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廖未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廖未林(1922年—2011年),湖南岳阳人,画家、漫画家、平面设计师,以替中华邮政邮票绘图及设计台湾文学书籍封面闻名。

生平

[编辑]

早年生活

[编辑]

1922年,廖未林生于湖南岳阳[1]。自幼年时期,便热衷绘画,但受母亲以会作乞丐而反对[2]。十四岁时,父亲过世而家道中落,驱策他以绘画维系生计的打算,抗战初期便开始投稿漫画[3]

当抗日漫画宣传队至桂林宣传时,廖未林加入该队,参与话剧演出,并认识了巴金。1942年,廖未林考入国立艺专后,一边在巴金主持的文化生活出版社重庆分社担任布置橱窗兼画封面设计,以赚取学杂费与伙食。由于巴金经常收购国外书籍,以作为国内出版书刊设计参考,廖未林在1942到1944年重庆期间也吸收了这方面的知识。抗战胜利,廖未林随着回到杭州西湖就读直到1947年。[3]

在台创作

[编辑]

1949年,廖未林从上海经厦门从辗转到台湾,在台北照相馆担任替黑白照片涂色的工作,习得了配色技巧[4]。他还在壁纸公司工作过,也兼差作新娘化妆师[2]

廖未林自1951年获得邮政总局举行的地方自治纪念主题邮票设计第一名后,开始设计中华邮政邮票,直至1971年为止,共绘制二十余套主题邮票[4]。譬如1970年7月10日发行的取自二十四孝的中国民间故事主题邮票,便有廖未林所绘[5]。以邮政总局副局长退休的晏星表示,曾试图网罗席德进、廖未林、林元真等人来提升设计水准,但艺术家往往不愿屈就评议委员的想法[6]

1950年代初,廖未林与艺专同窗们合伙在台北临沂街买下一栋日式宿舍,与席德进等以替照片着色、海报设计、邮票图案、肖像画为生,他们等曾为台北永生工艺社和与中国陶器公司进行花瓶陶瓷的古典人物山水绘画,成了推动战后台湾陶瓷设计的先驱者[4]。廖未林也和林健成合作过,一起为李翰祥执导的电影《西施》制作蜡像[7]

廖未林除在《中央日报》周六儿童周刊版连载四格漫画《小雀斑》作品外,1960年代在南海路美国在台新闻处替第七舰队海军通讯中心情报机构绘制空投漫画,可接触《民族画报》、《中国解放军画报》作为设计参考[4]。他自道喜欢创新翻新,看不起他人说“师承”某人、“上追”某代,说自己不属于任何画会画派,也不受工具材料的限制[2]

廖未林在台湾重逢了重庆认识的大业书店创办人陈晖,进而替此出版社绘画封面,如《心锁》、《七孔笛》等文学小说[3]。在陈晖的牵引,廖未林开始为台湾文学书籍设计封面[1]。1950年代至1970年代间,是廖未林设计书封的黄金时期[4]。研究台湾旧书封面、著有《装帧时代》的李志铭说明,当时的书封成为画家实验的画布,尝试各种新的艺术[1]。李志铭举廖未林代表性作品便有以橘红色调施以纵横切线的金杏枝小说《沸点》封面、结合古代风俗画与现代抽象的朱介凡小说《摆江》封面、实体转成几何图的张漱菡小说《七孔笛》封面、质感原始朴拙的《十年诗选》封面等[4]。廖未林自认设计最好的封面是1958年红蓝出版社版的《蓝与黑》封面[1]。此版以日文汉字“与”代替“与”,背景以简单的蓝白黑色块衬托下,构成非对称平衡[1][4]。还有书商会擅自他盗印作品作封面,如大林书局版的白先勇《谪仙记》[4]

琼瑶回忆,她在书写小说《几度夕阳红》时,因对抗战时的重庆陌生,借由廖未林口述与绘图说明,才得以能写完[8]。透过此机会,皇冠出版社日后连载琼瑶小说《湮灭的传奇——石榴花》、《几度夕阳红》、《紫贝壳》等单行本封面、插画咸交付廖未林绘制[3]。作为电影迷的廖未林还把泰隆·鲍华玛琳·黛德丽奥森·威尔士琼·芳登等明星作书籍封面里的人物原型[3]。廖未林等的绘画作品也常出现在1960和1970年代台湾主流的琼瑶电影,因该类会以艺术作品来展现文艺青年的活动[9]

1965年,纽约世界博览会,廖未林担任中国馆内部设计师[10]

1971年,廖未林获颁年度装饰美术金爵奖,同年和何肇衢金哲夫陈庭诗季康等人在台北凌云画廊举行联展,次年又在同一地点举办个展[4]

远赴美国

[编辑]

1973年,廖未林为子女们的教育,搬到美国纽约定居,于一家纺织印染公司任职,10月取得居留权[4]。1980年代,施铁民将《蓝与黑》翻译为英文版时,其封面也是在纽约居住的廖未林翻译[11]

1992年,廖未林退休,因气喘病而移居洛杉矶[12]。2006年,他独自返回台湾,入住林口长庚养生文化村,虽身体不佳依然在作画[10]

2009年5月,借由法官吴昆仁、长庚技术学院校长楼迎统、长庚大学艺文中心主任韩学宏、陶艺后援会长洪一仓帮忙,已要靠戴呼吸器维生的廖未林在长庚大学举行了人生最后一次的画展[10]。2020年出版的《台湾百年暨百人视觉设计》将廖未林代表创作、事迹收录其中,亦记录他于2011年去世[13]

参考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陈宛茜. 裝幀時代勾勒半世紀舊書容顏. 联合报. 2010-10-17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廖未林. 各說各話 我的七七八八. 联合报. 1973-01-08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3.4 李志铭. 【自由副刊】隱遁於大時代的鋒芒與淡泊 百變設計家廖未林(上). 自由时报. 2009-05-31 [2022-07-22] (中文(台湾)).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李志铭. 【自由副刊】隱遁於大時代的鋒芒與淡泊 百變設計家廖未林(下). 自由时报. 2009-06-01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2) (中文(台湾)). 
  5. ^ 黄葳威. 十二生肖郵票知多少 老虎郵票露過幾次面?. 民生报. 1986-01-07 (中文(台湾)). 
  6. ^ 怡齐. 龍形不威 變貌誰之過﹖ 郵票設計 水準與禁忌成反比. 民生报. 1988-02-02 (中文(台湾)). 
  7. ^ 萧城. 塑製蠟像人物的新廣告活動 成功的廣告和失敗的廣告(三). 经济日报. 1969-03-07 (中文(台湾)). 
  8. ^ 吴君丽. 抗戰文學 無情戰火有情天. 联合报. 2015-07-06 (中文(台湾)). 
  9. ^ 黄猷钦. 漫遊藝術史》臺灣當代藝術與電影的交會. 自由时报. 2017-03-15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2) (中文(台湾)). 
  10. ^ 10.0 10.1 10.2 潘欣中. 87歲廖未林 戴呼吸器開畫展. 联合报. 2009-05-24 (中文(台湾)). 
  11. ^ 黄美惠. 暢銷卅年 終於跨出中文世界 「藍與黑」英文版即將問世 韓文版已誕生 日文德文正在譯. 民生报. 1987-05-27 (中文(台湾)). 
  12. ^ 李维菁. 廖未林退休後重拾畫筆 台北皇冠藝文中心個展. 中国时报. 1996-11-10 (中文(台湾)). 
  13. ^ 陈昱勋. 首部視覺設計文化發展巨作 《台灣百年暨百人視覺設計》. 自由时报. 2020-03-10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2)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