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洲李宅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1年7月30日) |
25°5′7.37″N 121°28′00.00″E / 25.0853806°N 121.4666667°E
芦洲李宅 | |
---|---|
位置 | 台湾新北市芦洲区中原里11邻中正路243巷19号(芝兰二堡中路庄七番地) |
建成时间 | 日本 日本明治39年(1906年)左右 |
公众参观 | 开放时间:9:30至17:00,16:30起停止售票 例假日照常开放,星期一休馆,除夕公休 参观费用:门票︰全票100元,优待票60元 团体20人以上8折 |
官方名称 | 芦洲李宅古迹 李友邦将军纪念馆 |
类型 | 登录等级:国定古迹 |
详细登录资料 |
芦洲李宅位于台湾新北市芦洲区,建于台湾日治时期1903年,规模为正身三进带内、外护龙,全宅方整矩形,共七厅五十六房。1982年中华民国内政部颁布实施《文化资产保存法》,1985年核定为台北县县定(后为新北市直辖市市定)古迹“三级古迹芦洲李宅”,成为首批列为古迹的民宅之一;全宅至今大部分仍留原貌,破坏极少,十分可贵。[1][2]
2018年1月23日,公告为国定古迹[3]。
历史发展
[编辑]芦洲李氏原籍福建同安(今厦门市),于乾隆中期的移民到芦洲一带落脚垦拓,最初李氏旧居于中路18番地之土角茅草房,而现址是七番地[1]。
芦洲田仔尾李宅又称李祖厝,由乡里称谓李老师或田仔尾老师的三世祖李士实所创建,于1903年落成。李士实,生于1837年(道光十七年)。1863年(同治二年)入淡水厅儒学学宫为邑庠生,后为淡水县县学附贡生。1893年(光绪十九年)为台湾巡抚邵友濂委任安平县儒学正堂同陞受教谕,同年兼凤山县儒学正堂,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辞官。李家因经商有方,加上李士实的科举功名家业益大,成为芦洲名望大族[1]。
1985年,内政部核定芦洲李宅为三级古迹,并成为第一个自愿列管的私有古迹,格外具指标性意义。修护工程于1993年开工,1997年完工,2006年10月28日正式以“芦洲李宅古迹”、“李友邦将军纪念馆”名义对外开放,展出抗日史料及李将军手稿[4],产权仍属私人所有[5]。
建筑
[编辑]芦洲李宅整体略成椭圆,构宅屋为中心四周植树,具清代台湾民宅防御特征。李宅前有埕,分内外两层,一道矮墙及门楼隔开,埕之前方为莲花池。 李宅正身三进带内外护龙的大型三合院,七厅五十六房、一百二十门,纵向主轴五(正身明间、正身、内护龙间的中庭,内、外护龙间的中庭),横向主轴有三(门厅后廊,正、后厅的前廊及门所对应的护龙通道)。内、外护龙各自成独立合院,正身除明间、廊及厢房外皆付“半楼仔”,平日储藏物品,兼避洪水之用。[1]
李宅之整体造型朴素简约,全宅未用木柱,是砖造石构之大型院落;少华饰,叠层之马背脊屋顶,昂扬天际,是此建筑之特色。据“七星下地-浮水莲花”的风水宝地,复因矗立于田尾,乡人皆称“田仔尾”(后雅称之田野美),厝前莲花池,每逢天气晴朗,池中映现观音山顶倒影,清晰美观,是谓“李厝一景”[6]。
-
合院飘云
-
莲花池
-
厝前莲花池
-
梅开知春到
-
芦洲李宅内廊
-
芦洲李宅屋顶
-
芦洲李宅
现况
[编辑]芦洲李宅的游客大多以参与古迹宅第所筹办的古礼“抓周”与“收涎”传统文化仪式为主要目的,演绎出李氏古迹永续经营之操作模式,对李宅古迹活化及经营层面多所助益。
参考文献
[编辑]- 书目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