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
《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的757年(至德二载)春天在长安创作的五言律诗,诗的开头句“国破山河在”广为人知。《春望》收录于《唐诗三百首》,不仅是杜甫的代表作,也是汉字圈内最著名的汉诗之一。
全文
[编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解释
[编辑]春望 | |||
---|---|---|---|
联 | 原文 | 白话翻译 | |
首 联 |
国破山河在 | 国都沦陷,唯有山河依旧 | |
城春草木深 | 春天的城中荒草丛生 | ||
颔 联 |
感时花溅泪 | 忧愁伤感,看见花开也流泪 | |
恨别鸟惊心 | 离别家人,鸟鸣让我心惊 | ||
頚 联 |
烽火连三月 | 战火连绵,三个月未曾停息 | |
家书抵万金 | 家书珍贵,如万金般宝贵 | ||
尾 联 |
白头掻更短 | 愁闷心烦,只能搔首 | |
浑欲不胜簪 | 白发越来越稀,簪子也插不上了 |
首联
[编辑]- “国”:可以理解为“祖国”或“国都长安”。
- “山河在”:强调山河依旧,暗示其他事物已被破坏。
- “城”:指被城墙围绕的长安城。
- “春”:作为动词,表示春天的到来,无论人间如何荒废,自然界的春天仍会来临。
- “草木深”:暗示曾经的繁华,如今人迹罕至。
颔联
[编辑]- “时”:指时世的政治情势。
- “花”、“鸟”:象征本应使人心情愉悦的事物,但在此境遇下反而引发悲伤。
- “惊心”:可以理解为鸟鸣让人惊觉贼兵的存在。
颈联
[编辑]- “烽火”:指军事紧急联络的狼烟。
- “三月”:可以理解为阴历三月或三个月。
- “家书”:家人,特别是疏散到鄜州羌村的妻子寄来的平安信。
- “万金”:以莫大金额形容家书的珍贵。
尾联
[编辑]- “白头”:指白发。
- “掻”:中国文化中,抓头表示烦恼或困惑。
- “短”:指发量减少。
- “浑”:表示全然。
- “簪”:表示男子成人象征,不能簪表示无法担任官职。
分析
[编辑]律诗中颔联和颈联是对仗句,这首诗的首联也是对仗句,结构上有逆接和顺接的效果。诗的构成上,第一部分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家到个人,最后集中在簪上。诗人困居于叛军占领的长安,暮春三月,环视四周,满目均是破败的国都,草木丛生,山河景象依旧。诗人对国事感到悲痛,思念家人,见到春花,不禁泪流满面;听到鸟鸣,哀痛更添。战火延烧了三个月,道路阻塞无通讯,诗人心急如焚地渴望收到家书,但盼望已久,依旧未能如愿。愁苦缠身,白发越搔越少,甚至连簪子也无法撑起。
诗的首二句描绘诗人在长安春天的所见。“山河在”揭示了城池的残破,四处废墟景象;“草木深”暗示了人迹罕至,萧瑟荒凉。第三、四句充满双关。首先,诗人以“乐”映照“哀”,鸟语花香虽是春天的象征,但这个异常的春天,这些美景反而激起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花开时泪流,鸟鸣中心惧。其次,杜甫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在花和鸟上。因为“感时”,花似乎也在流泪,这实则是对花上的露珠产生的联想;因为“恨别”,鸟仿佛心惊,这实则是对鸟在枝头骚动鸣叫的景象产生的联想。花鸟虽无情,尚且如此,何况人乎?
“烽火连三月”与前文“感时”、“恨别”相呼应,明确揭示了“溅泪”和“惊心”的缘由。“家书抵万金”一句,诗人以深沉的情感,夸张的语言,真实地表达了战乱中渴望家人音讯的急切心情。最后两句反映诗人深切的愁苦。这愁苦使他的头发变白,越来越稀疏,几乎无法用簪固定。诗人透过外貌的描述,深刻反映内心极度的愁苦。
此诗结构严谨,构思细腻。全诗八句,前四句描绘春天景象,诗人睹物伤情;后四句抒发春天的情感,诗人为家国忧心忡忡,无不黯然神伤。
创作背景
[编辑]杜甫在755年(天宝14载)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长安武器库的系长),同年安禄山起兵。杜甫带家人逃至鄜州羌村,后单身前往肃宗处,不幸被捕并软禁于长安。在757年(至德二载)春,杜甫在长安城边写下此诗。
评价和影响
[编辑]华文社会
[编辑]宋代
[编辑]宋代的司马光认为,古人作诗重在言外之意,让读者能够通过思索领会其深意,因此说诗的人无罪,而听诗的人则应引以为戒。[1][2]他特别推崇杜甫,认为其诗最能体现诗人的风格,如“国破山河在……恨别鸟惊心”。其中“山河在”表明城池残破,无余物矣;“草木深”暗示人烟稀少,无人矣。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但在诗中却成为悲哀之源,这反映了时局的动荡。他强调杜甫的诗能使人深思,言简意赅。方回则称赞《春望》为“第一等好诗”。他认为,想起天宝至大历年间的动乱,令人不忍卒读。[2]
明代
[编辑]明代的锺惺在《唐诗归》指出,杜甫的诗句“愁思看春不当春”,即“感时”二句,这句诗通俗易懂,让人百读不厌,显示了杜甫的高超技艺。[2]梅鼎祚在《李杜二家诗钞评林》引用刘云的话说,形容杜甫的诗“更深更长,乃不及此”。[2]周珽认为杜甫的诗气浑语楚,充满了力量。徐用吾称赞杜甫的诗具有幽情邃思,感时伤事,意在言外。[2]
清代
[编辑]清代的吴乔认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话虽然平常,但因为境遇困苦、情感真挚,遂与《六经》中的语句一样不可动摇。[2]何焯赞叹《春望》的起联笔力千钧。[2]他解释道,“感时”表达了长久的心情,“恨别”则短暂而深刻,最后一句表达了对国家和家事的忧思,充满凄凉和含蓄。张谦宜指出,《春望》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尤其妙绝。[2]纪昀称赞杜甫的诗句沉着自然,毫无做作,深至人心。[2]沈德潜认为“溅泪”、“惊心”这两句诗通过花鸟来表达悲哀,五、六两句则直截了当地表达了杜甫的心情。[2]浦起龙引用温公的话说,杜甫的诗表达了人事散亡、意在言外的感叹。赵汸则认为诗句明确照应相生,表达手法巧妙。[2]浦起龙认为,杜甫的诗词浅显,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吴汝纶则称赞杜甫的诗句沉着,意境直如《离骚》。[2][3]
日本
[编辑]《春望》在日本一直以来广受喜爱。例如,松尾芭蕉在《奥之细道》中提及奥州平泉的藤原泰衡事迹时,引用了《春望》中的“国破而山河在”一句。[4]
偖(さて)も义臣すぐつてこの城に笼り、功名一时の丛(くさむら)となる。“国破れて山河あり、城春にして草青みたり”と、笠打敷て、时のうつるまで泪を落し侍りぬ。
中文翻译
然而,忠义之臣尽皆坚守此城,功名一时化为草莽。“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戴着斗笠,任泪水流淌,直到时光流逝。
相较于杜甫的其他作品,《春望》的技巧较少繁复,而整体表达较为平易近人。[5]明治时期汉诗人森槐南认为正因如此,它成为了人口相传的佳作,是《春望》广为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6]“国破而山河在”这句诗在太平洋战争败战时常被日本报纸专栏引用。[7]许多从战地归来的复员兵看到焦土般的日本惨状时,也表达了同样的感慨。[5]
来自大阪市的饮料造商Sangaria以诗中的“山河在”为公司名来源,[8]并在1983年推出了一则广告使用了“国破れてサンガリア”(国破Sangaria,这里运用了谐音)的标语。[9]电影《猫之报恩》里,有一幕在课室的场景内,黑板也写上《春望》这首诗。
西方
[编辑]法国翻译家尼古拉斯·沙普伊指出,《春望》“看似非常简单,但却是最难翻译的诗之一”。[10] 同样,英国汉学家霍克思也观察到,这首诗的“形式之完美赋予其古典的优雅,但不幸的是这种优雅无法通过翻译来传达”。[11] 尽管如此,《春望》仍多次被翻译成英文,标题有“Gazing in Spring”[12]、“Spring Prospect”[13]、“Spring Scene”[14]、“The View in Spring”[15]等。
美国翻译家伯顿·拉菲尔则认为《春望》是研究“句法翻译极限”的合适案例。[16]他特别指出,倪文烨的翻译“明显是半绝望的”,因为它通过设计“紧张的结构”而破坏了诗的诗意,同时淡化了最后两行的“辛酸幽默”。[16] 拉斐尔还批评亚瑟·库珀的翻译,称其“极其拙劣地尝试使用英语的韵律和押韵,甚至是英语的四行诗”。[16] 然而,拉斐尔赞扬了郭锺康和文森特·麦克休的翻译,认为这个翻译“不仅回响了结构,也传达了原诗的力度和激情”。[16]
参考文献
[编辑]- ^ 陈贻焮. 杜甫評傳(上).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ISBN 9787108071682.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陈伯海. 唐詩匯評(上).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5. ISBN 9787533816964.
- ^ 王强、左汉林. 唐詩選注匯評. 巴蜀书社. 2008. ISBN 9787807521617.
- ^ 宇野直人、江原正士. 杜甫 ― 偉大なる憂鬱. 平凡社. 2009: 114–118. ISBN 978-4582834253.
- ^ 5.0 5.1 山口直树. 図説 漢詩の世界. ふくろうの本/世界の文化 新装版. 河出书房新社. 2002: 78–79. ISBN 978-4309761503.
- ^ 森槐南. 杜詩講義 1. 东洋文库 564. (校订)松冈秀明. 平凡社. 1993: 105–109. ISBN 978-4582805642.
- ^ 一海知义. 漢詩一日一首 〈春〉. 平凡社. 2007: 182–191. ISBN 978-4582766196.
- ^ 企業情報 - はてしなく自然飲料を追求するサンガリア. 株式会社日本サンガリアベバレッジカンパニー. [2021-12-24].
- ^ サンガリアの社名の由来は「国破れて山河あり」. GIGAZINE. 2006-08-14 [2023-6-11].
- ^ Why a 1,000-year-old Chinese poem still resonates today (播客). 经济学人. 2022年12月19日 [2022年12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7月27日).
- ^ Wong, Laurence K. P. Where Theory and Practice Meet: Understanding Translation through Translation.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6: 444. ISBN 9781443899123.
- ^ Lam, Lap. Local Sensibility and Nostalgia: The Tanshe Poetry Society in Colonial Singapore.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2022, 18: 118–152. S2CID 247993110. doi:10.1163/17932548-12341458.
- ^ Varsano, Paula. Moments. Li, Wai-yee; Denecke, Wiebke; Tian, Xiaofei (编).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1000 BCE–900 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403–423. ISBN 9780199356591.
- ^ Hawkes, David. A Little Primer of Tu Fu. New York Review Books. 2016: 53. ISBN 9789629966591.
- ^ Wu, Shengqing. Modern Archaics: Continuity and Innovation in the Chinese Lyric Tradition, 1900–1937. Brill. 2020: 102. ISBN 9781684170722.
- ^ 16.0 16.1 16.2 16.3 Raffel, Burton. The Art of Translating Poetry.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10: 48. ISBN 978027103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