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李秉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李秉钧
李秉钧
闽南语名称?
全汉 李秉鈞
全罗 Lí Péng-kun

李秉钧(1873年—1904年),一名秉均[1]子桂石樵台湾台北艋舺人,出身耕读传家,清代贡生,日治后曾任台北县参事、旧惯调查会委员、台湾日日新报编辑。长于诗文书画,师承黄中理。曾参加日本人“玉山吟社”诗会活动,著有《石樵集》八卷,已散佚。部分收录于《台湾日日新报》。[2]

生平

[编辑]

1885年中法战争西仔反暖暖坐探委员[3]。且因战功成为候补县丞[4]。同年10月17日,将领刘朝祜率领军队,会同李秉钧、刘廷玉,并派翻译人员入山劝说马来(即乌来)八社“生番”。结果安抚成功,所有原住民八个社,都接受安抚。[5]1891年淡水县岁贡贡生[6]

乙未战争之时,日军进迫狮球岭唐景崧不愿死守八堵,逃往沪尾搭上德国商用轮船。清军向德国商轮开炮攻击,但引起德国军舰开炮还击。当时台北城内充满了散兵游勇与匪徒,死亡500多人,甚多人争吵要返回中国大陆,李秉钧只得委请吴联元陈舜臣李春生等向日军请求,但不敢去。仅辜显荣基隆见谒总督[7]并让原居于台北城,而想返回中国勇及民众,聚集于淡水港。当日军过滤名单的同时,远在台中丘逢甲自任副总统,众人遂得以脱离日军之手。

台湾日治时期后,李秉钧于明治28年(1896年)担任台北县事务嘱托,明治30年(1897年)4月授佩绅章,9月任台北县参事,并任总督府国语学校嘱托。明治34年(1901年),被任命为临时旧惯调查会事务嘱托。明治37年(1904年)病逝。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汐止的身世. [2009-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4). 
  2. ^ 全台诗作者个人资料-李秉钧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台湾文献丛刊,第177页,督办福建军务左宗棠等奏援台各营苦战获胜因援断退师折
  4. ^ 台湾文献丛刊,第377页,基隆法兵全退台北解严请奖战守各员绅折(光绪十一年五月十二日台北府发)
  5. ^ 台湾文献丛刊,第199页,剿抚滋事生番现经归化折(光绪十一年十月二十九日台北府发)
  6. ^ 台湾文献丛刊,第420页
  7. ^ 台湾文献丛刊,第96-97页,卷四 独立纪(起清光绪二十一年、终于是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