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青铜时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青铜器时代
冶金术在欧洲小亚细亚的发展情形,颜色深的表示是较早发展的
商朝
图卢兹博物馆内收藏的青铜时代手环
史前时代


铁器时代 原史时代
  青铜时代晚期


  青铜时代中期
  青铜时代初期
铜石并用时代/红铜时代
  新石器时代


史前史
中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晚期



旧石器时代中期
旧石器时代初期

青铜时代(Bronze Age),又称青铜器时代青铜文明,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

青铜红铜合金,因为其氧化物颜色青灰,故名青铜。由于青铜的熔点比较低,约为800℃;而硬度高,为的2倍多,所以容易融化和铸造成型。青铜时代初期,青铜器具比重较小,甚或以石器为主,进入中后期,比重逐步增加。自有了青铜器和随之的增加,农业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生活条件也渐渐丰富。青铜铸造术的发明,与石器时代相比,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青铜时代是在三时代系统中的第二时期,三时代系统是丹麦考古学家克里斯蒂安·于恩森·汤姆森在1836年时所提出,共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与铁器时代

青铜时代的特色是青铜的广泛使用,即利用铜与锡、铅、锑或砷的合金制作工具和武器。

历史

[编辑]

术语“青铜时代”起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人类世纪”,指人类存在于地球上的时段。其中的“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被现代历史学家归类于神话虚构,而“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被视为恰当地阐释了历史。这个时代总体上以在很多地域大量采用青铜为特征,尽管在各地区各时段青铜技术的引入和发展程度并不都相同。人工冶炼锡铜的技术需要集合生产技术。锡必须被开采出来(主要来自锡石),熔化分离,接着加入熔化的铜形成青铜合金。青铜时代是一个大量利用金属和发展贸易网络的时代。

亚洲的青铜文化

[编辑]

近东

[编辑]

青铜时代在古代近东开始于前4千纪苏美尔文明崛起。有些人认为古代近东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他们实践了精耕细作的全年农业,发展了一套文字书写系统,发明了陶工旋盘英语Potter's wheel,创建了中央集权的政府、法典帝国社会阶层奴隶制度和组织化的战争。这个地区的社会为天文学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亚

[编辑]

位在现今俄罗斯南部及蒙古国中部的阿尔泰山脉被认为是塞伊玛-图尔宾诺现象之发源地[1],推测是公元前二千年此地区的气候变化以及引发的生态、经济及政治变化,让许多人迅速的往外移居,往西到达东北欧,往东移居到中国,往南则移居到越南泰国 [2],横跨四千英里的边界[1],移居的过程只经历了五到六代,使得从芬兰到泰国东部的人有相同的金属工艺,以及(其中一些区域)养马和骑马的技术[1]。而且也推测同一次的大迁移也使得乌拉尔语系的语言拓展到欧洲及亚洲,其中有39种语言是现存的,包括匈牙利语芬兰语爱沙尼亚语萨米语[1]

不过最近在南西伯利亚及哈萨克斯坦安德罗诺沃文化)的遗址研究及基因化验,较支持这些青铜文化是因为往东的印欧迁徙英语Indo-European migrations造成的观点,因为这些技术在西方已为人熟知相当一段时间[3][4]

中国

[编辑]

甘肃马家窑文化的青铜小刀,年代约为公元前2900-2740年[5]

最早提出“青铜器时代”观念的是张光直院士,他在《中国青铜时代》一书中明确指出三代为鼎盛期,而后还有春秋战国时代,现存至今的后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见的大型青铜器。

根据考古的发现,洛阳二里头遗址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第一个高峰,极有可能是夏朝中晚期都城;商朝前期,以郑州的二里岗为中心,辉县的琉璃阁、洛阳的东干沟等殷商时期的遗址属于这个时代;商朝的后期,以安阳小屯村为中心,郑州公园区的上层、洛阳的泰山庙遗址和墓葬属这个时代;周朝前期(西周),主要代表遗址以西安市丰镐村地带、宝鸡西周时期的墓葬;春秋时期以洛阳涧滨(涧滨)为中心、上村岭虢墓、新郑郑墓、寿县蔡侯墓为这个时期的代表;战国时期,洛阳涧滨为中心,辉县琉璃阁、古围村,长沙唐山的战国墓地属于这个时代。[来源请求]

根据最新的发掘成果,中国南方也在商朝前期进入了青铜时代,最有代表性的是四川三星堆遗址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湖南长沙炭河里遗址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等的出土青铜器,证实了长江流域也有发达的青铜文明[6]

在青铜时代,中国已经建立了国家(郭沫若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分法认为属于奴隶制国家[7],有争论[8]),有了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并且从其上之铭文,如毛公鼎可知汉字已发展成熟。

南亚

[编辑]

印度次大陆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3300年起,也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开始。印度河流域的居民哈拉帕人发展了冶金及炼制铜、青铜、铅及锡的技印度的青铜时代之后是铁器的吠陀文化,哈拉帕文化约在公元前1700至1300年,横跨了青铜时代及铁器文化,因此不易精确的定年。

东南亚

[编辑]

历史上第一个青铜鼓是东山鼓,是在越南的红河三角洲及中国的南方。这和史前越南的东山文化有关。在泰国班清发现的考古遗物可追溯到约是公元前2100年[9]。在缅甸的娘甘内(Nyaunggan),有发现青铜器、陶瓷及石器,年代约在公元前3500至500年之间[10]。查尔斯·海亚姆发现的Ban Non Wat,其中有六十个坟墓,其中有复杂的铜器,埋葬的人可能有相当的社会地位[11]

欧洲的青铜文化

[编辑]

爱琴海

[编辑]

爱琴海的青铜文化开始于公元前3200年[12],当时的文明形成一个贸易网络,提供木炭塞浦路斯,开采铜矿,治炼后再和锡制成青铜。青铜物品出口的范围很广,也支持了当时的贸易。根据地中海青铜器遗迹的同位素分析,发现一些青铜器可能起源自英国[13]

中欧

[编辑]

中欧的早期青铜器Unetice文化英语Unetice culture(公元前1800至1600年)包括许多小的群体,例如施特劳宾文化、Adlerberg文化及豪特万文化英语Hatvan culture等。有些的陪葬物很丰富,像Leubingen的一个墓穴中有金制的陪葬物,表示Unetice文化中,社会已有明显的阶级。不过此时代的墓穴不多,而且体积很小。以后是青铜器时代中期的坟堆文化英语Tumulus culture(公元前1600至1200年),其特色是土葬的墓地。在匈牙利东部的克勒什河,发现有青铜时代早期遗迹,包括Mako文化、Otomani文化及Gyulavarsand文化。

南欧

[编辑]

亚平宁文化英语Apennine culture也称为意大利青铜文化,是在意大利中部和南部的文化,跨越了铜石并用时代及青铜时代。Camunni是一群不确定从哪里来的人(根据老普林尼的说法,他们是Euganei人,根据斯特拉波的说法,他们是拉埃提亚人),住在梵尔·卡莫尼卡英语Val Camonica,是今天的伦巴第中部。

高加索

[编辑]

北高加索迈科普文化中用的砷青铜英语Arsenical bronze遗物年代约在公元前四千年[14],因此砷青铜的技术开始在南欧和东欧传播[15]

非洲的青铜文化

[编辑]

埃及

[编辑]

由于埃及境内缺乏铜矿资源,所以古埃及所留存的青铜器不多。古埃及第二王朝时期开始出现青铜器皿,从此进入青铜时代,但直到新王国时期才开始普遍应用青铜器。[16]

撒哈拉以南非洲

[编辑]

一般认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青铜器比铁器更晚产生,是从石器时代直接过渡到铁器时代。其掌握青铜制造技术应不晚于公元前第1千年[17]

美洲的青铜文化

[编辑]

南美莫切文化也有使用青铜器[18]青铜器技术被印加文化发扬光大,用在实用物品和雕塑中[19]。后来在西墨西哥也有少量的青铜器制品,可能和安地斯山文化有接触,或者是独立的发展出青铜器技术。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1.0 1.1 1.2 1.3 Keys, David. Scholars crack the code of an ancient enigma. BBC History Magazine. January 2009, 10 (1): 9. 
  2. ^ White, Joyce; Hamilton, Elizabeth. The Transmission of Early Bronze Technology to Thailand: New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World Prehistory. 2009, 22: 357–397. doi:10.1007/s10963-009-9029-z. 
  3. ^ [1] C. Lalueza-Fox et al. 2004. Unravelling migrations in the steppe: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s from ancient central Asians
  4. ^ [2][永久失效链接] C. Keyser et al. 2009. Ancient DNA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history of south Siberian Kurgan people. Human Genetics.
  5. ^ 李学勤. 《青铜器与古代史》. 联经出版社. 2005(再版). ISBN 9789570822564. 
  6. ^ 陈朝云. 商周中原文化对长江流域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的影响. 学术月刊. 2006年: 129~135 [2013-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2). 中原商文化在二里岗时期曾大规模向长江流域扩张,直接促成了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7. ^ 张柏春. 郭沫若、宋慶齡與斯大林的一次談話. cpc.people.com.cn.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20-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繁体)). 
  8. ^ 评郭沫若同志的《奴隶制时代》(一)_知网百科. xuewen.cnki.net. [2020-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9. ^ Bronze from Ban Chiang, Thailand: A view from the Laboratory (PDF). Museum.upenn.edu. [2010-01-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4-27). 
  10. ^ Nyaunggan City —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Myanmar. Myanmartravelinformation.com. [201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 
  11. ^ Higham, C. F. W. (2011). The Bronze Age of Southeast Asia: New insight on social change from Ban Non Wat. Cambridge Archaeological Journal, 21(3), 365-389.
  12. ^ Ancient Greece. British Museum. [2012-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3). 
  13. ^ Carl Waldman, Catherine Mason. Encyclopedia of European peoples: Volume 1. 2006. Page 524.
  14. ^ Philip L. Kohl. The making of bronze age Eurasia. Page 58.
  15. ^ Gimbutas, "The Beginning of the Bronze Age in Europe and the Inclo- Europeans 3500–2500 BC," Journal of Indo-European Studies 1 (1973): 177.
  16. ^ Karin Sowada and Peter Grave《古王国时期地中海东部的埃及》
  17. ^ 亚当·尼科尔森《荷马3000年》
  18. ^ El bronce y el horizonte medio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9-04-17.
  19. ^ Antonio Gutierrez. Inca Metallurgy. Incas.homestead.com. [2010-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31). 

书籍

[编辑]
  • Anthony F. Harding: European Societies in the Bronze Age. Cambridge 2000 (英文)
  • Bernhard Hänsel: Gaben an die Götter! Schätze der Bronzezeit Europas. Eine Einführung. In: A. u. B. Hänsel: Gaben an die Götter! Schätze der Bronzezeit. Katalog zur Ausstellung. Museum für Vor- und Frühgeschichte Berlin, Berlin 1997 (Bestandskatalog, Bd. 4) (德文)
  • Albrecht Jockenhövel, Wolf Kubach (Hrsg.): Bronzezeit in Deutschland. Hamburg 1994, ISBN 978-3-933203-38-0 (德文)
  • Harald Meller (Hrsg.): Der geschmiedete Himmel - Die weite Welt im Herzen Europas vor 3600 Jahren. Begleitband zur Sonderausstellung in Halle 2004, Stuttgart 2004, ISBN 978-3-8062-1907-4 (德文)
  • Hermann Müller-Karpe: Handbuch der Vorgeschichte. Bd. 4: Bronzezeit. München 1980, ISBN 978-3-406-07941-2 (德文)
  • Ernst Probst: Deutschland in der Bronzezeit. München 1996, ISBN 978-3-570-02237-5 (德文)
  • Jonathan N. Tubb: Canaanites. London 1998, ISBN 978-0-7141-2766-8 (英文)
  • Günter Wegener (Hrsg.): Leben, Glauben, Sterben vor 3000 Jahren. Bronzezeit in Niedersachsen. Oldenburg 1996, ISBN 978-3-89598-404-4 (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