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秘密建储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秘密立儲制度

秘密建储制,又称密建储贰密匣立储储位密建,为大清一种立储模式,由雍正帝所发明。皇帝将遗封入密匣内,一般放到北京乾清宫正殿正大光明匾额后;将来天子驾崩之时,由宗室顾命大臣等人揭匣公证,立书所定之储君为帝。

清朝透过秘密建储制产生了四位皇帝:雍正帝传乾隆帝、乾隆帝传嘉庆帝、嘉庆帝传道光帝、道光帝传咸丰帝

背景

[编辑]

在中国专制历史中,由于皇权崇高,取得储君位置尤为重要。元清以外大多数汉族皇朝,基本遵循“嫡长子大宗继统”原则。但由于嫡长子不一定为皇子中最为有能力者,所以经常会出现嫡系甚至庶子、或其余宗室出手争夺储位之例,如唐朝玄武门之变唐隆之变明朝靖难之变

后金及清初

[编辑]

由于后金满族并未完全汉化,所以嫡长子继统思想的影响不深。后金及清初期之继承大统,则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推举拥戴而确立。因努尔哈赤并未立遗诏,皇太极即位[1]是由于努尔哈赤长子代善及其子与诸贝勒商定推举而成。而皇太极驾崩后亦无传位遗诏,最后造成豪格多尔衮争位,并最后因多方势力平衡的妥协方案才造成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但多尔衮乘机摄政

顺治帝在位期间巩固了王朝统治,尤其在多尔衮逝世、顺治帝亲政后,皇权实质地提高。由此才真正使得康熙帝的继位是因先皇遗诏而得。选择康熙帝玄烨是因为传教士汤若望的建议,让得过天花并康复的玄烨继位,以保证新帝不会因为天花而动摇国本。实际上当时玄烨的哥哥福全在世,但一只眼睛有残疾,且没有出过痘[2]

九王夺嫡

[编辑]

康熙帝是目前史学界认为清朝第一个建立储君的皇帝,并在晚年一度尝试秘密建储。康熙帝因早年孝诚仁皇后产二皇子胤礽时难产,加之与孝诚仁皇后之感情深厚,立胤礽为太子。此时康熙帝已有大阿哥胤禔。这也就奠定了早年“太子党”与“大千岁党”的争斗。而后因太子被废且储位长期搁置并逐渐演变为“九王夺嫡”之乱。最终康熙帝以诏书方式传位于皇四子胤禛

实行

[编辑]

雍正帝是第一个真正以秘密建储的方式传位的皇帝,用密匣立储传位于乾隆帝(乾隆帝是雍正帝事实上的庶长子);弘历秘密立皇十五子颙琰为储君后于乾隆六十年退位内禅予其(即嘉庆帝);嘉庆帝也秘密建储,传位于皇二子旻宁(即道光帝),旻宁即位虽然得到皇太后认同,也得到军机大臣和向来支持立嫡长子的汉族大臣的认同(道光帝是嘉庆帝的嫡长子[注 1]),但在秘密建储的过程上是瑕疵甚多,不是真正的秘密建储制。道光帝依秘密建储制传咸丰帝(咸丰帝是道光帝事实上的嫡长子[注 2])。但咸丰帝只有一子载淳(即同治帝)存活,同治帝则无子即过世,且政权掌控于慈禧太后手上,慈禧太后亦可随意选帝,于是便拥立载湉(即光绪帝)登基,光绪帝亦无子(慈禧太后一度立溥儁为同治帝的嗣子,是为己亥立储,但遭外界反对而失败),慈禧太后又立溥仪为帝,而溥仪是末代皇帝,因此自咸丰帝继位后秘密建储制也名存实亡了。

注释

[编辑]
  1. ^ 嘉庆帝长子为𫍯贵妃所出,道光帝是他与孝淑睿皇后的第一个儿子,所以是嫡长子。
  2. ^ 以此类推,道光帝长子为和妃所出,二子、三子为静皇贵妃(“孝静成皇后”为咸丰帝登基后追谥)所出,咸丰帝是他与孝全成皇后的第一个儿子,所以登基时的身份应该也是嫡长子。

参考

[编辑]
  1. ^ 根据《清史稿
  2. ^ 《永宪录》卷三:“裕亲王向以损一目不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