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杨立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立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后方勤务部部长
任期
1949年11月—1952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央人民政府食品工业部部长
任期
1949年10月—1950年12月
个人资料
出生(1900-11-18)1900年11月18日
 大清湖南省长沙府长沙县
逝世1954年11月28日(1954岁—11—28)(54岁)
 苏联莫斯科
死因脑癌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宗教信仰

杨立三(1900年11月8日—1954年11月28日),湖南长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作的开创者,主要领导人之一。

生平

[编辑]

早期投身革命

[编辑]

杨立三出身佃农,11岁入私塾,后改入小学。20岁时投身湘军谋生。进入湘军后,即在团部当司务长,后来做过军需官[1]。1922年,杨立三不愿在军阀军队中从事工作,遂潜回家乡。在国民革命的大潮中,杨立三加入中国国民党,在长沙国民党地方党部担任监察委员,集资创办了长沙县县立高等小学和尊阳女校[2]五卅惨案后,组织进步教师救国巡回演讲团。1925年,杨立三参加农民运动讲习所,多次听毛泽东的演讲,受到共产党的影响。1926年,组织迎接国民革命军北伐军进入湖南。北伐军到湖南后,杨立三被委任为国民革命军长岳游击区第二纵队第二支队长,重新回到军队。1927年1月,杨立三加入中国共产党[3]

1927年9月,杨立三跟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此后追随毛泽东进军井冈山,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师第一团副官[4]。参与包括废除薪饷制、实行官兵待遇平等和经济民主制度、打土豪筹款、建立根据地财政工作、开展后勤建设等工作[1]。1928年起,历任红三十一团辎重队长、红十二军军需处长,随红军转战赣南闽西。1930年10月,他担任红一方面军副官长兼经理处长,主持制定并正式颁发了红军第一部供应标准制度[5]

1932年,杨立三任军委后方办事处主任兼兵站部部长、政委,领导后方的军事机关,创办军工生产、被服厂与医院等,形成部队后方供应基地,并建立了大站、中站、小站相连接的兵站运输线[1]。1934年,杨立三跟随中央红军长征。在松潘草地周恩来病重,高烧不退,奄奄一息。杨立三亲自为周恩来抬担架,将病重中的周恩来抬出了草地[6]。长征到达陕北后,继续领导后勤部门工作,历任军需保管处处长、红军总医院院长、兵站部部长兼政委,参与组织东征战役的后方保障工作。1936年5月,入红军大学一期一科学习,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校务处处长等职[3]

抗日战争时期

[编辑]

抗日战争爆发后,杨立三任军委总后勤部副部长、部长兼政委。1939年2月,调任八路军前方总部后勤部长。后任八路军前总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长,兼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财政委员会主任、冀南银行董事长[1]。1939年6月起,参与领导军工生产工作[7]。在此期间,共产党抗日根据地受到日军、国军的双重封锁,杨立三为解决军人供给问题,创造了“”字,作为实物单位计算工资。1944年,和滕代远提出了节约物资的“滕杨方案”[8]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

[编辑]

1945年,成立总后勤部,杨立三任部长[9],兼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委兼经济部长。后兼华北后勤部外线司令、华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等职。他卓有成效地领导了解放军军工生产,并到山东共同部署了淮海战役的后勤工作[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立三担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后方勤务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食品工业部部长等职务[3]。1954年1月,任总财务部部长。1954年秋,因患脑癌无法继续工作,被派往苏联莫斯科治病。1954年11月28日病逝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医院,年仅54岁[10]。杨立三遗体在苏联被火化,骨灰运回北京后,周恩来亲自主持了杨立三的追悼大会,悲痛万分,亲自送灵,以报答当年抬担架之恩[1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编审委员会;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编撰委员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 第20卷.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2013: 513–574. ISBN 978-7-5065-6612-4 (中文(简体)). 
  2. ^ 蒋胜祥主编. 杨立三年谱 1900-1954. 北京: 金盾出版社. 2004: 11 (中文(简体)). 
  3. ^ 3.0 3.1 3.2 夏远生 (编). 湘籍开国人物传略 Volume1.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9: 229–240. ISBN 7-5438-5788-X (中文(简体)). 
  4. ^ 饶道良. 井冈山红军人物志.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0: 76. ISBN 978-7-210-04457-4 (中文(简体)). 
  5. ^ 杨尚昆;宋任穷;戎子和;周文龙. 后勤雄才 风范昭人——纪念杨立三同志诞辰95周年. 人民日报. 1996-01-22 [2015-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简体)). 
  6. ^ 魏大庆. 周恩来与杨立三的情谊. 湘潮(上半月). 1996, (3) [2015-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3) (中文(简体)). 
  7. ^ 陈占卿;李朝亮;董广存. 杨立三――新中国首任总后部长.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07-06-27 [2015-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简体)). 
  8. ^ 抗日战争时期《滕杨方案》生产节约渡难关. 人民网. 2013-04-24 [2015-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中文(简体)). 
  9. ^ 张明金; 赵功德.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 北京: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6: 111. ISBN 978-7-5033-1940-2 (中文(简体)). 
  10. ^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编审委员会编.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人物志.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95.03: 240. ISBN 7-5065-2383-3. 
  11. ^ 宋国涛. 开国第一任部长. 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3: 175. ISBN 978-7-5115-1829-3 (中文(简体)). 
中国人民解放军职务
新头衔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后方勤务部部长
1949年—1952年
继任:
黄克诚
新头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方勤务部部长
1947年—1949年
机构更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职务
新头衔 中央人民政府食品工业部部长
1949年10月-1950年12月
机构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