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多曼LZ-5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Doman LZ-5
概观
类型通用直升机
乘员2人
首飞1953年4月27日
生产多曼英语Glidden Doman直升机公司
产量3架
现况已取消
主要用户美国陆军
技术数据
长度37ft10in(11.53m)[1]
高度10ft5in(3.18m)
空重3,250lb(1,470kg)
负载重量6名乘客/4具担架/2,205lb(1,000kg)
最大起飞重量5,200lb(2,359kg)
发动机莱康明SO-580-A1英语Lycoming GSO-580风冷8缸水平对卧引擎
推力400hp(300kW)
性能数据
最大速度104mph(167km/h,90kn)
巡航速度99mph(159km/h,86kn)
爬升率850ft/min(4.3m/s)
最大升限11,500ft(3,500m)

多曼LZ-5是一款由格利登·多曼英语Glidden Doman于1950年代研制的通用直升机。尽管签订了国际制造协议,但该飞机从未进行过批量生产,仅制造了三架原型机。其中两架被美国陆军购买,并命名为YH-31,最终成为VH-31[2]

发展

[编辑]
美国军方的 YH-31 原型机

与之前的LZ-1LZ-4一样,LZ-5采用了设计师格利登·多曼英语Glidden Doman的非正统平衡环架旋翼头系统,该系统取消了旋翼铰链和阻尼器,并包括软平面动态设计的叶片。伺服控制系统完全包含在旋翼头内,没有外部油箱或管道。尾桨也是无铰链且自由浮动的,以消除尾桨快速转动时的应力。在其他方面,LZ-5具有传统的直升机主旋翼和尾桨配置。飞行员和副驾驶座位在机头的引擎上方,后面则是一个可载运六名乘客的货仓。该引擎透过排气喷射器进行冷却,从而节省了能源,使有效载荷增加了800pounds。该飞机采用轮式四轮起落架,其主要装置带有双轮。 第一架原型机(注册号N13458)于1953年4月27日首飞,到1955年底,两架原型机交付给陆军(52-5779 和 52-5780)。最终,陆军得出结论,他们不再额外需要这种尺寸大小的活塞动力直升机,因此没有进一步采购的计划。经过陆军广泛的飞行测试和飞行员培训后,其中一架原型机被海军接管,用于帕图森特河海军航空测试中心的直升机飞行研究计划。后来,这架飞机被多曼公司重新购买并用于其商业销售工作。 多曼继续开发该款直升机,与加拿大Fleet英语Fleet Aircraft合资建造了另一架LZ-5。LZ-5于1954年同时在美国和加拿大获得型号认证。第三架在加拿大的注册号码为CF-IBG,在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的注册号码为N812。LZ-5在1960年的巴黎航展上进行了飞行。这架飞机还进行了改装,安装了全盲飞行仪表,作为教练机并命名为D-10。 而后采用涡轮增压引擎的版本则为D-10B。 多曼将军用版本的生产权出售给希勒,并将意大利市场的生产权出售给安布罗西尼英语SAI Ambrosini。 最终,这些计划都没有实现,LZ-5也从未投入量产。

1969年多曼直升机公司倒闭后,第二架陆军原型机被带到由史丹利·希勒英语Stanley Hiller 创办的位于加州希勒航空博物馆英语Hiller Aviation Museum 展出。该直升机于2009年返回康涅狄格州,在新英格兰博物馆英语New England Air Museum展出。。[3]

型号

[编辑]
  • LZ-5(3架)
    • YH-31 -用于军事评估的LZ-5,武装版本为VH-31
  • D-10B -装配莱康明O-720涡轮增压引擎; (LZ-5本来预计的量产版本)

参考

[编辑]
  1. ^ Bridgman 1956,第264页
  2. ^ John M. Andrade (1979). U.S. Military Aircraft Designations and Serials, Midland Counties Publ., p. 121
  3. ^ Doman LZ-5 (YH-31). Neam.org. [2013-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5). 
  • Bridgman, Leonard. Jane's All the World's Aircraft 1956–57. New York: The McGraw-Hill Bok Company, Inc. 1956. 
  • Taylor, Michael J. H. Jane's Encyclopedia of Aviation. London: Studio Editions. 1989: 238. 
  • Simpson, R. W. Airlife's Helicopters and Rotorcraft. Ramsbury: Airlife Publishing. 1998: 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