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20/12/08
外观

< 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 | 記錄
页面 | :积压 | | | ←12月7日 - | 12月8日 | - 12月9日→ | |提报新页面 |
文件 | :积压 | | | ←12月7日 - | 12月8日 | - 12月9日→ | |提报新文件 |
本讨论已经结束,以上页面已保留。请不要对这个存档做任何编辑。
(×)删除理据:WP:NOTSTATS,通篇琐碎信息,无法想像此条目对任何读者有用,不可能有人想要从头到尾读完。
- 提交的维基人及时间:Yel D'ohan(留言) 2020年12月8日 (二) 01:01 (UTC)
- (○)倾向保留:确实是属于过度统计清单,但鉴于是2019冠状病毒病条目,而且虽然一般读者可能没有兴趣,但此类数据可以供学者研究,所以倾向保留。 @Shwangtianyuan、Mayao.hk:--Googol19980904(留言) 2020年12月8日 (二) 01:31 (UTC)
- WP:NOTREPOSITORY,学者会直接从官方的数据库或新闻稿取得资料,维基百科这种不特定人士转手过的资料不但不可靠而且格式也不统一。--Yel D'ohan(留言) 2020年12月8日 (二) 03:40 (UTC)
(○)保留,资料具有可参考性。--Shwangtianyuan 加油,上海浦东 2020年12月8日 (二) 01:58 (UTC)- (×)删除,琐碎消息。Fire Ice 2020年12月8日 (二) 02:24 (UTC)
- (►)移动到维基学院:认同相关资料有价值,但是也认同相关资料不适合维基百科。SANMOSA SPQR 2020年12月8日 (二) 05:57 (UTC)
- (○)保留中国共产党所编造宣传的东西,尽管在科学上百分之百不实不准确,但造假记录亦有另类意义,不该被任意抹去。--WildCursive(留言) 2020年12月8日 (二) 08:10 (UTC)
- @Wildcursive:(先不考虑是否造假资料)所以搬到另一个地方(维基学院)去放也不可以?SANMOSA SPQR 2020年12月8日 (二) 08:26 (UTC)
- @Sanmosa: 重点是要让读者易找、编者易编,移动后可能就因大家误以为被删而无人续编。资料需长期记录才有价值,可纵向衡向做比较,若中断就失去意义。如英文维基上的美国案例,各州都有详细的每日数字记录,并无适合与否的问题。此条目留存可让熟悉资料来源的中国人持续下去,就算要移动也该等疫情与相关数字编辑真的告一段落。--WildCursive(留言) 2020年12月8日 (二) 08:53 (UTC)
- @Wildcursive:我看过一些之前的例子,我认为只要在相关条目留下到维基学院的链接,然后通知相关主要编辑移动的事情,这样自然会有人关注移动后的页面。SANMOSA SPQR 2020年12月8日 (二) 09:08 (UTC)
- @Sanmosa: 重点是要让读者易找、编者易编,移动后可能就因大家误以为被删而无人续编。资料需长期记录才有价值,可纵向衡向做比较,若中断就失去意义。如英文维基上的美国案例,各州都有详细的每日数字记录,并无适合与否的问题。此条目留存可让熟悉资料来源的中国人持续下去,就算要移动也该等疫情与相关数字编辑真的告一段落。--WildCursive(留言) 2020年12月8日 (二) 08:53 (UTC)
- @Yel D'ohan、Fire-and-Ice:我建议改为移动到维基学院,而不是删除,除非存在不适合移动到维基学院的理由。SANMOSA SPQR 2020年12月8日 (二) 08:30 (UTC)
- 无意见,我完全不知道维基学院是做什么的。--Yel D'ohan(留言) 2020年12月8日 (二) 08:55 (UTC)
- 维基学院意在提供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和研究社区。这句的意思就是说,维基学院是拿来让一般人进行他们想进行的简单研究的地方,这样能做相关研究的人就不限于学者。SANMOSA SPQR 2020年12月8日 (二) 09:12 (UTC)
- 无意见,我完全不知道维基学院是做什么的。--Yel D'ohan(留言) 2020年12月8日 (二) 08:55 (UTC)
- @Shwangtianyuan、Googol19980904:我建议改为移动到维基学院,不知两位觉得如何。SANMOSA SPQR 2020年12月8日 (二) 08:31 (UTC)
- @Wildcursive:(先不考虑是否造假资料)所以搬到另一个地方(维基学院)去放也不可以?SANMOSA SPQR 2020年12月8日 (二) 08:26 (UTC)
- (○)保留:比照Statistics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the United States保留条目,当然条目内容有改善空间。2001:B011:7007:25D0:5863:C30A:2CCF:A73(留言) 2020年12月8日 (二) 10:07 (UTC)
- 那个条目有图有表,篇幅适中,这个条目只有琐碎信息。Fire Ice 2020年12月10日 (四) 02:09 (UTC)
- 如果这样的资料可以只因为它是详尽的长期记录就留在维基上,那是否“2020厄尔尼诺现象中国大陆天气数据”也可以成立一个条目,每天记录各地的气温和雨量?--Yel D'ohan(留言) 2020年12月10日 (四) 00:09 (UTC)
- 请参考维基百科:专题。2001:B011:7007:261D:5863:C30A:2CCF:A73(留言) 2020年12月10日 (四) 00:21 (UTC)
- (=)中立,虽然这些都是有价值的东西,资料具有可参考性,但是疫情可是不确定的,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如果继续记录的话,难道要记到猴年马月?(条目长到模板已经无法正常显示)所以我在此表示中立(由于这一原因我已经不再在本条目继续更新了,各行政区数据,各地条目基本上都有)。--Shwangtianyuan 加油,上海浦东 2020年12月10日 (四) 02:03 (UTC)
- 我记得之前H1N1爆发的时候,也没见像冠状病毒病一样,在维基百科上列明各地每日数据。--Shwangtianyuan 加油,上海浦东 2020年12月10日 (四) 02:28 (UTC)
- H1N1能和COVID-19比?--Googol19980904(留言) 2020年12月10日 (四) 13:13 (UTC)
- 那开个条目叫“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每日伤亡数据”,这样有得比了?--Yel D'ohan(留言) 2020年12月10日 (四) 19:38 (UTC)
- H1N1能和COVID-19比?--Googol19980904(留言) 2020年12月10日 (四) 13:13 (UTC)
- 我记得之前H1N1爆发的时候,也没见像冠状病毒病一样,在维基百科上列明各地每日数据。--Shwangtianyuan 加油,上海浦东 2020年12月10日 (四) 02:28 (UTC)
- (×)倾向删除 不论是删除还是要移动到维基学院,这个条目记录的内容太繁琐了,一大堆的文字皆类似于这样:“A月B日,新增确诊病例C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D例(甲省X例,乙省Y例,……,丙省Z例),本土病例E例(均在甲省);新增治愈出院病例F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G例(境外输入H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I例(境外输入J例)”。其中固定出现的CDEFGHIJ可以放在某个格式的固定表格里,剩下的内容不固定出现的(特别是甲乙丙省份与XYZ)放在表格的备注里。汇总成表格之后,即使是只用EXCEL也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数据图,一定比现在的文字罗列靠谱。--ClayM300(留言) 2020年12月10日 (四) 15:25 (UTC)
- (~)补充保留数据,但是不能留繁复的文字,如果没有人愿意改成表格或者数据图,那就转移或者删掉。我估计没人愿意手工做这种大量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ClayM300(留言) 2020年12月10日 (四) 15:28 (UTC)
- 是我大意了,这个条目是有表格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留下通报的文字呢?--ClayM300(留言) 2020年12月10日 (四) 15:36 (UTC)
- (~)补充保留数据,但是不能留繁复的文字,如果没有人愿意改成表格或者数据图,那就转移或者删掉。我估计没人愿意手工做这种大量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ClayM300(留言) 2020年12月10日 (四) 15:28 (UTC)
- (○)保留:删除各日疫情章节即可,保留表格。小羊(留言) 2020年12月14日 (一) 04:45 (UTC)
- 保留:此类数据可以供学者研究,可参考性。--千村狐兔(留言) 2020年12月15日 (二) 11:40 (UTC)
30天后仍挂有{{notability}}模板的条目
[编辑](已挂关注度模板30天)
本讨论已经结束,以上页面已删除。请不要对这个存档做任何编辑。
本讨论已经结束,以上页面已删除。请不要对这个存档做任何编辑。
本讨论已经结束,以上页面已删除。请不要对这个存档做任何编辑。
- (×)删除理据:未有足够的可靠资料来源证明条目符合《关注度指引》标准
提报以上关注度不足条目的维基人及时间:
SANMOSA SPQR 2020年12月8日 (二) 06:03 (UTC)
本讨论已经结束,以上页面已删除。请不要对这个存档做任何编辑。
(×)删除理据:错误使用模板命名空间,模板不提供以存放链接至某一用户的用户页,也不存放用户页的header
- 提交的维基人及时间:Bookwith(留言) 2020年12月8日 (二) 06:31 (UTC)
- (×)删除或(►)移动到用户页。:不当使用Template空间。我自己的header都是在User空间。SANMOSA SPQR 2020年12月8日 (二) 08:25 (UTC)
- 删除。--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2月15日 (二) 02:24 (UTC)
本讨论已经结束,以上页面已保留。请不要对这个存档做任何编辑。
(►)移动到维基教科书,菜谱。
- 提交的维基人及时间:。->>Vocal&Guitar->>留言 2020年12月8日 (二) 06:55 (UTC)
- (○)保留与教科书应写内容不完全相同。做法并未给予细节,只是概述,再写参见即可。--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Lantx。→有事请讲 2020年12月8日 (二) 08:31 (UTC)
同意楼上意见。但是条目内容说这是粤语地区常见小吃,未免太不中立。恐怕全中国的饭馆,特别是有海鲜的饭馆几乎都有这道菜。如果是起源于粤语地区或许还合适一点,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源自这个地区?--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2月11日 (五) 02:21 (UTC)- 基本上还是食谱。这个做法写的已经够详细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2月11日 (五) 02:22 (UTC)
本讨论已经结束,请求的理由已消失,以上页面已保留。请不要对这个存档做任何编辑。
(×)删除理据:参见Talk:共产党_(消歧义)
- 提交的维基人及时间: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Lantx。→有事请讲 2020年12月8日 (二) 08:28 (UTC)
- 我修改了一下。SANMOSA SPQR 2020年12月8日 (二) 08:34 (UTC)
- 现在不是列表了。请求理由消失。(非管理员关闭) --Googol19980904(留言) 2020年12月8日 (二) 08:46 (UTC)
30天后仍挂有{{notability}}模板的条目
[编辑](已挂关注度模板30天)
来源搜索:“"溪涌站"”——Google:网页、新闻、学术、图书、图片;百度:网页、新闻、学术、图片;知网工具书;JSTOR;维基百科图书馆
- (○)快速保留:很明显符合维基百科:关注度 (交通)的“至少一条(含:曾、将)经过车站的独立运行的路线符合《通用关注度指引》”和“该路线所属的系统属于当地的骨干交通系统(只限单一城市内铁路系统车站)”。另外再给一个来源[5]。--Googol19980904(留言) 2020年12月8日 (二) 10:26 (UTC)
- (○)快速保留,是深圳地铁8号线二期的终点站,不至于不符合关注度吧……--三万光年 Talk回复请ping我 2020年12月8日 (二) 13:33 (UTC)
- wp:nt。(非管理员关闭)Itcfangye(留言) 2020年12月8日 (二) 23:00 (UTC)
- (×)删除理据:没有足够的可靠资料来源能够让这个条目符合Wikipedia:关注度中的标准
提报以上关注度不足条目的维基人及时间:
A1Cafel(留言) 2020年12月8日 (二) 09:48 (UTC)
本讨论已经结束,以上页面已保留。请不要对这个存档做任何编辑。
(×)删除理据:不合WP:RDRNC
- 提交的维基人及时间:A1Cafel(留言) 2020年12月8日 (二) 09:50 (UTC)
- (×)删除:重定向违反Wikipedia:重定向#非中文重定向问题规定:英文与外交、联邦及发展事务大臣无明确关联、有合理期望中文用户会使用中文指称外交、联邦及发展事务大臣、标题与维基数据记录的外交、联邦及发展事务大臣的外文标题不同、英文维基百科不存在相同或非常相似的重定向,指向维基数据跨语言链接的英文的外交、联邦及发展事务大臣、非时区、非化学品的CAS号、非Emoji符号、非机场的ICAO代码--林勇智 2020年12月8日 (二) 23:44 (UTC)
- (○)保留:外交、联邦及发展事务大臣是英国内阁职位,英文不可能与外交、联邦及发展事务大臣无明确关联,而且这是职位名称更改前的英文用名。提删人根本未有认真阅读WP:NCR就来提删。SANMOSA SPQR 2020年12月9日 (三) 07:32 (UTC)
- 由于该重定向并非是现有岗位的直接原名,认为其不合也是一种可以理解的主张,指称提删者的提删随意(即“根本未有认真阅读……就来提删”)是否有打WP:CIV擦边球(即2.1章节第3点)的疑虑,我个人考虑是否仅保留第一句发言亦不影响表意。--Kirk★ 0#0 2020年12月10日 (四) 15:30 (UTC)
- 一个英国内阁职位本身必定和英文有明确关联,他完全无视这点就提删,我难以信纳他有认真阅读方针。提删之事本即须谨慎而为,如此疏忽,我只能无言。SANMOSA SPQR 2020年12月12日 (六) 14:41 (UTC)
- 由于该重定向并非是现有岗位的直接原名,认为其不合也是一种可以理解的主张,指称提删者的提删随意(即“根本未有认真阅读……就来提删”)是否有打WP:CIV擦边球(即2.1章节第3点)的疑虑,我个人考虑是否仅保留第一句发言亦不影响表意。--Kirk★ 0#0 2020年12月10日 (四) 15:30 (UTC)
- (○)保留:符合WP:RDRNC“此语言与目标条目有明确关系”,即外文原名——Secretary of State for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Affairs是条目所指英国内阁职位在1968年-2020年的外文原名,且现有的Secretary of State for Foreign, Commonwealth and Development Affairs是该职位的直接承继者。--Kirk★ 0#0 2020年12月10日 (四) 15:23 (UTC)
本讨论已经结束,以上页面已删除。请不要对这个存档做任何编辑。
(×)删除理据:有歧义重定向,不仅指外交、国协及发展事务大臣
- 提交的维基人及时间:A1Cafel(留言) 2020年12月8日 (二) 09:54 (UTC)
- 欠“大臣”就没办法了。SANMOSA SPQR 2020年12月9日 (三) 07:33 (UTC)
- (×)删除 ——ClayM300(留言) 2020年12月12日 (六) 12:59 (UTC)
本讨论已经结束,以上页面已保留。请不要对这个存档做任何编辑。
(×)删除理据:外务省是日文称乎,似乎不合WP:RDRNC
- 提交的维基人及时间:A1Cafel(留言) 2020年12月8日 (二) 09:55 (UTC)
- (×)删除:“英国外务省”连日语称呼都不是,日语作“外务・英连邦省”。2001:B011:7007:25D0:5863:C30A:2CCF:A73(留言) 2020年12月8日 (二) 10:55 (UTC)
- (○)保留 需要重命名,日语也是英国(和简体相同)。去yahoo.jp的搜索引擎搜,gov.uk这是政府网站没错吧?其日语页面就有英国外務省的说法。英国外務省機密外交資料似乎在东大和关西大学的图书馆都有收藏。
- 根据正文“外交部于1782年3月由南方部和北方部合并而形成”“1968年联邦事务部、外交部两部合并为外交和联邦事务部至2020年”所以外务省的说法都是些旧时资料(战前至终战,当时还是帝国时期),应该是完全吻合的(旧时不等于现在没人用啊,一定要求官方书面吗?)--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20年12月9日 (三) 06:21 (UTC)
- 认为应(×)删除是考虑到提删人给出的理据是能够成立的:中文用户使用外务省指称一国外事机构不够WP:RDRNC所称“合理期望”,其一是汉语用户所在地政府的外事机构多称为外交部,其二是更进一步说汉语语境的外务省几乎单一地指向日本外事机构。--Kirk★ 0#0 2020年12月10日 (四) 15:19 (UTC)
- (:)回应 那只能说大家之前见识浅薄了(包括我自己也是)。在此之前,我跟你一样想法,结果我就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了。都被著名大学的图书馆收录了(而且应该是历史记录 外交文件这种)还有什么可说的?整个20世纪,只有最后几年维基百科是存在的。1968年之前是否作为曾用名,在wiki层面来说,目前不可考。--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20年12月11日 (五) 05:58 (UTC)
- 不过东大和关西大学图书馆的资料应为日文资料,不那么能够支持为中文下的合理期望就是了。--Kirk★ 0#0 2020年12月11日 (五) 07:58 (UTC)
- (:)回应 其中相当部分的史料是英中关系...(明治初期的英日、法日合作关系应该知道吧,于是被日本那边收藏也不奇怪了)--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20年12月12日 (六) 06:46 (UTC)
- 但仍然是日语材料,日语材料不能证明中文称呼的合理期望。--Kirk★ 0#0 2020年12月13日 (日) 09:15 (UTC)
- (:)回应 其中相当部分的史料是英中关系...(明治初期的英日、法日合作关系应该知道吧,于是被日本那边收藏也不奇怪了)--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20年12月12日 (六) 06:46 (UTC)
- (:)回应 那只能说大家之前见识浅薄了(包括我自己也是)。在此之前,我跟你一样想法,结果我就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了。都被著名大学的图书馆收录了(而且应该是历史记录 外交文件这种)还有什么可说的?整个20世纪,只有最后几年维基百科是存在的。1968年之前是否作为曾用名,在wiki层面来说,目前不可考。--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20年12月11日 (五) 05:58 (UTC)
- (○)保留:似乎能查到少数中文媒体偶尔这样称呼:[6] [7]。--Yel D'ohan(留言)
- (×)删除 中文与汉字还是不完全一样的吧,使用的人很少就没必要留着。 ——ClayM300(留言) 2020年12月12日 (六) 13:02 (UTC)
- (×)删除:似是中文版的日语称呼,不完全是WP:RDRNC。但考虑应用情况很少,故同意删除。--116.48.208.3(留言) 2020年12月14日 (一) 03:50 (UTC)
- 保留。--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2月15日 (二) 02:25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