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屏山
半屏山 | |
---|---|
最高点 | |
海拔 | 181米 |
坐标 | 22°42′3.7″N 120°18′49.9″E / 22.701028°N 120.313861°E |
地理 | |
位置 | 台湾高雄市 |
所属山脉 | 半屏山 |
攀山 | |
首次登顶 | 未知 |
最简路线 | 徒步 |
半屏山,位于台湾高雄市境内,左营、楠梓两区交界之处,莲池潭之东北边,与龟山隔潭对峙,是一座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小山,向东南倾斜约30-35度,西北侧坡度较缓,海拔曾经高约二百三十三米,最长约两千五百米,最宽约有八百米,主要由石灰岩之珊瑚礁石灰岩及上新—更新世青灰色泥岩偶夹薄砂岩层之古亭坑层组成[1][2]。
半屏山这个名字的由来,在《凤山县采访册》里的记载有提到:“....平地突起,形如列幛、如画屏,故名。为圣庙左翼,莲花潭直逼山下,又如展旗,故亦名旗山。”,因为半屏山是倾斜的台地状孤丘单面山,其外形不但很像被斧头削去一半,远远看去,也像展开的屏风旗帜,所以就有了半屏山的称呼。
半屏山自古即是著名景点,并以“屏山塔影”闻名。由于半屏山的造型奇特,因此从古到今,产生许多关于半屏山的传说。但由于山上的石灰岩已遭水泥厂开挖多年,目前半屏山不但高度变低,最高处只剩 181 米,样貌也与以往大不相同,原本具有的特色至今已看不大出来了。
高雄捷运于左营=世运两站间,设有穿越半屏山之全线唯一山岳隧道,全长756米[3]。世运站于设计阶段时,曾暂名为半屏山站。
名称
[编辑]源自台语“半爿”(puànn-pîng),就是“半边”的意思,后来雅化成同音的“半屏”。新北市瑞芳区另有一山称为“半平山”,语源相同。
历史
[编辑]起源
[编辑]半屏山地质主要属古亭坑层沉积岩,沉积之时气候较冷,没有珊瑚礁生长;后来因造山运动而使沉积层隆起,水深变浅,并接着气候转暖,高雄石灰岩开始生成。于一百三十万年前全球海进期,珊瑚礁垂直生长,形成高雄石灰岩中部及下部,之后,因海水面之上升趋缓,珊瑚礁侧向生长,遂生成上部高雄石灰岩及半屏山、大小岗山石灰岩,接着因大量碎屑物进入而结束了珊瑚礁生长,进而沉积崎脚层。高雄石灰岩之估算沉积速率为一千年1.72米。因此珊瑚要生成半屏山石灰岩,需要长达数万年的时间。
开采石灰岩
[编辑]早在清朝时期半屏山下都是凿石场和炼灰场(以石灰石炼制石灰),除了供当地使用外,并以牛车载运销售他地,范围从左营沿海线北到台湾府城(今台南市),南到阿猴城(今屏东市),开采咾咕石也从半屏山延伸到蛇山及寿山下(内惟埤)。
1917年日本浅野水泥工厂完工,并开采水泥[4]。寿山由日本政府开采,二战结束后半屏山则设置建台水泥、东南水泥和正泰水泥厂并且取得开采权,整个炼灰的工厂和凿石场渐渐消失,成为以后的水泥厂。
山崩
[编辑]民国50年(1961年)6月4日,半屏山发生山崩,造成42人死亡,也造成台铁纵贯线铁路被掩覆变形约1000米,邻近崩塌地4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之农田被破坏;而1966年8月22日又发生一次山崩,崩塌规模较前次小[1]。半屏山的地质是倾斜之石灰岩覆盖于泥岩上,由于石灰岩是强度及透水性相当高的岩层,而其底下之泥岩是强度及透水性皆低的地层。
下雨时雨水会下渗到石灰岩及泥岩之交界面再向下流动,使得泥岩表面由于吸水软化而更弱,因此石灰岩与泥岩之交界面就容易形成山崩之滑动面。当山脚下之石灰岩,被水泥公司逐渐采去做水泥原料之后,其底部之支撑渐渐减弱,终于无法负荷其上方之重量而下滑。
自从该次山崩后,在取得军方同意开放后水泥公司改变了采石方法,改采由上而下逐次开采,因此已无重大山崩事故再发生。
复原
[编辑]过去为因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半屏山曾是国内重要的石灰矿区,经长期采矿挖掘的结果,原有自然生态遭严重破坏,原本特殊的山形也不复在。半屏山的采矿权于1997年终止,随后进行矿区植生绿化。半屏山之西北麓由高雄市政府设置自然公园,东南麓除护坡植生绿化外,亦由水泥业者开挖滞洪沉砂池以确保水土安全。沉砂池于2006年由高雄市政府规划成立半屏湖湿地公园。
国家自然公园
[编辑]内政部在 2011 年 9 月 20 日核定设置“寿山国家自然公园”,寿山国家自然公园筹备处并于 11 月 1 日进驻,同年的 12 月 6 日举行寿山国家自然公园的开园典礼,第一座国家自然公园便就此诞生,也将台湾的国家公园体系带入另一个新阶段。
半屏湖湿地
[编辑]依照《水土保持法》规定,半屏山矿区于民国八十六年(1997年)中止采矿后,大部分仍为裸露地,为避免表土于暴雨时随地表径流排放至下游地区造成灾害,原半屏山旧矿区应办理善后水土保持处理,于各集水分区下方设置沉沙滞洪池。
有效的总滞洪量约二十万立方米,该滞洪量应可承受重现期五十年不同降雨延时之单独暴雨事件;至于重现期一百年至两百年,则约尚可分别承受降雨延时六小时及四小时之单独平均暴雨事件,其累积雨量分别为四百零二毫米及三百六十四毫米。
半屏湖湿地乃原半屏山旧矿区停止开采后,执行矿区水土保持计划所规划之滞洪沈砂池。2005年高雄市水利技师公会受托进行“建台水泥公司边半屏山南麓沈砂池兼作湿地公园之可行性评估”,结果认为实质可行,于是2006年高雄市政府进行规划成立“半屏湖湿地公园”。
原滞洪沈砂池滞洪池位于东北—西南走向之半屏山麓下,池顶标高约16至18米,总面积约7.8公顷,若包含周边陆域所需的生态缓冲区、教育解说系统及维修动线等,合计约为12公顷。目前有五座滞洪沉砂池,作为人工湿地工程之规划设计。
传说
[编辑]贪心的人吃掉半座山
[编辑]以前半屏山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不知道哪一天起,半屏山的山脚下突然出现一位卖汤圆[其他 1]的老人。他做生意的方式非常奇怪,一文钱,只能买一粒汤圆[其他 2],两文钱两个,三个不用钱。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邻里,大家都争相来吃这位老人卖的汤圆,当然,每个人都是直接买三颗,没有一个人是只付一文钱的。虽然大家从不曾看过这位老人买过任何做汤圆的材料,不知道这些汤圆从哪里来,但因为汤圆实在太便宜,大家也不去在意。
有一天,有位年轻人[其他 3]走到这个汤圆担子,虽然他有足够的钱,却只拿出了一文钱买汤圆。即使老人不断的怂恿买三颗不用钱,比起用一文钱买一颗要更划算,年轻人依然不为所动,最后仍用一文钱买了一粒汤圆,连买了五次。
事实上,那名老人是位仙人,是为了寻找心地善良的人作为徒弟,才打扮成老人。因此仙人便收年轻人为徒弟,领着这位年轻人,缓缓升天了[其他 4]。至于其他人吃的汤圆,其实是山上的泥土做成的,当大家发现这一切时,整座山也已经被吃掉一大块了。剩下的模样,就是缺了一半的半屏山。而被吃掉的部分,就是今日高铁左营站、世运场馆和大中路以北的左营、仁武地区。
和尚跳崩
[编辑]在半屏山洞里住了位和尚,靠着石缝里涌出的白米过日子。这石缝说来奇妙,每天涌出的白米正好够他一天的食量。有一天,和尚起了贪念,把石缝挖大,希望涌出更多的白米。没想到这一挖,石缝却再也涌不出米来,气得和尚暴跳如雷。这一跳居然把山给跳崩了,使得半屏山变成今天的奇形怪状。
雷公劈断
[编辑]半屏山原本是一座高峻雄伟的山岳[其他 5],可是心胸狭窄,对于“打狗山”被称为“群山主峰”,心中很不是滋味,于是他强邀打狗山比个高低。几天下来,半屏山越长越高,竟然撞上天庭[其他 6],玉皇大帝一怒之下,叫雷公把它轰下,雷公拿起雷锤一敲,轰隆一声,嚣张的半屏山从此成了“半身不遂”的怪模样。
仙人贬为山岳
[编辑]很久以前,有一女二男的仙人相约下凡,女的美丽娇艳,男的一个年轻英俊,另一个则是满头银发的仙翁。后来,老少两位仙人都爱上仙女,在争风吃醋下大打出手,结果老仙翁道行高深,一剑把年轻仙人劈成两半。这场恶斗惊动了天帝,一气之下把三位仙人贬为山岳,仙女化为“凤山”,老仙翁化为“旗后山”,至于那位被劈掉半边身子的年轻仙人,就是现在的“半屏山”。
解山王
[编辑]传说半屏山上住有灵兽和灭火神解山王,灵兽曾鸣叫示警,解山王则灭火,使居民逃离火灾。日后,居民因此竖立其泥像,以守护半屏山。
各传说的其他说法
[编辑]- ^ 也有说法是大饼。
- ^ 也有说法是一文钱买一碗。
- ^ 也有说法是一位小姑娘。
- ^ 也有说法是仙人为奖励那位小姑娘不贪心的态度,在小姑娘吃下汤圆后,呕出一颗宝珠。
- ^ 一说为高过玉山
- ^ 一说为因半屏山太过骄傲,自认比天还伟大,这句话传到了玉皇大帝的耳里,令祂非常的生气,于是命令雷公将半屏山劈成两半。但雷公一不小心,劈到了山的侧边,将山削掉了一大块
军事设施遗迹
[编辑]半屏山上遗留许多日治时期的战备设施遗迹,分别属于高雄要塞防御设施,高雄要港(左营军港)水道设施及日本海军第六燃料厂于二战时期设置的疏散工场。[5]
参考文献
[编辑]-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爱我高雄》,高雄市政府
- 李妍慧,《高雄附近石灰岩区之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年代对比与古沉积环境研究》,1990年,国立中山大学海洋地质研究所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张俊彦. 續修高雄市志。卷一,自然志,地理篇博物篇. 高雄市: 高雄市文献委员会. 1996. ISBN 9570076887.
- ^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地質資料整合查詢. [2014-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4).
- ^ 工程實績. 荣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020-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9).
- ^ 杨玉姿. 高雄開發史. 高雄文献会. : 221.
- ^ 半屏山日治時期戰備設施 先期調查計畫成果報告書 (PDF). 高雄市政府. [2024-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