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巴拿马经济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拿马经济
运河
观光业
巴拿马捷运
巴拿马城
(上)咖啡种植业、(左一)运河、(右一)观光业、(左下)巴拿马捷运、(右下)巴拿马城、(底)近海渔业
货币巴拿马巴波亚 (PAB, B/.)
美金通用
财政年度历年
贸易组织
中美洲统合体
统计数据
GDP$573 亿美金 (2012 )
GDP排名92nd (2012, PPP)
GDP增长率
10.6% (2012 est.)
人均GDP
$15,300 (2012 est.)
各产业GDP
农业: 3.8%; 工业: 16.8%; 服务业: 79.4% (2012 est.)
5.4% (2012)
29% (2011)
52.4 (2008)
劳动力
185万人 (2012)
各产业劳动力
农业: 17%; 工业: 18.6%; 服务业: 64.4% (2009)
失业率4.1% (2014)
主要产业
建筑、化学、水泥、粗制金属、蔗糖、面粉
对外贸易
出口$179 亿美金(2012)
出口商品
蔗糖、香蕉、黄金、铁类、西瓜
主要出口伙伴
 美国 20.3%
 加拿大 14.6%
 哥斯达黎加 6.6%
 荷兰 5.9%
 瑞典 4.8%
 中国 4.1% (2012 est.)[1]
进口$240亿美金 (2012)
进口商品
石化品, 机械,汽车, 精密金属, 手机和电脑
主要进口伙伴
 美国 23.6%
 中国 6.4%
 哥斯达黎加 4.6%
 墨西哥 4.4% (2012)[2]
外债总额
$134 亿美金 (2013)
公共财政
37.0%国内生产总值(2012)
收入$92 亿美金 (2012)
支出$102 亿美金 (2012)
标准普尔:[3]
BBB(国内)
BBB(国外)
AAA(转让及可兑换性)
展望︰稳定[4]
穆迪:[4]
Baa2
展望︰稳定
惠誉国际:[4]
BBB
展望︰正面
$33.14 亿美金 (2012)
主要数据来源: CIA世界概况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数据单位均为美元

巴拿马经济总体处于中等发展中国家水平[来源请求]巴拿马运河扼守两洋通道,是世界最重要运河,也成为巴拿马经济一大支柱。该国经济是完全美元化的自由市场经济,通胀一直处于低水平,以服务业为主,集中在金融、商业和旅游业。[5]

概观

[编辑]

整体经济处于低度开发水平,农林渔业占多数民众生计,但航运相关企业和部分金融保险业有国际地位产生了少数巨富阶级,贫富差距大。[6]巴拿马森林资源丰富且有许多热带树种,桃花心木、西洋杉、柚木等木材在东部藏量丰富,提供了少数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品,农民则以香蕉、凤梨、甘蔗、咖啡等热带经济作物维生。工业基础薄弱,无重工业,制造业主要以农牧产品加工业及民生用品产业等轻工业为主,部分低技术家电能自制。

巴拿马经济依赖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近八成,包括巴拿马运河、银行、科隆自由贸易区、保险、集装箱港口、船舶注册、医疗卫生和其他业务,工业包括制造飞机零件、水泥、饮料、黏合剂和纺织品,主要出口产品有香蕉、虾、糖、咖啡和成衣。

铜矿与金矿有较大藏量,目前居第六大铜矿国,2013矿石开采业产值达4亿3千万美元,东部岩层里石油和天然气有理论上蕴藏量,也成为国际能源业关注焦点,对一般民众而言想脱离农村只有进城从事服务业一途,服务产值达251亿美金,运输仓储和观光业为大宗工作机会来源,大西洋岸的巴拿马个郎港(包括MIT、CCT、Cristobal等三座码头)及太平洋岸的巴拿马Balboa及PSA Panama港口,货柜营运量分居中南美洲主要港口的第一及第二位。2014会计年度第1季,巴拿马运河通行吨位数创下单季历史新高达8,770万吨。

较高知识水准的劳工能在服务业中选择较高端的银行及保险业,巴拿马稳居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区域金融中心之地位,各银行和保险业总资产达979.25亿美元。

观光业在2010年后进展快速,政府也加强观光建设,2013年世界经济论坛140个国家及地区中被评比为第37位,在美洲地区排名第4。饭店业持续投资、举办国际商展成为政府重点扶持对象,尼加拉瓜运河在未来开通后势必对巴拿马产生冲击,政府意图投资加强商贸接待能力和金融服务能力来迎战。[7]

经济史

[编辑]

自16世纪初,巴拿马的地理位置具比较优势,西班牙征服者把黄金和白银从秘鲁经巴拿马地峡运回西班牙,沿岸港口因处理大量殖民地贸易而变得繁荣。巴拿马一直依赖环球商业以维持繁荣和进口,在20世纪前农业未受关注,1980年代大部分居民仍沿用印度土著技术。货物从欧洲进口,其后来自北美洲,无需本地生产,致使工业发展缓慢。

巴拿马经济受国际贸易周期影响,在18世纪因殖民地交易量下跌而停滞,在19世纪因加州淘金热增加货物和乘客而表现蓬勃。1855年,贯穿巴拿马地峡的铁路竣工,经济持续因而增长约15年,直至美国第一条洲际铁路落成,使跨地峡的流量下降。1880年代法国开始建设横跨地峡的运河,加上20世纪初美国的帮助,均刺激巴拿马经济。1903年巴拿马从哥伦比亚分开,美国控制巴拿马运河区后不久,宪法裁决采用美元作为法定货币。[8]

1914年美国完成建造运河[9],运河流量在1915至1930年间平均每年增加15%,带动运河两端终点城市巴拿马城和科隆的经济,1930年代全球大萧条使国际贸易和运河流量减少,终点城市出现广泛失业,劳动人口转行从事自给农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运河交通没有增加,护航体系和美国军队保卫运河,运河沿岸的外来消费增加,致使经济蓬勃发展。战争结束后,经济再次衰退,大批失业人士投身农业。政府展开小规模公共工程,实行主要农作物的价格支持,对指定农业和工业产品增加保护。

经济在战后萧条后快速增长,1950至197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6.4%,是世界上持续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所有行业均出现增长。农业产量增加,捕鱼活动扩大(特别是虾),发展种植高价水果和蔬菜,种植抗病香蕉品种以增加出口。商业发展成为一个相对先进的批发和零售系统,而银行、旅游、服务和运河区的出口增长迅速。最重要的是,运河的使用量随着世界贸易增加,大大刺激该国经济。

在1970和1980年代,巴拿马的经济增长因环球经济而波动,1973年后国内外因素均使经济增长明显放缓,1973年至1979年期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3.5%。1980年代,经济出现反弹,1980年至1982年期间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分别增长15.4%、4.2%和5.6%。1982年后拉丁美洲急剧衰退,打击巴拿马经济,198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仅0.4%,1984年下跌0.4%。

巴拿马在曼纽尔·诺列加掌权后负债累累,1986年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欠债2.84亿特别提款权(3.6亿美元),相当于配额的278%。[1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因而在1985年至1987年期间实施备用安排框架内的调整计划[10],经济有所恢复。1985年巴拿马经济复苏,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1%,1986年增长2.8%。

美国开始游说诺列加助长为毒品国家(narco-state),最终成功制裁冻结巴拿马在美国的资产,1987年12月28日巴拿马因使用美元被迫违约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债务。[10]该国出现经济动荡,包括全面罢工和银行系统关闭两个月。[10]1988年11月巴拿马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议前一天支付代币,但情况直到1989年才得到解决。[10]1989年5月总统选举被国际社会谴责为欺诈行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始对巴拿马不断增加的欠款表现着急,因金额已上升至1.21亿特别提款权(1.5亿美元)。[10]

1989年6月30日,美国和德国通过决议,宣布巴拿马没有资格进一步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财务支持。[10] 1989年12月,美国入侵巴拿马,迫使诺列加投降,最终解决这局面。[10]1990年4月仍拖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815特别提款权(约合2.2亿美元),1992年5月2日重新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11]

1994年埃内斯托上任总统后,提出经济自由化计划,旨在开放贸易体制、吸引外资、私有化国有企业和实行财政纪律,1997年将两个港口私有化,批准出售铁路早期资产。巴拿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98年初改革银行业法例,废除中央银行。经济改革在停滞两年后开始落实,国内生产总值在1997和1998年分别增长3.6%和超过6%。巴拿马运河和科隆自由区的航运和港口活动,从1996年缓慢出现反弹,是带动增长的主要行业。

1999年9月1日,前总统阿努尔福·阿里亚斯·马德里的遗孀米雷娅·莫斯科索上台后,试图加强社会保障计划,尤其是儿童与青少年的发展、保护和一般福利,该政府成功处理巴拿马运河移交,并能有效管理运河。

2004年马丁·托里霍斯当选总统,在国民议会占多数议席。托里霍斯上台后,巴拿马经济持续强劲增长,2007年展开巴拿马运河扩建项目,2016年6月26日完成工程通航,耗资53亿美元,占当时国内生产总值约25%[12],该扩建项目将运河承运能力翻倍,容许巴拿马型大型船只通过,[12]这有助降低高失业率。巴拿马经济表现强劲,2008年贫困水平下降至29%。

2008年,巴拿马是收入分配不均第二高的拉丁美洲国家,托里霍斯政府改革税制和社会保障制度,支持区域贸易协定和发展旅游业。巴拿马不是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国,在2006年12月就自由贸易协定事宜与美国独立谈判,在实施后有助推动国家经济增长。

2009年5月里卡多·马蒂内利当选总统,于7月1日承诺促进自由贸易、建立耗资10亿美元的巴拿马市地铁系统[13]、改革医疗保健系统和完成巴拿马运河扩建计划,强调发展成为更安全、现代和支持国家的重要性,致力通过高效和负责的管治以改善国民的生活条件。

出口品

经济行业

[编辑]

金融服务业

[编辑]

巴拿马拥有庞大的金融服务业。由于没有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救助陷入困境的银行,因此巴拿马银行非常保守,2012年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5.6%,相当于法定下限的两倍。[14]该行业增长依靠向运河贸易提供融资,后来演变为诺列加的毒品交易清洗黑钱。2007年–2008年环球金融危机,巴拿马试图摆脱作为避税天堂,与许多国家尤其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签订双重征税协定,2011年4月与美国签署交换财务信息的协定。[14]

农业

[编辑]
1981年巴拿马经济活动

巴拿马的主要农产品有香蕉、可可豆、咖啡、椰子、木材、牛肉、鸡、虾、玉米、马铃薯、大米、大豆和甘蔗。2009年,农业和渔业占巴拿马国内生产总值的7.4%。

巴拿马是粮食净进口国,供应主要来自美国。[15] 农业雇用人数占劳动人口的比例,高于占巴拿马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许多农民从事自给农业

税制

[编辑]

巴拿马的税制受财政法规管,以地域为基础,即是税收只适用于当地进行业务产生的收入或收益。[16]如果在巴拿马设立销售或行政办公室,或为对外交易再开发票以赚取利润,只要相关交易在境外进行则无须缴税,因相关盈利而派发的分红也不用缴税。

2005年2月,巴拿马的一院制议会批准财政改革方案,以提高新营业税的收入,增加债务水平,该方案以46对28票获得通过,向公司征收总收入1.4%的税款,并向美洲最大的自由港科隆自由贸易区中经营的公司征收1%税项。

进一步改革

[编辑]

总统马蒂内利曾承诺实施单一税制10%,以提高收入、控制通胀、大量提升实际工资大量。但该政府把销售税从5%提高至7%,以及增加其他税项,以资助全国各地多项基础设施项目。

运输

[编辑]
巴拿马城

巴拿马是拉丁美洲高速公路发达的国家,首都巴拿马城有六条高速公路。

巴拿马的道路、交通和运输系统普遍安全,交通灯最近进行检修,大部分已被替换成能遥距控制的交通灯。由于交通繁忙、经常堵车和街道改造方案,在日间驾车情况缓慢和费力。夜间在照明和驾驶条件不佳的道路上行车困难,在许多情况下受地方当局限制,这通常发生在非正规住区,在这些地区行车夜间特别危险。[17]巴拿马的交通靠右侧前进,法律规定司机和乘客佩戴安全带。[17]

目前,巴拿马的公共交通范围广泛而有效,但巴士的颜色对游客造成困惑,它们通常涂上鲜艳的色彩,描绘著名演员、政治家或歌星,现时流行巴士司机亲自对车厢内部和外部进行设计。巴拿马城的街道计划不周,因此路面经常堵车。

统计

[编辑]

下表显示1980年至2017年的主要经济指标。 [18]

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国内生产总值
(购买力平价,单位︰亿美元)
73.2 111.8 126.1 185.9 264.7 367.1 410.7 472.7 523.6 536.1 573.8 654.8 728.5 789.3 852.0 911.0 988.7 1,038.9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购买力平价,单位︰美元)
3,693 5,024 5,097 6,767 8,704 10,956 12,032 13,600 14,799 14,890 16,104 17,585 19,234 20,498 21,772 22,917 23,995 25,351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实际)
4.5 % 11.2 % 8.1 % 1.8 % 2.7 % 7.2 % 8.5 % 12.1 % 8.6 % 1.6 % 5.8 % 11.8 % 9.1 % 6.6 % 6.0 % 5.8 % 5.0 % 5.4 %
通胀率
(百分比)
13.8 % 1.0 % 0.8 % 0.9 % 1.4 % 2.9 % 2.5 % 4.2 % 3.8 % 2.4 % 3.5 % 5.9 % 5.7 % 4.0 % 2.6 % 0.1 % 0.7 % 0.9 %
政府债务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 ... ... 81 % 56 % 62 % 8 % 48 % 41 % 40 % 39 % 38 % 34 % 34 % 36 % 37 % 37 % 38 %

巴拿马政府统计显示,2002年至2006年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116.9、131.0、140.0(初步估算)和151.4亿(估计)美元。[19]2002至2006年间增长强劲,多个行业增长强劲,交通运输和通讯业成为国内生产总值的最大部分。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在2003至2004年、2004年至2005年、2005年至2006年分别增长7.5%、6.9%和8.1%。[20]

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2%,较2007年11.5%放缓。2009年上半年增长因全球经济衰退而放缓至2.4%,但有望在2010年改善,增长率仍然是该地区最高之一,增长由建筑业、交通运输、港口及巴拿马运河相关活动、旅游业带动,使政府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2009年下降至43%,政府发行的债券在2010年2月达到投资级别。[21]联合国最近的报告强调巴拿马的减贫进展,2001至2007年间整体贫困率从37%下降到29%,而极端贫困率从19%下降到12%。然而,巴拿马仍然是拉丁美洲第二大收入分配不均的国家。[7]

参考文献

[编辑]
  1. ^ Export Partners of Panama. CIA World Factbook. 2012 [2014-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3). 
  2. ^ Import Partners of Panama. CIA World Factbook. 2012 [2013-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6). 
  3. ^ Sovereigns rating list. Standard & Poor's. [2011-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8). 
  4. ^ 4.0 4.1 4.2 Rogers, Simon; Sedghi, Ami. How Fitch, Moody's and S&P rate each country's credit rating. The Guardian. 2011-04-15 [2011-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5. ^ Berg, Andrew; Borensztein, Eduardo. Full Dollarization The Pros and Cons.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08-12-01 [2009-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6). 
  6. ^ Berg, Andrew; Borensztein, Eduardo (2008-12-01).
  7. ^ 7.0 7.1 Panama.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15-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8. ^ Savastano, Miguel. Dollarization in Latin America: Recent Evidence and Some Policy Issues. IMF Working Paper. 1996,. WP/96/4. SSRN 882905可免费查阅. 
  9. ^ Building the Panama Canal, 1903–2030. history@state.gov. Office of the Historian, Bureau of Public Affairs. [2019-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7).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Boughton, James M. Silent Revolution -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979–1989 (PDF). IMF. 2001-10-01: 799–803 [2019-04-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26). 
  11. ^ Boughton (2001), p763
  12. ^ 12.0 12.1 The Associated Press. Panama Canal Opens $5B Locks, Bullish Despite Shipping Woes.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6-26 [2016-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1). 
  13. ^ Archived copy. [2010-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9). 
  14. ^ 14.0 14.1 Macroeconomic Report - Panama (pdf).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June 2012 [2019-04-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8-21). 
  15. ^  本条目引用的公有领域材料来自美国农业部的文档《Panama: Biotechnology: Biotechnology Report》 作者 Hugo Salazar (查询于2007-08-07)。
  16. ^ "Panama Taxes Explained", Panama Tax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eb, 2012.
  17. ^ 17.0 17.1 "Panama: Country-specific information"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3-12-04.. U.S. Department of State (March 18, 2009).
  18. ^ Report for Selected Countries and Subjects. [2018-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3) (美国英语). 
  19. ^ 存档副本 (PDF). [2019-04-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3-05). 
  20. ^ Dirección de Estadística y Censo - Panamá. [2019-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31). 
  21. ^ 存档副本. [2019-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