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南海泡沫事件

这是一篇优良条目,点击此处获取更多信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海泡沫事件

南海泡沫事件(英语:South Sea Bubble)是英国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间发生的经济泡沫,与同年的密西西比泡沫事件及1637年的郁金香狂热并称欧洲早期“三大经济泡沫”。“经济泡沫”一语即源于南海泡沫事件。

事件起因源于南海公司(英语:South Sea Company),南海公司在1711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仍然进行时创立,表面上是专营英国与南美洲等地贸易的特许公司,但实际是协助政府融资的私人机构,分担政府因战争而欠下的债务。南海公司在夸大业务前景及进行舞弊的情况下获外界看好,到1720年,南海公司更透过贿赂政府,向国会推出以南海股票换取国债的计划,促使南海公司股票大受追捧,股价由原本1720年年初约120英镑急升至同年7月的1,000镑以上,全民疯狂炒股。

然而,市场上随即出现不少“泡沫公司”混水摸鱼,试图趁南海股价上升的同时分一杯羹。为规管这些不法公司的出现,国会在6月通过《泡沫法令》,炒股热潮随之减退,并连带触发南海公司股价急挫,至9月暴跌回190镑以下的水平,不少人血本无归,包括著名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爵士也亏本离场。

南海泡沫事件使大众对政府诚信破产,多名托利党官员因事件下台或问罪;相反,辉格党政治家罗伯特·沃波尔收拾残局,协助向股民赔偿,使经济恢复正常,从而在1721年取得政府实权;后世将之形容为英国历史的首位首相。此后,辉格党取代托利党,长年主导英国政局。至于南海公司并没有因为泡沫而倒闭,但事实上,公司在1750年以后已中止对南美洲进行的贸易业务,最终维持至1853年才正式结业。

背景

[编辑]

早在南海公司成立以前,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便曾与爱德华·哈利(1664年-1735年)讨论一个构想,让国家向某些企业授予权力垄断某地区的贸易,然后再从那些公司获取部分利润,以便让政府偿还因参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而欠下的大笔债务。[1]这个构思很快就引起爱德华·哈利的兄长,即时任库务大臣(Lord High Treasurer)罗伯特·哈利(后为牛津伯爵)的兴趣。在他的倡议下,南海公司遂于1711年透过国会法令成立,并从政府获得权力垄断英国对南美洲太平洋群岛地区的贸易,而这两个地区在当时被坊间视为商机无限,因此哈利对公司的期望很高,甚至夸耀地称之为“牛津伯爵的杰作”(The Earl of Oxford's Masterpiece)。[2]

南海公司创办人牛津伯爵

除罗伯特·哈利外,南海公司主要由一些富有的商人组成。为了吸引这批商人加入公司,政府游说他们若购买为数达1,000万英镑国债,政府就会向他们提供六厘年利率,再额外每年提供8,000英镑,以作回报。由于涉及开支庞大,政府当时更要求国会烟草等货品的部分税收收益预留,以用于支付每年高达600,000英镑的利息。[1]公司成立后,总部位于伦敦针线街的南海府(South Sea House),董事局总裁由牛津伯爵出任,其他董事包括金融家约翰·布伦特爵士(Sir John Blunt,1665年-1733年)等人。[1]

在1713年,英、西签订《乌得勒支和约》,标志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步向终结。在和约中,西班牙准许英国垄断对西班牙美洲地区的奴隶贸易,而专营权很自然落在南海公司手上。奴隶贸易在当时被视为很赚钱的行业,南海公司的前景亦被看好。有关和约的签订被当时托利党政府视为一大胜利,因为南海公司成功为政府有效融资,并与由辉格党控制的英格兰银行抗衡。[1]在1716年,南海公司进一步从奴隶贸易中取得优惠待遇,到1717年更向政府多买额外200万英镑公债。但好景不常,西班牙在1718年与英国等国交恶,并爆发四国同盟战争,南海公司的前景一度暗淡下来。可是,公司却仍然强调前景明朗,并在1718年邀请英皇乔治一世加入董事局成为总裁。[1]

南海计划

[编辑]

在1717年,密西西比公司推出股票换国债计划,为法国政府融资。虽然南海公司的董事很早就认定密西西比计划不会成功,但他们却对该计划的内容相当有兴趣,决定加以仿效,并相信会取得成功。结果在1719年尾,南海公司向英国政府提出一个名为“南海计划”(South Sea Scheme)的大型换股计划,以换取更大利益。在当时,英国政府总共发行了大约5,000万英镑的长期国债,国债的分布如下:[3]

  • 1,830万英镑国债由三大机构持有:
  • 1,660万英镑属于可赎回政府债券(Redeemable Government Stock)[4]
  • 1,500万英镑定期债券:[5]
    • 较长期债券(Long Annuities)总值1,330万英镑、
    • 较短期债券(Short Annuities)总值170万英镑。
英格兰银行的计划没有被采纳。

起初,南海公司打算买下所有国债,但由于考虑到买入英格兰银行及东印度公司所持之国债会引来较大阻力,因而放弃方案。到1720年1月21日,南海公司向财政部提供方案大纲,计划购入市场上总值3,160万英镑的可赎回政府债券及定期债券。在方案中,南海公司还愿意向政府无条件支付150万英镑,以及额外支付不多于160万英镑款项,但这笔款项要视乎公司最后取得多少债券而定,换言之,政府最多可从计划额外获得310万镑。[3]在1月22日,下议院就方案展开讨论,但院内的辉格党议员建议英格兰银行也提供方案,好让议会能够作出比较及选择。英格兰银行随后于1月27日如期提供方案,英格兰银行表示,如果能够取得所有可赎回政府债券及定期债券,将额外向政府支付近560万英镑,条件明显比南海公司的310万镑具吸引力。[3]

为了获取下院支持,南海公司在英格兰银行提出建议的同一日修订方案,同意将原本无条件支付的150万英镑上调至350万镑,再加上原先有条件地支付的160万镑,使政府最多可从南海方案中获得510万镑。此外,南海公司又愿意将国债利率在1727年夏天以后,由5%调低至4%,以进一步减少政府在利息上的庞大支出。由于两大机构提供的方案相当接近,下院要求两公司再度修订方案,并著方案在2月1日呈送下院。[3]

在2月1日的修订方案中,英格兰银行没有再提供其他优惠,但就列明愿意以每1,700镑的英格兰银行股票换取每100镑的较长期债券,而较短期债券的换购价则因应持有期而相应调整。至于南海公司方面,虽然修订方案透绝透露换购价,但就表示将无条件支付的350万镑进一步上调至400万镑,而有条件支付的款项亦获得上调,使政府最终最多可额外获得760万英镑,比英格兰银行多出近200万镑。[3]

内阁掌权人巽得兰勋爵等人收受南海公司贿赂,继而大力支持南海计划。

在事件中,南海公司向不少政府要员进行大举贿赂,其中内阁掌权人巽得兰勋爵斯坦厄普勋爵更分别收受南海公司市值50,000镑的股票以及25万贿款,使他们大力声援方案,又令财政大臣约翰·艾思拉比负责推销有关计划,以求让方案获得广泛支持。[2]再加上南海公司的方案比英格兰银行的吸引,最终使其方案在2月2日获下院通过,其后在4月7日获得御准生效。[3]

在方案获得通过前,辉格党的下院议员罗伯特·沃波尔曾经对此大力反对。他一方面担心方案会演变成不良的投机买卖,而且又警告南海公司透过方案,人为地增加公司股票面值,本身的实力根本有限,因此方案将带来相当高的风险。尽管如此,但当时社会上下都对方案十分着迷,每当沃波尔在下院就方案陈词时,议事厅内的绝大部分议员甚而选择退席离场,对沃波尔的顾虑嗤之以鼻。[2]不少人要到日后股灾爆发,方才如梦初醒。

在南海公司与国会达成的最终方案中,南海公司愿意购入市场总值3,160万英镑的可赎回政府债券及定期债券,并以南海公司的股票作交换。而公司会无条件支付政府400万镑,再加上有条件地支付的360万镑,使政府最多可从方案获760万镑。购入债券后,政府只需向南海公司支付5%的利率,利率到1727年夏天后会降至4%,那时开始南海公司所持的所有国债都会变成可赎回政府债券。[3]

这个方案在当时被视为让政府与南海公司缔造双赢局面,原因是原本市场上的国债持有人享有高达7%至9%的利率,支付大笔的国债利息对政府构成沉重的财政包袱,现在经南海公司换取国债后,利率得以下调,使政府财政压力舒缓。另一方面,政府又可从南海公司最多取得760万镑的款项,成为一笔可观的进账。至于对南海公司而言,由于其股价在当时大受追捧,公司可趁机以远远高于面值的股票换取回报稳定的国债,变相赚取丰厚利润;此外,公司还可每年从政府赚取稳定的债息。[1]

南海泡沫

[编辑]

南海公司虽然名为贸易公司,但实际上像英格兰银行一样,在当时是协助政府融资的私人机构。事实上,南海公司本身的贸易业务平平,它虽在1711年成立,却要迟至1717年才开展远航贸易,至于在西班牙的规定下,南海公司一年其实只可派船三只前往南美贸易,而贸易本身到1718年更复因英、西交恶而中断。[6]南海公司股票之所以受公众追捧,是因为它与政府的密切合作关系,令大众对之放心,而另一方面,公司在推销南海方案时又向大众谎称,公司将会在南美贸易上赚取极丰厚的利润,将来股票持有人将会获得可观股息,使得大众深信不疑。[7]

南海公司股价走势图。

虽然法国的密西西比公司计划在1720年以失败收场,但英国大众却依然对南海计划充满信心。公司的计划在取得御准后不出数星期,就已经成功向逾半国债持有人换取债券,使他们成为公司股东之一,而同时间,南海公司股价亦开始节节上扬。[2]在1720年年初,原本只处于128英镑的南海公司股价,到3月上升至330镑。在4月的时候,南海公司的董事们已经以每股高达300镑的价钱售出225万股股票。到5月,南海股价上扬至500镑,6月升到890镑,7月的时候更上试到每股1,000英镑的价位。尽管每股逾千镑,但公司董事仍然在这个价位售出500万股股票。[1]

自南海公司开始股票换国债的行动后,社会上下全民疯狂追捧南海公司股份,有说“政治家忘记政治、律师放弃打官司、医生丢弃病人、店主关闭铺子、牧师离开圣坛,就连贵妇也放下了高傲和虚荣”。[7]为了促销股票,南海公司又向有意购买股票的人士大举放贷,让他们有能力购买大手股票,然后再由他们分期摊还贷款。除此之外,市场上还出现热炽的投机活动,数以百计的股份公司随之涌现,当然少数好像皇家交易所保险公司(Royal Exchange Assurance Corporation)是从事正当生意,但大部分都是混水摸鱼,旨在编取公众金钱。[1]这些后来被称之为“泡沫公司”的股份公司,大多模仿南海公司的宣传手法,在市场上发布虚假消息,声称正进行大宗生意,从而吸引市民购买股票。其中一些公司更荒诞不经地声称正研发“可以永久转动的车轮”,有些则甚至只表示“正进行有潜力生意”,但市民仍然盲目地追捧,使这些公司的股价连同南海公司股价一同上涨。据悉,这些“泡沫公司”在市场上计划吸纳的资金,高达3亿英镑。[1]

为了规管市场乱局,以及保护南海公司免受“泡沫公司”打扰,国会在1720年6月9日通过了别称《泡沫法令》的《1719年皇家交易所及伦敦保险公司法令》,内容规定股份公司必须取得皇家特许状才能继续经营。[6]到6月11日,乔治一世发表公告,警告“泡沫公司”属非法,可受检控;[2]后来乔治一世离开英国渡假,南海公司遂游说负责摄政的上诉法院法官,促使法院在7月颁令86间“泡沫公司”为非法,予以取缔。[1]

自大量“泡沫公司”被取缔后,社会大众才如梦初醒,对股份公司怀有戒心,连带南海公司也受牵连。自7月以后,随着热潮减退,南海公司的股价由原本1,000镑以上的价位急速下滑,情况不受控制。南海公司的股价到8月25日已跌至900镑,这时不少知情的内幕人士及时脱身,免却了血本无归的下场,但普通大众却在9月损失惨重。[1][7]在9月9日,南海公司股价已暴跌至540镑,为了挽救跌势,南海公司董事与英格兰银行董事在9月12日商讨解决方法。会后误传英格兰银行决定注资600万镑,一度令南海股价重上670镑,但到同日下午,市场证实消息乃子虚乌有,南海股价随即跌至580镑,翌日再下试570镑,收市时更急挫至400镑。[2]此后,市场上人心虚怯,人人大举设法抛售南海股票,到9月28日的时候,南海股价已暴泻到190镑,至12月更跌剩124镑。[7] 而在同期间,英国其他股票也受到拖累,英格兰银行的股价亦由8月的263镑跌到12月的145镑,但情况要比南海公司好。[1]

南海公司的股价暴跌,使数以千计股民血本无归,当中不乏上流社会人士,另外部分人更因为欠债累累而出逃国外。[1]经济泡沫发生后,社会舆论随即强烈要求向有关官员及南海公司的董事展开调查,以追究事件责任。[1]由于事态严重,在内阁的请求下,乔治一世在11月提早结束休假,返回英国主持大局。[8]

泡沫以后

[编辑]

在1720年12月8日,国会召开,并随即就南海泡沫事件展开调查,其中下院更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专责调查。为了阻止局势恶化,下院的罗伯特·沃波尔曾建议英格兰银行及东印度公司各购入900万镑的南海股票,虽然这个建议得到国会支持,但最后没有落实。到1721年1月,国会通过法令禁制南海公司董事离开英国,并着令要他们如实交代他们拥有的资产价值。下院的秘密委员会随后在1721年2月发表调查报告,指南海公司进行非常严重的诈骗贪污活动,另外又伪造公司账目,此外部分董事又与官员私相授受,其中更有董事透过不法投机活动而赚取可观利润。[1]

一幅讽刺股民疯狂葬身南海的漫画。

在下院的报告中,受牵连的官员包括曾受贿的财政大臣约翰·艾思拉比、邮政总局局长老詹姆士·克拉格斯南方大臣小詹姆士·克拉格斯、甚至乎是内阁掌权人斯坦厄普勋爵巽得兰勋爵等等。当中,艾思拉比在1721年1月被迫辞任财相,其后更被起诉犯下“最声名狼藉、危险和罪大恶极的贪污罪”(英语:Most notorious, dangerous and infamous corruption),至3月被下院裁定罪成,除了被遂出下院外,更被判监禁在伦敦塔内;至于克拉格斯父子两人在举国痛骂下分别在3月和2月去世。[1]此外,在沃波尔的维护下,斯坦厄普勋爵、巽得兰勋爵及部分人士最终被判无罪,但值得注意的是,下院认为坦厄普勋爵无罪的票数仅仅比有罪的票数多三票。[1]

随后在国会通过法令下,南海公司董事们的财产被充公,总值2,014,123英镑,不过其中354,600镑退还予南海公司董事们,作为他们基本营生所用。以董事约翰·布伦特爵士为例,原本拥有18.3万身家的他充公后只剩下5,000镑;[2]至于余款则用于救助南海泡沫事件中的受害人。经调查后,委员会得出南海公司的股本在1720年年尾时共值3,700万镑,其中只有2,400万镑股本分配予持股人,其余1,300万镑诈骗得来的股本仍由公司持有。在这笔款项中,最后有800万镑被用以瓜分为股息,每股派息作价33镑6先令8便士,以作为对南海股票持有人的补偿。[2]

另一方面,南海公司曾经透过其股票利润借出贷款合共1,100万镑,借款人士来自社会各阶层,其中包括138位下院议员。在沃波尔协助下,这批曾向南海公司贷款的人士只要还清贷款的10%,便已算清还整笔贷款,而这个10%的限制在后来获进一步下调至5%。此外,南海公司原先承诺向政府额外缴付的最多760万镑,亦获豁免。至此,南海泡沫事件大致上获得解决。[1][2]

历经泡沫后,南海公司没有因此倒闭,而且还拥有为数4,000万镑的资产。不过,南海公司在此后也没有在南美贸易业务上发展起来,它主要仍然是一所协助政府处理债务的公司。[1]在1750年,西班牙政府向公司提供10万镑以撤销公司在南美的部分贸易优惠,自此公司退出其贸易业务,但其享有的剩余贸易优惠则一直迟至1807年才告撤销。南海公司所剩余的股票于1853年获赎回或变换成国债,南海公司遂正式成为历史。[1]

泡沫影响

[编辑]
罗伯特·沃波尔

南海泡沫事件与1720年的法国密西西比公司及1637年的荷兰郁金香狂热,是西方历史早期爆发的三大的泡沫经济事件。[9]其中南海泡沫事件中的南海股价如泡沫快上快落的情况,更被后人发展出“泡沫经济”一词,用来形容经济过热而收缩的现象。[10]南海泡沫事件对英国带来很大震荡,国人对股份公司留有阴影,而在事件中制定的《泡沫法令》一直到1825年才予废除,反映国民经过长时间才慢慢对股份公司重拾信心。著名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爵士在南海泡沫事件中也是受害者之一,他在第一次进场买入南海股票时曾小赚7,000镑,但第二次买进时已是股价高峰,结果大亏2万镑离场。牛顿曾因而叹谓:“我能算准天体的运行,却无法预测人类的疯狂。”(英语:"I can calculate the motions of heavenly bodies, but not the madness of people.")可见事件影响之大。[11]

在调查南海泡沫事件中,国会秘密委员会委任了查尔斯·斯奈尔(Charles Snell)为南海查账,这是国会历史上首次委托民间第三方独立会计师进行核数调查,结果成功查得南海公司犯下严重的诈骗及做假账等等的舞弊行为。委任第三方专业会计师的做法在后世被加以采纳,成功减低了企业舞弊的风险,在日后大大促进了特许会计师及核数行业的长足发展。[7]

在政治方面,南海泡沫事件使国民对托利党乔治一世大失信心,政府诚信破产。[8]相反,辉格党的罗伯特·沃波尔却因为在事件中成功收拾残局,使其声望日隆,继而成功于1721年起成为英国历史上首位首相(虽然当时未有首相一职,但沃波尔却有首相之实),主导政局。[8] 此后,辉格党政府持续主导政坛至1770年,期间只曾有托利党的标得伯爵在1762年至1763年短暂出任首相,其余时间尽由辉格党人任相。

相关条目

[编辑]

注脚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South Sea Bubbl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911.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Charles MacKay, 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 1841.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Richard Dale, The First Cras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4. ^ 这批债券由私人持有,利率介乎于4%至5%,赎回债券需在一年前预先提出。
  5. ^ 这批债券由私人持有,期中较长较的一种在1792年至1807年期间到期,而较短期的一种也要在1742年到期。这批债券利率高达7%至9%,并且未经持有人同意,不可提早赎回。
  6. ^ 6.0 6.1 "South Sea Bubble Short History", South Sea Bubble Home, U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2008.
  7. ^ 7.0 7.1 7.2 7.3 7.4 王珠强,《审计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8. ^ 8.0 8.1 8.2 Viscount Erleigh, The South Sea Bubble, Manchester: Peter Davies Ltd, 1933.
  9. ^ 于宗先、王金利,《台湾泡沫经济》,台湾:中国经济企业研究所,1998年。
  10. ^ 吴敬琏,《吴敬琏: 十年纷纭话股市》,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
  11. ^ Mark C. Taylor, Confidence Gam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4.

参考资料

[编辑]
  • Charles MacKay, 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 1841. 网上版本撮要
  • "South Sea Bubbl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911. 网上版本
  • Viscount Erleigh, The South Sea Bubble, Manchester: Peter Davies Ltd, 1933.
  • 于宗先、王金利,《台湾泡沫经济》,台湾:中国经济企业研究所,1998年。
  • 吴敬琏,《吴敬琏: 十年纷纭话股市》,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
  • Mark C. Taylor, Confidence Gam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4. 网上版本
  • Richard Dale, The First Cras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网上版本
  • 王珠强,《审计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网上版本
  • "South Sea Bubble Short History", South Sea Bubble Home, U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2008. 网页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