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海山郡[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山郡
台北州
1920年—1945年

海山郡役所

1937年,海山郡管内图
国家台北州
首府海山郡板桥街板桥324番地
面积 
• 1932年
312.9728平方千米(120.8395平方英里)
人口 
• 1932年
93886
政府
郡守 
• 1920年-1924年
长谷川直吉
• 1944年-1945年
仓泽政夫
历史 
• 成立
1920年
• 废除
1945年
行政分区3街、2庄
前身
继承
台北厅枋桥支厅
桃园厅三角涌支厅
海山区 (台北县)
今属于 中华民国台湾
 新北市板桥区土城区三峡区莺歌区树林区中和区永和区

海山郡(日语:海山郡かいざんぐん Kaizan Gun)为台湾日治时期的行政区划之一,创设于1920年,该郡隶属台北州[1]。其海山郡之名称由来,是因为17世纪时荷兰人称此地为Gaijsan,随后1713年首度有汉人进入此区请垦,向桃园的龟仑社承垦、后来形成海山庄[注 1]海山堡[注 2]

简介

[编辑]

海山郡统辖板桥街莺歌街三峡街中和庄土城庄,对照现在位置,即成板桥区土城区三峡区莺歌区树林区中和区永和区[1]。海山郡役所设于板桥街,所址为旧台北县政府,现为新北市政府警察局。

1945年,日治时期结束,台北县治自台北市的旧台北州厅迁至海山郡役所后,海山郡废除,1946年设立海山区[注 3],但1947年便裁撤,之后所属街庄依原本名称独立为并直接隶属于台北县。之后,因人口增长,陆续有原中和析出永和、树林与莺歌分治等。原下辖的乡陆续改制为市、仅三峡及莺歌为镇,复随着五都改制,台北县变为直辖市,全数改为市辖区,除此外大致与日治时期政区规划相同。

郡名由来

[编辑]

海山郡的“海山”之名,学者翁佳音认为是来自17世纪荷兰人称此地为“Gaijsan”,有推测为当地原住民语音译[2],翁佳音推定为西班牙人称“faisán”的荷语变音,意为野鸡、,西班牙文献中记载此地盛产非红喙的石鸡,至今三峡仍留存有“白鸡”的地名。荷兰文献记载的“Spruijt nae Gaijsan”意为(由淡水上溯)“往海山之溪”,学者刘益昌厘订为五股冷水坑溪五股坑溪支流),中村孝志译为“海山川”,往下在关渡的正对岸汇入淡水河,往上至新庄海山口一带。由海山口可往西南通往海山。[3]:69-70,142-149

清代以后有所谓“海山堡”,涵盖今日三莺一带。海山郡设治在板桥,但名称却取自三莺有其典故。此系三峡、板桥两街庄当时实力不相上下,总督府决定郡役所位于板桥之后,考量“民心融和”,故另取三莺之堡名海山作为郡名,稍作调和。相同的例子还有台南州东石郡[4],而台南州北门郡可能亦同。

统计

[编辑]
1942年本籍国籍别常住户口[5]
街庄名 面积
(km²)
人口 (人) 人口密度
(人/km²)
本籍 国籍
台湾 内地(日本本土) 朝鲜 中华民国 其他外国
板桥街 23.4221 22,292 941 0 58 0 23,291 994
莺歌街 54.2536 31,389 476 0 144 0 32,009 590
三峡街 191.4808 27,215 181 0 98 0 27,494 144
中和庄 25.3099 17,306 449 0 54 0 17,809 704
土城庄 29.5344 12,381 42 0 15 0 12,438 421
海山郡 324.0009 110,583 2,089 0 369 0 113,041 349

历任郡守

[编辑]
任次 肖像 出身 姓名
(生–卒)
在任时间 备注
1 东京府 长谷川直吉
(?–?)
1920年9月1日[a] 1924年3月10日[b]
2 山口县 石田治郎
(?–?)
1924年3月10日[c] 1926年10月12日[d]
3 台北州 李赞生
(1890–?)
1926年10月12日[e] 1928年9月18日[f]
4 鹿儿岛县 濑户山兼斌日语瀬戸山兼斌
(1885–?)
1928年9月18日[g] 1930年2月16日[h]
5 东京府 细井英夫
(1898–?)
1930年2月16日[i] 1931年5月23日[j]
6 秋田县 松野孝一日语松野孝一
(1905–1967)
1931年5月23日[k] 1934年5月10日[l]
7 山口县 大田修吉
(?–?)
1934年5月10日[m] 1936年10月20日[n]
8 宫城县 林通雄
(?–?)
1936年10月20日[o] 1938年8月25日[p]
9 兵库县 矢野荣治
(?–?)
1938年8月25日[q] 1940年1月31日[r]
10 台北州 刘万
(安川万)

(1905–?)
1940年1月31日[s] 1941年1月8日
11 宫城县 熊谷三平
(?–?)
1941年1月8日[t] 1942年1月14日
12 爱媛县 大西富逸
(?–?)
1942年1月14日[u] 1944年5月22日
13 福岛县 仓泽政夫
(?–?)
1944年5月22日[v] 1945年10月25日

铁道

[编辑]

设施

[编辑]

名所旧迹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范围约今天的树林区一带,隶于淡水厅淡水堡[1]
  2. ^ 范围约今天的三峡区树林区莺歌区桃园市大溪区一带,清朝时先后隶于淡水厅淡水县南雅厅,日治初期辖区不变,改隶台北厅[1]
  3. ^ 范围为当时台北县三峡、莺歌(后分为莺歌镇、树林镇)、土城、板桥、中和(后分为中、永和)等五乡镇[1]
  1. ^ 台北厅庶务课属。
  2. ^ 改任台东厅庶务课长。
  3. ^ 内务局州厅暨市街庄课属。
  4. ^ 改任台南州曾文郡守。
  5. ^ 总督官房调查课属。
  6. ^ 改任高雄州内务部劝业课长。
  7. ^ 原总督官房秘书课属。
  8. ^ 改任高雄州旗山郡守。
  9. ^ 原高雄州凤山郡守。
  10. ^ 改任高雄州内务部地方课长。
  11. ^ 财务局日语台湾総督府財務局税务课属。
  12. ^ 改任台中州内务部劝业课长。
  13. ^ 原总督官房审议室属。
  14. ^ 改任财务局税务课事务官。
  15. ^ 殖产局农务课暨水产课属。
  16. ^ 改任总督官房企画部暨调查课事务官。
  17. ^ 原高雄州屏东郡守。
  18. ^ 改任新竹州新竹市尹。
  19. ^ 原台东厅新港郡守。
  20. ^ 原新竹州竹东郡守。
  21. ^ 原高雄州屏东市助役。
  22. ^ 原高雄州屏东市助役。

参考来源

[编辑]
  1. ^ 跳转到: 1.0 1.1 1.2 1.3 1.4 《臺北縣縣定古蹟海山神社殘蹟、中和瑞穗配水池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台北县板桥市: 台北县文化局. 2008: 2、3页. ISBN 978-986-01-5753-6. 
  2. ^ 曾品沧. 海山庄. 台湾大百科全书. 文化部. 2009-09-09. 
  3. ^ 翁佳音. 第四章·淡水河口·18.Spruijt nae Gaijsan 往海山之溪;第七章·論十三行遺址的主人:荷蘭時代的十三行番社. 大台北古地圖考釋. 台北县立文化中心. 1998-06: 69–70,142–149 [原荷文报告1654年]. ISBN 957-02-2084-8 –通过扫描版国家图书馆·台湾记忆·台湾乡土文献影像;数位版抄本中研院台湾研究网络化. 
  4. ^ 《市郡の区域称呼其所在地并街庄の称呼等に就て》,水越幸一,台湾时报大正九年十月号
  5. ^ 台湾总督官房企画部编. 昭和17年末 臺灣常住戶口統計. 台北: 台湾总督官房企画部. 1943. 
  6. ^ 跳转到: 6.0 6.1 小林, 虎五郎. 海山郡要覽. 台北州海山郡役所庶务课. 1938-02-13. 

参考网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