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天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球状星团
一些天体

天体(astronomical object,也称为celestial object)是存在于可观测宇宙中的任何自然形成的物质实体,又关联性的结构[1]。在天文学的术语中,"物件"和"物体"通常可以互换使用。然而,“天体”或“天球体”可以是一个单一、紧密结合、连续的实体,也可以是复杂、可能由多个有形与无形、可见与不可见的物体甚至其它次结构之物体组成。

复杂、凝聚力较弱天体的例子包括行星系星团星云星系,而单一、紧密结合、连续的天体有小行星卫星行星恒星等。彗星可以被识别为两者兼具的天体:当提到冰和尘埃的冻结时,它是后者,当描述整个彗星及其弥漫的彗发彗尾时,它是前者。

历史

[编辑]

早期文化以神话灵魂标示天体。它们认为这些天体 (和它们的运动)导致的现象包括干旱季节潮汐。一般还相信第一位的专业天文学家是祭司 (例如僧侣),他们了解的天空神圣的,因此古老的天文学和现在所谓的占星学是联系在一起的。古老的结构可能和天文校准有关 (像是巨石阵),可能完全符合天文学和宗教功能。 世界各地的历法都是依据太阳月球(测量)设置的,对农业的节庆非常重要,并给出每年收获的正确时间。现在最通用的西历是以罗马历为基础,将一年分为大月31天,小月30天,相互交替的12个月。在公元前46年,凯撒采用起源于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天文学家Callippus所提出一年长度为365 1/4天历法改革

星系和更大的结构

[编辑]

宇宙可以被看作是具有阶层结构的[2]。在大尺度结构上,其基本组成部分是星系。星系可以组织成星系群星系团,并且通常包括在更大的超星系团中。沿着几乎空的空洞之间的巨大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横跨可观测宇宙的网络[3]

星系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包括不规则椭圆圆盘的形状,这取决于它们的形成和演化历史,包括与其它星系相互作用可能导致的星系合并英语Galaxy merger[4]。圆盘星系包括透镜状螺旋状,其特征包括螺旋臂和独特的。大多数星系在核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这可能导致一个活跃的星系核。星系也可以有像是卫星的矮星系球状星团[5]

在星系内

[编辑]

星系的主要成分是以气态物质组成,这些气态物质通过引力自我吸引,形成阶层的型态聚集在一起。在这些层面上,产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恒星,它们通常存在于由各种星云凝聚组成的星团中[6]。恒星形态的多样性几乎完全由这些恒星的质量、组成和演化状态决定。恒星可以在多星系统中被发现,这些系统在一个层次组织的结构中围绕彼此运行。行星系统和各种不同的小天体,例如小行星、彗星和碎片等,可以在围绕新形成恒星的原行星盘分层吸积的过程中形成。

赫罗图(H-R图)显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恒星-绝对光度与表面温度的关系。每颗恒星都遵循着这张图上的一条演化轨迹。如果这条轨迹将恒星带过一个包含内在变数类型的区域,那么它的物理性质会导致它成为一颗变星。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赫罗图上包括盾牌座δ天琴座RR造父变星等区域的不稳定带[7]。一颗正在演化的恒星可能会喷射出其大气层的一部分,形成一个星云,或者稳定地形成一个行星状星云,或者在一次超新星爆炸中形成一个遗迹。取决于恒星的初始质量和是否有伴星的存在,恒星可能会以致密天体的形式度过其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要么是白矮星中子星,或者是黑洞

形状

[编辑]
合成的影像显示球形的矮行星谷神星,大致上是球形的灶神星,和块状的爱神星

IAU对行星矮行星的定义要求绕太阳运行的天体经过成圆过程,达到大致的球形,这一程序称为流体静力平衡。从较小的岩石行星(如火星)到气态巨行星(如木星),都可以看到相同的球体形状。


任何尚未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绕着太阳运行的自然天体都被IAU归类为太阳系小天体(SSB)。它们有许多不是球形,只是由落下的灰尘和岩石随意吸积而形成的块状物;没有足够的质量来产生成圆整所需的热量。一些太阳系小天体只是相对较小的岩石集合,这些岩石在重力作用下彼此依偎在一起,但实际上并没有融合成一个大的基岩。太阳系小天体中的灶神星足够大,至少经历了部分行星分化

像太阳这样的恒星也是球状的,这是因为等离子是一种可以自由流动的流体,也会受到引力的影响。与恒星形成过程中释放的初始热量相比,正在进行的恒星核合成对恒星来说是一个更大的热源。

按位置分类

[编辑]

下表按位置或结构列出了天体的一般类别。

太阳系天体 太阳系外 可观测宇宙
简单主体 复合物件 扩展物件
行星
矮行星
小行星
恒星 (见下文)
依照光度 / 演化
  • O (蓝色)
  • B (蓝白色)
  • A (白色)
  • F (黄白色)
  • G (黄色)
  • K (橙色)
  • (红色)
系统
恒星集团
星系
盘与物质
宇宙尺度
从下到上是根据与地球的距离排序,以对数
表示可观测的宇宙中目前已知的著名天体。
在以太阳为中心的可观测宇宙的对数地图上
标出210个值得注意的天体。图中包括每个
天体的小视图和一些显著特征。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Task Group on Astronomical Designations from IAU Commission 5. Naming Astronomical Objects.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AU). April 2008 [4 Jul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 August 2010). 
  2. ^ Narlikar, Jayant V. Elements of Cosmology. Universities Press. 1996 [2022-04-16]. ISBN 81-7371-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4). 
  3. ^ Smolin, Lee. The life of the cosmos有限度免费查阅,超限则需付费订阅.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1998: 35. ISBN 0-19-512664-5. 
  4. ^ Buta, Ronald James; Corwin, Harold G.; Odewahn, Stephen C. The de Vaucouleurs atlas of galax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301. ISBN 978-0-521-82048-6. 
  5. ^ Hartung, Ernst Johannes. Astronomical Objects for Southern Telescopes. 1984-10-18 [13 February 2017]. ISBN 0521318874. 
  6. ^ Elmegreen, Bruce G. The nature and nurture of star clusters. Star clusters: basic galactic building blocks throughout time and spac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AU Symposium 266: 3–13. January 2010. Bibcode:2010IAUS..266....3E. arXiv:0910.4638可免费查阅. doi:10.1017/S1743921309990809. 
  7. ^ Hansen, Carl J.; Kawaler, Steven D.; Trimble, Virginia. Stellar interiors: physical principles,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library 2nd. Springer. 2004: 86. ISBN 0-387-20089-4. 

外部链接

[编辑]

进阶读物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乾象典·星辰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