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燕鸥
北极燕鸥 | |
---|---|
北极燕鸥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鸟纲 Aves |
目: | 鸻形目 Charadriiformes |
科: | 鸥科 Laridae |
属: | 燕鸥属 Sterna |
种: | 北极燕鸥 S. paradisaea
|
二名法 | |
Sterna paradisaea Pontoppidan, 1763[2]
| |
红色为繁殖区,蓝色为越冬地,绿色为迁徙路线 |
北极燕鸥(学名:Sterna paradisaea)是属于燕鸥科的一种海鸟。分布于北极及附近地区,并于北极、欧洲、亚洲和北美洲靠近北极的地方进行繁殖。北极燕鸥是候鸟,每年经历两个夏季,从其北部的繁殖区南迁至南极洲附近的海洋,之后再北迁回繁殖区(约24,000英里),这是已知的动物中迁徙路线最长的。
北极燕鸥体型中等,一般长33到39公分,翼展76到85公分。其羽毛主要呈灰色与白色,喙和两脚呈红色,前额呈白色,头顶和颈背呈黑色,腮帮子呈白色。其灰色翅膀为305毫米,肩羽带棕色。上面的冀背呈灰色,带白色羽缘,颈部呈纯白色,其带灰色羽瓣的叉状尾部亦然。其后面的耳覆羽呈黑色。
北极燕鸥只会照料和保护小部分的幼鸟。成体会长期养它们的幼鸟,并帮助它们飞往南方过冬。北极燕鸥寿命很长,大部分可活上20年。它们主要吃鱼和水生的无脊椎动物。此物种数量很多,约为一百万个个体。
分布区域与迁徙
[编辑]北极燕鸥的繁殖区遍及全球且非常接近极地;它们暂时并未被发现有任何亚种。当北半球进入夏天时,它们就在北美洲和欧亚大陆一带较低温的海岸地区出没。当南半球进入夏天时,它们就会飞往南极。[3] 北极燕鸥的分布区域达10,000,000平方公里。[2]
北极燕鸥以其迁徙闻名;它们每年从北极的繁殖区飞往南极,然后再飞返北极。这么一个来回各19,000公里的迁徙旅程 令这种鸟每年能看见两个夏天及全球所有动物每年所见过最多的白昼。[4]北极燕鸥平均一生飞行的路线等于地球往月球来回一次——约760,000公里。[5]一个可以证明北极燕鸥非凡飞行能力的例子,就是1982年的事。1982年夏天,人们把一只羽翼未丰的小北极燕鸥系放于英国诺森伯兰郡法恩群岛,在那一年的10月,它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被发现,证明它这只羽翼未丰的小北极燕鸥在短短的三个月中已横越海洋,飞行了超于22,000公里。[6]另一例子是在1928年7月23日把一只小北极燕鸥系放于加拿大拉布拉多,并在四个月以后在南非被发现。[7]
北极燕鸥迁徙时通常都会离开海岸很远,[8]因此,除了繁殖季节以外,它们鲜少能在岸上被发现。
特征与分类
[编辑]北极燕鸥是体型中等的鸟类,一般长33–36公分,其翼展为76–85公分,[8]重860–1270克。其喙和其短而有蹼的脚一样呈深红色,像其他燕鸥般,北极燕鸥亦有高展翼比的翅膀(长而窄)和一个分叉的尾巴。[8]
其成体的羽毛呈灰色,唯颈背和头顶呈黑色,脸颊呈白色。其翅膀呈淡灰色,在接近翅膀尖端的位置则淡至将近无色。它们的尾巴呈白色,腹部则呈淡灰色。雌雄之外貌相似。冬天时的羽毛也相似,唯头顶的颜色更淡,而其喙则更深色。[8]
幼体不同于成体的是幼鸟的喙和脚呈黑色,翅膀呈“鳞片状”,其翼尖的羽毛相对地深色。[8]在幼鸟过第一个夏季时,它们头顶的颜色亦很淡。[9]
北极燕鸥与普通燕鸥和红燕鸥很相似,但它们的颜色和外型稍有分别。与普通燕鸥比较之下,北极燕鸥的尾巴更长,且其喙的颜色较单调,而跟红燕鸥比较下,其体色稍深,翅膀亦较长。
北极燕鸥最接近的近亲都是南极的物种,有南美燕鸥(South American Tern,Sterna hirundinacea)、克格伦燕鸥(Kerguelen Tern,S. virgata)及南极燕鸥(Antarctic Tern,S. vittata)。[10]在越冬地,北极燕鸥可被轻易区别;那六个月的换羽是最佳线索,在南方为夏季时,北极燕鸥会换上冬季的羽毛。且南方的物种在飞行时翼尖并不会较深色。
繁殖
[编辑]北极燕鸥是终生的配偶,且大部分的北极燕鸥每年都会迁徙到同一个地方。[11]北极燕鸥会在三四岁开始进行繁殖。[12]求爱的行为开始,尤其是在它们首次筑巢时。[13]求爱由所谓的“高高飞翔”开始,雌性会把雄性追至高空,而后慢慢下降。之后的是“鱼飞翔”,雄性会把鱼送给雌性。在陆地上的求爱行为则是炫耀竖起的尾巴,及垂下的翅膀。在这以后,通常两只北极燕鸥会相互绕着圈子飞行。[13]
在两只北极燕鸥都决定好在一个地点筑巢后,它们就会一起保卫著那地点。在这时,雄性会继续把食物送给雌性吃。在这以后不久,交配就会开始进行。[13]繁殖会在海岸、海岛进行,偶尔也会在近海的内陆冻原进行。它们会聚集在一起,并通常与普通燕鸥夹杂在一起。它们每巢产卵一至三枚,通常是两枚。[8]
北极燕鸥是最有保护意识的燕鸥之一,严守着它们的巢和幼鸟。为保卫鸟巢,它们会不惜攻击大型的侵略者甚至是人类,通常主要是攻击敌人的头的顶部和后部。虽然它们太细小,不会造成严重的伤害,但它们仍然有能力令敌人受伤并流血。[4]其他在附近的鸟亦可受到北极燕鸥的保护。
北极燕鸥的雄雌两性个体均会负起孵蛋的工作。幼体会在22至27天后孵出,并会在21至24天后长出羽毛。[8]若成体时常受到外界的其他打扰,孵卵的时间则可延长到34天之久。[14]
在小燕鸥刚刚孵出后,它们身上的都是绒羽(Down feather)。不论是晚熟性还是早熟性的幼燕鸥都会在孵出飞后一至三天开始四处走动和探险,了解它们四周的环境。[15]一般来说,它们都不会迷路,回不了巢的。幼鸟在孵出后的十天仍然能得到父母的庇护。[16]幼燕鸥通常都会吃鱼的,而它们的父母总是会故意捕捉一些较大的鱼给幼鸟,而后让那些幼鸟自己去进食。[14]雄性的燕鸥每次可以带比雌鸟更多的食物。燕鸥父母大约会喂幼鸟一个月,然后幼鸟就会开始断乳。[8]不久之后,幼鸟会开始学习自行摄食,包括冲进水中捕鱼的高难度摄食方式。[17]幼鸟会获父母的帮助一同飞往南方越冬。[18]
北极燕鸥是长寿的鸟类,比很多其他陆栖的鸟类都要长寿。北极燕鸥中最长寿的记录为34岁。[19]在北极燕鸥中,20岁并不少见[11]。
生态与行为
[编辑]北极燕鸥的食物会随地区和时间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它们都是肉食性的。它们大多都是吃小鱼或水生的甲壳亚门的。[3][8]鱼类在它们的食物中占着极重要的地位。它们吃的鱼有鲱鱼、鳕鱼、玉筋鱼和胡瓜鱼[4],而水生甲壳亚门则有片脚类、螃蟹和磷虾。有时它们亦会吃软体动物、水生的虫或浆果,而在它们北方繁殖区,它们亦会吃昆虫。[15]
北极燕鸥有时会直插进水中,以捕捉很接近水面的猎物。在繁殖区,它们亦会在空中追逐昆虫。[15]北极燕鸥也会偶尔猛然袭击其他鸟类,令它们受惊而放开了猎物,然后抢夺它们的猎物。[15]它们袭击的对象包括同种的鸟类、其他燕鸥(如普通燕鸥)和一些其他海鸟及鸊鷉科物种。[14]
在筑巢时,北极燕鸥很容易被猫或其他动物袭击。[3]除了其他动物会破坏它们的巢外,体型更大的银鸥更会偷它们的蛋和小燕鸥。在喂食时,贼鸥、海鸥和其他燕鸥常会侵扰它们并偷它们的食物。[20]它们常会与其他燕鸥如普通燕鸥和红燕鸥等群集在一起。
保护状况
[编辑]北极燕鸥被一些国家视为受威胁及需要关注的物种。它们亦是列在“非洲-欧亚大陆迁徙水鸟保护协定”(AEWA)中的物种之一。[21]在新英格兰,北极燕鸥曾于19世纪末被大量猎杀来制女帽,几乎灭绝。[14]1950年开始,格陵兰西部的北极燕鸥数量就一直在大幅度下跌,时至今天,一些猎杀行动仍在进行。[22]
在南部,北极燕鸥的数量亦不断下降,而其主要原因是食物短缺。[9]
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认为北极燕鸥的数量从1988年开始已渐趋稳定,相信现时全球约有1,000,000只北极燕鸥。[2]
出现
[编辑]在一些国家及其境外领的邮票中可以看到北极燕鸥。这些境外领有奥兰群岛、奥尔德尼岛及法罗群岛,而国家有加拿大、芬兰、冰岛及古巴。[23]北极燕鸥亦曾在美国搞笑剧《对台词》(Whose Line Is It Anyway?)中被提及到。
注释
[编辑]-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Sterna paradisae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8. [31 August 2009]. Database entry includes justification for why this species is of least concern
- ^ 2.0 2.1 2.2 Birdlife International. Arctic Tern — BirdLife Species Factsheet. [2006-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23) (英语).
- ^ 3.0 3.1 3.2 Royal 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Birds. Arctic tern. [2006-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01) (英语).
- ^ 4.0 4.1 4.2 S. Cramp (编). Birds of the Western Palearctic. 1985年: 87–100. ISBN 978-0-19-857507-8.
- ^ British Trust for Ornithology. Terns (Family Sternidae). [2006-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17).
- ^ A. Heavisides; M.S. Hodgson & I Kerr. Birds in Northumbria 1982. Tyneside Bird Club. 1983年.
- ^ Birds of Nova Scotia: Arctic Tern. Nova Scotia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2006-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24).
-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Del Hoyo, Josep; Elliott, Andrew; Sargatal, Jordi (编). 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vol. 3. Lynx Edicions. 1996: 653. ISBN 84-87334-20-2.
- ^ 9.0 9.1 Steve N.G. Howell; & Alvaro Jaramillo. Jonathan Alderfer , 编. National Geographic Complete Birds of North America.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2006年: 272–73. ISBN 978-0-7922-4175-1.
- ^ E.S. Bridge; A.W. Jones; & A.J. Baker. A phylogenetic framework for the terns (Sternini) inferred from mtDNA sequences: implications for taxonomy and plumage evolution (PDF).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35: 459–69. [2005年] [2006-09-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07-20).
- ^ 11.0 11.1 Christopher Perrins (编). Firefly Encyclopedia of Birds. Firefly Books. : 267 [2003年]. ISBN 978-0-307-13656-5.
- ^ Oscar Hawksley. Ecology of a breeding population of Arctic Terns (PDF). Bird-Banding 28: 57–92. 1957年 [2006-09-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10-25).
- ^ 13.0 13.1 13.2 Perrins p. 268
- ^ 14.0 14.1 14.2 14.3 J.J. Hatch. A. Poole; & F. Gill , 编. Arctic Tern (Sterna paradisaea). The Birds of North America (Philadelphia, PA.: The Birds of North America). 2002年: 707.
- ^ 15.0 15.1 15.2 15.3 Kenn Kaufman. Lives of North American birds. Houghton Mifflin. : 260 [1996]. ISBN 978-0-395-77017-7.
- ^ Klaassen, M; Bech, C; Masman, D; Slagsvold, G. Growth and energetics of Arctic tern chicks (Sterna paradisaea) (PDF). Auk 106: 240–48. 1989年 [2006-09-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10-25).
- ^ Perrins p. 269
- ^ National Audubon Society. Arctic Tern (Sterna paradisaea). [2006-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15).
- ^ Jeremy J. Hatch. Longevity record for the Arctic Tern (PDF). Bird-Banding Volume 45: 269–270. 1974年 [2006-09-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10-25).
- ^ Perrins p. 271
- ^ AEWA. African Eurasian Waterbird Agreement Annex II: Species list. [2006-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1-01) (英语).
- ^ K. Hansen. Threats to wildlife in Greenland. Seabird Group Newsletter Volume 89. 2001: 1–2.
- ^ Chris Gibbons. Arctic Tern stamps. [2006-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6).
参考文献
[编辑]- Perrins, Christopher (编). Firefly Encyclopedia of Birds. Buffalo, N.Y.: Firefly Books. 2003 [2016-06-08]. ISBN 978-1-55297-777-4. OCLC 5192285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8).
- Peter Harrison (1983). Seabirds. ISBN 978-0-7136-4626-9
延伸阅读
[编辑]- Harrison, Peter. Seabirds of the World: A Photographic Guid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0-691-01551-4. OCLC 487925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