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鲁斯伯里的理查
什鲁斯伯里的理查 Richard of Shrewsbury | |
---|---|
约克公爵和诺福克公爵 Duke of York and Duke of Norfolk | |
出生 | 1473年8月17日 英格兰什罗普郡什鲁斯伯里 |
逝世 | 约 1483年(9或10岁) 伦敦塔? |
安葬 | 未知 |
配偶 | 第八代诺福克女伯爵安妮·莫布雷 (1478年结婚—1481年结束) |
王朝 | 约克王朝 |
父亲 | 爱德华四世 |
母亲 | 伊丽莎白·伍德维尔 |
约克公爵什鲁斯伯里的理查KG(1473年8月17日—1483年?),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四世和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的次子。他和短暂为爱德华五世的兄长在他们的叔父理查三世于1483年成为国王后不久就神秘失踪。
早年
[编辑]理查1473年8月17日生于什鲁斯伯里的道明会修道院,是英格兰在位国王爱德华四世和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的第六个孩子和第二个儿子。[1][2]
1474年5月,理查王子被封为约克公爵,1475年4月18日获封骑士。[3]从此形成了英格兰国王次子受封为约克公爵的传统。[4]5月,他受封嘉德骑士。[1][4]
和安妮·莫布雷的婚姻
[编辑]1476年1月,第四代诺福克公爵约翰·莫布雷也是诺丁汉和沃伦伯爵去世,留下他年幼的女儿第八代诺福克女伯爵安妮·莫布雷作为唯一的继承人。安妮很快被选为理查的新娘。[5]为迎接这段婚姻,理查于1476年6月12日被封为诺丁汉伯爵,并于1477年2月7日被授予诺福克公爵和沃伦伯爵的头衔。[4][5]
由于孩子们太小,无法缔结有效的婚姻,他们在1477年5月12日获得了教宗的特许。此外,他们“有三级和四级亲属关系”。根据中世纪的教会法,男孩的最低结婚年龄为14岁,女孩为12岁,但出于政治原因,贵族子女结婚年龄要小得多,这并不罕见。[3]1478年1月15日,4岁的理查在威斯敏斯特的圣斯蒂芬教堂与6岁的安妮·莫布雷[a]结婚。[3][4][5]
1481年11月19日,安妮在格林尼治去世。[5][6]她的遗产本应传给末代公爵的姑祖母们的共同继承人伯克利子爵威廉和约翰·霍华德勋爵。然而,爱德华四世不愿意放弃富有的莫布雷遗产,因此在1483年1月,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将莫布雷遗产终身授予理查(如果他有继承人的话,在他去世时也授予他的继承人)。[5]1483年1月,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莫布雷家族的产业终身授予理查及其子孙,而伯克利和霍华德在法律上的权利被终止。在这之前,由于伯克利子爵财政困难,爱德华四世帮他还清了债务,所以伯克利在1483年之前早已放弃了对莫布雷家族产业的要求。霍华德勋爵什么也没有得到。[7][8]
王位推定继承人
[编辑]1483年4月9日,理查的父王爱德华四世驾崩。[9]这样理查的哥哥威尔士亲王爱德华成为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五世并被如此称呼,[10]理查成为他的王位推定继承人。由于担心家人的安全,太后于1483年4月携家人抵达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寻求庇护。她的长子被他的王叔摄政王第一代格洛斯特公爵理查·金雀花带到伦敦塔,据称是为了准备他的加冕典礼。
1483年5月19日,爱德华五世入住伦敦塔。[11]6月,格洛斯特公爵要求理查与他的兄长爱德华五世国王在伦敦塔团聚,伊丽莎白王后被迫交出这个小男孩。16日,理查进入伦敦塔。[11]
一位据信为巴思和韦尔斯主教罗伯特·斯蒂灵顿的神父证实爱德华四世于1461年曾答应娶埃莉诺·塔尔博特郡主,[12]但他在1464年娶了伊丽莎白·伍德维尔时埃莉诺仍然在世,由格洛斯特公爵领导的摄政委员会最后认为爱德华四世重婚。这使得他和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的婚姻无效,所生的子女失去合法性。在格洛斯特影响下,1483年6月25日爱德华和理查都被《王室头衔法案》宣布为私生子,并从王位继承中排除。[13]格洛斯特作为先王唯一在世的弟弟登上王位,称理查三世(他以其兄克拉伦斯公爵乔治叛国伏诛为由也废除了乔治子女的王位继承权,这样他就成为爱德华四世的第一继承人了)。
可能的下落
[编辑]1483年中期,理查即被理查三世送入当时作为王室住所的伦敦塔。他们有时在塔中的花园中被看见,[14]但同年夏天后他们就消失了,[15][14]他们的最终命运仍然未知。[16][14]1486年,理查的姐姐伊丽莎白嫁给了亨利七世,从而联合约克和兰开斯特两王朝。[17]
谋杀
[编辑]到1483年秋天,人们普遍认为王子们被谋杀了。[15]都铎王朝所修历史很快归咎于他们的叔父理查三世。[14][18]理查三世仍然是主要嫌疑人,尽管有人提出了其他罪犯,包括白金汉公爵和亨利七世。[19]托马斯·莫尔写道,王子们被他们的枕头闷死,他的说法形成了威廉·莎士比亚剧作《理查三世》中蒂雷尔奉理查之命唆使福雷斯特和代顿谋杀王子们的基础。[20]历史学家D. E. 罗德斯表示,这两个男孩都是被谋杀的,可能在8月。[11]艾莉森·威尔表示,考古证据表明,男孩们于9月死亡。[21]随后从17世纪初的威廉·康沃利斯起,对理查三世的重新评估质疑了他的罪行。[22][23][24]
疾病
[编辑]男孩们消失前,爱德华被一位医生规律性地拜访;史学家大卫·鲍德温推断同时代人可能已相信爱德华死于疾病或因试图治愈他的尝试而亡。然而,他指出,没有迹象表明理查也在接受治疗。[25]
遗骸的发现
[编辑]1674年,在塔内重建一座楼梯的工人发现了据称属于两个孩子的骸骨。在当时的在位国王查理二世命令下,它们以爱德华和理查的名字被放置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坟墓中。[26][27]1933年,根据医学进步,这些骨头被重新检查。人们发现这些骨骼不完整且已和动物骨骼埋在一起。经确定,这些不完整的骨骼是两个苗条的孩子:第一个12至13岁,第二个9至11岁。根据劳伦斯·E. 坦纳和W. 赖特(进行检查的医生)的说法,“瓮中的骨头是王子的骨头的证据是尽可能确凿的”。1955年至1987年的进一步检查大多证实了坦纳和赖特的说法,尽管骨头的年龄仍然无法确定。[28]修正主义传记《理查三世》的作者保罗·穆雷·肯德尔[29][30]指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历史学家威尔顿·M. 克罗格曼表示,“威斯敏斯特教堂的遗骨不能被明确无误地确定为爱德华四世的儿子”。[31]
1789年,在温莎的圣乔治礼拜堂搬运修理品的工人发现并意外进入了爱德华四世和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的墓穴。[32]相邻墓穴有两个孩子的棺木,刻的是爱德华四世的两个孩子的名字:贝德福德公爵乔治,2岁卒;约克的玛丽,14岁卒,他们都先于国王而死。但后来,这两个孩子的遗骸在礼拜堂的他处被发现,使得这座墓的主人变得未知了。[33][34]
珀金·沃贝克
[编辑]1491年,在爱尔兰科克的一个弗兰芒血统的年轻人珀金·沃贝克被一些由该城前市长爱尔兰人约翰·阿特威特领导的约克党支持者宣称为理查。他自称从塔中逃离,在逃亡中度过这些年。此后6年,沃贝克游历欧洲,获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和苏格兰的詹姆斯四世等君主认可为英格兰的“理查四世”。这些支持也包括真正理查的姑母约克的玛格丽特。在1497年入侵英格兰失败被俘后,沃贝克被关押在伦敦塔。他供认是冒充者,后在一次试图逃跑后被处决。[35]
纹章
[编辑]作为王子,理查被允许使用王室纹章,但多了一条带有红点的银色带子。[36]
流行文学中的理查
[编辑]喜剧系列《黑爵士》塑造了一个架空历史的场景:理查继承了叔父理查三世,成为英格兰国王理查四世(由布莱安·布莱西德饰演)。
菲利帕·格雷戈里于2009年所著的历史小说《白王后》中,理查的母亲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并未将年轻的理查交给理查三世,而是把他换走并将真正的理查送至比利时的图尔奈藏起来。理查后来在小说中以珀金·沃贝克的假名出现,逃脱的情节在同名改编剧《白王后》中也被再度提及,剧终时理查回到母亲身边。2017年的续集《白公主》中,理查由内德·埃利奥特扮演。
理查还是玛格丽特·皮特森·哈迪克斯的少年小说系列《迷失》中的人物。在第二本《上天的安排》(Sent)中,他以新角色阿莱克斯·波尔查克的身份出现。
在瓦诺拉·本内特的历史小说《无名女郎》中,理查被描述为成年男子约翰·克莱蒙特,是托马斯·莫尔的家庭成员、托马斯养女梅格·吉格斯的丈夫。
塔里王子的故事和他们之后命运的一个版本包含在特伦斯·摩根的小说《布鲁日的主人》中。
祖先
[编辑]先祖 | ||||||||||||||||||||||||||||||||||||||||||||||||||||||||||||||||||||||||||||||||||||||||||||||||||||||||||||||||||||||||||||||||||||||||||||||||||||||||||||||||||||||||||||||||||||||||||||||||||||||||||||||||||||||||||||||||||||||||||||||||||||||||||||||||||||||||||||||||||||||||||||||||||||||||||||||||||||||||||||||||||||||||||||||||||||||||||||||||||||||||||||||||||||||||||||||||||||||||||||||||||||||||||||||||||||||||||||||||||||||||||||||||||||||||||||||||||||||||||||||||||||||||||||||||||||||||||||||||||
---|---|---|---|---|---|---|---|---|---|---|---|---|---|---|---|---|---|---|---|---|---|---|---|---|---|---|---|---|---|---|---|---|---|---|---|---|---|---|---|---|---|---|---|---|---|---|---|---|---|---|---|---|---|---|---|---|---|---|---|---|---|---|---|---|---|---|---|---|---|---|---|---|---|---|---|---|---|---|---|---|---|---|---|---|---|---|---|---|---|---|---|---|---|---|---|---|---|---|---|---|---|---|---|---|---|---|---|---|---|---|---|---|---|---|---|---|---|---|---|---|---|---|---|---|---|---|---|---|---|---|---|---|---|---|---|---|---|---|---|---|---|---|---|---|---|---|---|---|---|---|---|---|---|---|---|---|---|---|---|---|---|---|---|---|---|---|---|---|---|---|---|---|---|---|---|---|---|---|---|---|---|---|---|---|---|---|---|---|---|---|---|---|---|---|---|---|---|---|---|---|---|---|---|---|---|---|---|---|---|---|---|---|---|---|---|---|---|---|---|---|---|---|---|---|---|---|---|---|---|---|---|---|---|---|---|---|---|---|---|---|---|---|---|---|---|---|---|---|---|---|---|---|---|---|---|---|---|---|---|---|---|---|---|---|---|---|---|---|---|---|---|---|---|---|---|---|---|---|---|---|---|---|---|---|---|---|---|---|---|---|---|---|---|---|---|---|---|---|---|---|---|---|---|---|---|---|---|---|---|---|---|---|---|---|---|---|---|---|---|---|---|---|---|---|---|---|---|---|---|---|---|---|---|---|---|---|---|---|---|---|---|---|---|---|---|---|---|---|---|---|---|---|---|---|---|---|---|---|---|---|---|---|---|---|---|---|---|---|---|---|---|---|---|---|---|---|---|---|---|---|---|---|---|---|---|---|---|---|---|---|---|---|---|---|---|---|---|---|---|---|---|---|---|---|---|---|---|---|---|---|---|---|---|---|---|---|---|---|---|---|---|---|---|---|---|---|---|---|---|---|---|---|---|---|---|---|---|---|---|---|---|---|---|---|---|---|---|---|---|---|---|---|---|---|---|---|---|---|---|---|---|---|---|---|---|---|---|---|---|---|---|---|---|---|---|---|---|---|---|---|---|---|---|---|---|---|---|---|---|---|---|---|---|---|---|---|---|---|---|---|---|---|---|---|---|---|---|---|---|---|---|---|---|---|
|
参见
[编辑]参考
[编辑]注释
[编辑]引用
[编辑]- ^ 1.0 1.1 Gairdner, James. Richard (1472-1483). Lee, Sidney (编).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48. London: Smith, Elder & Co: 185. 1896.
- ^ Weir 1996,第138–139页.
- ^ 3.0 3.1 3.2 Watson & White 2016,第229页.
- ^ 4.0 4.1 4.2 4.3 4.4 Weir 1996,第139页.
- ^ 5.0 5.1 5.2 5.3 5.4 5.5 Ross 1974,第248页.
- ^ Watson & White 2016,第230页.
- ^ Ross 1974,第248–249页.
- ^ Mowbray.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8 (第11版). London: 946. 1911. Round, J. Horace.
- ^ Watson & White 2016,第232页.
- ^ Gairdner, James. Edward V. Stephen, Leslie (编).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17. London: Smith, Elder & Co: 82–84. 1889.
- ^ 11.0 11.1 11.2 Rhodes 1962,第305页.
- ^ Hancock 2011,第40–43, 103页.
- ^ 《王室头衔法案》
- ^ 14.0 14.1 14.2 14.3 Horrox, Rosemary. Edward V.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3 September 2004 [25 August 2013]. doi:10.1093/ref:odnb/8521.
- ^ 15.0 15.1 Grummitt 2013,第116页.
- ^ Ross 1981,第96–104页.
- ^ Morrill, John S.; Myers, Alexander Reginald. Henry VII.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8 November 2024 [27 December 2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14 December 2024).
- ^ Edward V (1470–1483), king of England and lord of Ireland.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2022-07-12] (英语).
- ^ Kendall 1956,第487–489页.
- ^ Kendall, P. M., Richard III, Aylesbury 1972, p. 427; in the Encomium of Richard III, dedicated to Sir John Donne.
- ^ Weir 1995,第257页.
- ^ Condren, Conal. Cornwallis' Paradoxical Defence of Richard III : a Machiavellian Discourse on Morean Mythology ?. Moreana. 1987-06-01,. 24 (Number 94) (2): 5–24. ISSN 0047-8105. doi:10.3366/more.1987.24.2.3.
- ^ Zeeveld, W. Gordon. A Tudor Defense of Richard III. PMLA. 1940, 55 (4): 946–957. ISSN 0030-8129. JSTOR 458888. doi:10.2307/458888.
- ^ Early Historians. Richard III Society. 2021-05-09 [27 December 2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12 August 2024) (英国英语).
- ^ Baldwin, David. The White Queen - What happened to the Princes in the Tower?. BBC History. 13 September 2013 [27 December 2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2 February 2014).
- ^ Steane, John. The Archaeology of the Medieval English Monarchy (PDF). Routledge. 1993: 65.
- ^ Edward V & Richard Duke of York. Westminster Abbey. [2024-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3 December 2024) (英语).
- ^ Weir 1995,第254–258页.
- ^ Alexander, Lea Ann. Good King Richard?: An Account of Richard III and His Reputation By Jeremy Potter (PDF).
- ^ Potter, Jeremy. Jeremy Potter, "Richard III's Historians: Adverse and Favourable Views" (PDF). r3.org. The Richard III Society American Branch.
- ^ Kendall, Paul Murray. Richard The Third 1st. W.W. Norton & Company, Inc., Vail-Ballou Press. 1955: 577–578.
- ^ Hope, William Henry St John. Windsor Castle: An Architectural History. London: Hudson and Kearns. 1913: 418–419. Vetusta Monumenta
- ^ Chapter Records XXIII to XXVI, The Chapter Library, St. George's Chapel, Windsor (Permission required)
- ^ William St. John Hope: "Windsor Castle: An Architectural History", pages 418–419. (1913). 3..Vetusta Monumenta, Volume III, p. 4 (1789).
- ^ Porter, Linda. Crown of Thistles: The Fatal Inheritance of Mary, Queen of Scots. Pan Macmillan. 2013: 96–122. ISBN 978-0-330-53437-6.
- ^ Marks of Cadency in the British Royal Family. [2011-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7).
资料
[编辑]- Grummitt, David. A Short History of the Wars of the Roses. London: I. B. Tauris. 2013. ISBN 978-1848858756.
- Hancock, Peter. Richard III and the Murder in the Tower. History Press. 2011. ISBN 978-0752457970.
- Kendall, Paul M. Richard the Third.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56 [1955]. ISBN 978-0-393-00785-5. OL 7450809M.
- Rhodes, D. E. The Princes in the Tower and Their Doctor. 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1962, 77 (303): 304–306. ISSN 0013-8266. JSTOR 561546. doi:10.1093/ehr/LXXVII.CCCIII.304.
- Ross, Charles. Edward IV.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4. ISBN 0-520-02781-7.
- ——. Richard III. English Monarchs seri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1. ISBN 0-520-05075-4.
- Watson, Bruce; White, William. Anne Mowbray, Duchess of York: A 15th-century child burial from the abbey of St Clare, in the London Boroush of Tower Hamlets (PDF). London and Middlesex Archaeological Society Transactions. 2016, 67: 227–26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6 October 2021).
- Weir, Alison. The Princes in the Tower. Ballantine Books. 1995. ISBN 9781784700041. 已忽略未知参数
|orig-date=
(帮助) - Weir, Alison. Britain's Royal Family: the Complete Genealogy Revised. Vintage Books. 1996. ISBN 0712674489.
延伸阅读
[编辑]- Amin, Nathen. Henry VII and the Tudor Pretenders: Simnel, Warbeck, and Warwick. Amberley Publishing Limited. 15 April 2021. ISBN 978-1-4456-7509-1 (英语).
- Arthurson, Ian. The Perkin Warbeck Conspiracy. The History Press. 4 October 2009. ISBN 978-0-7524-9563-7 (英语).
- Ashdown-Hill, John. The Dublin King: The True Story of Edward Earl of Warwick, Lambert Simnel and the 'Princes in the Tower'. The History Press. 5 January 2015. ISBN 978-0-7509-6316-9 (英语).
- Ashley, Mike. British Kings & Queens. Carroll & Graf. 2002. ISBN 0-7867-1104-3. page 218
- Baldwin, David. The Lost Prince: The Survival of Richard of York. History Press Limited. 2016. ISBN 978-0-7509-7856-9 (英语).
- Bennett, Michael. Lambert Simnel and the Battle of Stoke. History Press. 21 March 2024. ISBN 978-1-80399-723-0 (英语).
- Dodds, M. H. The little princes in the Tower. Notes and Queries. 1951-11-24, CXCVI (nov24): 524. ISSN 0029-3970. doi:10.1093/nq/CXCVI.nov24.524.
- Langley, Philippa. The Princes in the Tower: Solving History's Greatest Cold Case. The History Press. November 2023. ISBN 978-1-80399-541-0.
- Lewis, Matthew. The Survival of the Princes in the Tower: Murder, Mystery and Myth. The History Press. 11 September 2017. ISBN 978-0-7509-8528-4 (英语).
- Llewellyn Smith, Julia. 'Historians said I was unhinged': Philippa Langley cracks mystery of princes in the tower. The Times. 17 November 2023 [18 November 2023]. 参数
|newspaper=
与模板{{cite web}}
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news}}
或|website=
) (帮助)
第一代约克公爵和第一代诺福克公爵什鲁斯伯里的理查 金雀花王朝的分支 出生于:1473年8月17日逝世于:1483年?
| ||
---|---|---|
英格兰王族 | ||
前任者: 威尔士亲王爱德华 |
王储 作为 法定继承人 1483年4月9日 – 1483年6月22日 |
继任者: 威尔士亲王米德尔汉姆的爱德华 |
官衔 | ||
前任者: 第八代诺福克女伯爵安妮·莫布雷 |
纹章院院长 和安妮一起,直至1481年; 托马斯·格雷爵士为副 1478 – 1483 |
继任者: 第一代诺福克公爵约翰·霍华德 |
英格兰贵族爵位 | ||
新头衔 | 约克公爵(第二次设立) 1474–1483 |
绝封 |
诺福克公爵(第二次设立) 瓦伦伯爵 1477–1483 | ||
诺丁汉伯爵(第三次设立) 1476–14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