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红照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红照壁四川成都的老地名,位于原老成都皇城正南门御河上三座金水桥前,现天府广场南,人民南路百货大楼、新华书店一带。

历史

[编辑]

皇城

[编辑]

根据《成都市志》等历史资料,公元1371年,明朝朱元璋之子朱椿被封为“蜀王”,在前后蜀的王宫,宣华苑废址上(现四川省科技馆一带)修建蜀王府,为仿照皇家宫廷格局的庞大建筑群。因朱椿是皇帝的儿子,藩王的府邸又仿照紫禁城格局,俨然有皇宫巍峨气派,故蜀人俗称“皇城”。

贡院

[编辑]

顺治三年(1646年),清兵南下,张献忠撤离当时改称西京的成都。明蜀王府被焚,仅存城门洞及门前三座石拱桥。清康熙四年(1665年),清政府于明蜀王府旧址改建贡院,内一万多间考棚,成为四川省考试举人之地。贡院内建有清白堂、衡文堂、文昌殿、致公堂、明远楼等主要建筑,四周重修城垣。致公堂、明远楼外,并建“为国求贤”和“旁求俊义”两个牌坊。

学校

[编辑]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兴学校,遂于贡院内创办各种学堂。民国时期,贡院先后被用作军政府、学校和其他民政办事机构。张澜任校长的成都大学,及后来成立的国立四川大学都曾在老成都皇城办学。

名称来历

[编辑]

明藩王府金水桥前的空地,是文武百官到明朝成都皇城朝拜藩王的停轿驻马之处。这里立有一面赭红照壁,是皇族的标志,每年都要漆上赭泥以示吉庆,街名因此照壁得名“红照壁”。成都红照壁于1927年拆除,而街名保留至今。因红照壁而得名的红照壁街,是老成都餐饮文化的发源地,著名的成都皇城文化汇集于此。

上世纪6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期间,仅存的明代蜀王府城墙及皇城门楼,明远楼,致公堂等明清古建筑群被毁。

说法

[编辑]

民间传说,成都红照壁的建立是因为当时城内民风多娼淫,屡禁不止。请风水先生看过后,说皇城正南向北看过去,正好是女人私部,怎么不淫邪?于是建照壁做遮羞布,淫风遂绝。

相关条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1. 四川新闻网:成都拟在市中心建蜀城 为再现“皇城”红墙风貌
  2. 成都少城史实[永久失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