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府
外观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8/%E9%9D%92%E5%B7%9E%E5%BA%9C%E4%BD%8D%E7%BD%AE%E5%9B%BE1820.svg/220px-%E9%9D%92%E5%B7%9E%E5%BA%9C%E4%BD%8D%E7%BD%AE%E5%9B%BE1820.svg.png)
元朝时为益都路,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政权改益都路为青州府。下领一州,十三县:益都县、临淄县、博兴县、高苑县、乐安县、寿光县、昌乐县、临朐县、安丘县、诸城县、蒙阴县、莒州(沂水县、日照县)[1]。
清代初期,领安东卫,州一,县十三。雍正中,莒直隶,割蒙阴、沂水、日照,寻降并属沂,增置博山。乾隆七年卫省。领县十一:益都县、博山县、临淄县、博兴县、高苑县、乐安县、寿光县、临朐县、安丘县、昌乐县、诸城县。考评:冲,繁,难。登莱青胶道治所。副都统驻[2]。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州厅改县,府废。
参考资料
[编辑]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 | 这是一篇关于山东行政区划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