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澎湖厅城

这是一篇优良条目,点击此处获取更多信息。
坐标23°33′47″N 119°33′44″E / 23.563035512646°N 119.562200932316°E / 23.563035512646; 119.562200932316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媽宮古城
澎湖厅城
Má-king Siânn
妈宫城
妈宫城、光绪城、海底龙宫
顺承门(小西门)与城墙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澎湖县马公市
建成时间 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起建
 清朝光绪十五年(1889年)落成
当前用途举办者:吴宏洛淮军
公众参观开放时间:全日开放
参观费用:免费
官方名称妈宫古城
类型登录等级:国定古迹
登录种类:城郭
详细登录资料

澎湖厅城,位于台湾澎湖县马公市码头区,马公市古名妈宫,故亦称妈宫城台湾话Má-king siânn)、又因兴建年代为大清光绪年间,亦作光绪城。澎湖厅城为砖石城,由澎湖水师镇首任总兵官吴宏洛负责督造,光绪十三年(1887年)动工、光绪十五年(1889年)落成,耗资23,537两,是台湾清领时期最后一座军事防御性的城池。[1]:32-35

澎湖厅城依“厅级”规制,设有六座城门,大半部分在日治时期因都市改正计划被阶段性拆除,用以填海造港,剩余城垣因位处军事要地及驻军考量,尚有大西门(中兴门)、小西门(顺承门)及西侧城墙保留迄今[2]民国74年(1985年)8月19日被公告为“国定古迹[3],现另作观光旅游之用途[4]

背景

[编辑]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光绪甲午新修台湾澎湖志》卷首澎湖城全图(1959年扬州古旧书店油印本)

大清光绪八年(1882年),清廷法国因“越南问题”僵持不下,遂在越南、云南边境交战,史称“清法战争”。战火持续延烧至光绪十年(1884年)年底,法国舰队进犯台湾北部,引发一系列西仔反战役,并于光绪十一年农历二月十三(新历1885年3月29日)发动澎湖之役,法军仅以三日之功便占领位于台湾外海的澎湖群岛,双方几经谈判,终于在农历四月廿七(新历6月27日)缔结“中法新约”,法军才将军队逐批撤出澎湖。[5][6]

清法战平之后,清廷有感台湾之海防地位日益重要,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正式建省之前[7],以澎湖在清法战役中轻易失陷为殷鉴,计划加强当地防务。战后闽浙总督杨昌濬刘铭传淮军)亲自来澎湖勘察时,见全澎重兵集中于妈宫港区,火炮布局不完整,地理更是“四面莅海,形势散漫,无险可守”,加上澎湖绅民亦奏请建城的情况下,获得朝廷首肯。[8]:48

除了决议兴筑城池和炮台之外,光绪十二年(1886年)复将澎湖水师协海坛水师镇的编制对调,原澎湖水师协编制调升为澎湖水师镇(海坛水师镇降为海坛水师协),最高军事长官从副将改置为总兵淮军出身的吴宏洛原为海坛镇总兵官,因此调任澎湖,成为澎湖镇首位总兵官,并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农历十一月实际赴任。[9][10]

光绪十三年(1887年)农历十二月,吴宏洛择址督造于妈宫社,妈宫城开始建造,并委乡绅黄济时训导,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农历十月竣工。[9]妈宫城兴建因当地工役不足,参与筑城的主体多是外地调来的军兵。因官方全力督造,未及两年间,便将妈宫城与周遭附属行政和军事设施一并完工,总计耗费23537两,款项由台湾善后局全数支付。[8]:48-53

规制

[编辑]

周围长度为清制789丈2尺5寸、墙垛计570个、城墙高度包含城垛约1丈8尺,另外墙根嵌入地面3尺5寸、城池厚度2丈4尺。妈宫城格局尚称方正,面积约26公顷,东南二面临海而筑,城垣北侧引有护城河一道。城门设六座,分别是东门、北门、西门、南门、小西门与小南门,其中除了西门接壤金龟头炮台等军事设施之外,城门上皆盖有门楼以做御敌之用,东门、西门、北门内盖有更楼(鼓楼[11])各两间,东侧城墙设有炮位一尊。[9][12]

砌城所用石材以澎湖当地所产的硓𥑮石玄武岩为主,墙身厚度为2丈4尺,较一般城墙厚出6尺。墙面外部以染红的螺壳灰粉涂刷,让妈宫城整体外观状似红砖城壁,日后日本人甚至将妈宫城称作“海底龙宫”。[8]:48-53

澎湖厅城(光绪15年设置状况)[8]
分区 城垣 别名 图片 位置 拆除年份 备注
北甲 北门 拱辰门 约今马公公车总站附近 昭和13年
(1938年)
曾作“观风楼”澎湖气象站使用
城外为墓区,时称“鬼仔山”,通往火烧坪社
北门-东门城墙段 约今马公市民生路段 前有一道护城沟渠
日治时期墙外建有卫戍病院
东甲
东门 朝阳门 约今马公市民权路与民生路路口 城外时称“埔仔尾”,通往红木埕社、文澳地区
东门-东城炮台城墙段 约今马公市三民路接民福路段
东城炮台 约今马公市仁爱路与民福路斜坡处 日治时期比邻松岛公园
南门-东城炮台城墙段 约今马公市民福路接中山路段 明治40年
(1907年)
南甲 南门 迎薰门 约今马公市中正路与中山路路口 官用码头
南门-小南门城墙段 约今马公市中山路段
小南门 即叙门 约今马公市民族路与中山路路口 商用码头
(原水仙宫渡头西移)
小南门-小西门城墙段 约今马公市中山路与新复段
小西门 顺承门 马公市新复路 保留 尚存,但外观已然改变
小西门-西门城墙段 马公市新复路段 含括今笃行十村
北甲
西门 大西门 马公市新复路接介寿路段 唯一未盖有御敌门楼的城门
西门-北门城墙段 马公市介寿路接民生路段 包覆陆军澎湖防卫司令部

聚落

[编辑]
澎湖厅城模型(摄于澎湖生活博物馆

自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领有澎湖之后[13],妈宫街因濒临港湾,常有军队驻扎,四季皆可停泊船只,商业活动频繁,渐渐发展成热闹的市街,在乾隆朝形成所谓“七街一市[注 1]”,市街活动多由官府和班兵把持,驻扎澎湖约有七个标营[注 2],各自设有庙馆伙房广布于妈宫四周[注 3],造成军民杂处的乱象[16]:57-62道光朝之后,地方教育和商业发展渐趋蓬勃[16]:127-129、到光绪年间,妈宫已发展成“十街二市[注 4]”的规模[9]

妈宫城含括的滨港区域,由“东甲”、“南甲”和“北甲”组成,当时合称作“妈宫三甲”[18]。约莫于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妈宫仅有“东甲”(官署区)和“南甲”(港埠区)两个聚落形成[16]。妈宫东甲因与官府关系密切,很早便有奉祀玄天上帝、此具备军事色彩的神祇当作聚落的信仰中心(东甲北极殿)。南甲最初的领域则含括妈宫西半部,如火烧坪、澳仔底以及测天岛(小案山)等地,一同集结成神明会的组织;然后在同治三年(1864年)海灵殿落成,确立南甲为一独立祭祀圈或生活圈的态势俨然成形[19];由于海灵殿起建全由民间出资,也成为民间势力崛起的表征。[16]

清末澎湖总镇署 衙门(今马公市仁爱路与建国路附近)

“北甲”聚落的形成时间稍晚,大约于清领末期才有祭祀“朱府王爷”的神明会组织[20],直到日治时期的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才正式起建北甲的角头庙(北甲北辰宫[16]。综论妈宫三甲的聚落,约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吴宏洛奉旨筑城的时候便已存在。[18][8]:56-57

妈宫城筑城之际,吴宏洛也对城内行政和军事设施进行大规模兴建和迁移,例如兴建澎湖镇总兵衙门时,便拆除班兵的南澳庙馆、或者购买民房,拆地举建[9]:175,又或将原设于文澳(今东文里、西文里)的澎湖通判衙门移设至天后宫西侧的旧水师副将厅署(地点位于今洪根深美术馆)等等事宜[12]。吴宏洛尚在城中较为偏僻的地方建设水雷局、军煤厂和火药局,又于水仙宫附近新增标营布署,以便监控水陆出入的人员[9]

台湾学者黄小平认为,光绪十一年(1885年)澎湖之役战后的妈宫城建设,城内整体的建设和规划“相当缺乏前瞻与远见”,完全是为满足军事上的需求而建,并无纳入澎湖当地民生和经济需求做全盘考量。[8]:53

陷落

[编辑]

马关条约

[编辑]

1894年(光绪二十年、明治二十七年),大清与日本因“朝鲜问题”爆发战争,史称“甲午战争”,清军于同年12月溃败,在翌年1月初派遣时任湖南巡抚邵友濂赴日本谈判议和,因邵友濂层级太低被日方拒绝会见,清廷只得改派李鸿章李经方赴往日本,并于同年3月抵达下关,正式与日本总理大臣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展开会谈。同一时期,日方在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新历3月21日,便已集结军舰在澎湖海域周围,预备拿下澎湖,对清廷施予更大谈判的压力。[21]

澎湖当时已筑建妈宫城,设立电报局、水雷局,以及增建五座新式炮台,俨然成为台湾海峡的军防重心,预备迎战日军来袭。3月23日,日军“比志岛混成支队”从澎湖岛位于东侧的龙门里正角(今湖西乡龙门村)抢滩登岸,由于澎湖的重兵多布阵西侧,日军从东侧出现清军完全猝不及防。3月24日,比志岛混成支队占领拱北山炮台(今湖西乡城北村),然后兵分二路,抢占文澳、红木埕等高地持续挺进。妈宫城的东门炮台炮击一度中断日军脚步,但日军旋即增调野战山炮,妈宫城外守军设施被击毁,日军顺势攻入朝阳门(东门)与拱辰门(北门),并占据东门炮台等军事设施,妈宫城宣告失陷,日军占领澎湖群岛全境。[3][22]:22-23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明治二十八年)新历4月17日,清廷与日本帝国签订合约,史称马关条约(日方称“下关条约”,英语:Treaty of Shimonoseki),条约内容共11款,其中包括割让台湾、澎湖群岛予日本。新历5月8日,清日双方在山东烟台换约,大清官员即日起全数撤出台湾和澎湖群岛,澎湖主权自此易帜。[21]

城内设施变迁

[编辑]

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三月,日军领有澎湖之后,收编原清朝官府的机关,当局为殖民目的积极管理澎湖秩序,开始陆续设置警察、医院、公共澡堂和新式学校等单位和设施,兹收录征用列表如下:[8]:72-73

日治初期清代官署、庙馆征用情形(1895-1912)
清代末叶 日治初期 改设年份 备注
澎湖总镇官署 澎湖(岛)(行政)厅 1895 1933年迁出,启用新建的澎湖厅舍[8]:178,今澎湖县政府之建筑
要塞炮兵队 1896 后改制迁移
大校场 妈宫重炮兵大队 1908
澎湖通判厅署 宪兵队 1895 2020年改为洪根深美术馆[23]
澎湖天后宫 国语(日本语)传习所 1895 借用,后迁移程朱祠、昭忠祠
程朱祠、昭忠祠 国语(日本语)传习所 1896 1899年拆除改建成妈宫公学校(今马公国民小学前身)[24]
妈宫风神庙 妈宫辨务署替代官舍 1898
左营中军守备署 妈宫小学校 1900
电报局 澎湖岛电信通信所 1895 后并于邮便所
监狱 监狱所、警察所 不详 后撤废
澎湖厅官舍 1909
演武场 1905
城外北侧军营 卫戍病院 不详 1945年卫戍病院毁于美军轰炸[25]
一新社(育婴堂) 澎湖普济院 1899
盐仓 盐课局 不详
义仓 澎湖二等邮便局 1896 1924年迁移

铜山馆
铜山馆美山伙房 妙心寺 1896
铜山馆坑尾伙房 测候所 1896
提标馆 兵器支场 不详
提标馆新承祠 警察署 不详
提标馆大伙房 澎湖岛病院官舍 1908
施公祠 澎湖岛病院 1914 澎湖医院前身
海坛馆 1896
海坛馆东邻伙房
南澳馆 妈宫澳务所(出张所) 1898

拆城

[编辑]

由于妈宫城池最初仅为满足军事需求而设计,城内面积仅26公顷,规模已嫌狭小,军用地又占去西半部,平民活动因无法向外侧扩展,相对集中于城墙内部;但当日本官员来澎,不乏携家带眷进驻妈宫城,外来人口增加,更彰显厅城地狭人稠的问题。根据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台湾总督府的调查,澎湖在一方里内人数有6,739名,密度为全台湾最高,放诸日本内地则仅次于东京大阪。日本当局为日后实施“都市改正”计划,妈宫聚落在受限于腹地不足、缺乏拓展空间的情况下,拆除城墙也成为势在必行的选项。[8]:62-106

第一次拆城

[编辑]

明治四十年(1907年),澎湖厅厅方为增加港区和市区连结的便利性,决定拆除妈宫城南侧城墙,用于第二栈桥与第三栈桥间进行填海造港。又由于当年澎湖曾发生饥荒,厅方乃颁布“以工代赈”的政策,将贫民编入施工队伍,并于3月23日颁布民工组织规范。妈宫城墙西起即叙门(小南门),经迎薰门(南门),至东面城墙的南半部为止,拆除长度约莫376米。此后妈宫城南侧、东南侧呈现面海的景象,为船只提供较宽敞的货物装卸场所,港口设施也获得更新与提升,对马公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8]:82-83

市区改正

[编辑]
澎湖妈宫市区改正计划图面(1912年8月1日)
妈宫街井规划平面图,图上标示妈宫五个通称町名,分别为宫内町、北町、东町、南町、西町。(1912年1月1日)

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澎湖厅拨款进行妈宫市街测量,以及着手市街规划作业。但由于妈宫城内当时街路非常狭小,路径曲折,并无任何地下水道设备,同时家舍眷养动物,人畜混杂,恣意便溺,卫生条件不佳,规划作业十分繁复。澎湖厅方的妈宫市街改正设计图在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完成之后,立即向台湾总督府呈请核可,在大正元年(1912年)8月1日获得批准,澎湖第一个近现代城市规划工程遂在妈宫城区开工。[22]:51-54

妈宫市街改正计划图先后经过两个版本,分别是大正元年八月版和十月版。前案规划草图一出,其街道过于辽阔,没有将冬季东北季风危害纳入考量,亦低估妈宫人口的拥挤程度[注 5],因此澎湖厅立即将前案缺失修正成后案,此大正元年的十月版本也奠定了妈宫城区往后数十年的都市发展基础。[8]:120-127

第二次拆城

[编辑]

昭和十二年(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件爆发,大日本帝国国民政府领导的中华民国展开第二次中日战争。日本政府因此颁布澎湖港区与中国沿海岸口通商的禁令,妈宫港(马公港)也预备从渔业、商业用途转型成军用港口。但是早于1920年代,妈宫港便面临水深不足的问题,不利大型船只停泊。大正十三年(1924年)、昭和四年(1929年)和昭和六年(1935年)间,澎湖厅皆有延请技师来进行筑港的调查,直到昭和十年(1935年)间,澎湖厅才正式拟订妈宫港的建港计划。[8]:184

照片中左上角即为清代妈宫城范围,滨海的内湾处即为妈宫港一隅。(马公港空照图,摄于2015年)

妈宫港工程分两个阶段开始,第一阶段从昭和十二年(1937年)10月10日开始,主要修筑第三栈桥处;第二阶段则开始于昭和十三年(1938年),在第三栈桥处的北边起建另一座渔港,并于陆地上兴建制冰厂、贮油槽、船坞(船扬场)、鱼市场等现代化港口附属设施,将妈宫东侧沿海海岸线全修筑成供船只停靠的人工岸壁,并延伸两座围堤,可供六十艘渔船停靠,成为一个连结海军、陆军、渔业和商业的码头。[3][8]:184-185

此一筑港工程历时近三年,在昭和十五年(1940年)四月竣工,总共耗费853万日圆。筑港工程所需造堤和砌造岸壁的石材和土方,则从妈宫城垣拆做材料使用:自朝阳门(东门)至拱辰门(北门)城墙段全数拆除,也包括松岛公园旁连结至朝阳门的围墙在内。此段城墙拆除,让妈宫三甲与隔绝近五十年的鬼仔山、火烧坪、埔仔尾等区域在地理上重新连结,也象征妈宫城正式从妈宫市街居民的生活舞台上消失。[8]:184-185

现迹

[编辑]

现仅残存顺承门、大西门连结至马公市民生路段的城垣,因其做为澎湖岛要塞司令部(今陆军澎湖防卫指挥部)、澎湖岛重炮兵联队本部厅舍的外围设施,具备军事价值,1945年政府接收台湾后亦沿用下来,遂得以保留迄今。民国51年(1962年),大西门进行改建,现正式名称作“中兴门”。[3][1]:32-35

其他

[编辑]
  • 澎湖乡绅庄东(1903年-1984年)曾凭幼年记忆所及,以油画笔法绘出妈宫城尚未拆除前的市街景致,收录于《庄东书画遗作专辑》一书中。[27][28]

相关条目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约莫在乾隆年间便有所谓的“七街一市”,即指环绕澎湖天后宫附近的闹街,分别是“右营直街”、“右营横街”、“左营街”、“渡头街”、“海边街”、“仓前街”以及“大井街”,一市则为天后宫庙埕的“鱼市”。[14]
  2. ^ 分别是“水师提标营”、“闽安标营”、“海坛标营”、“南澳标营”、“南澳标右营”、“铜山标营”、“铜山标右营”、“烽火门”。[14]
  3. ^ 庙馆设置源自于朝廷实施三年一换的班兵制度,期满之时,因季风难行,班兵必须滞留澎湖,常常导致盘缠耗尽仍不得归返。各标营为了解决调防的食宿问题,先后于妈宫各处购置房产,之后更向四周扩散,甚至开始有大批产业,或以收受租金为庙馆收入来源。[15]
  4. ^ 街道增加“太平街”、“东门街”(今重庆街)和“小南门街”(今民族路南段);而原有天后宫庙埕的鱼市旁,新增一个“菜市”,虽曰“二市”,其实都在同一处。[17]
  5. ^ 澎湖天后宫中央老街街区因开发过早,建物密集、土地分割过细,因厅方难以处理,无法有效纳入市区改正,曲折的道路现象仍保留迄今。东甲部分新辟道路的情况稍好,但整体而言仍嫌纷杂。反倒是妈宫城外(北郊)因土地取得容易,道路规划显得较为笔直和平整。[26]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陈, 英俊; 高, 启进; 林, 文镇; 郭, 金龙. 《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 澎湖县: 澎湖县政府文化局. 2010. ISBN 9789860262797 (中文(台湾)). 
  2. ^ 张, 志远. 《台灣的古城》. 台北县: 远足文化. 2009. ISBN 9789866731006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媽宮古城〉. 国家文化资产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9) (中文(台湾)). 
  4. ^ 刘, 禹庆. 〈順承門重新開放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辦活動昭告天下〉. 自由时报. 2018-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2) (中文(台湾)). 
  5. ^ 许, 毓良. 〈清法戰爭〉.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0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4) (中文(台湾)). 
  6. ^ Dodd, John (德约翰). 《泡茶走西仔反:清法戰爭台灣外記》. 由陈政三翻译 第二版. 台北市: 五南. 2015. ISBN 9789571181837 (中文(台湾)). 
  7. ^ 许, 雪姬. 〈臺灣省〉.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0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7) (中文(台湾)). 
  8.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张, 玉璜. 《媽宮(1604-1945):一個臺灣傳統城鎮空間現代化變遷之研究》. 澎湖县: 澎湖县立文化中心. 1998. ISBN 9570215895 (中文(台湾)). 
  9. ^ 9.0 9.1 9.2 9.3 9.4 9.5 林, 豪. 《澎湖廳志稿》. 南投市: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998 [1893]. ISBN 9570210427 (中文(台湾)). 
  10. ^ 蔡, 文腾. 《軍事佈防的變遷∼以澎湖為探討中心(1945年以前)》. 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 2004 (中文(台湾)). 
  11. ^ 〈更樓〉. 古老的遗迹.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8) (中文(台湾)). 
  12. ^ 12.0 12.1 杨, 丽祝. 〈澎湖廳志〉. Penghu.Info|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2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6) (中文(台湾)). 
  13. ^ 许雪姬. 〈清領時期總論〉.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10-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中文(台湾)). 
  14. ^ 14.0 14.1 林豪 1893.
  15. ^ 张玉璜 1998,第35–41页.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余光弘. 《媽宮的寺廟:馬公市鎮發展與民間宗教變遷之研究》 (PDF).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1988 [2020-02-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9-25) (中文(台湾)). 
  17. ^ 张玉璜 1998,第60页.
  18. ^ 18.0 18.1 许玉河. 〈媽宮三甲與闔澎三大公廟〉. Penghu.Info. 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中文(台湾)). 
  19. ^ 林美容. 〈由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地域的構成與發展〉. 《历史月刊》. 1988, (9) (中文(台湾)). 
  20. ^ 郭金龙. 〈第十章.澎湖天后宮的交陪廟〉,《開臺澎湖天后宮志》. 澎湖县: 开台澎湖天后宫管理委员会. 2006: 345–346. ISBN 9868272300 (中文(台湾)). 
  21. ^ 21.0 21.1 许, 毓良. 〈馬關條約〉.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0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中文(台湾)). 
  22. ^ 22.0 22.1 许, 雪姬. 《澎湖縣志.卷九.城市志》. 澎湖县: 澎湖县政府. 1990. 
  23. ^ 〈洪根深美術館即將於年底開幕 〉. 澎湖日报. 2020-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8) (中文(台湾)). 
  24. ^ 许, 玉河. 〈媽宮風神廟〉. Penghu.Info|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2) (中文(台湾)). 
  25. ^ 颜, 其硕. 《陋巷雜草》. 澎湖县: 颜其硕. 1969 (中文(台湾)). 
  26. ^ 张玉璜 1998,第183页.
  27. ^ 许, 雪姬. 〈莊東〉. Penghu.Info|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2005 [2020-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6) (中文(台湾)). 
  28. ^ 庄, 东. 《莊東書畫遺作專輯》. 澎湖县: 澎湖县立文化中心. 1990 (中文(台湾)). 

23°33′47″N 119°33′44″E / 23.563035512646°N 119.562200932316°E / 23.563035512646; 119.56220093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