剩馀9架状态为“甲”之疾风移交给中国战场的友军部队,飞行第85战队领到6架、飞行第25战队领到3架,22战队人员在9月26日返国,准备移防菲律宾。85战队接机后,其王牌飞行员“红鼻皇牌”若松幸禧少校在他驾驶的四式战机鼻继续漆上专属其标志的全红色涂装,并在1944年10月后继续维持出色的空战胜利,10月4日,85战队派遣4架疾风、4架锺馗在梧州附近空域为船团护卫,击退前来袭扰美军的第76战斗机中队,并击坠了4架P-51B/C,显示日军仍能一定程度抗衡当时的野马,也有效维持日军战机部队的士气。但85战队的四式战稍后就在同年12月的汉口大空袭期间再度遭遇野马并蒙受惨痛损失,战队的王牌飞行员也因此战死。
继中国战区之后,1944年10月下旬发动的台湾空战,驻扎台湾各处基地的疾风也开始参与防空任务。飞行第11战队曾如此评价四式战:“姑且不论试作型的表现,强行量产化的四式战性能低下,别说和P-51较量,连对上F6F都完全无法抗衡”。这是由于初期量产型疾风的引擎,因冶金技术不佳而产生诸多技术问题,因而被限制出力而限缩性能,加上美国海军以大规模优势数量机队展开连续消耗战,11飞行战队从战队长到中队长等主要飞行员在该役死伤惨重。但飞行王牌穴吹智在担负四式战飞送任务时,还是在台湾至菲律宾这条航线上多次和美军海航战机交战,至少缔造了6回空战胜利,并击落至少4架F6F
但随后改良独立式推力排气管与解放引擎运转限制、并将诸多改良回馈至仍在前线作战的第一批初期量产型,疾风量产机逐渐恢复该有的性能。在菲律宾战役及冲绳战役中‘疾风’开始大规模参战,但初期面对高空战机仍然表现不佳,雷伊泰岛战役布署在岛上的第二飞行师团已经布署了2个战队的疾风战机(飞行第52战队、飞行第200战队),但仍纪载“要对四式战赋予高度信赖是很困扰的情况”(四式戦に大いなる信赖を置き居たるに困った事なり)。但是进入盟军两栖登陆阶段后,P-38因负责掩护登陆舰队,因此被迫和四式战在较低空层交手,四式战的性能即有效发挥并能抗衡美国陆航的P-38部队。且在11月1日日本船团增援的任务中由52、200战队的四式战配合飞行第33战队、飞行第26战队、飞行第20战队的一式战,在对抗美军P-38袭扰时仍维持了制空权,使当天第一师团登陆增援未蒙受损失,同时也短暂的保障了莱特湾的空优。
包括飞行第101战队、飞行第102战队、飞行第103战队、200战队和日本战败末期组建的飞行第111战队皆使用‘疾风’执行远距离渗透突击、制空、对地支援、拦截、俯冲轰炸等任务,在菲律宾空战末期,日军曾蒐整尚可使用的疾风挂载2枚250公斤炸弹组成特攻自杀部队,在1945年1月8日击伤基昆湾号护航航空母舰,1月13日击伤萨拉毛亚号护航航空母舰。
日方汇集第22战队和第85战队等单位在1944年3月至9月间于中国大陆战线使用四式战疾风的评价:
对P-40
彼此的回旋性能几乎同等。四式战在爬升性能以及各高度的水平最高速度上都明显胜过对手。 但初始加速上P-40要稍微快些。[注 1]
对P-51
回旋性能上 P-51稍占上风,但四式战在初始俯冲加速、爬升性能上占有优势。 水平最大速度上两者旗鼓相当。[注 2]
对P-47
回旋性能上四式战明显占优,在低空的各种速度性能上四式战也强过对手。[注 3] [注 4]
对轰炸机(B-25)
捕捉与占位相当容易,且四式战的火力常常能在一次连射中就令其著火。 即使对方编队上空有护航机,四式战仍有能力进行至少一次的攻击。只要随时留意交战速度,危急时全速脱离回避即可。 因为初始俯冲加速性能好,若对方无意穷追到底,四式战甚至能轻易甩脱P-47和P-51的追击。[注 5]
由于马力负荷较低和发动机输出反应快,在中低速阶段疾风拥有相当强的加速性,故实战中的疾风在中低空常飞得比同等马力级数但更巨大沉重的F6F和P-47更快,和较早型号的F4U相比也有运动性上的优势。利用彼此发动机输出曲线的差异,在某一小段限定高度下,全速飞行的疾风甚至能摆脱P-51的追击。
除了前线作战单位,战争后期装备“疾风”的飞行第47战队、飞行第73战队、飞行第112战队、飞行第246战队也承担东京地区的空防任务。
虽然疾风被日本陆军视为大东亚决战机,并将其生产列入优先顺位,但表现不如军方预期。原因除了适格驾驶员的缺乏以外,引擎工状不良问题始终困扰此机。
由于日本缺乏高精度工业机具,高出力引擎的制造极度仰赖高水准的熟练技工进行长时间组装调整,当这些技工都被调往前线时而引擎却被开始要求高速量产时,引擎的良率立刻出问题;制造工艺不佳,加上生产不足的问题,以及部队长期只能使用辛烷值91、甚至是87的航空汽油,直接导致各地装备疾风部队的妥善率欠佳,出勤率与战果也无法进一步提高,参加菲律宾战役的疾风飞行员更留下诸多疾风因为发动机问题而迫降与损失的证言,对战争后期物资短缺、受创严重的日本而言 实在难以维持其处在最佳工作状态;但飞行第47战队的整备指挥班长刈谷正意上尉与所属维护人员,对战队的疾风机队进行严格的飞行时间控管、火星塞的及时替换与定期飞机拆解大修工程,这些极度消耗人工的彻底维护手段确保了机队出勤率,因此47战队的平均出勤率达到了87%,甚至曾一度达到100%。
但刈谷在他的回忆录也讲,受限于汽油品质,引擎有无发挥全面性能他自己也没办法保证。
除了对机械进行拆卸养护,另外妥善率较高的野战部队还有驻扎满州的飞行第104战队,它们则是从仓库中翻出战前向美国采购的过期润滑油重新炼制的再生润滑油给疾风机队运用,该部队的妥善及出勤率也长期维持在8成以上。但是除了极其少数的部队与航空厂专门修理的疾风可以缔造8成妥善率外,即使是日本本土单位大部分航空战队的野战修能只能让疾风维持4成的妥善率,糟糕一些的只有2成,甚至0%。陆军曾在1945年5月20日统计航空总军与第二航空军的战备状态,这两支主力部队当时配赋了555架疾风,但维持“状态甲”(完成整备,可以升空战斗)的机数为235架,稼动率42%,也符合大部分回忆的论述。
受限于当时日本的技术瓶颈,疾风的增压器仍然为传统的一级二速机械增压,虽已将最佳工作点调校得较以往的机种高,以利于进行对后期盟军机队的拦截作业,但最高速度仍仅在5000~6000m高度,顶多能胜任对F6F、F4U等美国海军系战斗机的迎击任务,对于拦截美国陆航B-29来自三万呎以上高度的高空进攻、或应付P-51、P-47的高速俯冲掠袭时,仍显力有未逮。不过在后期美方李梅将军改变战略、改让B-29从低高度进攻后,疾风在拦截任务上的评价大为提高。
生产与相关改良型
[编辑]- Ki(キ)-84
- 原型机、先导量产机等型号
- 四式战斗机一型甲(キ84-I 甲)
- 最初期量产型四式战。武装为对战斗机设计,装备2门12.7公厘Ho-103重机枪(装于机首,携带弹药350发)与2门20公釐Ho-5机炮(装于机翼,携带弹药150发)
- 四式战斗机一型乙(キ84-I 乙)
- 对轰炸机用武装强化型四式战,武装更换为4门20公釐Ho-5机炮,生产编号自3001起,生产数不明
- Ki-84-I 丙
- 试作机,机翼武装更换为30公釐Ho-155机炮
- Ki-84-I 丁
- 由四式战乙型后座增设一门20公釐倾斜式机炮作为夜间战斗机使用,仅试制改造1架
- Ki-84II
- 将疾风机体部份木制化的简化版,仅在计划阶段并未实作
- Ki-84III
- 搭载废气涡轮增压器引擎的高高度拦截机版本,仅在计划阶段并未实作
- Ki-84IV
- 搭载装备2段3速机械增压器强化高空性能的Ha-45-44型引擎版本,仅在计划阶段并未实作
- Ki-84SA(キ84サ号)
- 将Ha-45引擎的水喷射注入系统改装为氧气注入系统,希望借此改善高高度飞行性能;理论上这套系统可以让疾风在9000公尺高度时的时速增加50公里,但是改装工程尚未完成 战争就已经结束。
- Ki-106
- 1944年随著战况恶化日本国内的铝材逐渐不足,因此由立川飞机、吴羽飞机、王子航空(由制纸厂转型的军需产业)合作制造一款木制的疾风,在战争结束前总共制造了10架。这款木制疾风由于材料变更的因素机体为了维持强度因此修改设计,飞机重心也跟著改变,为此机首延长,并取消了蝶型襟翼。因飞机空重比铝制版增加17%,在速度以及相关性能上无法与原版相比;雪上加霜的是肇因于黏著剂效果不佳,在地面滑行时主翼下方外板发生剥落的现象。强度不足加上构造不利量产,因此计画取消。制造出来的机体在日军投降后有一架送往美国调查。[3] 结局不明
- Ki-113
- 因为战争末期日本国内的铝材渐显短缺,而由中岛本社进行的钢制化疾风案,在战争结束前飞机仍处在尚未安装引擎的半成品阶段。
不过以日本后期国内钢材同样缺乏、且钢制结构较重使得机体空重暴增而导致的性能下降… 等诸多问题,可以说是尚未诞生就已经能预见其失败的改造案 - Ki-116
- 满州飞机公司开发的训练用疾风试制案。将引擎变更为来源不虞的Ha-112II 型,螺旋桨变更为定速三翅型,并延长机体20公分调整重心的改良版。
由于引擎与其他结构简化因此空重大幅下降1000公斤使飞机的操纵性能良好,八月风暴时期为防止苏联掳获 因此开发单位自行处理掉试作机以及设计图[4]。 - Ki-117
- 换装出力2400hp的ハ四四-一三型引擎,并增加主翼面积1.5m²以作为高高度拦截机的改良型,不过在设计阶段战争即告结束。亦有部分资料称其为Ki-84N [1]。
使用国家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注释
[编辑]- ^ 依同时期盟军方面使用纪录,此时对手应多为P-40量产系列中性能最佳的P-40N-1,或是接受地勤予以强行提高输出的战地改装版。
- ^ 依同时期盟军方面使用纪录,此时对手应多为V-1650-3动力的前期型P-51B/C。此机高空性能远优于疾风,且较之后的P-51D轻巧,但低空动力性能相对较弱
- ^ 纯空优型P-47M问题频仍且仅在欧洲战区少量服役,P-47N此时则尚未服役,故疾风遭遇者只可能是各型P-47D。
- ^ 而采用涡轮增压的P-47最佳性能点在万米高度附近,低空性能不如人是相当常见的。
- ^ 需要注意的是,此期间的四式战疾风多为仍受引擎问题所苦、尚未解除引擎出力限制的一型甲,最大马力只有1,800hp,而交战高度又多在6千米高度之下。故上述的实战经验看似有令人惊讶之处,事实上相当符合现实状况。但切忌以此作为与盟军各机型之间性能对比的最终结论。在后期型疾风解除马力限制(但机体表面作工和引擎等零件品质较差),而盟军侧又引进各类新型号战机后,敌我各机的性能对比又将是另一番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