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遗址
此条目的语调或风格或许不适合百科全书。 (2016年6月16日) |
小马遗址包含着两个不同的考古遗址:
其一是小马龙洞,位于台东县成功镇南方之小马聚落附近,地点约在小马海蚀洞遗址北方2.2KM处。洞穴位于一座石灰岩山壁下方,为一座海蚀洞,东侧为广大的海蚀平台,附近除此洞穴之外,并没有其他洞穴。洞穴的洞口朝向东南,同时可以容纳1~2人进出,最高处约3M,宽约1.5M。洞内向西北方向深入,进深至少20余米。
其二为小马海蚀洞,民国七十六至七十九年,黄士强教授在台东县东河乡马武窟溪口南北岸试掘的四处遗址之一(小马海蚀洞、东河北、东河南I、东河南II)。位于马武窟溪北岸的石灰岩地形中,1991年黄士强教授的报告中指出“东距海约800米,南距溪约400米。[1]”
小马龙洞
[编辑]小马龙洞遗址位于一座石灰岩山之岩壁下方,是一个海蚀洞穴,东侧即为广大的海蚀平台,附近除此洞穴之外,未见其他洞穴。根据地质上的研究,小马龙洞因为与小马海蚀洞的地点、海拔接相近,经推测其形成的年代应该相差不远。在考古挖掘方面,陈有贝教授于民国九十二年一月和二月进行考古探坑试掘[2],初步归纳了层位现象与文化期相的关系。由地表至地表下约40M处为现代扰乱层,可见各种现代扰乱物。再来是地表下70~100cm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出土文物包括陶片、石器与少量兽骨。接着是地表下约100~190cm为旧石器时代文化层,出土各种打制石器。[3]
各文化层方面,新石器时代文化层总共出土了126件陶片,可以分成素面硬陶、素面陶与绳纹陶三大类,素面硬陶集中出土于偏上层位[4],素面陶与绳纹陶集中出土于偏下层位。其中素面硬陶在陶质上与东海岸的阿美文化(或称静浦文化)陶器相近,被认为可能是两个相近的文化,不过详细的结果可能要有更多资料才能进一步做准确的判断。在石器方面,也出土了少量石片器以及石锤残件,但是这些石器的形制并无一定规制,所以推测不是当时固定或流行的石器种类。旧石器时代文化层方面出土了石质打制器物与废料。其依据材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砂岩或安山岩(主要)制之较大型标本,像是石锤、砍器、石片器等,一类是石英类材质所制之小型标本,像是玉髓、璧玉和玛瑙制成的小型刮器。而不论是何种质地,种类上皆以石废料最多,暗示本洞穴可能不是某些石器主要制造场所。另外在出土的石核砍器方面,比较特别的是其中一件石核砍器上带有明显的槌击痕,此种类型的器物亦出土于小马海蚀洞,因此两地的文化内容被认为应该有一定的类似性[5]。而同时兼具砍器与搥打痕特征也说明这两者并非有绝对的界线。最后在石英质小型石器方面,因为辨识不易,所以只能根据其边缘有无明显刃面制造、使用痕或型制的规整性,区分成小石器与石材(或废料)等2类。
从年代、地质条件以及出土的器物来比较分析之后,推测小马龙洞遗址应该相近于小马海蚀洞遗址,即约距今5000~6000年前左右[5]。在两个遗址的异同方面,相同的地方包括石器的主要种类组成类似,皆包括石槌、偏锋砍器、石片器、石英质小石器,以及各种石核和石片的废料。相异的部分则包括各种石器数量的比例不同,小马海蚀洞有最多的石片器,而龙洞的石片器在比例上数量较少。再来就是小马海蚀洞石英质小石器数量多,龙洞少。以及小马海蚀洞出土大量贝类,龙洞则无。[6]研究小马龙洞以小马海蚀洞为认识台湾旧石器时代的重要课题之一。虽然被认为有一定的类似性,但在相异的部分,则有待未来更深入的探讨。
小马海蚀洞
[编辑]小马海蚀洞并非限于一处,而是一由十数个洞穴所组成的遗址群,由于洞穴群彼此海拔相近故应为同一时期的海蚀作用所形成。海蚀作用约在更新世之后,全新世早期稍晚发生。黄士强教授在〈从东河地区谈东海岸史前文化及有关问题〉中指出“对于探讨东海岸史前文化的发生与演变,笔者认为东河地区属于关键性地区。[7]”原因为小马海蚀洞呈现了一个保存完整的文化层序。“值得注意的是地层中的含砂情形,即上部为土层,越往下含砂越多,最下为海砂层。[8]”洞穴形成后随海平面下降,先陶文化的人类社群首先进驻其中,并且陆续有不同时期的人类社群进驻,因此形成除海砂层外其他地层中均有文化遗留的现象。
小马海蚀洞遗址虽然在各时期文化层均有文化遗留出土,但调查主要的发现重点有两项:一是在第五洞发现属于先陶时期的蹲踞式墓葬,以及在第十洞发掘出一绳纹陶时期的屈肢墓葬。二,小马海蚀洞中呈现了(1)不同时期文化层序(2)不同遗址地理空间间是否有承袭性或相似的证据,在空间维度上此处的先陶文化与八仙洞中的潮音洞属于同一文化系统[8]。而在时间的因袭性上,绳纹陶文化层与卑南文化层(夹砂红褐陶)并无明显的界线,客观上只能用绳纹陶与占地层中陶片比例来呈现其程度(在黄士强教授的报告中是以绳纹陶比例小于10%认定为卑南文化层),而绳纹陶占有的程度也随时间逐渐减少,因此我们似乎能了解此二文化间有因袭性。而最上层的灰陶文化层,应该为阿美族先祖所遗留的遗留有灰陶(质地较硬),然而在层位上与卑南文化层并不衔接。
最后由于台湾东部位于欧亚大陆棚边缘,因此小马海蚀洞与其他台湾东部的先陶文化(旧石器)遗址,在探讨先陶文化居民迁徙的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小马海蚀洞形成于全新世(由文化层中的落石现象与海砂堆积判断[9]),并且时至今日位于海拔46米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海平面变动与居民迁徙之间的关系。冰河融解后,原居于台湾海峡的大陆性文化开始向台湾与大陆两处地势较高处迁徙。而东部先陶文化则原本就是居于大陆边缘的海洋性文化,故彼此差异甚大。
而以台湾整体的先陶与大坌坑遗址而言(两者层同时),旧石器与先陶文化并无继承的因袭关系,两者差异也甚大,且大坌坑文化应为透过渡海横跨海峡来到台湾[10]。因此应为海平面上升后,东部海岸线升高以至于东部并没有适合大陆性民族生活的腹地与环境。而迄及地形逐渐抬升东部出现较多的腹地,大坌坑此一较强势文化才取代原先的先陶文化,这也是为何东部的先陶文化延续至较为近晚。
参考资料
[编辑]- ^ 黄士强. 〈從東河地區談東海岸史前文化及有關問題〉. 《田野考古》.
- ^ 陈有贝. 〈小馬龍洞遺址試掘報告〉. 《田野考古》: p123.
- ^ 陈有贝. 〈小馬龍洞遺址試掘報告〉. 《田野考古》: p127.
- ^ 陈有贝. 〈小馬龍洞遺址試掘報告〉. 《田野考古》: P128.
- ^ 5.0 5.1 陈有贝. 〈小馬龍洞遺址試掘報告〉. 《田野考古》: P134.
- ^ 陈有贝. 〈小馬龍洞遺址試掘報告〉. 《田野考古》: P136.
- ^ 黄士强. 〈從東河地區談東海岸史前文化及有關問題〉. 《田野考古》: p2.
- ^ 8.0 8.1 黄士强. 〈從東河地區談東海岸史前文化及有關問題〉. 《田野考古》: p4.
- ^ 黄士强. 〈從小馬洞穴談台灣地區先陶時期文化〉. 《田野考古》: p45.
- ^ 黄士强. 〈從小馬洞穴談台灣地區先陶時期文化〉. 《田野考古》: p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