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大桥
外观
新海大桥 Xinhai Bridge | |
---|---|
从新月桥上拍摄的新海大桥 | |
坐标 | 25°01′56.2″N 121°27′19.2″E / 25.032278°N 121.455333°E |
承载 | ![]() |
跨越 | 大汉溪 |
地点 | ![]() |
官方名称 | 新海桥 |
维护单位 | 新北市政府工务局 |
上游桥梁 | 新月桥 |
下游桥梁 | 大汉桥 |
设计参数 | |
桥型 | 预力混凝土 |
全长 | 540米(1,772英尺) |
宽度 | 9米(30英尺) |
最大跨度 | 28米(92英尺) |
跨数 | 20 |
桥墩数 | 19 |
历史 | |
开工日 | 旧桥:1963年 新桥:1986年 |
开通日 | 旧桥:1964年 新桥:1990年 |
关闭日 | 1986年旧桥拆除改建 |
地图 | |
![]() |
新海大桥,为台湾一座跨越大汉溪的公路桥梁,位于新北市板桥区与新庄区,承载市道106号,两端衔接板桥区中正路及新海路与新庄区大观街,是板桥与新庄二地重要的交通往来桥梁之一。由于桥面宽度不足以应付板桥与新庄之间日益增加的交通流量,政府于是在1983年于新海桥下游约700米处[1]兴建大汉桥。“新海”之名,源自于桥梁连结的两端“新庄”与“海山”地区。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5/%E6%96%B0%E6%9C%88%E6%A9%8B%E4%B8%8A%E6%8B%8D%E6%94%9D%E6%96%B0%E6%B5%B7%E6%A9%8B.jpg/220px-%E6%96%B0%E6%9C%88%E6%A9%8B%E4%B8%8A%E6%8B%8D%E6%94%9D%E6%96%B0%E6%B5%B7%E6%A9%8B.jpg)
沿革
[编辑]1945年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后,以板桥火车站为中心的公路陆续铺设,1963年(民国52年)开始架建通往新庄的新海桥,次年(1964年)完工,连结了板桥江子翠及新庄文德里[2][3]。1986年(民国75年)因桥梁逾龄,且桥头设计不良,影响交通而拆除改建,并加辟新海路做为新海大桥板桥端的另一个上桥路口[4],1990年(民国79年)兴建完工[5]。
诸元
[编辑]新海桥跨越大汉溪两堤防间的主桥有20跨19墩,约540米长[1],最大标准跨为长约28米的3支PCU简支梁,双向各设置快车道、慢车道和行人步道。
脚踏车和牵引道
[编辑]该桥因桥面过陡、路宽较窄,会车数多,不开放自行车骑行。其牵引道亦不得骑行。
附近设施
[编辑]事件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廖耀宇. 河濱漫步看橋樑 (PDF). 技师报. 2012年10月 [2014-05-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5-21) (中文(台湾)).
- ^ 蛻變中的板橋新路特區~一條條鐵路換新路. 台湾社区通. 2010-11-08 [2014-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中文(台湾)).
- ^ 認識新莊. 新庄文史工作会. [2014-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7) (中文(台湾)).
- ^ 板橋各主要聯外橋樑介紹. 台湾学校网. [2014-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2) (中文(台湾)).
- ^ 〈台北都會〉新海橋奪命空隙 刻意留的.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06-01-07 [2014-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4) (中文(台湾)).
<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新海橋將設機車道與號誌管制”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