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安魂曲 (莱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约翰·莱特于1985年写成了他的《安魂曲》,选取了传统安魂弥撒中部分的内容,再加入圣经诗篇》的篇章,编成了共有七个乐章合唱作品。1986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将其出版,共有三个版本: 管弦乐团版、合奏小组版及合唱团与钢琴(或电风琴)的版本。乐曲是为了纪念于已过身的父亲[1],乐谱首页上标示了 "in memoriam L. F. R."(纪念 L. F. R.)[2]

当中的四个乐章首先于1985年3月14日在美国加州萨克拉门托佛利蒙长老会教堂(Fremont Presbyterian Church)初演,由莱特亲自指挥教会内的圣所合唱团及合奏团[3];全曲的首演则在同年10月13日于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爱人径联合循道会教堂(Lovers' Lane United Methodist Church),亦是由莱特作指挥,女高音凯伦·雪佛(Karen Shafer)担任独唱。

乐曲结构

[编辑]

莱特的安魂曲共分为七个乐章,大部分的乐章铺排仍然与一般天主教教会中使用的安魂弥撒经文相近,但篇幅最长的继抒咏(即俗称末日经)则几近删去,只保留最后一节《慈悲耶稣》,亦把全段奉献经英语Offertory删去;莱特在垂怜经后改以引用诗篇第130篇英语Psalm 130章节所写成的《我心深处》(Out of the Deep)代替。而在《羔羊经》及《永恒的光》之间,则插入了早于1976年写成,根据诗篇第23篇所写成的《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此外,莱特在在《羔羊经》及《永恒的光》两个乐章中,除原来的拉丁文经文外,亦加插了1566年《公祷书》版本中一些英文经文段落在内。

整首乐曲的结构如下:

  • 第一乐章:永恒的安息(Requiem aeternam)—包括了进堂咏及垂怜经。
  • 第二乐章:我心深处(Out of the Deep)—引用诗篇第130篇(全篇)
  • 第三乐章:慈悲耶稣(Pie Jesu)—取自继抒咏最后一段
  • 第四乐章:圣哉经(Sanctus)—包括了圣哉经及《迎主曲》
  • 第五乐章:羔羊颂(Agnus Dei)—除原有经文外,亦加入《公祷书》“丧礼礼文”选段(约伯记第14章1-2节、额我略圣歌在生命的中心,我们死了英语Media vita in morte sumus》、约翰福音第11章25节)
  • 第六乐章:耶和华是我的牧者(The Lord is my shepherd)—引用诗篇第23篇(全篇)
  • 第七乐章:永恒的光(Lux aeterna)—先引用《公祷书》“丧礼礼文”中启示录第14章13节,然后引入《永恒的光》,最后垂怜经的段落重新再现。

延伸阅读

[编辑]
  • Campbell, John Wert. The role of plainchant in the choral music of John Rutter (Dissertation. 
  • Walz, Matthias. Hans Gebhard英语Hans Gebhard-Elsaß , 编. John Rutter. Requiem.. Harenberg Chormusikführer (Harenberg). 1999: 742–743. ISBN 3-611-00817-6. 

注释

[编辑]
  1. ^ O'Regan, Tarik. About this Recording. [28 January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31). 
  2. ^ Score 1986,第1页.
  3. ^ Score 1986,第I页.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