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喜歡
爱心,源自西方,现代最常用来代表爱的象征
罗密欧与朱丽叶弗兰克·迪克西

,通常多见于动物,是指对一个人或某物的一种强烈的情感依恋,衍生自亲人之间的强烈关爱、忠诚及善意的情感与心理状态,如母爱。爱是包含一系列强烈和积极的情感精神状态。古代地中海人认为和宇宙的和谐有关。爱有正面和负面的之分,其美德代表最崇高的美德或好习惯,最深的人际关系,到最简单的愉快,是“对他人利益的无私忠诚和仁慈的关怀”。爱的负面则代表人的道德缺陷,类似于虚荣、自私、和自负。爱可能会导致人们陷入一种躁狂症强迫症互累症[1][2] 爱这种情感和依恋驱使那些有这种感觉的人寻求与爱的对象在身体上、智力上甚至想象上的接近。

爱亦可为衍生自性欲情感上的吸引力,例如情人之间的情爱与温柔。此外,亦可能为衍生自尊敬与钦佩之情,例如朋友之间彼此重视与欣赏。同时,爱被认为是一种神奇的力量[3]

“爱”字在中文里有着许多解释,从“某种事物给予人满足”(喜欢,如“我爱吃这些食物”)到“为了爱某些东西而愿意牺牲”(如爱国心、对偶结合)。爱可以用来形容爱慕的强烈情感、情绪或情绪状态。在日常生活里,爱通常指人际间的爱。可能因为爱为情感之首位,所以它是美术中普遍的主题。

爱最佳的定义可能是主动心动,以真心对待某个生命体或物体(可以是动物 、物品、神明),使其整体得到快乐。简而言之,爱即主动使整体得到快乐[4]。 虽然世界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使得一个普世的爱的定义难以道明,但并非不可能成立(沙皮亚-沃尔福假设)。爱可以包括灵魂或心灵上的爱、对法律与组织的爱、对自己的爱、对食物的爱、对金钱的爱、对学习的爱、对权力的爱、对名誉的爱、对他人的爱等,数之不尽。不同人对其所接受的爱有着不同的重视程度。爱本质上是一个抽象概念,可以体验但却难以用言语文字来表达。

科学模型

[编辑]
《吻》,古斯塔夫·克林姆所画

生理学上爱是哺乳类动物的意欲表现,就如饥饿口渴。心理学上爱是社交与文化的表现。

其两者皆有可能是正确的-爱肯定是受到荷尔蒙(如催产素)与外激素影响而产生的表现,但同时人们对爱的想法与行为亦受到其对爱的信念影响。

吸引与依附

[编辑]
由天鹅组成的爱心,很多人视这为两人相爱的象征

生物学观点普遍认为爱有两种主要意欲,性魅力依附。成人间的依附被假设为共同协作以孕育下一代,并让其依附其父母。

2006年2月,该期的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文章《爱:化学反应》讨论了爱与化学反应的关系。其作者史雷特解释了部分关于此领域的研究,部分重点为:

  • 化学触发反应可以表示为热烈的爱,长期的依附的爱则要双方互相参与而非只是单人参与。
  • 沉醉在爱河时的血清素效应(serotonin effects)拥有与强迫观念-强迫行为症相似的化学表现(这解释了为何沉醉在爱河的人无法想到其他人)。因此亦有人主张若患有强迫观念-强迫行为症的精神病人服食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剂或其他抗抑郁药,其堕入爱河的能力会被阻碍。举例:
  • 当刚开始时期的热爱消失后,便会转为长期依附的爱,这是因为催产素等化学物的影响。按摩与做爱可以起到帮助触发催产素的作用。

友爱与热爱

[编辑]

传统心理学的观点认为爱是由友爱与热爱组成。热爱是强烈的渴望,通常伴随着生理激起(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如堕入爱河)。友爱是由紧密的行为而引起的爱慕与感觉,但不伴随着生理激起(如君子之交)。

爱情三因论

[编辑]

在1986年,心理学家罗伯特·史坦伯格在《心理评论》(Psychological Review (Vol. 93, No.2, 119-135))发表“爱情三因论”,对爱作出几何学的假设。根据爱情三角理论,爱由三部分组成:

  1. 亲密”——包括了强烈关心感、紧密感、约束感与联络意识
  2. 激情”——包括了驱使人恋爱、互相吸引、进行性行为的动力。
  3. 承诺”——包括了短期上愿意与对方相处,以及长期的爱的维系。

对其他人的爱的程度主要是看这些组成部件的绝对强度;而对别人的爱的种类则是看这些组成部件的相对强度。这三个组成部件可当为三角形,互相影响,使得爱出现很多不同类别。三角形的大小代爱的程度,越大代表越爱对方。而三角形的形状则代表爱的种类,普遍分为“激情阶段”(三角形倾向右方)、“亲密阶段”(正常三角形)、“承诺阶段”(三角形倾向左方)。这三个元素可以构出七种不同的爱的组合:

  亲密 激情 承诺
友谊
o
   
热恋  
o
 
虚假的爱    
o
浪漫
o
o
 
友谊的爱
o
 
o
沉醉  
o
o
圆熟之爱
o
o
o

爱的风格

[编辑]

苏珊与克莱德根据李约翰的理论开发了爱的态度指标,称为爱的风格。其将人际关系分为六个基本类别:

  • 情欲之爱——基于对方的外表而产生的热爱。
  • 游戏之爱——爱就如游戏,充满乐趣,通常不重视承诺而着重征服对方。
  • 友谊之爱——缓慢发展的重情义的爱,基于双方互相尊重与友善。
  • 现实之爱——倾向选取可以帮助自己的朋友,使双方皆可由此得益。
  • 依附之爱——重情绪的爱,不稳定,是由浪漫之爱衰退而成,充满妒忌与争执。
  • 利他之爱——完全无私的爱,可不惜伤害自己或舍弃任何东西。重视神交。现代多半喜欢称呼这种爱为“真爱”。

两位汉迪斯认为男人会渐渐趋向游戏之爱与依附之爱,反之女人则会渐渐趋向友谊之爱与现实之爱。而两者之间的关系若是具有相类的爱可维持得更为长久。

爱的阶段

[编辑]

费雪提议爱有三种主要的状态:情欲吸引依附。爱通常会由情欲状态开始,主要着重激情而忽略其他元素。此阶段最基本的推动力是基本性本能、如外表、气味与其他相似的因素是选取伙伴的主要因素。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他元素可能会增多而激情则减少,但这却是每个人皆不同。在吸引阶段,人们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其对对方的影响上,而此时忠诚最为重要。

与此相似,当一个人长时间被爱,其将会与其伙伴发展出依附的关系。一段时间后,激情消失,爱会由热爱转向友爱,或由浪漫之爱转向好感。

《神圣的爱对比肉体的爱》,由巴里欧列所绘

文化观点

[编辑]

中华文化

[编辑]

字形演变:用于表示词语{爱}的汉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写作“㤅”,以“”为义符,“旡”为声符。受“慶”等字类化影响,下方添加了无实际意义的“夊”作“𢙴”。隶变后上方的“㤅”与“受”字的上半部分混同,写作“愛”。而中下方又在行书中粘合为“犮”或“友”,遂为俗字简化字“爱”所本。[6]

现代汉语中华文化里,少数的词汇被用作描绘爱的概念

  • “爱”这个字可用作动词,如“我爱你”,或名词,如“爱情”。
  • ”这个字并不会作单词用,通常会与其他字组合,如“恋爱”和“恋人”。
  • “情”这个字通常解作感觉情绪,通常指代为爱,而其可与其他字组合为相爱的意思,如“爱情”、“感情”、“情人”。
  • 相关联的事。

儒家学说里,恋是纯爱之意。恋为所有人追求的东西,为道德生活的反映,儒家多用“”来表达对人之爱,是一种摒弃私欲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为“”,父母对子女的爱为“”,兄弟姊妹之间的爱为“”。

墨子则发展出与儒家的恋概念相对的爱的概念。爱在墨家学说里为兼爱之意,即爱无等差,对众生皆持对等的爱。浪费与攻伐对爱则不利。虽然墨子的想法亦有一定影响力,但儒家的恋仍是大部分中国人对爱的概念。

感情指两人之间的感觉。两人会以建立良好感情来表达对对方的爱,如互相帮助。而且可以对万物存有感情,不只限于人。

缘分是指两人间命运的关连。俗语说:有缘千里能相聚,无缘对面不相识。

早恋”一词是在中国大陆当代常用的概念,指的是少年 、童年时发生的青春期恋爱,或者对某异性产生兴趣,包括年少情侣以及儿童间的迷恋(跟英文的“Crush”这一概念有关)。这概念反映当代中国文化 、社会上的其中一个观点:未成年人基于学习的必要,不应该谈恋爱,否则可能会干扰学习,对他们的前途和出息有负面影响。当地报章和其他传媒也会报道青春期恋爱这现象对学生的危险,与家长对此的忧虑。有分析将社会衍生此概念之原因,归纳到当代中国应试教育制度的极大竞争性。

在中国文化中,亦有博爱的观点,其发源可见孙中山的政治主张。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及行政系副教授周保松认为,没有爱的人生难言美好;在爱之中我们体会到付出、信任、关怀、尊重、忠诚、牺牲与互相扶持[7]:35

日本文化

[编辑]

日本佛教里,爱意味着关怀、热情与基本渴望。其可发展为自私或无私与教化两方面。

甘え”在日语里指撒娇,是日本人抚养子女的文化。日本母亲通常会紧抱与纵容其子女,其子女则会通由依赖与孝顺来回报其母亲。土居健郎等社会学家认为日本人在长大后的社交手法很大程度建基于童年时对母亲撒娇的手法。

在日语语言学里,最常见与爱相关的两个字为爱与恋。通常非浪漫之爱均以前者表示,而浪漫之爱则以后者表示。父母之爱则称为“親の愛”,而与人相恋则称为恋する。当然亦有特例,“爱人”一词解为相爱之人并暗示为非法的关系,通常表示为婚外情,反之恋人则有男朋友、女朋友或伴侣的含意。

在每天的交谈里,爱与恋却较少用到,反之以“愛している”或“恋している”来表示我爱你的人较多,例如日本人会说“好きです”来表示我喜欢你。“好き”解为喜好,亦可以用作表示对食物、音乐或其他事件的爱好,就如“寿司が好きです”解为喜欢寿司,其暗示爱,但没有淡化其情感。

希腊文化

[编辑]

希腊语里将爱此字用作数个不同的感官里,如古希腊语里的“philia”、“eros”、“agape”、“storge”与“xenia”。然而,希腊语与其他语言一样,均是难以彻底分开这些字的含意。在古希腊语的圣经里,“agapo”这个动词与“phileo”有着同一解释。

“Agapē” (ἀγάπη agápē) 在现代希腊语里解为爱,而“s'agapo”这词句解为我爱你,“agapo”这字解为我爱。其主要指纯爱,而非事物外表吸引而产生的爱(eros)。然而,有时“agape”会与“eros”同义,其亦有时亦会译为精神上的爱。

“Eros”(ἔρως érōs) 解为性爱与激情,追求感官的享受与拥有。希腊语 erota 解为沐浴在爱河里。柏拉图将定义净化,虽然eros为人最初的感觉,但其却可成为鉴赏一个人拥有的美丽的根据。Eros帮助大脑记起何谓美丽,并使人明白到崇高的事实。爱人们与哲学家们均以eros来寻求真相。其有时亦会译为肉体上的爱。

“Philia” (φιλία“philía”)在现代希腊语里解为友谊,为冷静且高尚的爱。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加以阐述。其包括了对朋友、家庭与社群的忠诚,并需要善良、平等与友善。Philia会因为现实原因而增进,使双方均可由其关系里得益。

“Storge” (στοργή“storgē”) 在现代希腊语里解为家庭之爱,即父母对子女的爱。

“Xenia” (ξενία“philoxenía”)在现代希腊语里解为殷勤,而在古代希腊则是极重要的习俗。这是主人对宾客的仪式化礼节,即使该宾客是陌生人。主人为宾客提供饮食与住宿,但所求的只是宾客的感谢而已。由希腊神话里可看出这习俗的重要桯度,特别是荷马的伊里亚德奥德赛两首史诗。

拉丁文化

[编辑]

在拉丁文里有着数个不同的词汇对应中文里的爱。

“Amare” 是爱的基本动词,而且仍在今日的意大利使用,罗马人使用其作爱护或进行性爱之意。“amans”解为爱人,为情欲的附属观念,而“amica”则解为女朋友,但很多时亦解为妓女。其对应名词“amor”则解为爱的事务或共赴巫山。而由此亦生成了“amicus”、“friend”与“amicitia”、“friendship”等在人际关系用词,解为感激或影响。西赛罗写了一篇名为友情(“de Amicitia”)的论文,讨论了与此相关的概念。奥维德写了一篇名为爱的艺术(“Ars Amatoria”)的指导文章,由婚外情至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各方面皆有深刻描述。

在拉丁文口语里,“amare”亦解为喜欢,而“placere”或“delectare”这两个书面语里解为喜欢的字则较常在卡图卢斯的爱情诗句里使用。

“Diligere”:解为尊重,较少在浪漫之爱里使用。这个字可以通常用以形容两个男性之间的友谊。其对应的名词为“diligentia”,然而其有着努力、细心之意,与其动词形态只有少量意义重叠。

“Observare”:为“diligere”的同义字,其对应的名词“observantia”亦解为尊重或影响。

“Caritas”:在拉丁文圣经里解为慈爱,但在古典罗马非基督教文学里却无此解。因为其由希腊文字演变而得,所以并没有对应的动词。

宗教观点

[编辑]

宗教对于爱是否与人际间的爱相类,在哲学上是一个大论题。宗教的爱可能被当为委婉,作为尊敬与顺从的表达。很多宗教使用爱这个字来表达信徒对该宗教应有的虔诚,这种爱可以借由祷告、服务、良好品行与个人牺性表现。相对地,信徒可能会相信神爱信徒与所有生命。部分传统宗教鼓励信徒对其宗教信仰要显得热诚,作为爱的表现。

佛教

[编辑]

佛教里,“欲爱”(तृष्णा)是感官与欲望的爱,其为通往开悟的阻碍,因为其有着自私性质。

“悲无量心”是怜悯与仁慈之心(慈悲),以减少他人痛苦。其与智慧प्रज्ञापारमिता)互补,是通往开悟的必要条件。

无瞋”与“”为仁爱。这种爱无条件限制,并需要具有自我接受的能力。其与平常只管吸引与性的爱不同,其着重无私心存在。所以其在佛教里解为超然与无私。

在佛教里,菩萨亦会自我超越,以脱离世俗的苦难。其有着无私的爱,以拯救世人。

证严法师》 认为 :爱不是口号,要身体力行。 ----《证严法师》静思语集锦22 [8]

基督教

[编辑]

在基督教《圣经》里有着数个希腊语词解作“爱”。

  • 圣爱(ἀγάπη)——在《新约圣经》里,圣爱解为仁慈、无私、利他与无条件的爱。其为创造万物里的父爱,显示神爱世人,亦被认为是基督徒对其他人应有的爱。
  • 友爱(φιλία)——在《新约圣经》里,友爱是人们喜悦之情,亦被解为手足之情。
  • 此外两个用于表达爱的希腊文字——性爱(ἔρως)与家庭之爱(στοργή)却从未在《新约圣经》出现。

C·S·刘易斯,一位有影响力的基督教神学家,写了一本书名为《四种爱》。

在圣经里耶稣说最大的戒律为“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因为这是第一要紧的,而“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神最伟大的两条戒律,参看《马可福音第12章第28-34节)。圣奥古斯丁将此总结为尽您所能去爱上帝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13章里称赞仁爱为人类最重要的美德,他认为:

(Love is patient and kind; love does not envy or boast; it is not arrogant or rude. It does not insist on its own way; it is not irritable or resentful;it does not rejoice at wrongdoing, but rejoices with the truth.Love bears all things, believes all things, hopes all things, endures all things.Love never ends. As for prophecies, they will pass away; as for tongues, they will cease; as for knowledge, it will pass away.)

基督徒相信神对世人充满仁爱,并为世人牺牲其儿子。使徒约翰写道:

很多基督教神学家将神视为爱的根源。

神就是爱,但爱不是神,而爱仅能是神的一项特质。

神赋予人爱的能力,而神对人的爱有两种关系让人们藉以体会与比拟:

  • 父对子的亲情关系:恒忍的教育与启发引导。
  • 未婚夫对未婚妻的爱情关系:准备新房谕示未来的美好。

但实际上神对人的爱远超出上两种关系,基于爱,神冒险将自由意志放进人里面,并愿以死付代价挽回对方的背叛,要以此显明神恒久的爱供应人心并且分赐给更多的人(夫妻、亲人、朋友、外人、仇敌)。

印度教

[编辑]

在印度教里,欲乐काम)为喜悦与情欲的爱。

与“欲乐”相对的是“prema”或“prem”解为崇高的爱。

慈悲(करुणा)是怜悯之爱,是为了减少其他人的苦难而产生的。

奉爱भक्ति)为印度教梵文,解为虔爱超越的神。做到这功夫的人被称为“bhakta”。印度教作家、神学家与哲学家将bhakti分为九种不同的虔爱方法。而由佚名作者所著的《纳茹阿达-巴克提-苏陀》则将爱分为十一种。

伊斯兰教

[编辑]

伊斯兰教信徒视所有相信真主的人为手足,对其充满友爱。虽然没有特定参考资料指其真主爱世人,但在真主的九十九种名称里,则有“Al-Wadud”这名字,即充满爱的,在《古兰经》11:90章与85:14章里提到。其认为真主是充满慈爱的。

Ishq英语Ishq”(عشق‎),在伊斯兰教里神的爱,为苏菲主义所强调。苏菲相信爱是神本体对世界的投射。因为世上万事万物皆是神的倒影,所以即使外表丑陋,内在亦存在良善的部分,因此以苏菲主义为办学宗旨的学校会训练学生由外表丑陋的东西里看出美丽。苏菲主义里的神会爱人、被爱与受到爱戴。普遍认为苏菲主义是为了通由爱人而使人回复本来良善的特性。

犹太教

[编辑]
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
申命记 6:5

希伯来语里,“Ahava英语Ahava”(אהבה‎)为最常用的代表人际间的爱与神的爱的词汇。其他相关但不相似的词汇有 “Chen”(רחמים希伯來語רחמים‎,Mercy英语Mercy,慈悲)与“Chesed英语Chesed”(חסד‎),其合并了慈爱与怜悯两个意义。

犹太教的爱定义广阔,涵盖了人际间的爱与神和人之间的爱。对于前者,摩西五经里写道,“爱人如己”(利未记 19:18)。对于后者,摩西五经里提出人类应该“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申命记 6:5)。

对于夫妇之间的爱,其认为是生活必须的组合成分之一:“当同你所爱的妻、快活度日。”(传道书 9:9)。圣经典故里的雅歌表面上为情歌,实际上是隐喻神与世人间之爱。

二十世纪的犹太教学者迪斯萨(Eliyahu Eliezer Dessler)提出爱是无私的奉献,不会计较回报。而浪漫之爱“per se”在犹太文学里则只有少量回响,这可能因为中世纪的犹太教学者犹大·哈列维在其年青时代以阿拉伯文编写了数首浪漫诗句(其后其显得甚为后悔)。

爱的神话

[编辑]

很多文化将爱神格化,并以男与女的形态显现,这里列出不同神话里的爱神。

神学观点

[编辑]

即使在一神教里,神亦是爱的象征,此外,亦经常有如天使或相似的东西象征爱。

参考文献

[编辑]

出处

[编辑]
  1. ^ Roget's Thesaurus (1998) p. 592 and p. 639
  2. ^ Love – Definition of love by Merriam-Webster. merriam-webster.com. [14 Dec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12 January 2012). 
  3. ^ 爱本身就包括了执念艺术与建筑索引典—爱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11-19. 于2011年4月11日查阅
  4. ^ Thomas Jay Oord
  5. ^ True Lov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 Slater, in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2006 Retrieved 22 May 2009
  6. ^ 葛亮:说“爱”“忧”(《汉字再发现》节选). [2023-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2). 
  7. ^ 《政治的道德:從自由主義的觀點看》 增订版. 中文大学出版社. 2015. 
  8. ^ *《证严法师》静思语集锦22([http:// www.fodizi.tw/qt/zhengyanfashi/1210.html])

书籍

[编辑]
  • Roger Allen - Hillar Kilpatrick, and Ed de Moor, eds. Love and Sexuality in Modern Arabic Literature - London: Saqi Books, 1995.
  • Shadi Bartsch and Thomas Bartscherer, eds - Erotikon: Essays on Eros, Ancient and Modern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2005
  • Helen Fisher - Why We Love: the Nature and Chemistry of Romantic Love
  • Thomas Jay Oord, Science of Love: The Wisdom of Well-Being. Philadelphia: Templeton Foundation Press - 2004.
  • R. J. Sternberg -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 1986. Psychological Review, 93, 119–135
  • R. J. Sternberg. Liking versus loving: 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theories - 1987.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2, 331–345
  • Dorothy Tennov - Love and Limerence: the Experience of Being in Love - New York: Stein and Day - 1979 - ISBN 0-8128-6134-5
  • Dorothy Tennov - A Scientist Looks at Romantic Love and Calls It "Limerence": The Collected Works of Dorothy Tennov - Greenwich, CT: The Great American Publishing Society (GR.AM.P.S.) -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Wood, Wood and Boyd - The World of Psychology - 5th edition. 2005 - Pearson Education - p.402, p.403
  • Lovely, Sally - How to Find your Life Partner - 2012 - Mask Press Oxford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

相关条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