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晋简文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晋简文帝
统治372年1月6日(农历上年十一月)-9月12日(250天)
出生320年
逝世372年9月12日(372岁—09—12)(51—52岁)
安葬
高平陵
年号
咸安:371年十一月-372年
谥号
简文皇帝
庙号
太宗
政权晋朝东晋

晋简文帝司马昱(320年—372年9月12日),道万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是晋朝的第14代皇帝,东晋的第8代皇帝。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的少子,母郑阿春

为人宽厚,性情温和深沉,有智慧气度,爱好清谈。自永和元年辅佐穆帝十七年,又在哀帝、废帝临朝的九年中,皆总揽朝权,实际上执政二三十年,而最后只当了两年皇帝。执政时期,国无内乱,对外则把东晋的版图西扩至成汉(今四川省东部,重庆市全部,云南省、贵州省的一部分),北扩至许、洛。且勤政爱民,善交友名士,在学术文化发展上也频有口碑。其风雅宽博给东晋带来了一段安宁。

咸安元年,桓温废海西公,立司马昱。咸安二年,司马昱去世,时年五十二岁。谥号简文皇帝,庙号太宗。

生平

[编辑]

封会稽王

[编辑]

永昌元年(322年),晋元帝下诏封司马昱为琅邪王,作为自己入继大宗后父亲爵位的继嗣。咸和二年(327年)因其母丧,请求服重而改封会稽王,官拜散骑常侍。咸和九年(334年)转任右将军,加侍中咸康六年(340年)进抚军将军,领秘书监建元元年(343年)加领太常

辅政相王

[编辑]

永和元年(345年),因着上一年晋康帝去世,年幼的晋穆帝登位,崇德太后褚蒜子抱晋穆帝临朝。当时辅政的骠骑将军何充希望由太后父亲褚裒入朝辅政但对方辞让,当时司马昱声望高,故升司马昱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与何充辅政。同年,荆州刺史庾翼去世,死前请求以其子庾爰之接代其位,何充则属意徐州刺史桓温取代庾氏掌握荆州。司马昱倚重的名士刘惔熟悉桓温,指桓温虽然有才干但也极有野心,不能让他居于荆州这个控制长江上游的“形胜之地”,建议由司马昱亲自外镇荆州,或由刘惔自己任荆州刺史。司马昱没有听从刘惔的建言,桓温任荆州刺史,获得了日后夺权掌政的资本。

永和二年(346年),何充去世,左光禄大夫蔡谟加领司徒兼录尚书六条事,与司马昱一同辅政,司马昱总理万机,其实是东晋朝廷的决策者。何充兼领的扬州刺史此时出缺,褚裒举荐了名士殷浩,殷浩辞让并写信给司马昱说明理由,但司马昱劝他出仕,四个月后殷浩终于出仕。次年,桓温平灭成汉,建立大功,威望和势力都大为提升,同时也引来朝内对其的忌惮。司马昱决定以殷浩抗衡桓温,后来后赵国内大乱,授殷浩以北伐的重任。然而殷浩北伐失败,桓温在永和十年借朝野对殷浩北伐失败的不满废掉殷浩,司马昱亦无力抗衡桓温高涨的力量,令得桓温在朝中独大。

永和八年(352年),诏升司马昱为司徒,司马昱辞让。兴宁三年(365年),琅邪王司马奕即位为晋废帝,琅邪国无嗣,晋废帝封司马昱为琅邪王,改以司马昱子司马昌明为会稽王。司马昱辞让,所以仍以会稽王号封琅邪王。次年,诏进司马昱为丞相、录尚书事、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赐羽葆,鼓吹及班剑六十人,司马昱又辞让。

太和四年(369年),桓温第三次北伐大败于前燕前秦联军,豫州刺史袁真不堪被桓温所诬要负上北伐失败的责任而叛变。司马昱在涂中与桓温会面,商讨随后的行动,以桓温子桓熙为豫州刺史。

登基为帝

[编辑]

太和六年十一月己酉日(372年1月6日)[1]大司马桓温废黜晋废帝为东海王,率百官到会稽王府奉迎司马昱,司马昱即日即位为帝,是为晋简文帝,改元咸安。桓温及后就写了讲辞,打算向司马昱陈述自己废立的本意,但司马昱每接见他都不停流泪,如此令桓温恐惧,居然不能说一句话。

司马昱的哥哥武陵王司马晞有军事才干,被桓温所忌。废立不久,桓温就诬陷司马晞谋反将其免官,及后更逼令新蔡王司马晃自诬与司马晞及庾倩等人谋反,以求翦灭陈郡殷氏和颖川庾氏在朝中的势力。随后桓温指示御史中丞司马恬奏请司马昱依律法处死司马晞,司马昱不肯,下令再作详细议论。桓温再次上奏求诛司马晞,言词十分严厉急切,司马昱于是手诏给桓温,写道:“若果晋室国祚长久,那么你就应该依从早前的诏命从事;如晋室大势已去,那你就让我退位让贤吧。”桓温看后流汗色变,不敢再逼,只上奏废掉司马晞和他三名儿子,并流放其家属。

忧愤辞世

[编辑]

司马昱见荧惑太微垣,因晋废帝被废时亦有同样天象,故此十分不安,甚至对桓温亲信也是自己昔日僚属的郗超问桓温会否再行废立之事。郗超断言桓温不会这样作,司马昱仍十分感慨,并咏庾阐之诗:“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司马昱忧愤而得病[2],在咸安二年七月甲寅日(372年9月7日)[1]因病急召桓温入朝辅政,桓温数度辞让,司马昱于是在己未日(9月12日)[1]立儿子司马昌明为太子。同日在东堂去世,享年五十三岁。临终前,司马昱写了遗诏,要桓温依周公先例居摄,更写:“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面对桓温的野心,此举几近让国。王坦之在司马昱面前亲手撕毁遗诏。司马昱说:“晋室天下,只是因好运而意外获得,你又对这个决定有什么不满呢!”王坦之却说:“晋室天下,是晋宣帝和晋元帝建立的,怎由得陛下你独断独行!”司马昱于是命王坦之改写遗诏,写道:“家国事一禀大司马,如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桓温其实亦希望司马昱临终禅让帝位给自己,又或者让他像周公般居摄行事,王坦之改写后的遗诏令桓温大失所望。

司马昱葬高平陵,庙号太宗,谥为简文皇帝

性格特征

[编辑]
  • 司马昱崇尚清谈,长期坐着的胡床上即使积了灰尘也不清理。一次司马昱发现有老鼠走过胡床的痕迹,觉得是好事。参军见到有老鼠在白天走了出来,以手板将老鼠杀掉,司马昱很不高兴。当时门下的部属就检举杀鼠的人,以图取悦司马昱,司马昱却说:“老鼠被杀,到现在还不能忘记;而现在又因老鼠而影响到他人,岂不是更不应该吗?”可见其在醉心玄学之余亦聪明有仁心。[3]
  • 司马昱辅政时,一些政事拖了整年才得批准,桓温觉得太慢,常常劝告司马昱。但司马昱却说:“一日万机,怎能快呀。”[4]
  • 王濛昔日请求当东阳太守,司马昱不答应。及至王濛病重临终,司马昱就悲哀地说:“我将有负于仲祖(王濛字)呀!”下令命其为东阳太守。王濛说:“人们说会稽王痴心,真是痴心呀。”[5]

逸事

[编辑]
  • 司马昱看见稻田,不知是什么,于是问左右是什么草,左右于是答那是稻。司马昱事后三日没有出外,说:“哪有依赖其结果而不知其根本。”
  • 《晋书》载一次桓温与司马晞及司马昱同车游板桥,桓温特意命人吹响号角,令马匹受惊狂奔,借此看两人的反应。司马晞当时大惊而想下车,而司马昱就处之泰然。《世说新语》亦有类似记载。不过有认为司马晞既然受桓温所忌,不应有如此反应,这是对日后成为皇帝的司马昱的溢美之作。

大臣

[编辑]

家世

[编辑]
晋简文帝家族
 
 
 
 
 
 
 
 
 
 
 
 
 
 
 
 
 
 
高祖父:(追尊)高祖宣皇帝司马懿
 
 
 
 
 
 
 
曾祖父:琅邪武王司马伷
 
 
 
 
 
 
 
 
 
 
 
高祖母:扶风太妃伏氏
 
 
 
 
 
 
 
祖父:琅邪恭王司马觐
 
 
 
 
 
 
 
 
 
 
 
 
 
 
外高祖父:高平侯诸葛诞
 
 
 
 
 
 
 
曾祖母:琅邪武王妃诸葛氏
 
 
 
 
 
 
 
 
 
 
 
外高祖母:高平侯夫人
 
 
 
 
 
 
 
父: 中宗元皇帝司马睿
 
 
 
 
 
 
 
 
 
 
 
 
 
 
 
 
 
外高祖父:清明穆侯夏侯威
 
 
 
 
 
 
 
外曾祖父:清明亭侯夏侯庄
 
 
 
 
 
 
 
 
 
 
 
外高祖母:清明穆侯夫人
 
 
 
 
 
 
 
祖母:琅邪恭王妃夏侯光姬
 
 
 
 
 
 
 
 
 
 
 
 
 
 
外曾祖母:清明亭侯夫人
 
 
 
 
 
 
 
 
 
 
 
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昱
 
 
 
 
 
 
 
 
 
 
 
 
 
 
 
 
 
 
 
 
外曾祖父:临济县令郑合
 
 
 
 
 
 
 
 
 
 
 
外祖父:安丰太守郑恺
 
 
 
 
 
 
 
 
 
 
 
 
 
 
外曾祖母:临济县令夫人
 
 
 
 
 
 
 
 
 
 
 
母:宣太后郑阿春
 
 
 
 
 
 
 
 
 
 
 
 
 
 
 
 
 
外祖母:安丰太守夫人吴氏
 
 
 
 
 
 
 
 
 
 
 
 
 

后妃

[编辑]
  1. 简文顺皇后(追赠)王简姬王遐女,348年去世,生司马道生、司马俞生。
  2. 胡淑仪,生司马郁、司马朱生。
  3. 王淑仪,生司马天流。
  4. 李陵容,原是婢女,简文帝生前无位号,简文帝死后其子追赠淑妃太妃太后,生晋孝武帝司马曜、司马道子鄱阳公主
  5. 徐贵人,生新安公主司马道福。(《晋书》作贵人,《晋中兴书》作淑媛

子嗣

[编辑]
  1. 思世子司马道生,司马昱长子,初被立为世子,永和四年(348年)与母亲同被废,二十四岁去世。
  2. 司马俞生,早殇。
  3. 司马郁,十七岁去世,追赠临川献王。
  4. 司马朱生,早殇。
  5. 司马天流,早殇。
  6. 太子司马曜,字昌明,咸安二年(372年)被立为太子,后为晋孝武帝
  7. 司马道子,咸安二年(372年)封琅琊王,太元十七年(392年)改封会稽王,元兴二年(403年)被桓玄毒杀,后谥文孝。

女儿

[编辑]
  1. 鄱阳公主,嫁王导曾孙王嘏[6]
  2. 新安公主司马道福,先嫁桓济,后改嫁王献之[7]
  3. 武昌公主,嫁桓脩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中央研究院 兩千年中西曆轉換. sinocal.sinica.edu.tw. [2019-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5). 
  2. ^ 《续晋阳秋》:帝外压强臣,忧愤不得志,在位两年而崩。
  3. ^ 《世说新语·言语篇》
  4. ^ 《世说新语·政事篇》
  5. ^ 《世说新语·方正篇》
  6. ^ 中华书局《南史·王偃传》校勘记引张森楷《南史校勘记》:“《晋书王导传》以公主为简文帝女,孝武称长公主,则是孝武帝妹,非女也。”
  7. ^ 《太平御览》一五二引《晋中兴书》

外部链接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晋书/卷009》,出自房玄龄晋书
晋简文帝
出生于:320年逝世于:372年
统治者头衔
前任:
晋废帝
司马奕
(侄孙)
晋朝皇帝
371年-372年
继任:
晋孝武帝
司马曜
(三子)
中国南部君主
371年-372年
中国皇族
前任:
司马焕
晋朝琅邪王
322年-327年
继任:
司马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