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刚
唐德刚 Te-Kong Tong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20年8月23日 中华民国 安徽省合肥县 西乡山南馆唐老圩 |
逝世 | 2009年10月26日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佛利蒙 | (89岁)
国籍 | 美国 中华民国 |
职业 | 学者 |
活跃时期 | 20世纪 |
配偶 | 吴昭文 |
代表作
|
唐德刚(英语:Te-Kong Tong,1920年8月23日—2009年10月26日),生于中华民国安徽省合肥,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红学家。唐德刚在口述历史方面有重大贡献,著有《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顾维钧回忆录》等。另外还有一大贡献是关于中国近代演变等“历史三峡”说[2]。
生平
[编辑]1920年,唐德刚生于安徽省合肥县西乡山南馆唐老圩,德刚幼时在私塾念书,旧学邃密,十多岁即已圈点过一遍《资治通鉴》[3]。
1939年秋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历史学系,和黄彰健等人同学;此一时期的中大历史系有“沙坪坝的黄金时代”之说,柳诒徵、朱希祖、缪凤林、郭廷以、向达、沈刚伯、贺昌群、白寿彝、韩儒林等史学家皆执教于此;1943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44年在安徽学院史地系讲授《西洋通史》。
1948年赴美留学,195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1959年获史学博士,博士论文为一八四四年至一八六零年间的中美关系。后留校任教,曾讲授《汉学概论》、《中国史》、《亚洲史》、《西洋文化史》等课程[3],并兼任哥伦比亚大学中文图书馆馆长7年并参与负责口述历史计划的中国部分。
1972年,唐德刚受到排挤,而离开哥伦比亚大学[5],后受聘为纽约市立大学教授,执教于纽约市立大学系统下的市立学院近二十年,直至1991年荣休,其间曾任亚洲研究系系主任[6]。曾任纽约文艺协会会长。
2009年10月26日,因肾衰竭卒于美国旧金山佛利蒙家中,享年89岁[7]。
唐德刚与师郭廷以,都是中国近代史的大家,也是华裔史学家中口述史的主要推动人物。
他受柳诒徵及其他学衡前辈影响极深,认同中国文化,对美国华人史有所研究。他曾表示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与传统相结合,绝对不能完全否定中国传统而全盘西化。
他在中国时曾在国军内当小兵,做过中学教员。在美国长期从事历史研究及口述历史工作,与当时政要如顾维钧、李宗仁、陈立夫等人多有接触,甚至成为好友。他和当时人在纽约的胡适则为忘年之交,有师生之谊,曾著《胡适口述自传》(1981)、《胡适杂忆》(1979)。
他曾参与发起在全球征集一亿人签名要求日本偿付战争赔款的运动。2002年因钓鱼台事件与杨振宁一同发表声明,批评李登辉。
思想
[编辑]历史三峡观:唐德刚有著名的历史三峡论。他将四千多年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要经历两大历史三峡,也就是要经历两大历史阶段的转变。“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从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 。并说经历约200年,到大约公元2040年,中国历史将会走完第二个“长江三峡”,迎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新时代。[8]
评论
[编辑]- 旅美学人兼中研院院士夏志清教授誉之为“唐派散文”,“应公认是当代中国别树一帜的散文家”,有诙谐直接、气势极盛、妙趣横生的特点[9]。
- 张学良说唐德刚“把钱看得太重了”[10]。
- 李敖称唐德刚是“现代中国最活跃最优秀的历史学家”[11]。
- 吴章铨:“唐先生的特点是直言,他热爱中国,他经常说的是“中国很有希望”,这个很有希望不是针对某一个政权,而是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反思。他一直在说,爱国不是爱某一个人。在政治上,他不倾向于任何党派。”
家庭
[编辑]著作一览
[编辑]史学
[编辑]注:根据台湾远流出版社唐德刚作品集[1],《民国前十年》中的部分文章来源于《晚清七十年》《袁氏当国》[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口述回忆录与传记
[编辑]文学作品
[编辑]- 《五十年代底尘埃》(收有《梅兰芳传稿》)
- 《战争与爱情》
其他
[编辑]- 《史学与红学》
- 《书缘与人缘》
- 《第三种美国人》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存档副本. [2012-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1).
- ^ 暢遊唐德剛的「歷史三峽」 | 遠見雜誌. 远见杂志 - 前进的动力. 1998-08-05 [2024-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8) (中文(台湾)).
- ^ 3.0 3.1 華人歷史學家唐德剛去世. 网易读书. [2010-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6).
- ^ 百年舒中-校友之窗. [2014-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9).
- ^ 燕舞. 书祭唐德刚. 凤凰网. 2009-11-06 [2010-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0).
- ^ 林博文. 口述史大師唐德剛青史留名. 亚洲周刊. 2009-11-15 [2010-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 唐德剛去世前夕全部藏書捐給安徽大學. 中国评论新闻网. 2009-10-30 [2010-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 ^ 唐德刚. 历史的“三峡”. 唐德刚经典作品集 ISBN 9787520521215. 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品方: 博集天卷·读行者 出版年: 2020-12-1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272072/. 2020-12-01 [2024-05-08]. ISBN 978-7-5205-2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8). 缺少或
|title=
为空 (帮助) - ^ 唐德剛-夏志清論戰錄. 豆瓣. 2006-03-28 [2010-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6).
- ^ 林博文. 《張學良、宋子文檔案大揭秘》. 时报文化. 2007: 98. ISBN 9789571347721.
- ^ 趙建民:〈唐德剛與《李宗仁回憶錄》〉,《復旦》第824期,2010-01-19. [2014-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外部链接
[编辑]- 《开卷八分钟》连续五天介绍唐德刚先生的著作 /梁文道 (凤凰卫视)
- 《唐德刚:读史阅世九十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明报:追记唐德刚教授的“历史三峡论”》
- 《书祭唐德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追记唐德刚:擅写历史人物的人,成了历史人物”》 作者:耿云志 (中华读书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怀念唐德刚先生》 作者:张玉法/中研院近史所兼任研究员(文讯杂志第290期--人物春秋)
- 《千帆数尽唐德刚》/ 郭冠英
- 《弃民身世两相知——怀念唐德刚教授》/ 汪荣祖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