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海埔新生地
外观
| |
| |
新竹海埔新生地,位于中华民国新竹县香山乡(今新竹市香山区),北临头前溪出口,南接盐水港溪口,是中华民国首项填海造陆工程,总面积为314公顷。日治时代,即有兴趣开发新竹香山海埔地,并派员实地勘查,后因无法考据之因素而搁置。
填海的方式
[编辑]是先在海滨一带筑起一条长的防潮堤,将海水阻绝在堤防外,再把堤内的淤土由机械推平,洗去土内的盐分,再放堆肥,一年后就变成肥沃的良田。
历史
[编辑]- 1957年5月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就业辅导委员会于开始规划测量,为金城教授所负责规划,将新竹港南海埔新生地开发为农地。
- 1958年9月成立新竹海埔地开发小组,在杨寮村附近海埔地(今海巡署杨寮营区西侧),与农民合作,实地围堤开垦,面积1.5公顷。
- 1959年1月完成,名为“杨寮围垦试验区”,同年底已获两期水稻试验成果,此为新竹海埔地之围垦工作的开端。[1]2月12日,日籍井岛博士进行新竹海埔新生地漂砂研究,6月设立“新竹海埔地第一实验区”,面积 83 公顷。
- 1960年11月5日,新竹海埔新生地实验区举行竣工典礼,台湾省政府主席周至柔先生主持典礼,并为纪念碑揭幕。[2]。
- 1961年着手规划围垦“第二实验区”(后称“新竹海埔地北区”)。
- 1967年年初完工,相当于今港南里金城桥以西至海,客雅溪河口北岸金城湖,垃圾焚化炉以南的范围的范围,面积约 265 公顷。
- 1962年完成88.8997公顷实验区之围垦。
- 1964年6月实施北区(实验区西侧)之围垦,到了1966年为止填了225.8523公顷;共开发海埔新生地314.752公顷。
现况
[编辑]其中港南的为港南滨海风景区。
相关条目
[编辑]注脚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新竹市志卷首.下》,新竹市政府,254页,1999年
- 《台湾省新竹海埔地北区开发总报告》,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序言,1969年
- 《台湾湿地第33期》,台湾湿地学会,2002.02.10
- 《新竹市之海埔地开发》,竹堑文献杂志,56页至77页,2006年8月
- 《新竹市之海埔地开发工程的概述》,竹堑文献杂志,95页,2006年9月
- 《五十一年度新竹海埔地开发实验报告书》,新竹海埔地开发小组,37页,1962年
- 《台湾海埔地之经济建设目标》,《台湾之海埔经济(第一册)》,张劭曾,(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6a),页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