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乐森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樂森璕
乐森𬍤
季纯
出生1899年9月4日
贵州贵阳
逝世1989年2月12日(1989岁—02—12)(89岁)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母校北京大学
职业古生物学家

乐森𬍤(1899年9月4日—1989年2月12日),季纯,男,祖籍贵州黄平,生于贵阳中国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长于四射珊瑚泥盆纪地层研究。[1]19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6年获德国马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

生平

[编辑]

1918年以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后转入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学习,师从地质学家李四光葛利普等。1924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考入原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

1927年在中国地质学会志发表《辽宁及河北石炭纪管状珊瑚虫之新属》,1932年与黄汲清合著《扬子江下游栖霞石灰岩之珊瑚化石》,成为研究中国南方二叠纪地层和珊瑚化石的奠基性文献。1927年发表《贵阳附近之二叠纪胁形贝动物群》(Lyttonia Fauna),证明贵阳附近有晚二叠世的地层。此外,乐森𬍤命名了茅口石灰岩、王家坝石灰岩、新铺中生代地层、安顺淡水螺层、轿子山煤系和蟒山石英砂岩等,提供了“法郎组”时代的化石依据,并指出了贵州上二叠统地层的相变关系。

1934年赴德国留学,在格廷根大学马堡大学学习泥盆纪腕足动物四射珊瑚中生代有孔虫。1936年在德国古生物志上发表了《中国南部广西省中泥盆世四射珊瑚群》,与德国莱茵地区的珊瑚动物群对比,确定了艾菲尔阶及吉维特阶的地层,并结合腕足动物化石,将广西北部的泥盆纪地层划分为3个统7个组。1939年以德文发表《中国南部海相早泥盆世晚期及中泥盆世早期地层的划分》。

1936年归国,在中山大学教授古生物学和地史学,并在两广地质调查所兼任地质调查工作。1937年创立贵州矿产测勘团,以调查矿产资源;强调贵州省煤、铁、汞、铝四大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地位。编制1:7.5万《贵阳附近地质图(含矿产)》及1:2.5万《贵阳市区地质图》。

1944年在贵阳市召开中国地质学会第20届年会,宣读《贵州地质的轮廓》及《贵阳附近之地质构造》。抗战胜利后负责贵州地质调查所,绘制50万分之一《贵州地质略图》和《贵州矿产分布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任命为西南地质调查所副所长。1956年起发表《四川龙门山区泥盆纪分层分带及其基础》和《黔东翁项区上泥盆纪早期之发现及其地层上之意义》,与候鸿飞合著《中国南部泥盆石炭分界问题的探讨》,与俞昌民合著《中国泥盆纪拖鞋珊瑚的新资料》。

1959年他与秦洪宾合译《微体化石概论》,1964年与吴望始合著《珊瑚化石(四射珊瑚)》,系统介绍四射珊瑚的形态构造和研究方法,包括300多个属和亚属的特征。60年代在疗养期间译《微体古生物学导论》,约55万字。    1981年以83岁高龄在贵州省自然科学学术讲座上讲《贵州煤矿资源发展远景及其综合利用》。

1982年在福州召开“中国古生物学会珊瑚学科组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宣读与林英铴金善玉齐文同合写的《中国四射珊瑚研究概况》。[2]

1989年2月12日去世[3]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乐森璕----中国科学院学部. [2019-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6). 
  2. ^ 乐森璕(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地质学、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家). [2019-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8). 
  3. ^ 清明特刊|缅怀地学界101位离我们远去的院士!. 搜狐. [2019-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8).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