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照堂
张照堂 | |
---|---|
罗马拼音 | CHANG Chao-Tang / CHANG Chaotang |
出生 | 日治台湾台北州海山郡板桥街(今新北市板桥区) | 1943年11月17日
逝世 | 2024年4月2日 台湾台北市 | (80岁)
职业 | 摄影家、艺术家 |
国籍 | 大日本帝国(1943年-1945年) 中华民国(1945年-2024年) |
教育程度 | 国立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系 |
创作时期 | 1965年-2024年 |
体裁 | |
奖项 | |
配偶 | 廖淑贞 |
子女 | 张世和 张世伦 |
张照堂(1943年11月17日—2024年4月2日),新北市板桥区人,台湾男性摄影师,并从事纪录片制作与影像教育工作,国家文艺奖与行政院文化奖得主。2022年获得第59届金马奖“终身成就奖”。
生平
[编辑]张照堂于1958年就读台北市立成功高中时参加摄影社,随同社团指导老师郑桑溪学习,四处拍照,并与同学黄永松成为至交好友、彼此鼓励追求艺术[1]。1961年保送进入国立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就读,开始吸收现代文学、存在主义哲学与超现实主义艺术思潮,并开始以摄影作品表现迷惘、抑郁的实验影像作品。1965年,他以22岁之龄与郑桑溪共同举办“现代摄影双人展”,主题表现形式与影像内容皆歧异于彼时主流的沙龙摄影风格,引发摄影圈争议与注目。
大学毕业后的张照堂,适逢台湾现代艺术进入跨界联手的前卫实验年代。1965年标榜现代实验的《剧场》季刊创办,张照堂参与其间,并和编务要角黄华成、邱刚健、庄灵等人结识往来。1966年3月,他参与《幼狮文艺》举行、于台大傅钟下举行的“现代诗展”,以洛夫诗作〈石室之死亡〉第一章为主题发表摄影装置作品,为台湾最早的观念艺术作品之一。同一时期,在好友暨艺术家黄华成鼓励下,他以8mm实验影片《日记》参与《剧场》于1967年举办的实验短片展,他并以多媒材及现成物(readymade)方式制作《生日快乐》及《未完成》等前卫艺术作品,参与1967年举行的“不定型”展。
1967年退伍后,张照堂短暂从事广告工作。1968年,张照堂进入刚开台的中视新闻担任摄影记者,在新闻部经理张继高率领下,参与带状节目《新闻集锦》的拍摄制作,试图将乡土风情、民间习俗与西方音乐结合。1969年,张照堂参与“现代摄影九人展”。1971年,张照堂与九位摄影家(胡永、张国雄、周栋国、郭英声、谢震基、叶政良、龙思良、凌明声、庄灵)共组“V-10视觉艺术群”,以排除传统与沙龙摄影为宗旨,追求不守旧且现代前卫的摄影表现形式。1974年,张照堂举办“摄影告别展”,向年轻时代较为灰色抑郁且不确定的摄影方向告别,并专注于拍摄《新闻集锦》、《芬芳宝岛》等系列节目,与作家黄春明合作的〈大甲妈祖回娘家〉(1974)一片,被认为是台湾纪录片史早期经典之一。1976年起,张照堂因拍摄中视《六十分钟》走访台湾各地,逐渐重拾静照摄影。1980年,他以《古厝》与《王船祭典》两部纪录片,分别获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摄影与金钟奖最佳摄影与剪接奖。离开中视新闻后,他以自由摄影师的身份从事影像工作,并担任三台联播纪录片系列节目《美不胜收》与《映象之旅》的编导摄影工作。张照堂以“高尚土”名义与雷骧、杜可风与阮义忠等人合作的《映象之旅》,并以其中的“矿之旅”一集于1982年获得金钟奖最佳教育文化节目奖。
1974年,香港导演唐书璇欣赏张照堂风格强烈、冷峻疏离的黑白静照,邀请张照堂为电影《再见中国》掌镜;该片描述中国文革时期四位年轻人偷渡到香港的故事,部分场景于台湾搭景秘密拍摄,为影史上首部直接处理文革的华语电影。张照堂参与的电影摄影,尚有:黄华成执导,金炳兴主演的前卫短片《实验002》(1967);曾壮祥执导、改编自李昂小说的电影《杀夫》(1984);邱刚健执导、夏文汐主演的《唐朝绮丽男》(1985);柯一正执导,以台铁淡水线停驶为背景,又名为《我们的天空》的《淡水最后列车》(1986);以及人类学者胡台丽执导,拍摄赛夏族祭典的《矮人祭之歌》(1988)。
1982年,他参与了白先勇小说《游园惊梦》改编为舞台剧的实验多媒体制作,以及“林怀民实验舞展”里〈独舞×3〉的影像设计,是台湾最早将静照与动态影像融合入表演艺术舞台现场的创举之一。1984年由甫成立的台北现代舞团公演、汪其楣执导编舞的《阿司必灵的幻想》与《杂记簿》等作品里,舞台上同步展现张照堂的实验短片《脸》、《萧佑佑・三千七百公克》与污染公害的幻灯影像,亦是结合现实影像与现场身体展演的类似尝试。
1987年台湾新浪潮电影运动高峰时,文化界人士曾经共同连署“台湾新电影宣言”,鼓吹并支持“另一种电影”的发展空间。张照堂除了是此一重要文件的连署者之一,他的实验纪录片《王船祭典》与《逆旅与幻象》,亦曾参加同年举行的“另一种电影观摩研讨会”之“本土独立制片”单元,堪称先驱。
1982年,张照堂自电视台转任新闻局摄影指导一职,并为筹备中的公共电视台成立制作中心,是公视十多位筹组委员中最年轻的一位。1990年代起,张照堂亦开始担任纪录片节目制作人,先后任职于公共电视台筹备委员会(公视筹委会)及超级电视台(超视),陆续参与并主持《岁月中国》(公视)、《台湾视角》(公视)、《调查报告》(超视)、《对抗生命》(超视)、《生命告白》(超视,《调查报告》续作,汪其楣、陈映真、黄春明主持)等纪录片系列节目。1998年,担任《世纪的容颜》(公视)企划暨监制。
1997年起张照堂任教于国立台南艺术学院音像纪录研究所,并曾担任国立台南艺术大学音像媒体中心主任、音像艺术学院院长。他并曾于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与政治大学传播学院等地兼任教职,讲授纪录片与摄影创作等相关课程。现为国立台南艺术大学音像纪录与影像维护研究所荣誉教授。张照堂并以副主席身份于1998年策划、创办了首届的“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
除了摄影创作、纪录片拍摄与教育工作外,张照堂另一成就在于其所汇整编辑、促成出版的台湾摄影相关书籍。其中较为重要者,包括1988年出版的两大册《影像的追寻:台湾摄影家写实风貌》,系统性地介绍、评析邓南光、林寿镒、张才、黄季瀛、徐清波、许渊富、许苍泽、陈石岸、林彰三等三十余位前辈摄影家,建立起台湾写实摄影的历史系谱。而两套共13本、分别发行于1989年与1996年的《台湾摄影家群象》系列丛书,则仿效法国Photo Poche摄影书的小开本格式,介绍台湾老中青不同世代的摄影创作者,内容涵盖邓南光、郑桑溪、张照堂、王信、侯聪慧、刘振祥、张才、李鸣雕、林权助、梁正居、高重黎、吴忠维、周庆辉。这两套书对于台湾老摄影家与影像新秀的重视与突显,承先启后地丰富了台湾摄影史的面貌。
张照堂于1999年获得第三届美术类国家文艺奖,他并在2011年获颁象征国家最高文化荣誉奖项的第三十届行政院文化奖,为台湾首位获得此两项殊荣的摄影家。2015年张照堂获颁日本相模原市总合写真祭“フォトシティさがみはら”的亚洲写真赏荣衔,以表彰他对台湾摄影史的诸般成就。
张照堂代表性的展览经历,包括“现代摄影双人展”(1965)、“现代诗展”(1966)、“不定型展”(1967)、“现代摄影九人展”(1969)、“V-10视觉艺术群《女》展”(1971)、“摄影告别展”(1974)、“恩宠与宽容”(台北、旧金山、香港、纽约,1983)、“逆旅”(台北、东京,1986)、“看见与告别:台湾摄影家九人意象展”(台北、旧金山,1990-91)、“看见淡水河”(台北、巴黎,1993)、“逆旅‧意象”(巴黎,1994)、“1962‧夏日”(1996)、“跃动的亚洲意象”(东京都写真美术馆,1996)、“Global Conceptualism: Points of Origin, 1950s-1980s”(纽约,1999)、“在与不在”(2009)、“岁月‧一瞥”(东京、首尔,2009)、“岁月‧风景 1959-2005”(2010)、“岁月印样 1959-1961”(2010),“4 Hidden Photographers”(韩国大邱摄影双年展特别展,2008)“Fotoseptiembre USA”(美国、圣安东尼,2011)、“台北双年展:想像的死而复生”(2012)、“大新月:六十年代的艺术与激荡──日本、韩国、台湾(Great Crescent: Art and Agitation in the 1960s—Japan, South Korea, and Taiwan)”(香港 Para Site、东京 Mori Art Museum、墨西哥 Museo Universitario Arte Contemporáneo, MUAC,2014-2016),“造音翻土:战后台湾声响文化的探索”(2014)“觉醒:1960-1990年代亚洲社会中的艺术(Awakenings: Art in Society in Asia 1960s–1990s)”(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2018)、首尔国立现代美术馆(2019)、新加坡国家美术馆(2019))、“未完成・黄华成”(2020),以及“幽暗微光”(2022)。张照堂的作品典藏单位,国内包括台北市立美术馆、国立台湾美术馆、高雄市立美术馆、新北市美术馆、国立历史博物馆等地,海外则有东京都写真美术馆、福冈亚洲美术馆、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等机构。
2013年,台北市立美术馆举行《岁月/照堂:1959-2013影像展》,为张照堂创作生涯首次大型个展,展出自1959年创作至今的400余件摄影作品(包括印样、未经发表的肖像系列、数码相机及手机拍摄的组构影像系列)、8部纪录片与电视影片;同时以“展中展”重现张照堂在1960年代参与“现代诗画展”及“不定形展”等深具实验性的装置作品。《岁月/照堂:1959-2013影像展》在《艺术家》杂志每年固定举办的“十大公办好展览”里,经评选为2013年度榜首。2015年,张照堂以“岁月”系列获颁日本相模原摄影奖(さがみはら写真赏)的“亚洲赏”。2016年张照堂受邀参加墨西哥 FINI(Festival Internacional de la Imagen)影像节,并于 Universidad Autónoma del Estado de Hidalgo 大学举行摄影回顾展。2017年张照堂的实验录像作品《王船祭典》受邀在台南萧垅举行的“交陪:近未来的神祇与当代艺术”大展里播放,台北市立美术馆并针对其摄影之外的录像类作品首度出版研究专书《岁月·定格——张照堂》,突显其在台湾录像艺术、纪录片与实验电影史里的先驱地位。2018年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的“想像式前卫:1960s的电影实验”单元里,首度播放了张照堂的《现代诗展/1966》,该片纪录了台湾战后第一个装置艺术展“现代诗展”的现场样貌,弥足珍贵。
2022年张照堂获得第59届金马奖的“终身成就奖”,为纪录片暨实验电影界首位获此殊荣的影像工作者。2024年张照堂获颁第14届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TIDF)“杰出贡献奖”,以表彰其对台湾纪录片深远、全面的影响,其重要性不单只是作品,更包含纪录片文化的推动、人才培育,以及开疆辟土建立的纪录片美学系谱。
逝世
[编辑]2024年4月2日下午11点,张照堂于台北逝世,享寿81岁。[2][3][4]
蔡英文总统于4月25日发布国家元首褒扬令,表彰张照堂的毕生成就与重大贡献,全文如下:
国立台南艺术大学荣誉教授张照堂,清旷高朗,槃才雅正。少岁卒业国立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系,课余醉心摄影,师从名家研脩,淬琢磨砥,早擅英华。期间浸沉西方当代主义思潮,善用镜头叙情发抒,跳脱传统意象窠臼;执持多元关怀视角,潜映社会变迁形貌,技法前卫写实,风格冷峻强烈,奇技玮艺,妙悟维新,肇始我国影音纪录先河。尤以《古厝》、《王船祭典》,分获金马奖最佳纪录片与纪录片摄影奖、金钟奖最佳摄影剪辑奖殊荣,作品迭获艺文场馆庋藏。嗣应聘现国立台南艺术大学,启迪杰秀莘莘学子,悉力专书撰述汇编;参预公共电视筹备,躬身时事节目监制;关切自由人权议题,眷存地方环保生态,丹衷抱怀,旨趣胸臆;沾溉陶甄,棫朴流咏。曾获颁国家文艺奖、行政院文化奖、金马奖终身成就奖暨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杰出贡献奖等令誉。综其生平,尽瘁台湾影像创作志业,厚植国家美学教育薪传,宗风茂绪,奕世绵远。遽闻溘然殂落,悼惜良殷,应予明令褒扬,用示政府笃念材彦之至意。[5]
编排摄影集著作
[编辑]- 影像的追寻 : 台湾摄影家写实风貌 (共两册)
- 台湾摄影家群象(共十三册)
- 看见与告别 : 台湾摄影家九人意象
- 看见淡水河
- 云门.快门20
- 看见原乡人:台湾客家光影记事
- 女人.台北
- 老.台北.人
- 台湾的24小时
- 认真的台北人
- 台湾有影:刘振祥摄影集
- 家园重见─走过921影像报告
- 又见V–10/视觉艺术群30年
- 风城舞影
- 乡愁.记忆.邓南光
- 狗眼人生:叶清芳摄影集
- 客家印象─跨世代对话
- 风景安静:曾敏雄摄影集
- Stage:沈昭良摄影集
- 快门‧开演/Ten Eyes on Stage
- 凝视‧对望:福尔摩沙之眼
- 台湾脸书:用心生活
- 派对走掉
- 阿兵哥3x1
个人作品专书出版
[编辑]- 生活笔记 1977(景象出版)
- 生活笔记 1978(言心出版)
- 生活笔记 1979(名人出版)
- 摇滚笔记 1979(名人出版)
- 生活笔记 1980(时报出版)
- 台湾摄影家群象:3 张照堂 1989 (跃昇文化)
- 挥手的姿势:看‧不见‧张照堂 2000 (时报出版)
- 장자오탕 Chang Chao-Tang 张照堂 2008 (韩国“悦话堂”Youlhwadang出版社, ISBN 978-89-301-0341-1)
- 张照堂 - 岁月.风景 Moments in Time 1959-2005 2010 (中央大学艺文中心出版)
- 张照堂 - 岁月印样 The Invisible Contact 1959-1961 2010 (自主出版)
- 张照堂 - 岁月照堂 Time: The Images of Chang Chao-Tang, 1959-2013 + 岁月书写 Time Recollections 2013 (台北市立美术馆出版)
- Voices of Photography 摄影之声 第十期“张照堂专号”2013(影言社出版)
- Voices of Photography 摄影之声“张照堂专号”特刊 (摄影集《灵魂出窍》) 2014 (影言社出版)
- 张照堂・岁月潜越 2014(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 岁月・定格——张照堂 2017 (台北市立美术馆出版)
- 文。张照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8(影言社出版)
影片作品
[编辑]- 现代诗展(1966)
- 日记(1967)
- “新闻集锦”系列(1970-)
- 父子艺术家(1972)
- 刹那间容颜(1976)
- “六十分钟”系列(1978-1981)
- 杨祖珺与青草地慈善演唱会(1978)
- Bird on the Wire (1978)
- Sisters of Mercy (1978)
- 王船祭典(1979)
- “美不胜收”系列(1981)
- “映象之旅”系列(1981-82)
- 恩宠与宽容(1983)
- 逆旅与幻象(1984)
- “舞台的沈思”系列(1987)
- “一同走过从前”系列(1988)
- “岁月中国”系列(1990)
- “台湾视角”系列・监制(1994)
- “调查报告”系列・监制(1995-97)
- “对抗生命”系列・监制(1996)
- “生命告白”系列・监制(1997-98)
- 患难与启示(1999)
- “世纪的容颜”系列・监制(2000)
- “台湾世纪回味”系列・监制(1998-2002)
- 纪念・陈达(2000)
- 再见・洪通(2000)
- “踊舞・踏歌-云门30”系列・监制(2003)
- 敲打・林渊(2003)
- 人在路上(2003)
- 关于黄华成 / 未完成・黄华成(2020)
担任摄影作品
[编辑]- 实验002(1967,黄华成执导)
- 再见中国(1973,唐书璇执导)
- 大甲妈祖回娘家(1975,黄春明执导)
- 淡水暮色(1975,黄春明执导)
- 咚咚响的龙船鼓(1975,黄春明执导)
- 传统小镇——美浓(1980,谢佳雄执导)
- 美浓的油纸伞(1980,余秉中执导)
- 古厝(1980,余秉中执导)
- 克丽丝汀(她的电影)(1980,杜可风执导)
- 杀夫(1984,曾壮祥执导)
- 唐朝绮丽男(1985,邱刚健执导)
- 我们的天空/淡水最后列车(1986,柯一正执导)
- 矮人祭之歌(1988,胡台丽执导)
得奖
[编辑]- 1980年 王船祭典获金钟奖最佳摄影与剪接奖
- 1980年 古厝获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与最佳纪录片摄影奖
- 1982年 映象之旅:矿之旅获金钟奖最佳文化节目奖
- 1999年 获国家文艺奖
- 2011年 获行政院文化奖
- 2022年 获第59届金马奖终身成就奖
- 2024年 获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杰出贡献奖
经历
[编辑]- 台湾中国电视公司 摄影/编导
- 台湾公共电视台筹备委员会 编导/制作
- 台湾超级电视台 制作/监制
- 台南艺术大学音像研究所
- 摄影家
参考来源
[编辑]- ^ 张世伦. 紀念友情:黃永松追憶與張照堂共度的青春(1980). 摄影之声. 2024-06-14 [2024-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5).
- ^ 藝術家張照堂辭世 |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2024-04-03 [2024-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3) (中文(台湾)).
- ^ 王宝儿. 攝影大師張照堂逝世享壽81歲 曾獲金馬終身成就獎、國家文藝獎 | 文化. 中央社 CNA. 2024-04-03 [2024-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4) (中文(台湾)).
- ^ 臺灣影像藝術巨擘張照堂辭世,享壽81歲. 典藏ARTouch.com. 2024-04-03 [2024-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3) (中文(台湾)).
- ^ 113年4月25日 總統府 褒揚令 - 張照堂. [2024-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9).
- 网站
- 国立台南艺术大学音像纪录与影像维护研究所荣誉教师张照堂
- 第三届国家文艺奖得主张照堂 艺术家素描 (古碧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行政院文化奖 第30届得奖人:张照堂
- 摄影作家张照堂 (台湾光华杂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沈昭良摄影札记-Chang Chao-Tang(张照堂)摄影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论张照堂与台湾“现代主义”摄影 (郭力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穿涉时间流徙的后纪实之眼——论张照堂由摄影至《王船祭典》的实验创置 (孙松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从影像纪实到造型:1970年代张照堂的电视纪录片 (林怡秀)
- 在时光沉淀之处徘徊观伺:侧写张照堂的现代身影 (王圣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关于“光影‧镜头之外”,以及张照堂的影像札记 (王圣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在光影中的历史之形 (王墨林)
- “操”弄现实成为可“疑(问)”的现实:论张照堂摄影(顾铮)
- 张照堂,他看到了世界的沉沦 (海杰)
- 张照堂:我的荒谬感一直都在 (傅尔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摄影家张照堂二三事(舒国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载歌载行的美好年代 (阮庆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现实.荒谬.张照堂 (萧琼瑞)
- A Poet in the View 凝静如诗-张照堂 (明报周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视觉化青春赞歌:张照堂(张苍松)
- 张照堂用镜头写台湾之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Voices of Photography 摄影之声 第十期“张照堂专号”(20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张照堂》,台湾:台北市立美术馆,2013 ISBN 9789860381320。
- 张照堂 - 岁月印样 The Invisible Contact 1959-1961 2010 (自主出版)
- 文化容颜 ─ 美术类:张照堂(2)ISBN 991000000343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挥手的姿势:看.不见.张照堂 ISBN 957133276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ime: The Images of Chang Chao-Tang, 1959–20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Breathing Different Air – An Interview with Chang Chao-Tang 张照堂 (Invisible Photographer As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Lesley Ma, 2014, 'So, We Performed: Theatre and the Taiwanese Avant-Garde, 1965.' ArtAsiaPacific Magazine, Issue 88, May/Jun 2014.
- Like an Electric Shock - Chang Chao-Tang's images and films document 50 years of sweeping social changes (Taiwan Revie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抑圧下で生まれた芸术 谈・写真家、映像作家 张照堂' "东京人" 2014年8月号 “东京人的台湾散歩”特集
- Time after Time: On the Art of Chang Chao-Tang 岁月历历:论张照堂的艺术 (港千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超纪实之眼:论张照堂1970年代的另类纪录片 The Variable Eyes: On Chang Chao-Tang’s Alternative Documentaries in the 1970s (孙松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从直接摄影到“非影像”书写:以张照堂的影像美学与〈非影像笔记〉为线索 From Direct Photography to “Non-Image” Writing: In Light of Chang Chao-Tang’s Image Aesthetics and “Notes on Non-Image” (王圣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Lesley Ma on Chang Chao-Tang's life and legacy (Artforu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本土纪录片文化燃灯者——张照堂(黄建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如戏的人生-访问张照堂|人间杂志(陈映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不太规矩:怀念张照堂老师(马唯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编辑]- 新哆啦老师的又一天-张照堂部落格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Voices of Photography 摄影之声“张照堂专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纪录片:凝视的刹那- 张照堂造像(199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台北市立美术馆 岁月/照堂:1959-2013影像展
- 台北“也趣艺廊”(Aki Gallery) 银盐岁月-张照堂70-80's摄影原作展 Silver Halide Times - Photography Orignal Exhibition by CHANG Chao-Tang
- 日本东京中野“冬青社”艺廊 张照堂 Chang Chao-Tang “少年心影 Images of Youth(1959-1961)” 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日本六本木 “Zen Foto Gallery” 张照堂 Chang Chao-Tang“身体と风景 BODY AND SCENES 1962-1985”展
- 日本新宿 “Place M”艺廊 张照堂 Chang Chao-Tang ““その前&その后” Before & After”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5年相模原摄影奖(フォトシティさがみはら)亚洲奖得主张照堂简介
- From Ordinary Life, Extraordinary Images 美国“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张照堂摄影专题介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rt In America 期刊对于“岁月/照堂:1959-2013影像展”的艺评,由视觉文化研究学者 Mieke Bal 执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国济南摄影双年展的张照堂座谈纪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MUBI电影数据库的张照堂影片列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