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香港飞行情报区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为香港航空业系列之一

官方机构
民航处

香港飞行情报区

机场管理局
空运牌照局
民航意外调查机构
政府飞行服务队

发展计划
香港国际机场2030规划大纲
中场范围发展计划

民间飞行组织
香港飞行总会

航空配套
中国飞机服务
港机工程
泛亚太平洋航空服务
香港机场地勤服务
怡中航空服务
新翔 (香港)
国泰航空饮食服务
佳美航空膳食 (香港)
汉莎天厨 (香港)
中国航空油料 (香港)

机场
香港国际机场(赤鱲角机场)
石岗机场

主要航空公司
国泰航空
香港华民航空
香港快运航空
香港航空
香港货运航空
大湾区航空

历史
已歇业航空公司
香港航空事故
香港义勇军航空部队
皇家香港辅助空军
启德机场 ( 启德发展计划 )
粉岭机场
沙田机场

其他香港系列

文化 - 经济 - 教育
地理 - 历史 - 政治
香港主题首页

香港飞行情报区国际民用航空组织设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一个飞行情报区之一。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航处航空交通管理部负责管理。范围包括香港及以南海域,覆盖南中国海面积达276,000平方公里[1],亦覆盖中华民国实控东沙群岛东沙岛)。香港飞行情报区形状有如一枚果仁,北面紧贴广州飞行情报区,自香港东面约200海里至台北飞行情报区;东南面约200海里至马尼拉飞行情报区,西面约200海里及西南面为三亚飞行情报区[2]

中英联合声明》附件一第九条提到“香港特别行政区自行负责民用航空的日常业务和技术管理,包括机场管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飞行情报区内提供空中交通服务,以及履行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区域性航行规划程序所规定的其它职责”[3]香港主权移交后,特区政府按《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自行负责民用航空日常管理,包括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飞行情报区内提供空中交通服务,和履行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区域性航行规划程序所规定的其他职责”[a]。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修订《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将全国划分为十个飞行情报区,将香港飞行情报区囊括在内[4]

2001年11月2日,原香港飞行情报区管理的香港飞行责任区北部划入新成立的三亚飞行责任区(现三亚飞行情报区[5][6][7],南部划归胡志明飞行情报区。覆盖部分南中国海的香港飞行责任区原属西贡飞行情报区,1975年西贡陷落后在国际民航组织协调下分配至香港、新加坡和曼谷飞行情报区下辖的飞行责任区[8][9][10][11]

负责单位

[编辑]

民航处航空交通管理部共提供航空交通管制服务、航空资料服务及飞机事故警报三种服务。至2019年,民航处年处理超过42万架次的香港国际机场升降(国际及本地)航班,并为约34万多架次飞越香港飞行情报区的航班提供航空交通服务。航空交通管理部下辖的航空情报管理中心负责为各航空公司人员及飞行员提供航行资料服务,包括航行资料汇编(AIP),航行资料通报(AIC)和航行通告(NOTAM)[1]

澳门国际机场座落在广州飞行情报区之内,但它的航班大部分经过香港飞行情报区。其标准离场(SID)和进场程序(STAR)则由香港航空交通管制中心(HK ATC)管辖[2]

香港情报区内分为TRE、TRS、TRC、TRW、TRV、TRD、TME、TMS、TMW、TRK等扇区以分担工作量[12]

航空雷达站

[编辑]

香港飞行情报区内包括五座航空雷达站,其中四座设立在香港境内并由香港民航处全权执管,以监察进出香港飞行情报区的民用飞机,详情如下:

位置 雷达数目 设立年份 用途 备注
沙洲 1 1997[13] 进场及离场管制(一次及二次监察) 为新机场启用而兴建
大帽山雷达阵地 1 1998 终端管制(一次及二次监察) 为新机场启用而兴建[14]
笔架山 2 1972
1993(二次雷达)
进场着陆二次监察 于1992年起增建二次雷达[15]
目前仅余西面二次雷达站可用,东面一次雷达站则因启德机场关闭而于2000年3月停用[16]
柏架山 2 1978
1995年重建(首座雷达)
2004年重建(第二座雷达)
航路管制(一次及二次监察) 两座雷达分别因更换雷达系统而曾经重建[17][18]
永兴岛
西沙雷达站
1 2004(建成,并开始与香港共用[19] 航路二次监察[20] 位于香港境外,向中国民用航空局租用,并与中国内地三亚飞行情报区共用[21]

相关

[编辑]

备注

[编辑]
  1. ^ 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四节民用航空第一百三十条。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各分部简介》航空交通管理部. 香港政府一站通. 2019-01-22 [2021-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6) (简体中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2.0 2.1 刘山青. 空牆與空域. 立场新闻. 2015-11-15 [2021-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联合声明 附件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具体说明.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 [2021-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第一节上海飞行情报区范围.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网站,来源:《上海市志·交通运输分志·航空运输卷(1978-2010)》第七篇空中交通管理 第四章航行情报. 2019-07-25 [2021-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6) (简体中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Annual Report 2000-2001 Chapter 2 航空交通管理- AIR TRAFFIC MANAGEMENT (PDF). 香港民航处. 2002 [2024-05-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5-17). 
  6. ^ 国务院台办新闻发布会实录(2001-10-31).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 2011-01-06 [2024-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7). 
  7. ^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民航处有关三亚飞行情报区(责任区)与香港飞行情报区界线设定问题协议书 (PDF). 律政司. 2001-01-11 [2024-05-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5-17). 
  8. ^ Ho Chi Minh FIR: A milestone in history of aviation sector. Vietname Economic News. 2019-09-06 [2024-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7). 
  9. ^ ICAO helps rearrange South China Sea airspace. Flight Global. 2001-11-12 [2024-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7). 
  10. ^ 中国飞机飞越南中国海不再需要等待. 新华网 (新浪网). 2001-12-18 [2024-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7). 
  11. ^ “Vùng thông báo bay” có tầm quan trọng như thế nào đối với quốc gia?. DTI News. 2014-03-25 [2024-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7). 
  12. ^ 立法會跟進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相關事宜小組委員會跑道容量相關事宜及珠江三角洲空域管理 (PDF). 香港立法会. 2016-04-12 [2021-05-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1-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 ^ 香港民航處年報 1996-97. 民航处 (报告). 1997: 25. 
  14. ^ 民航處1998/99年度年報 (PDF). 民航处: 13. [2020-09-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4-16). 
  15. ^ 《香港宪报》1992年第17期第1424号公告:建筑署于1992年3月批出的合约
  16. ^ 民航處1999/2000年度年報 (PDF). 民航处: 16. [2023-03-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3-28). 
  17. ^ Report On Civil Aviation Hong Kong 1994-1995. 民航处 (报告). 1995: 14. 
  18. ^ 民航資源網-香港柏架山雷达启用 确保飞行安全. [2020-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19. ^ 庆祝西沙雷达站建站二十周年:逐梦蓝天,风雨砥砺,薪火相继,奋进新征程!. 三亚空管站 (中国民用航空网). 2024-05-29. 
  20. ^ 《中国民用航空志·中南地区卷》编纂委员会著,《中国民用航空志·中南地区卷》。中国民航出版社,2013,P.658
  21. ^ 民航處2003/04年度年報-第六部分 (PDF). [2020-04-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