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夜 (著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夜》由左岸文化于2006年出版的繁体中文译本封面
原名Un di Velt Hot Geshvign
作者埃利·维瑟尔
译者陈蓁美 (繁体中文)
类型自传、回忆录、小说
语言意第绪语
主题大屠杀
发行信息
出版机构左岸文化 (繁体中文)
出版时间1955年 意第绪语
1958年 法语
2006年 繁体中文
出版地点阿根廷
媒介出版 (平装)
规范控制
ISBNISBN 0-553-27253-5 (英文)
ISBN 9867174593 (繁体中文)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埃利·维瑟尔为从底层算第2层,再从左算第7人位在木柱旁、时年16岁)

》(意第绪语Un di Velt Hot Geshvign‎)是埃利·维瑟尔取材自本身经历的著作,记述他和父亲施罗摩在1944年至1945年间,二次大战接近尾声、犹太人大屠杀的极端时期,被送往纳粹德国奥斯威辛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的种种际遇。

内容概要

[编辑]

在短短逾百页稀少、片段的叙述中,维瑟尔以他的单纯对比大屠杀的残酷骇人,写下关于上帝已死及对人性渐长的厌恶,呈现了集中营内父子关系的逆转:父亲干瘪、孱弱,而他成了他父亲的照顾者,满腹憎恨而愤世。“但愿我能摆脱这累赘……我紧接地为自己感到羞耻,永远感到羞耻。”在《夜》中,一切事物都是反转的,所有价值都已泯灭。“这里没有父亲、没有兄弟、没有朋友,”一个囚监[1]曾对维瑟尔说:“人人只为自己而生而死。”

1945年4月,当美军终于抵达、解放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时,维瑟尔只有十六岁,他的父亲在布痕瓦尔集中营染上痢疾,过世于1月28日。维瑟尔离开集中营后,他已对上帝和人类失去信任,闭口不提他的任何经历,只寄望时间能让他认清世界。沉默了十年后的1954年,他以意第绪语写了一份865页的手稿,1955年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发表,出版为《而世界依然缄默》(Un di Velt Hot Geshvign)一书。同年5月被法国小说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说服,答应为更广大的读者而书。

然而,即使有莫里亚克背书,维瑟尔的作品仍一再被出版社退稿:理由是它太“病态”,不会有人想了解当年的历史。1958年,经过莫里亚克一再奔走,长178页的《夜》终于由子夜出版社在法国付梓,并于1960年9月在美国出版了116页的英语版本。五十年后,它和普利摩·李维的《如果这是一个人》及安妮·法兰克的《安妮的日记》齐名,并列为犹太大屠杀的经典作品。

注释

[编辑]
  1. ^ 囚监(Kapo),意指由囚犯中选出的纳粹集中营警卫。参考:《夜》(ISBN 9687174593)第85页 编按

参考资料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 埃利·维瑟尔人文基金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Greenberg, Irving, and Alvin H. Rosenfeld (eds.) (1978). Confronting the Holocaust: The Impact of Elie Wiesel.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Sibelman, Simon P. (1995). Silence in the Novels of Elie Wiesel. St. Martin's Press.
  • Wieseltier, Leon (1998). Kaddish. Random House.
  • Young, James E. (1988). Writing and Rewriting the Holocaust.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研读指引

相关著作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