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克利多胞形
外观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Kleetope的中文译名
[编辑]依照页面Kleetope的内容中,Kleetope似乎是指一个多面体的每个面都被加入角锥,例如三角化四面体就是正四面体的每个面都被加入三角锥所以角化多面体可能为为页面Kleetope之适当的标题之一,以及页面Kleetope也有提到说"三角化四面体是的四面体的Kleetope",若Kleetope被置换为角化多面体,则句子将变成"三角化四面体是的四面体的角化多面体",而句子也较适当,因此角化多面体可能可以成为Kleetope之替代名称。TEntEn4279(留言) 2016年11月9日 (三) 12:30 (UTC)
- (:)回应:@TEntEn4279:如果没有WP:可靠来源文献支持这个翻译就随意翻译的话,那么会变成WP:原创研究。-- 宇帆(普通留言·Flow留言·联络) /* 欢迎加入[[多面体专题]] */ 2016年11月9日 (三) 17:31 (UTC)
- 根据文献,Kleetope是美国数学家Victor Klee[1]最先描述它们并命名为Kleetope[2],Kleetope一词是以该数学家的名字Victor Klee,加上多胞体字尾“-tope”,再怎么说也要翻成Victor Klee数学家的中译+多胞体,Victor Klee根据Google是维克多·克利,再怎么说也要翻成“克利多胞体”,再怎么说也不可能会翻成“角化”。-- 宇帆(普通留言·Flow留言·联络) 2017年2月21日 (二) 17:08 (UTC)
- 可是这样的话,过角化(没这个名称)又要怎么命名呢?翻译成过克利多胞体感觉上也不太通顺。+4179计算过程 2017年2月22日 (三) 03:16 (UTC)
- (!)意见@TEntEn4279:你说的‘过角化’根本没有这种东西吧,根本是你自己想像,维基百科不允许原创研究,没有任何来源,英文也没有这个词,也没有任何论文文献有这种东西,请不要在维基百科加入原创研究。-- 宇帆(普通留言·Flow留言·联络) 2017年2月22日 (三) 04:31 (UTC)
- (!)意见@TEntEn4279:比如‘三角化’,是将面化成三面角,请问这种已经化成确定的东西的动作是要怎么‘超过’?截角可以‘超过’是因为截面互相相交,但‘化成多面角’哪有可能会相交,你以为你在画星星吗?再者,这是你自己的原创内容,你不是权威数学家,也不是哈佛大学教授,你没有命名这些东西的权限,我也没有,整个维基都没有。请不要把自己归纳整理的东西写进维基百科。-- 宇帆(普通留言·Flow留言·联络) 2017年2月22日 (三) 04:38 (UTC)
- (?)疑问那么,请问过截角超立方体的对偶多胞体又要如何命名呢?无法称呼为过角化超立方体又要如何称呼呢?+4179计算过程 2017年2月22日 (三) 04:41 (UTC)
- (!)意见@TEntEn4279:针对你对多面体几何变换模板的这些编辑[1],你想指的东西也跟你口中说的‘过角化’(根本没有这种东西)完全是两码子事,根本毫无关联,参考en:Conway_polyhedron_notation#Operations_on_polyhedra后,对偶像过截角的对偶像应为‘needle’。什么“过角化”根本是自己毫无根据的任意命名,严重违反维基百科方针。-- 宇帆(普通留言·Flow留言·联络) 2017年2月22日 (三) 04:50 (UTC)
- (?)疑问那么,请问过截角超立方体的对偶多胞体又要如何命名呢?无法称呼为过角化超立方体又要如何称呼呢?+4179计算过程 2017年2月22日 (三) 04:41 (UTC)
- “过角化超立方体”?请不要再自己任意命名了,英文维基那边也没有吧,可见根本没有数学家研究过这东西,因此不会有关于本主题的可靠来源有效介绍,不符合维基百科的收录准则。-- 宇帆(普通留言·Flow留言·联络) 2017年2月22日 (三) 04:53 (UTC)
- (!)意见@TEntEn4279:再重申一次,根本就没有‘过’的kleetope变换,你指的东西根本就不是‘过’的kleetope,也没有任何权威数学家认为有这样的变换,请去查数学期刊论文,不要在自己任意定义,维基百科不能发表自己任意定义的东西,过截角超立方体的英文页面中en:Truncated_tesseract#Bitruncated_tesseract中,和其相关文献也没有任何探讨其对偶多胞体的相关议题,没有可靠来源就是不能收录于维基。-- 宇帆(普通留言·Flow留言·联络) 2017年2月22日 (三) 05:01 (UTC)
- @TEntEn4279:参考en:Conway_polyhedron_notation#Operations_on_polyhedra后,对偶像过截角的对偶像应为‘needle’。才没有什么“过角化”这种你自己想像的不存在的东西。-- 宇帆(普通留言·Flow留言·联络) 2017年2月22日 (三) 05:08 (UTC)
- 但是,有一件事情您可能没有被注意到:所有的"我自己凭空想像,未经证实,不应该收录于维基百科的词"角化(几何)"均已经由您去除或改回Kleetope,前面所说的也已经让我明白,而关于"多角化这种已经确定的东西怎么会超过?"则是指顶点位置变换,而非单单的加入锥体,就像"截角"是指面的变换,而非单单的把顶点去除。而"过角化"这个"我自己想像的词",我实质上是想指"一个多面体因为Kleetope而新增出来的顶点继续向外延伸,而那些顶点的新位置和原顶点相连,等同于其对偶的Kleetope。"还有,过截角的面并非"相交",而是截面的边互相接触,而小星化十二面体的面才算是"相交",而五角化小星化十二面体的面是五角化也有相交。关于我自己创的名词确实不能收录于维基百科中,而您也已经回退该动作。另外,您的用词可能也含有一些不建议出现在讨论中的成分:“你以为你在画星星吗?”之类的话语基本上不建议使用。+4179计算过程 2017年2月22日 (三) 09:19 (UTC)
- @TEntEn4279:参考en:Conway_polyhedron_notation#Operations_on_polyhedra后,对偶像过截角的对偶像应为‘needle’。才没有什么“过角化”这种你自己想像的不存在的东西。-- 宇帆(普通留言·Flow留言·联络) 2017年2月22日 (三) 05:08 (UTC)
- 可是这样的话,过角化(没这个名称)又要怎么命名呢?翻译成过克利多胞体感觉上也不太通顺。+4179计算过程 2017年2月22日 (三) 03:16 (UTC)
- (:)回应:@TEntEn4279:今天再看一次留言,我认为您上方的发言有误导其他维基人的可能,首先,Kleetope并不是顶点位置变换,顶点位置并无变更,变更的是node的degree(图论名词,不是角度)、截角并不是指面的变换也不是把顶点去除(把顶点去除是写给没学过那么多几何的人,或者是没有相关概念的读者看的),而是将一个节点换成一个与degree相关的集合。此外,从您的文字字面上,“因为Kleetope而新增出来的顶点继续向外延伸,而那些顶点的新位置和原顶点相连”,Kleetope而新增出来的顶点必须位于维面几何中心法向量轴上,如果继续向外延伸会变成“会合”(join,康威表示法:da),Kleetope加入的锥体侧面和隔壁面Kleetope加入的锥体共面,导致两个三角形被合并成一个菱形,再继续向外延伸的话,刚才共面就表示角度为180度,再继续向外延伸会超过180度而成为星形,这就是我问你“你在画星星吗?”的原因。
- 所谓Kleetope基本上是图论(Graph theory)针对“图”(Graph,a set has node and edge)将Rank = N - 1 的每一个子集作为元素(当新的node)加入集合,并确保每个加入的元素(新的node)都有与来源子集存在edge的变换
- 如正二十面体
正二十面体 | 三角化二十面体 | 经过会合变换的二十面体 | 继续向外延伸 |
- 因此继续向外延伸根本不可能产生有可能与“其对偶的Kleetope”有关的形状,更不可能“等同于其对偶的Kleetope”,因为已形成星形多面体,若再照您说的而那些顶点的新位置和原顶点相连,只会形成复杂多面体,而脱离原本开威变换维持在简单多面体的几何性质。
- 而您所提到的“其对偶的Kleetope”称为needle,(康威表示法:kd = dt)等同于截角的对偶,拓朴意义是将Rank = N - 1 的每一个子集作为元素(当新的node)加入集合,并将Rank = N - 2 的元素依照先前加入的元素(新的node)做替换,然后确保每个加入的元素(新的node)都有与来源子集存在node的变换,与Kleetope不同在于 Rank = N - 2 元素的edge,并非是“超过”的“Kleetope”,两者完全不是某方可以延伸过去的,
- 这边的结论是,Kleetope和Needle差异是在 Rank = N - 2 元素的变化,因此不存在有连续变化的可能性,Needle“向内延伸”不会变回Kleetope、Needle“向外延伸”不会形成Needle。
- 另外一点是补充您对截角的误解,下方已经做部分阐述。截角之所以可以是连续动作,就是因为截面可以相交,而导致截面的交棱与原棱互相垂直,达成像Kleetope与needle差异的连接不同棱的效果。
- 事实上在截角的截面相交之后会有两种像,一种是将截面相交导致重复裁切的部分予以保留,另一种是切掉就算了
重复截的地方也不要 | 截偶数次的地方保留 |
- 以上宇帆(留言·欢迎签到) 2017年3月30日 (四) 03:48 (UTC)
- (:)回应小三角六边形二十面体的Kleetope高度,其凸包等同于一个五角化十二面体(对偶的Kleetope),就如截角和超截角的差异般,中间高度的的Kleetope和其凸包也是类似差异,而如果正二十面体的Kleetopey再继续高一点点的话,其凸包则成为了对偶。
- 以上宇帆(留言·欢迎签到) 2017年3月30日 (四) 03:48 (UTC)
直接将顶点连结成凸包 | 保留自相交的共面 |
4279计算过程 2017年4月3日 (一) 00:18 (UTC)
- (!)意见@TEntEn4279:你在说什么?“过截角的面并非"相交"”?表示您根本没有理解我的话语,我指的是原始的截面都互相相交了,相交才会截出“超过”的结果。仍然不认同你说“Kleetope”可以“超过”的部分。-- 宇帆(普通留言·Flow留言·联络) 2017年2月22日 (三) 10:52 (UTC)
立方体过截角成截角八面体示意图,绿色三角形为立方体截面,其互相将交,截半才是互相接触。 |
Kleetope中文译名讨论
[编辑]根据文献,Kleetope(en:Kleetope)是美国数学家Victor Klee[1]最先描述它们并命名为Kleetope[3]。
- Kleetope一词是以该数学家的名字Victor Klee,加上多胞体字尾“-tope”
参考资料
- ^ 1.0 1.1 Gritzmann, Peter; Sturmfels, Bernd. Victor L. Klee 1925–2007 (PDF). Notice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Providence, RI: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April 2008, 55 (4): 467–473. ISSN 0002-9920.
- ^ Malkevitch, Joseph, People Making a Differenc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 ^ Malkevitch, Joseph, People Making a Differenc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 (!)意见:目前是怕此举会构成原创命名。-- 宇帆(普通留言·Flow留言·联络) 2017年3月19日 (日) 09:24 (UTC)
- (※)注意:机器人已存档,表示最后发言后十天无人有提出异议,因此假定达成共识,将进行条目移动的动作。宇帆(留言·欢迎签到) 2017年3月29日 (三) 17:19 (UTC)
- 完成:Special:Diff/43796053已移动页面,如有异议可考虑重启讨论宇帆(留言·欢迎签到) 2017年3月29日 (三) 17:29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