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供给和需求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内需
标准的供给和需求模型:正斜率的是供给曲线,代表生产者愿意在某一价格水平下出售的商品数量;负斜率的是需求曲线,代表消费者愿意在某一价格水平下购买的数量。透过模型的分析,可发现两条曲线相交之处(均衡点)就是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需求(英语:demand)与供给(英语:supply)在经济学模型中用以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这个曲线模型的因果关系为价格是因、数量是果。这个模型适用于竞争性市场,而不适用于市场存在垄断或者寡头垄断的情况,需求或者供给价格分别跟消费者的需求量和生产者的供给量挂钩,形成市场两种力量决定价格和产量的均衡。模型的需求与供给都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需求指消费大众因需要一件产品而产生的购买要求;而供给就指企业生产响应大众购买需求而提供的产品供给。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倾向价格上升,供过于求(减价促销)倾向价格下跌。

需求

[编辑]

需求指的是人们有能力购买,并愿意购买某个具体商品欲望[1][2]显示的是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ceteris paribus),随着价格升降,某个体在每段时间内所愿意购买某商品的数量。

在某一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某一货物总数量称为“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在不同价格下,需求量会不同。需求也就是说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若以图像表示,便称为“需求曲线”。

商品的价格如果越高,消费者愿意购买的货物数量就会越低。

需求与需要的关系

[编辑]

需求的前一个低层次是“欲望”。

欲望指的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为了生存所必须的基本需要,例如穿的需要[1]

需要是产生需求的前提,也就是说,只有产生对某种商品的需要,同时又有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情况下,才会产生需求。没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具有经济意义,只能称为需要。有支付能力但无购买需要的,也无法最终达成交易,同样不具备经济意义。

需求定律

[编辑]

需求定律(The Law of Demand)指出: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当一件商品的相对价格下跌时,其需求量会上升[3],反之亦然。换言之,两者成反向变动关系。

只有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才符合需求定律。而吉芬商品是处于需求定律以外的特例之一。

需求曲线

[编辑]

需求曲线是显示在特定时间内[4],某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反映了需求表两个向量的线性关系。

需求曲线是需求表和需求函数的图像化表达[5], 并且和供给表或供给函数交接组成均衡点,用以表示市场上生产者和需求者能够构成交易的商品数量和价格。 需求曲线既可以以“曲线”出现,也可以使用“直线”方式出现。理论上,可以符合需求定理的需求曲线只可以是向右下倾斜的,所以韦伯伦商品吉芬商品便是泛指那些需求曲线并非从倾斜的商品。

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

[编辑]

供给是蓝线S,需求是红线D,当需求由D1变动为D2时,成交的价格和数量也随之变动。

需求通常受以下九个因素影响[6] [7]

  • 可支配收入改变(收入效应[8]
  • 个人喜好的改变 - 品味和喜好在短期内假设为固定。固定喜好的假设是一个令众多个人需求曲线派生成市场需求曲线的必须条件
  • 借贷及其成本
  • 替代品互补品的价格转变(替代效应)
  • 人口数量和结构
  • 对将来的预期
  • 教育程度的改变
  • 买家地理条件的改变
  • 天气或气候的改变——例如:雨量增多导致雨伞需求上升。

供给

[编辑]

供给,指特定市场上在一定时期内,与每一销售价格相对应,生产者愿意且能供应的商品数量。但供给并不完全代表生产,它属于生产的一部分,但供给量并不即是生产者在计算一系列成本所愿意生产的数量。生产量依据利润最大化条件决定,它在短期往往是固定,但供给量则可以随时变动。也就是说生产量是虚拟的、是人们算出来的,而供给量是现实的、真实发生的量。

供给定理

[编辑]

一般情况下,供给定理描述的是: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当一件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时,其供给量会上升[9],反之亦然。换言之两者成正向变动关系。

供给曲线

[编辑]

供给曲线是显示在特定时间内[4],某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关系的曲线,反映了供给表两个向量的线性关系。

供给曲线是供给表和供给函数的图像化表达[5],并且和需求表或需求函数交接组成均衡点,用以表示市场上生产者和需求者能够构成交易的商品数量和价格。 供给曲线既可以以“曲线”出现,也可以使用“直线”方式出现。理论上,可以符合供给定理的供给曲线只可以是向右上倾斜的。

影响商品供给的因素

[编辑]

供给是蓝线S,需求是红线D,当供给由S1变动为S2时,成交的价格和数量也随之变动。

供给通常受以下六个因素影响[10]

  • 生产商品的代价
  • 投入品价格的变化
  • 技术的变化
  • 自然环境的变化
  • 获得信贷难易程度的变化
  • 预期的变化

复合供给

[编辑]

复合供给(Composite Supply)是替代原理的一种表达方式:根据替代原理,每种商品可能存在其替代品,彼此之间相互竞争于某些用途的需求,替代品供给的竞争就是复合供给[11]

竞争性供给

[编辑]

竞争性供给(Competitive Supply)是当不同商品的供给涉及到了相同的生产因素,且该生产因素只可被选择用于其中一项商品的生产时,那么不同的生产者便会在取得该生产因素上产生竞争关系。假设有一种葡萄既可制作上乘的葡萄酒又可制作高级的葡萄干,那么葡萄酒与葡萄干的生产者便会为了这种葡萄而竞价。如果葡萄酒的产量下降,也就是说对葡萄的需求下降,那么葡萄干的生产方就面临更小的竞争,也就可以更低价买入葡萄。

连带供给

[编辑]

连带供给(Joint Supply)来自于连带产品,连带产品的意思就是这种产品不容易独自生产,它和某些异质产品是同一来源的[12]。例如:牛皮和牛肉的关系便是连带产品。人们对牛皮的需求是不容易满足的,因为生产牛皮大多意味着宰割,牛只被宰杀以获得牛皮之后,牛肉就是一种连带产品,它的供给就是连带供给;反之人们为牛肉而宰杀牛只时,牛皮的供给便变为连带供给。

复合需求

[编辑]

复合需求(Composite Demand)就是一种商品拥有不同的用途,这些来自不同市场用途而对商品产生的需求,即是复合需求,因为不同的用途彼此竞争以求得到该商品[13]

连带需求

[编辑]

连带需求(Joint Demand)是对生产要素的需求[14]。当生产一种商品的时候,必定是需要生产要素投入生产活动的。例如造酒者生产麦酒,他便需要蛇麻麦芽的投入,但造酒者只拥有其中一种原料是不足够的,他还需要另外一种配合生产。假如他拥有蛇麻,而没有麦芽,它的生产目的便构成他对麦芽的需求,这种生产性的需求就是连带需求。因为原料之间是共同提供服务的,原料之间互相为互补品,生产者需要集结数种生产要素才能开始生产。

派生需求 (derived demand)

[编辑]

'派生需求'(Derived Demand)的意思可化简为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结果变相构成间接对其他商品的需求,“其他商品”往往是生产要素。例如我们购买一把短,我们对这把短刀的需求也派生出我们对刀身和刀柄的需求,对后两者的需求就是派生需求。例如硬皮书与印刷用纸是派生需求的关系,但DVD播放机跟DVD碟片、羊毛与羊肉、电力与灯泡则不是派生需求。原因是派生需求要使用同一原材料。

内需

[编辑]

即意为内部的需求,相对于外贸而言。

主要有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部分。内需对于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有着关键的重要性,若内需不足则会造成经济成长乏力、产品滞销,由此引起生产衰退、收入下降,而收入下降则进一步导致内需不足,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15]

需求与供给之关系

[编辑]

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可用图表来解说。一般的供求分析仅有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各一条,经济学家通常以两者之一移动作分析,而不考虑两者同时发生变动。

当供给维持现状,即供给曲线不变[16]

  • 需求增加则需求曲线右移,均衡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
  • 需求减少则需求曲线左移,均衡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

两者对均衡量和均衡价格的影响是同等的。19世纪末的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指出供给曲线代表的是企业总生产成本,需求曲线代表的是个人或者团体的边际效用。他认为市场上的供求情况一旦互相背离,市场就会出现一种力量把供求情况恢复均衡位置。

正如同一条线所悬著的一块石子如果离开它的均衡位置,地心引力将立即有使它恢复均衡位置的趋势一样。生产数量围绕着它的均衡位置发生的种种动荡,也具有相同的性质[17]

马歇尔亦说明供给和需求的力量对均衡点的短期作用,情况类似剪刀的现象[18],两边刀锋一起移动切割才把纸张剪开,而市场价格的变化正是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种力量的变化。但他相信长期主导价格变化的是商品的生产成本[19],因为他认为生产成本引起的变化不会在短期内反映于均衡价格上。

以供需分析其他市场

[编辑]

供给和需求的模型通常应用于不同的市场上。

这个模型常应用于劳动市场决定工资水平。商品市场中传统的供需角色在劳动市场里是颠倒了,劳动市场的供给者是众多个体的劳动者,他们在尽可能高的价格下出售自己的劳动;需求者是企业,企业在尽可能低的价钱下购买劳务。劳动市场的均衡价格就是工资率[20]

一些经济学家(例如 Pierangelo Garegnani[21]、 Robert L. Vienneau[22]、 Arrigo Opocher 和伊恩·斯蒂德曼(Ian Steedman)[23])以彼罗·斯拉法的观点为基础,认为劳动市场的模型在逻辑上是不连贯的,尽管模型的假设已经被考虑。Michael Anyadike-Danes和Wyne Godley[24]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他们认为一小部分依据教科书模型所做的实验是潜在伪造的测试,他们的实验表明劳动市场模型在现实中是难以存在的。Graham White[25]则认为那些增加劳动市场弹性的政策(包括减小最低工资)和经济理论是矛盾的。

这些批评是针对供给和需求模型的通用性,特别是它们被应用在生产要素市场的情况上。但是这个模型本身还隐含了一种货币利息理论。

不论在古典学派还是凯恩斯经济学里,货币市场是以供给和需求分析,当中的价格水平就是利率(Y轴)。如果中央银行使用货币政策固定货币的供给量而不考虑当前的利率,货币供给线通常是直立的,因此它是完全无弹性。另一方面,如果中央银行希望固定利率而不是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线就变为水平线,此时货币供给线为完全有弹性[26]。货币的需求线与供给线交接因而决定利率水平[27]

宏观经济学的需求与供给

[编辑]

供给和需求可以延展至解释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变量,包括总产出数量和一般价格水平。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可能是供给和需求在宏观经济学范畴最直接的应用,但是其他宏观经济学模型也是用供给和需求的方法。相比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使用供给和需求的分析方法在不同的理论上存在较大的争议。如前所述,宏观经济学研究货币供需和利率、劳动市场和工资率等的关系正是应用了供需分析。

历史

[编辑]

供给和需求这种经济概念最早见于中世纪一些穆斯林经济学家,例如伊本·泰弥亚(Ibn Taymiyyah)曾经指出:

如果对商品的欲望增加而这商品的可取用性减少,它的价格上升。另一方面,商品的可取用性增加而对它的欲望减少,价格下跌。[28]

欧洲的学术界,“供给和需求”这个名词最初见于詹姆士·斯图亚特所著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研究》(Inquiry into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该书出版于1767年。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著作《国富论》也使用这个名词,李嘉图在其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使用这个名词作为其中一章〈论需求和供给对价格的影响〉(On the Influence of Demand and Supply on Price)的标题[29]。亚当·斯密时常假设商品的供给价格保持固定,如果它的稀缺性增加会导致它的价值减少,实际上这论述就是后世所说的需求定律。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致力研究一些假设用于建立他对供给和需求的理论。法国数学家古诺首先发展一个数学化的供需模型,这个模型连带相关图表载于古诺1838年的著作《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的研究》(Researches into the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Wealth)。

19世纪晚期边际效用学派兴起,这个学派以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为首。他们理论的共同点是价格是由生产决策的边际价格决定。这是自从亚当·斯密关于如何决定供给价格的思想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改变。1870年的一篇论文《以图形表示供给和需求》(On the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里,作者弗莱明·詹金(Fleeming Jenkin)在“引入图表到英国经济学文化”的过程中首先在论文里绘出第一条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30],包括使用比较静态的办法研究供给和需求在劳动市场的应用[31] 。这个模型后来被马歇尔在其1890年的教科书著作《经济学原理》进一步发展及普及[29]

批评

[编辑]

为了顾及供需模型,最少两个假设条件是必须建立的:第一,供给和需求各自独立;第二,供给受固定的资源所限制。一旦这些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由马歇尔以生产成本和边际效用为基础所建立的模型就无法有效分析。彼罗·斯拉法的批评集中这种局部均衡分析的不一致和一个生产消费品市场供给曲线呈现向上倾斜的合理性[32]。斯拉法提出的批评多年后被保罗·萨缪尔森所沿用,例如:

超额需求的总和作为价格的函数就是需求量和供给量两者之差。标准的模型中存在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和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总超额需求线只能相交于轴线的一点,换言之就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的那一点(均衡点)。桑仁斯基-曼特尔-德布鲁定理(Sonnenschein-Mantel-Debreu Theroem)证明标准的供需模型一般不能严谨地从一般均衡分析推导而出[34]

供给和需求决定价格意味着市场结构完全竞争,然而:

法兰·艾克曼(Frank Ackerman)在他的文章中总结了这个问题:

中国学者靳毅民认为在供应曲线存在严重缺陷:“这就是他们并没有考虑“商品代价”这个因素。我们前面已经探讨了在小商品生产时期,商品代价就是商品的劳动价值量,而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时期就是资本量”,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商品代价,商品提供者会减小生产量,从而使价格上升,当市场价格等于商品代价时,随着商品需求增加,会增加产量,但不会提高价格,供应曲线的中间一段是平行直线,这时商品的价格等于商品代价,也就是劳动价值论价值生产价格。如果资源出现短缺或垄断时,这条平行直线没有机会出现时,供应曲线才表现为单纯上升的曲线。靳毅民的供应曲线是一个上升——平行——上升的曲线[37]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吴健安; 郭国庆. 市场营销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ISBN 7-04-013949-9. 
  2. ^ 菲利普·科特勒; (翻译):郭国庆. 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上).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3. ^ 香港管理专业发展中心编. 《管理人經濟學》. : 第20页. 
  4. ^ 4.0 4.1 琼·罗宾逊、约翰·伊特韦尔. 《現代經濟學導論》. : 第212页. 
  5. ^ 5.0 5.1 O'Sullivan, Arthur; Steven M. Sheffrin (2003). Economics: Principles in action
  6. ^ 香港管理专业发展中心编. 《管理人經濟學》. : 第21–23页. 
  7. ^ 约瑟夫·E·史蒂格利茨 卡尔·E·沃尔什. 《經濟學 上冊》(第三版). : 第73页. 
  8. ^ 约瑟夫·E·史蒂格利茨 卡尔·E·沃尔什. 《經濟學 上冊》(第三版). : 第119页. 
  9. ^ 香港管理专业发展中心编. 《管理人經濟學》. : 第61页. 
  10. ^ 约瑟夫·E·史蒂格利茨 卡尔·E·沃尔什. 《經濟學 上冊》(第三版). : 第79页. 
  11. ^ 马歇尔. 《經濟學原理 下卷》. : 第79页. 
  12. ^ 马歇尔. 《經濟學原理 下卷》. : 第76页. 
  13. ^ 马歇尔. 《經濟學原理 下卷》. : 第75页. 
  14. ^ 马歇尔. 《經濟學原理 下卷》. : 第70页. 
  15. ^ 扩大内需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 [2014-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8). 
  16. ^ 香港管理专业发展中心编. 《管理人經濟學》. : 第76页. 
  17. ^ 马歇尔. 《經濟學原理 下卷》. : 第37页. 
  18. ^ 马歇尔. 《經濟學原理 下卷》. : 第40页. 
  19. ^ 马歇尔. 《經濟學原理 下卷》. : 第41页. 
  20. ^ Kibbe, Matthew B. The Minimum Wage: Washington's Perennial Myth. Cato Institute. [2007-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12). 
  21. ^ P. Garegnani, "Heterogeneous Capital,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the Theory of Distribution",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 37, N. 3 (Jul. 1970): 407-436
  22. ^ Robert L. Vienneau, "On Labour Demand and Equilibria of the Firm", Manchester School, V. 73, N. 5 (Sep. 2005): 612-619
  23. ^ Arrigo Opocher and Ian Steedman, "Input Price-Input Quantity Relations and the Numeraire",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V. 3 (2009): 937-948
  24. ^ Michael Anyadike-Danes and Wyne Godley, "Real Wages and Employment: A Sceptical View of Some Recent Empirical Work", Machester School, V. 62, N. 2 (Jun. 1989): 172-187
  25. ^ Graham White, "The Poverty of Conventional Economic Wisdom and the Search for Alternative Economic and Social Policies", The Drawing Board: An Australian Review of Public Affairs, V. 2, N. 2 (Nov. 2001): 67-87
  26. ^ Basij J. Moore, Horizontalists and Verticalists: The Macroeconomics of Credit Mone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27. ^ Ritter, Lawrence S.authorlink1 = Lawrence S. Ritter; Silber, William L.; Udell, Gregory F. Principle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10th. Addison-Wesley, Menlo Park C. 2000: 431–438,465–476. ISBN 0-321-37557-2. 
  28. ^ (英文译文:"“If desire for goods increases while its availability decreases, its price rises. On the other hand, if availability of the good increases and the desire for it decreases, the price comes down.”)Hosseini, Hamid S. Contributions of Medieval Muslim Scholars to the History of Economics and their Impact: A Refutation of the Schumpeterian Great Gap. Biddle, Jeff E.; Davis, Jon B.; Samuels, Warren J. (编). A 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Malden, MA: Blackwell. 2003: 28–45 [28 & 38]. ISBN 0631225730. doi:10.1002/9780470999059.ch3. 
  29. ^ 29.0 29.1 Thomas M. Humphrey, 1992. "Marshallian Cross Diagrams and Their Uses before Alfred Marshall," Economic Review, Mar/Apr,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Richmond, pp. 3-2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0. ^ A.D. Brownlie and M. F. Lloyd Prichard, 1963. "Professor Fleeming Jenkin, 1833-1885 Pioneer in Engineering and Political Economy," Oxford Economic Papers, NS, 15(3), p. 211.
  31. ^ Fleeming Jenkin, 1870. "The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Laws of Supply and Demand,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Labour," in Alexander Grant, ed., Recess Studies, Edinburgh. ch. VI, pp. 151-85. Edinburgh. Scroll to chapter link.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2. ^ Avi J. Cohen, "'The Laws of Returns Under Competitive Conditions': Progress in Microeconomics Since Sraffa (1926)?", Eastern Economic Journal, V. 9, N. 3 (Jul.-Sep.): 1983)
  33. ^ (原文:“What a cleaned-up version of Sraffa (1926) establishes is how nearly empty are all of Marshall's partial equilibrium boxes. To a logical purist of Wittgenstein and Sraffa class, the Marshallian partial equilibrium box of constant cost is even more empty than the box of increasing cost.”)<Paul A. Samuelson, "Reply" in Critical Essays on Piero Sraffa's Legacy in Economics (edited by H. D. Kurz)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34. ^ Alan Kirman, "The Intrinsic Limits of Modern Economic Theory: The Emperor has No Clothes", The Economic Journal, V. 99, N. 395, Supplement: Conference Papers (1989): pp. 126-139
  35. ^ Alan P. Kirman, "Whom or What Does the Representative Individual Represent?"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 6, N. 2 (Spring 1992): pp. 117-136
  36. ^ Goodwin, N, Nelson, J; Ackerman, F & Weissskopf, T: Microeconomics in Context 2d ed. Sharpe 2009 ISBN 978-0-7656-2301-0
  37. ^ 靳毅民,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01出版)

参考书目

[编辑]
  • 香港管理专业发展中心编. 《管理人經濟學》. 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4. ISBN 962-996-226-8. 
  • 约瑟夫·E·史蒂格利茨 卡尔·E·沃尔什. 《經濟學 上冊》(第三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马歇尔著 朱志泰译. 《經濟學原理 下卷》. 商务印书馆. 2005. ISBN 7-100-01158-2. 

延伸阅读

[编辑]
  •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alysis by Paul A. Samuelson
  • Pric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by Steven E. Landsburg ISBN 0-538-88206-9
  •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Adam Smith, 1776 [1]
  • Supply and Deman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ook by Hubert D. Henderson at Project Gutenberg.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