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爵
王锡爵 | |
---|---|
大明光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 |
籍贯 | 直隶太仓州 |
族裔 | 汉族 |
字号 | 字元驭,号荆石 |
谥号 | 文肃 |
出生 | 嘉靖十三年甲午七月二十一日 (1534年8月30日) 直隶太仓州 |
逝世 | 万历三十八年庚戌十二月十九日 (1611年2月1日) 直隶太仓州 |
配偶 | 元配朱氏,封一品夫人 |
亲属 | (弟)王鼎爵 (子)王衡、(孙)王时敏 |
出身 | |
| |
经历 | |
|
王锡爵(1534年8月30日—1611年2月1日),字元驭,号荆石,直隶太仓州人,明朝政治人物。嘉靖壬戌进士。万历间官至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成为内阁首辅。谥文肃。
生平
[编辑]母亲吴氏在怀王锡爵时,恰巧有万雀飞来,汇聚在王家宅邸前,盘旋不去,遂将其命名为锡爵[1][注 1]。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王锡爵中戊午科应天乡试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壬戌科礼部会试会元,殿试申时行榜第一甲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国子监祭酒、侍讲学士、礼部右侍郎等职。
万历五年(1577年)张居正不愿守孝,自称夺情,锡爵大力反对。次年,张居正回京办公,锡爵故意请假,以示鄙夷。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死后,经孙继先举荐,恢复官职[3]。张居正一死,众臣奋起弹劾之,多年为敌的王锡爵,却说张居正有其贡献,不可一味抹煞。
万历十二年(1584年)拜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与时首辅申时行关系不错,政府相得甚,曾疏请“禁谣谀、抑奔竞、戒虚浮、节侈靡,辟横议,简工作”等六议,为帝所纳。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春入阁为首辅,在国本之争中,大臣欲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但神宗意图立郑贵妃之子朱常洵为太子,故对锡爵说,自己无嫡子,故要将皇长子朱常洛、皇三子朱常洵和皇五子朱常浩一并封王,是为“三王并封”。王锡爵既怕得罪皇帝,又怕被朝臣攻讦,于是同意,但希望请由长子向皇后拜为母亲,如此长子就是嫡子。然而神宗只将锡爵同意的“三王并封谕”告示朝臣,等于明指朱常洛还需要补办手续,才有机会成为太子,但朱常洛本来就应该是太子,因此大臣郎中赵南星、侍郎赵用贤等弹劾,指责王锡爵谀帝邀宠,王锡爵无奈,自劾请辞,不久赵南星被放归,廷臣皆以为锡爵所为,朝中非议众多,锡爵愤而称病请去,“帝不欲其去,为出内帑钱建醮祈愈”。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五月,连上八疏,终得辞退。
万历三十五年,内阁需要阁臣。帝既用于慎行、叶向高、李廷机,还怀念锡爵,加赠太子太保,改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遣官召之,锡爵再三辞退,帝不允,赐额“大学士第”。当其时朝廷上言官方厉锋气,抨击辅臣,锡爵进密揭力诋,中有“上于章奏一概留中,特鄙夷之如禽鸟之音”,言官哗然,交章弹劾,于是锡爵阖门养重,坚辞不赴职。后三年病卒,享年七十七岁,赠太保,谥文肃,赐葬,敕建专祠。
王锡爵在阁时,曾经请明神宗罢江南织造,停江西陶器,减云南贡金,出内帑振河南饥,神宗皆没有反对,眷礼超过了前后诸辅臣。其救李沂,力争不宜用廷杖,尤为世所称。但是在三王并封事上遭物议抨击,且郎中赵南星被罢,侍郎赵用贤放归,论救者咸遭谴谪,众指控是锡爵为之,虽然锡爵连章自明,且申救,人们最终都没有原谅他,益失时望。
家族
[编辑]有子王衡,王锡爵为避浮议,在万历二十二年退休前不让王衡参加进士考试,王衡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才考取榜眼。孙王时敏,工书画。曾孙王掞,清康熙年间官至大学士。
弟王鼎爵亦为进士。
著作
[编辑]有《左传释义评苑》20卷、《召见纪事》1卷,《诗文集》32卷,《王文肃奏草》23卷,《王文肃集》56卷等。
影视形象
[编辑]网络剧
[编辑]年份 | 地区 | 作品 | 演员 |
2023年 | 中国 | 《正好遇见你》 | 盛一伦 |
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官衔 | ||
---|---|---|
前任: 赵志皋 |
明朝内阁首辅 万历二十一年-二十二年 (1593年-1594年) |
继任: 赵志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