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坤
茅坤 | |
---|---|
![]() 茅坤的墨香亭印章 | |
大明山东按察司副使 | |
籍贯 | 浙江湖州府归安县 |
字号 | 字顺甫,号鹿门 |
出生 | 正德七年七月二十一日 (1512年8月31日) |
逝世 | 万历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1601年12月12日) |
配偶 | 娶姚氏,侧室萧氏 |
亲属 | (子)茅翁积、茅国缙、茅国绶、茅维 |
出身 | |
|
茅坤(1512年8月31日—1601年12月22日),字顺甫,号鹿门,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明朝政治人物、文人、藏书家。所评选《唐宋八大家文钞》,完成于万历七年已卯(1579年)仲春,对后世文学史有很大影响。
生平
[编辑]嘉靖十三年(1534年)甲午科浙江乡试第十一名举人,十七年(1538年)戊戌科进士。授青阳县知县,丁父忧归。服阕,二十二年(1543年)起为丹徒县知县,升礼部仪制司主事,改吏部稽勋司主事,二十七年(1548年)升南京兵部车驾司郎中,改南京礼部仪制司郎中,谪广平府通判,升广西按察司佥事,因镇压瑶民起义有功,升山东按察司副使、兵备大名,致仕归里,居家五十余年,三十六年(1557年)曾为浙江巡抚胡宗宪幕僚。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卒,享年九十岁,葬于武康县鸡笼山。
著作
[编辑]著有《白华楼藏稿》、《玉芝山房稿》、《耋年稿》、《史记钞》、《纪剿除徐海本末》等。
其所评选的《唐宋八大家文钞》,选辑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等八家文章共164卷,宣扬此八人文章中得“六经”之精髓者,“唐宋八大家”的名称即由此流行开来。
评价
[编辑]正面评价
[编辑]钱谦益:“为文章滔滔莽莽,谓文章之逸气,司马子长(司马迁)之后千余年而得欧阳子(欧阳修),又五百年而得茅子。疾世之为伪秦汉者,批点唐宋八大家之文以正之。”[1]
负面评价
[编辑]王夫之:“诗之有皎然、虞伯生,经义之有茅鹿门、汤宾尹、袁了凡,皆画地成牢以陷人者,有死法也。死法之立,总缘识量狭小。如演杂剧,在方丈台上,故有花样步位,稍移一步则错乱。若驰骋康庄,取途千里,而用此步法,虽至愚者不为也。”[2]
逸事
[编辑]《湖录》记载茅坤的藏书在当时称霸一方,有藏书楼数十间,仍充栋不能容,后由其孙茅元仪编写《白华楼书目》,分为九学十部。九学为:一经学、二史学、三文学、四说学、五小学、六兵学、七类学、八数学、九外学。九学而外,再加世学,号曰十部。
家族
[编辑]曾祖茅刚;祖父茅珪;父茅迁,号南谿。母李氏。重庆下[3]。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朱赓《大名兵备按察司副使鹿门茅公墓志铭》
- ^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
- ^ 王夫之:《姜斋诗话》
- ^ 龚延明主编.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登科录》之《嘉靖十七年戊戌科进士登科录》
官衔 | ||
---|---|---|
前任: 李栋 |
直隶丹徒县知县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上任 |
继任: 万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