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浩
外观
荆浩 | |
---|---|
出生 | 不详 山西沁水 |
国籍 | 中国 |
知名于 | 山水画 |
知名作品 | 《匡庐图》, 《笔法记》一卷 |
运动 | 全景山水, 荆关山水 |
影响于 |
荆浩(850年?—911年?),字浩然,号洪谷子,山西沁水人。[1]中国五代后梁画家。是中国画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他开创了全景山水,与他的弟子关仝在画史上合称“荆关山水”。著有《笔法记》。[2]:233-234
生平
[编辑]生卒年不详。[3]出生地另一说为河南济源。乾符元年(874年)前后,曾得到同乡裴休的关照,从家乡来到京都(今河南开封)为一小官,曾在当时著名的双林院绘制壁画。唐末五代时期,天下动乱,荆浩采取了消极避世的态度,披发入山,隐居于太行洪谷,因自号洪谷子,并以绘画作为消遣。[4]约卒于后梁末年。[5]
艺术风格
[编辑]擅画山水,创立了北方山水画派。荆浩广泛研习了李思训父子、吴道子、王维、项容、张璪等人的画法及风格,自称兼得吴道子用笔之法及项容用墨之长,创造了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除吸收前人技法之外,还经常携笔到山中写生,临摹古松尤甚。确立了山水画皴染技法的形成和全面发展,使中国的山水画大大前进了一步。
著述及传世作品
[编辑]荆浩晚年所著有《笔法记》,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国山水画画法理论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该文的体裁采用对话的形式,通过一个爱好对古松写生的青年与一个是自称“石鼓岩子”的老叟的问答,表达出作者自己的艺术见解。
《匡庐图》为其最著名的传世作品,现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另据《宣和画谱》记载, 荆浩曾画《写慧襄王遇神女图》4幅以及《秋景渔夫图》3幅等,已经失传。
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马增鸿,《荆浩故里及生平新考》,载《美术史论》 1993年4期
- 田同旭,《北宋学人对荆浩里籍误记的清理辨证——兼求证于袁有根、马增鸿二先生》,载《晋阳学刋》,2009年4期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画山水赋 (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