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乐门-放克疯
Parliament-Funkadelic 百乐门-放克疯 | |
---|---|
组合 | |
音乐类型 | |
出道地点 | 美国新泽西州普莱恩菲尔德 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 |
活跃年代 | 1968–现在 |
唱片公司 | |
现任成员 | |
详见"成员列表" |
百乐门-放克疯(英语:Parliament-Funkadelic,简称P-Funk)是由乔治·克林顿领导音乐家们组成的美国放克音乐集合体,其成员主要来自百乐门和放克疯,这两个乐团皆始自1960年代。其独特的放克风格借鉴了迷幻文化、古怪时尚、科学幻想和超现实主义的幽默,[1]并对后来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放克、后朋克、嘻哈音乐和后迪斯可音乐家们产生影响。[2]而他们的集体神话也造就了日后黑人未来主义的诞生。[3]
此集合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末由克林顿在新泽西州普莱恩菲尔德组成的嘟·喔普组合百乐门组合。在1960年代后期的音乐家如吉米·亨德里克斯、史莱·史东和弗兰克·扎帕的影响下,克林顿搬到了底特律,组成了姐妹乐团百乐门与放克疯,前者风格较具商业性,后者则受迷幻摇滚风格影响。[4]两个乐团发行了如《Maggot Brain》、《Mothership Connection》、《One Nation Under a Groove》等广获好评的专辑,以及打榜单曲如〈Give Up the Funk〉、〈One Nation Under a Groove〉、〈Flash Light〉、〈Atomic Dog〉。总体而言,该集合体在1967年至1983年间在美国R&B音乐排行榜上获得了十三首前十名歌曲,其中包括有六首达到第一。
而“百乐门-放克疯”之名则成为与乔治·克林顿相关的音乐家们之录制与巡演计划的囊括词,其他著名的集合体成员包括布德西·柯林斯、伯尼·吴瑞尔、艾迪·哈泽尔和麦可·汉普顿等。到了1980年代初,克林顿和其他成员开始了个人生涯,克林顿也在巩固集和体的多个计划,并以乔治·克林顿和P-Funk全明星(英语:George Clinton and the P-Funk All-Stars)等名义进行巡回演出。部分前百乐门成员则以Original P名义表演。16位百乐门-放克疯的重要成员于1997年入选摇滚名人堂。[5]
重要成员
[编辑]- 乔治·克林顿(英语:George Clinton,团长、歌手、制作人、词曲作者;生于1941年7月22日)
- “布德西”威廉·柯林斯(英语:William "Bootsy" Collins,贝斯、爵士鼓、歌手、制作人、词曲作者;生于1951年10月26日)
- 艾迪·哈泽尔(英语:Eddie Hazel,吉他、歌手、词曲作者;1950年4月10日-1992年12月23日)
- 伯尼·吴瑞尔(英语:Bernie Worrell,键盘、歌手、制作人、词曲作者、编曲者;1944年4月19日-2016年6月24日)
- “小子”瓦尔特·莫里森(英语:Walter "Junie" Morrison,键盘、多乐器演奏家、歌手、制作人、词曲作者、编曲者;1954年6月28日-2017年1月21日)
- “褯男”盖瑞·席德尔(英语:Garry "Diaperman" Shider,吉他、歌手;1953年7月24日-2010年6月16日)
- “放克疯小子”麦可·汉普顿(英语:Michael "Kidd Funkadelic" Hampton,吉他;生于1956年11月15日)
- 格伦·戈斯(英语:Glenn Goins,吉他、歌手;1954年1月2日-1978年7月29日)
- “大脚”杰罗姆·布莱(英语:Jerome "Bigfoot" Brailey,爵士鼓、打击乐器;生于1950年8月20日)
- “提基”拉蒙·富尔伍德(英语:Ramon "Tiki" Fulwood,爵士鼓、歌手;1944年5月23日-1979年10月29日)
- “比利·贝斯”尼尔森(英语:"Billy Bass" Nelson,吉他、贝斯;生于1951年1月28日)
- “布基”科德尔·莫森(英语:Cordell "Boogie" Mosson,吉他、贝斯、爵士鼓;1952年10月16日-2013年4月18日)
- “黄貂鱼”雷·戴维士(英语:Ray "Stingray" Davis ,歌手;1940年5月29日-2005年7月5日)
- “富兹齐”克拉伦斯·海斯金斯(英语:Clarence "Fuzzy" Haskins,吉他、歌手、爵士鼓;1941年6月8日-2023年3月17日)
- 卡尔文·赛门(英语:Calvin Simon,歌手、打击乐器;1942年5月22日-2022年1月6日)
- “谢迪·格雷迪”汤玛斯(英语:"Shady Grady" Thomas,歌手;生于1941年1月2日)
著名歌曲
[编辑]- 〈Atomic Dog〉(乔治·克林顿)
- 〈One Nation Under a Groove〉(放克疯)
- 〈Give Up the Funk (Tear the Roof off the Sucker)〉(百乐门)
- 〈(Not Just) Knee Deep〉(放克疯)
- 〈Flash Light〉(百乐门)
- 〈Maggot Brain〉(放克疯)
- 〈P. Funk (Wants to Get Funked Up)〉(百乐门)
- 〈Mothership Connection (Star Child)〉(百乐门)
- 〈Aqua Boogie (A Psychoalphadiscobetabioaquadoloop)〉(百乐门)
- 〈Bootzilla〉(布德西的橡胶乐团)
- 〈Funkentelechy〉(百乐门)
- 〈Do That Stuff〉(百乐门)
- 〈The Pinocchio Theory〉(布德西的橡胶乐团)
- 〈Up for the Down Stroke〉(百乐门)
- 〈Chocolate City〉(百乐门)
- 〈Bop Gun (Endangered Species)〉(百乐门)
- 〈Dr. Funkenstein〉(百乐门)
- 〈Do Fries Go with That Shake?〉(乔治·克林顿)
- 〈The Electric Spanking of War Babies〉(放克疯)
参考资料
[编辑]- ^ Bush, John. Parliament -Biography & History. AllMusic. [26 Januar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Parliament/Funkadelic. (2009). In Student's Encyclopædia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9-04-21.: "Combining funk rhythms, psychedelic guitar, and group harmonies with jazzed-up horns, Clinton and his ever-evolving bands set the tone for many post-disco and post-punk groups of the 1980s and 1990s.". Retrieved August 15, 2009, from Britannica Student Encyclopædia.
- ^ Echard, William. Psychedelic Popular Music: A History through Musical Topic Theor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7: 123–125 [26 January 2018].
- ^ Bush, John. George Clinton - Music Biography, Credits and Discography. AllMusic. 1940-07-22 [2012-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1).
- ^ Parliament-Funkadelic. 摇滚名人堂. [2008-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17).
外部链接
[编辑]- 乔治·克林顿的官方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汇整总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P.Funk传送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脸书上的P-Funk收集者页面
- 脸书上的乔治·克林顿和百乐门-放克疯
- P-Funk巡演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