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势平氏
伊势平氏 | |
---|---|
本姓 | 平朝臣 |
家祖 | 平维衡 |
种别 | 皇别 |
出身地 | 伊势国 |
代表人物 | 平清盛 |
支系 | 池氏(武家) 伊势氏(武家) 织田氏(武家) 宇久氏(武家) 伊势关氏(武家) 宗氏(武家) 户泽氏(武家) 长崎氏(武家) |
伊势平氏(日语:伊勢平氏/いせへいし Isei Hei Shi),是桓武平氏高望王流平贞盛第四子平维衡开创的坂东平氏庶流。最初由平维衡父子同平致赖父子两代人斗争中获胜而发迹于伊势国,后来由于平正盛平乱有功,受到白河上皇赏识而成为北面武士,在京都开创平家(日语:平家/へいけ Hei Ke)或称六波罗家。
保元之乱和平治之乱后,平家支持后白河上皇,并且与其联姻,诞下带有平家血统的皇子,又拉拢公家藤原氏,从而加强在朝廷的影响力以奠定平氏政权。高仓天皇继位后,作为外戚的平家,势力大幅上升,与此同时鹿谷阴谋被揭发后,后白河上皇的影响力大减。其后,平清盛发动政变,逼使松殿基房退任关白,由女婿近卫基通接任,并且中止后白河上皇的院政,随着外孙安德天皇继位,清盛成为实际上的最高权力者。
以仁王举兵后,各地的源氏相继举兵反抗平家,最初双方虽然各有胜负,可是随着清盛和高仓上皇死去,加上爆发天灾,平家的形势渐趋不利,在俱利伽罗峠之战等战事接连败于源义仲后撤离京都。其后,平家到处流窜,先后逃至九州、四国和中国地方,并且不断遭到源氏军追击,及后在一之谷之战中大败于源义经,平忠度和平教盛等众多平家一门战死后,最终在坛之浦之战中被消灭。
由来
[编辑]8世纪末期,桓武天皇推行臣籍降下政策,大量皇族被赐姓,其中平氏是下赐给皇孙,源氏则是下赐给皇子。最早冠姓平氏的是葛原亲王之子平高栋和平高见,高栋的子孙为堂上平氏,而高见之子平高望的子孙则散落于下总国、常陆国和武藏国等关东地方,形成坂东平氏各流派[1]。天庆3年(940年),平贞盛与藤原秀乡在平将门之乱联手击败同族的平将门,但是对于关东地方的武士和农民来说,平将门是他们的英雄,因此迁怒于讨伐其的贞盛,使他不得不离开关东,前往伊势[2]。按《权记》记载,在长德4年(998年),坂东平氏的平维衡经历与平致赖在伊势国神郡的交战后扎根于伊势,在其孙平贞衡一代势力范围扩展至安浓、津、白子和桑名等地,是为伊势平氏的由来[3]。
历史
[编辑]北面武士
[编辑]平正盛由于出仕于白河天皇宠妃祇园女御、近臣藤原为房和藤原显季,因此他得已成为院近臣[4],并且在永长2年(1097年),将与伊贺国东大寺领玉泷庄关系深厚的阿拜郡鞆田村、柘植乡、山田郡山田村(现三重县伊贺市)等家地和农田寄进予六条院领,建立了鞆田庄[5],从而开始插手公家事宜[4]。其后的康和3年(1101年)亦与东大寺在大和国十市郡和城上郡的领土问题展开争论,翌年又与伊势神宫之间爆发领土分界的问题,最终成功取得这些地区的控制权[5],并且将农民编作自己的武士团,及后在嘉承3年(1108年)1月29日,于出云国爆发的源义亲之乱中击败源义家次子源义亲,手持义亲的首级凯旋而归[6],加上由于在元永年间(1118年 - 1120年)爆发饥荒,正盛亦负责维持京都的治安[7],结果原本是北面武士的正盛及其一族的地位大幅提升,受到白河上皇重用,正盛获任命为检非违使和追捕使,当时西国海贼横行于濑户内海,因此为了剿灭海贼,正盛亦曾经出任若狭国、因幡国和但马国等地的国司,进一步扩展了伊势平氏的势力[8]。
大治4年(1129年),白河上皇死去,鸟羽天皇开始主政,伊势平氏亦由正盛之子平忠盛接棒,并且同样得到重用,及后于长承元年(1132年)3月获准昇殿,中御门忠宗对此形容为前无古人,最终在仁平元年(1151年)晋升至刑部卿,期间亦替平清盛、平家盛、平赖盛和平教盛等儿子铺路,相继提拔他们出任各项职位。保延2年(1136年),忠盛就任鸟羽院厅别当,安排清盛等人作为院判官代出入院厅,让伊势平氏一族能持续出任院司,籍此控制院领下的庄园,进一步强化伊势平氏的影响力[9]。久安3年(1147年),祇园斗乱事件爆发,清盛等人得到鸟羽天皇的支持而免于被流放[10],其后忠盛正室池禅尼之子家盛在陪同鸟羽天皇前往熊野三山参拜时病死[10]。另外,忠盛亦获左大臣藤原赖长在《宇槐记抄》称历任西国各处的国司的同时,累积了大量的财富,并且将任地的在地领主编入成为自己的家人和郎党,构筑了伊势平氏的权力基础[11]。仁平3年(1153年)1月15日,忠盛死去后,由清盛继任成为栋梁[10]。
扶遥直上
[编辑]保元元年(1156年),鸟羽天皇死去,后白河天皇和崇德上皇爆发冲突,引发保元之乱,清盛支持的后白河天皇最终胜出[10],叔父平忠正则由于靠拢崇德上皇和藤原赖长而被清盛斩首[12]。平治元年(1159年)12月,在保元之乱比清盛功劳要大的源义朝得到的赏赐却比清盛少,加上拉拢信西失败,反而促使信西和清盛合作,深感不满的义朝与二条天皇亲政派的藤原信赖联手,引发平治之乱,虽然义朝成功逼使信西自杀,并且一度幽禁二条天皇和后白河上皇,可是最终败于清盛[13]。永历元年(1160年),二条天皇和后白河上皇就朝廷的主导权的争拗进一步激化,二条天皇侧近藤原经宗和藤原惟方奉命企图软禁上皇,按《愚管抄》记载,上皇含泪要求清盛捉拿两人,最终两人与亲近天皇的源光保和源光宗均先后被流放[14],事后清盛就任参议,初次位列公卿[13],又获任命为检非违使别当,负责维持京都的治安[14]。
应保元年(1161年),清盛之妻平时子之妹平滋子替上皇诞下皇子,妻舅平时忠等平家一门策划让其成为皇太子一事走漏风声,遭天皇派揭发,时忠和教盛等均被罢官,但是清盛未有反抗天皇,反而在皇居一带兴建伊势平氏的宿直所,以表恭顺[14]。清盛游走于上皇和天皇之间,官位扶摇直上,同年就任权中纳言,翌年升至从二位兼任皇太后宫权大夫[14]。长宽元年(1163年),清盛嫡子平重盛升至从三位,伊势平氏的公卿也增加至两人[14]。翌年4月,又促使女儿平盛子与前关白藤原忠通嫡子近卫基实成婚,从而拉拢藤原氏[13]。永万元年(1165年),二条天皇退位后不久死去,由两岁的六条天皇继任后,后白河上皇重新掌政[14]。仁安元年(1166年),清盛继续升官的同时,弟弟平赖盛亦成为公卿,滋子诞下的宪仁亲王(后来的高仓天皇)也获册封为皇太子[14],翌年平清盛就任律令制下最高职位正一位太政大臣[13],这是初次由藤原氏以外亦是武家出身的人出任此职务,同年5月辞任。当时,时忠和平宗盛均为公卿,共11处令制国由平家一门出任国司,并且领有5处知行国,清盛对于任官拥有决定性的发言权[14][注 1]。
平家盛世
[编辑]仁安元年(1166年),清盛的女婿关白近卫基实突然死去,由松殿基房继任摄政[14],原本基实的遗领应该由基房继承,可是在藤原邦纲献计下,清盛成功阻止,并且作为基实之子近卫基通的后见人管理领地[16],最终让摄家造成分裂,其影响力因而大减[14]。仁安3年(1168年),清盛突然卧病在床,上皇亲自前往六波罗馆探望,既大赦天下又免除调庸,为了避免清盛死后可能造成政局不稳,上皇逼使六条天皇让位予高仓天皇[14]。然而,清盛最终康复,并且由于是高仓天皇的外戚,权势有增无减[14]。翌年,清盛将六波罗馆交给儿子重盛,自己则移住福原(现兵库县神户市兵库区荒田町、平野町至中央区中山手通一带)[17]。承安元年(1171年),清盛之女平德子以后白河上皇养女的身份,成为高仓天皇的女御[18]。
安元2年(1176年),平滋子死去后,伊势平氏与上皇的关系开始产生裂痕,翌年院近臣西光之子藤原师经焚毁了延历寺势力下的寺院,尽管伊势平氏奉命戒备以防强诉,可是态度消极,最终上皇流放了师经之兄藤原师高等人[19]。其后,京都发生安元大火,约三分一面积的地方化为灰烬,大内里和大极殿也毁于一旦,但是上皇仍然未有软化,反而流放天台座主明云,并且没收其领地,此举促使延历寺众在近江国粟津(现滋贺县大津市内)营救流放途中的明云,上皇认为这是谋反,要求清盛前往讨伐[19]。然而,战事尚未爆发之前,西光和藤原成亲等人计划打倒伊势平氏的鹿谷阴谋被揭发,与事者相继遭到处分。清盛虽然知道上皇有份参与此事,但是他并未有追究,与此同时上皇的影响力则大幅下降[19]。
治承2年(1178年),平德子诞下言仁亲王(后来的安德天皇),并且获册封为皇太子,清盛亦开始对上皇采取和平共存的政策。同年,平盛子和重盛先后死去,上皇与基房趁机联手试图弱化清盛的势力,盛子保有的摄家领由上皇接管,平维盛从重盛处继承的越前国也被院近臣藤原季能接手[19]。其后,清盛与宗盛率领数千兵马上洛,逼使关白基房和权中纳言松殿师家离任,由近卫基通就任关白和藤氏长者,同时促使上皇停止院政,成功一扫反对势力,是为治承三年的政变[19]。实际掌控朝廷的清盛幽禁了上皇[19],同年平家一门控制了萨摩国、筑前国、长门国、周防国、伊予国、备中国、伯耆国、备前国、赞岐国、阿波国、但马国、播磨国、丹后国、丹波国、淡路国、和泉国、纪伊国、伊势国、若狭国、越前国、加贺国、能登国、佐渡国、越中国、飞驒国、美浓国、尾张国、三河国、骏河国、武藏国、常陆国和上总国,共32处令制国[15],治承4年(1180年)高仓天皇退位,由清盛的外孙安德天皇继位,清盛亦成为实际上的最高权力者[19]。同年,以仁王在源赖政的劝说下计划举兵反抗平家,园城寺也一同参与,可是走漏风声,赖政和其子源仲纲战死,以仁王则在平等院自杀[20]。
东西交战
[编辑]其后,清盛迁都至福原京。同年8月,源义朝之子源赖朝在伊豆国举兵,与堂弟甲斐源氏的木曾义仲等在东国反抗平家[21]。虽然平家一度在石桥山之战中击败源氏军势,但是赖朝最终成功逃亡至安房国[22]。为了阻止赖朝,清盛派平维盛前往讨伐,可是在富士川之战中失利[21]。其后,清盛重返平安京,并且焚毁兴福寺和东大寺等反对势力,即南都烧讨[21]。闰2月4日,清盛病死[23]。同年11月,美浓源氏和近江源氏等虽然陆续举兵,但是先后遭到平知盛等人击败,另一方面纪伊国亦爆发熊野动乱,九州也爆发镇西反乱,畿内的石川源氏和四国的河野氏等也举兵反抗平家,虽然全数被镇压[24],可是随着平氏政权中心人物之一的高仓上皇死去,西国爆发旱灾和欠收,平家的军事行动逐渐受到影响[21]。翌年,平家一度在平重衡担任大将下在墨俣川之战中击败源行家[25],可是在及后的横田河原之战中不敌木曾义仲,让义仲成功开展北陆道的战线[26]。
在养和北陆出兵,平通盛和平经正不敌于越前和加贺的住民,其后通盛弃守津留贺城回到京都,北陆道的战况陷入胶着状态[27]。养和年间(1181年 - 1182年)爆发的养和饥馑亦导致兵粮不足,难以顺利镇压叛乱[28]。寿永2年(1183年),平家在燧城之战虽然击败北陆的反抗势力,可是在般若野之战中不敌于义仲军的今井兼平,乘胜追击的源氏军在俱利伽罗峠之战和志保山之战再挫平家,其后的篠原之战中平知度战死[29]。连胜的义仲和源行家的军队包围了京都,逼使平家一门与安德天皇逃亡至西国,进入京都的义仲等人迎接后白河上皇后,上皇拒绝承认安德天皇的地位,改让其年仅四岁的弟弟后鸟羽天皇即位[21]。
平家一门虽然逃到九州,但是遭到原本是重盛家人的绪方惟荣攻击,被逼离开身处的大宰府,在绪方氏的追击下,经丰前国柳浦(现大分县宇佐市内)和长门国彦岛(现山口县下关市彦岛),抵达赞岐国屋岛(现香川县高松市屋岛),期间被称为清盛的“专一心腹”的平贞能也离平家而去。同年闰10月,知盛和平教经在水岛之战中突袭义仲军,成功斩杀足利义清,取得平家久违的胜仗[30]。其后,知盛和重衡再下一城,于室山之战中击败源行家,连胜点燃平家众人的希望,亦导致知盛和宗盛就是否上洛问题爆发口角[31]。宇治川之战后,在濑户内海取得优势的平家入主福原,赖朝则取代义仲入主京都。寿永3年(1184年)2月5日,源范赖和源义经的军队抵达摄津,并且两日后兵分两路攻向福原[32],不久后,平资盛、平有盛和平师盛在三草山之战中败于义经军[33],义经军兵分两路乘胜追击,他自己领7,000兵马,土肥实平则率领3,000兵马继续进军,其后爆发的一之谷之战中,平家大败,平忠度、平敦盛、平经正、平经俊、师盛、平通盛、平业盛、平盛俊、平知章和平教经等均战死[注 2],维盛则跳海自杀,重衡则被梶原景季等人活捉[34]。
走向灭亡
[编辑]元历元年(1184年),伊贺国和伊势爆发三日平氏之乱,平家继和平信兼突然攻击源氏,可是很快被镇压下来[35]。其后,平行盛在藤户之战中不敌得到佐佐木盛纲献策的源范赖,翌年爆发的苇屋浦之战中,平家再次败于范赖军[36]。同年,义经在屋岛之战和志度合战中两度击败平家,逼使平家撤退至彦岛[37]。其后,平家在坛之浦一带迎击率领约840艘军船抵达田野浦(现福冈县北九州市门司区)的义经,擅长海战的平家在坛之浦之战初期占上风,源氏军一度退至满珠岛和干珠岛,可是在义经和陆上部队的支援下,陷入胶着,其后潮水的流向改变,平家退至赤间关,源氏军开始取得优势,加上阿波成良叛变,平家败局已定[38]。最终,平时子抱着安德天皇,带着剑玺一同跳海[注 3],知盛、平经盛和教盛亦跳海,其中经盛和教盛为了确保自己溺死,还多穿一套盔甲,资盛、有盛和行盛则携手跳海[注 4],宗盛、平清宗和时忠等则被活捉[39],其中治部卿局和守贞亲王等人未被处分[40],重衡、平忠房[41]、宗盛和清宗等人被处死,时忠则因为出身自堂上平家,而被流放至能登[42]。
平家灭亡后,平德子、平完子、廊御方、大纳言典侍和帅典侍等人返回京都[43]。另一方面,留在京都的赖盛则在母亲藤原宗子和妻子八条院的女房求情下得已保命,其领地原本被归为平家没官领,可是赖朝念在池禅尼的救命之恩,让赖盛继续保有领地。赖盛的女儿为正二位权中纳言持明院基家之妻,两人之间诞下的持明院陈子为后堀河天皇之母[44]。文治元年(1185年)4月,平盛国虽然也被带到镰仓,但是未有被处死,最终在翌年绝食死去[45]。贞能则在宇都宫朝纲的求情下得已活命[46],平六代和平宗实亦因为已是出家人而未被处死[47]。与此同时,平能宗[48]和平盛嗣则被处死[49]。一众平家一门相继被处分的同时,平时家则长达11年左右担任赖朝的侧近直至建久4年(1193年)5月死去为止[50]。建久6年(1195年),赖朝让知盛之子增盛和教盛之子忠快随行,通过祈祷以慰平家一门之灵[51]。部分谱系图或传承显示平家的后裔为池氏、伊势氏、织田氏、宇久氏、伊势关氏、宗氏、户泽氏和长崎氏等等[52]。1975年,以宏扬平家历史为宗旨的全国平家会成立,会址设于坛之浦附近的赤间神宫[53]。
家纹
[编辑]伊势平氏的氏纹是扬羽蝶,属于蝶纹的一种,乃少数左右不对称的氏纹之一,象征带来梦想,平清盛开始使用后逐渐成为平氏的氏纹,传说平家在坛之浦之战中战败后,跳入濑户内海的武士成为蟹,平家的女性则化成蝴蝶,平家蟹的壳上的人脸也被认为是蝶眼以一种诅咒形式转变而成。除了伊势平氏外,堂上平氏五家西洞院家、平松家、石井家、长谷家和交野家、织田氏、美浓池田氏、伊势氏、杉原氏[54]、清和源氏流松平氏和逸见氏、越智氏流河野氏和菅原氏等等也使用扬羽蝶[55]。
评价
[编辑]《平家物语》引述平时忠的话语形容全盛时期的平家:“非平家一门者非人也。”(一門にあらざらん者はみな人非人なるべし)[56]。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竹内理三认为伊势平氏如果能够在治承之乱胜出的话,日本可能像中国一样能够改朝换代[57]。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五味文彦认为源赖朝和足利义满均参考了伊势平氏的稳固武家政权的做法[58]。神户大学名誉教授高桥昌明认为镰仓幕府视平家为雏形,并且以更严格和动真格的方向迈进,镰仓亦是福原和平泉的混合体[59],亦认为相比起建立首个幕府,其与南宋的贸易,构筑平氏系新王朝一点更值得论述,虽然平家本身也有分歧,可是从未自相残杀,这一点与野蛮的镰仓时代社会不同[60]。京都大学教授元木泰雄认为伊势平氏好比丰臣氏,同样是以西国为据点,突然迅速崛起,然后在子孙一代瞬即灭亡,不同的是《太阁记》中描绘的丰臣秀吉深受世人爱戴,而《平家物语》描绘的平清盛却总是挥不去恶贯满盈的印象[61]。他亦认为平家灭亡的最大原因是强大的复合权门引起激烈反抗,加上清盛和高仓天皇死去,继承人宗盛的失策以及西国武士的弱态等多种偶发性因素构成,尽管最终被消灭,但是其挑战王权,克服权门分裂的一面则远比镰仓幕府要走得更前[62]。东北大学名誉教授入间田宣夫认为平家通过将奥州藤原氏的金输出予南宋,不但成为奥州藤原氏的收入来源,亦支撑了平家的荣华,作为日本最早成立的武人都市,没有平泉和福原的话,镰仓也可能不复存在[63]。筑波大学名誉教授井上振雄认为慎重处事的重盛早死,接任的宗盛无能且优柔寡断,最终导致平家灭亡[64]。他亦认为平家是平安时代院政和武家政权诞生的过渡期,并且让长期充当摄家走狗的武家能够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其没落则勾起世人感叹世事无常的同时,亦象征平安时代的终结[65]。东京大学教授本乡和人将平家与崔忠献相题并论,认为在同时期于日本与朝鲜半岛均成立了武家政权,平家上场亦象征权门体制瓦解[66]。明治学院大学教授武光诚认为平家建立了最后的军事贵族政权[67]。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上横手雅敬认为平家政权保留了古代国家的体制,与东国的源赖朝不同,除了后白河院政外,亦有贵族、寺社和地方武士的反抗,不可能成立军事政权,尽管在九州尝试树立军事政权,可是与地方武士的连系薄弱,只能以与谱代构成的主从关系为核心[68]。
系谱
[编辑]维衡 | |||||||||||||||||||||||||||||||||||||||||||||||||||||||||||
正度 | |||||||||||||||||||||||||||||||||||||||||||||||||||||||||||
正衡 | |||||||||||||||||||||||||||||||||||||||||||||||||||||||||||
正盛 | |||||||||||||||||||||||||||||||||||||||||||||||||||||||||||
忠盛 | 忠正 | ||||||||||||||||||||||||||||||||||||||||||||||||||||||||||
清盛 | 家盛 | 经盛 | 教盛 | 赖盛 | 忠度 | ||||||||||||||||||||||||||||||||||||||||||||||||||||||
重盛 | 基盛 | 宗盛 | 知盛 | 重衡 | 知度 | 清房 | |||||||||||||||||||||||||||||||||||||||||||||||||||||
维盛 | 资盛 | 清经 | 有盛 | 师盛 | 忠房 | 宗实 | |||||||||||||||||||||||||||||||||||||||||||||||||||||
高清 | |||||||||||||||||||||||||||||||||||||||||||||||||||||||||||
后裔氏族
[编辑]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注解
[编辑]参考
[编辑]- ^ 高桥 2013,第4-5页
- ^ 武光 2011,第30-31页
- ^ 久保 1986,第157页
- ^ 4.0 4.1 守田 2014,第80页
- ^ 5.0 5.1 田中 1994,第18页
- ^ 田中 1994,第30页
- ^ 矶贝 2013,第38-39页
- ^ 田中 1994,第44-48页
- ^ 田中 1994,第49-51页
- ^ 10.0 10.1 10.2 10.3 川合 2014,第277-279页
- ^ 田中 1994,第48页
- ^ 田中 1994,第21页
- ^ 13.0 13.1 13.2 13.3 竹内 1999,第229-233页
- ^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09 14.10 14.11 石井 2003,第131-135页
- ^ 15.0 15.1 本乡 2008,第92-94页
- ^ 樋口 2014,第195-196页
- ^ 高桥 2013,第71页
- ^ 石井 2003,第146-147页
-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石井 2003,第148-152页
- ^ 北爪 1998,第110-111页
- ^ 21.0 21.1 21.2 21.3 21.4 石井 2003,第387-390页
- ^ 上杉 2007,第61-68页
- ^ 元木 2001,第261页
- ^ 上杉 2007,第98-106、110页
- ^ 上杉 2007,第112-113页
- ^ 上杉 2007,第118-121页
- ^ 上杉 2007,第125-127页
- ^ 上杉 2007,第130页
- ^ 上杉 2007,第138-143页
- ^ 上杉 2007,第161-163页
- ^ 上杉 2007,第171页
- ^ 上杉 2007,第183页
- ^ 上杉 2007,第186页
- ^ 34.0 34.1 上杉 2007,第194页
- ^ 上杉 2007,第207页
- ^ 上杉 2007,第211-212页
- ^ 上杉 2007,第217页
- ^ 上杉 2007,第222-225页
- ^ 39.0 39.1 39.2 上杉 2007,第226-227页
- ^ 高桥 2009,第183页
- ^ 高桥 2009,第189-192页
- ^ 高桥 2009,第194页
- ^ 角田 1981,第24-25页
- ^ 角田 1981,第213-214页
- ^ 角田 1981,第72页
- ^ 角田 1981,第86-87页
- ^ 角田 1981,第125-126页
- ^ 角田 1981,第119页
- ^ 角田 1981,第138页
- ^ 角田 1981,第130页
- ^ 梶原 1998,第55页
- ^ 千叶 1986,第4-6页
- ^ 全国平家会公式ホームページ-ご挨拶. 全国平家会. [2016-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3).
- ^ 丹羽 2001,第165-166页
- ^ 丹羽 1993,第88-89页
- ^ 安田 2001,第207页
- ^ 竹内 1999,第265页
- ^ 五味 1999,第315页
- ^ 高桥 2013,第90-91页
- ^ 高桥 2013,第114-116页
- ^ 元木 2001,第6页
- ^ 元木 2001,第278-279页
- ^ 入间田 1991,第130-131页
- ^ 井上 2012,第225页
- ^ 井上 2012,第238-239页
- ^ 本乡 2011,第210页
- ^ 武光 2011,第222-223页
- ^ 上横手 2001,第44-45页
- ^ 角田 1981,第317页
参考文献
[编辑]- 角田文卫. 平家後抄 上. 朝日选书. 朝日新闻社. 1981. ISBN 978-4022592798.
- 千叶冢鹿 (编). 桓武平氏国香流系図 第二巻. 展望社. 1986. NCID BN04687535.
- 久保文武. 伊賀史叢考. 同朋舍. 1986. NCID BN04470555.
- 入间田宣夫. 日本の歴史 ⑦ 武者の世に. 集英社. 1991. ISBN 4-08-195007-5.
- 丹羽基二. 家紋の由来と美. 南云堂. 1993. ISBN 4-523-26186-5.
- 田中文英. 平氏政権の研究. 思文阁出版. 1994. ISBN 4-7842-0833-X.
- 梶原正昭. 平家残照. 新典社. 1998. ISBN 4-7879-4113-5.
- 北爪真佐夫. 中世初期政治史研究. 吉川弘文馆. 1998. ISBN 4-642-02764-5.
- 五味文彦. 日本历史学会 , 编. 平清盛. 人物丛书. 吉川弘文馆. 1999. ISBN 4-642-05212-7.
- 竹内理三. 五味文彦 , 编. 竹内理三著作集 第六巻 院政と平氏政権. 角川书店. 1999. ISBN 4-04-522706-7.
- 丹羽基二. 姓氏.家系.家紋の調べ方. 新人物往来社. 2001. ISBN 978-4-404-02900-3.
- 上横手雅敬. 源平争乱と平家物語. 角川选书. 角川书店. 2001. ISBN 4-04-703322-7.
- 元木泰雄. 平清盛の闘いー幻の中世国家. 角川选书. 角川书店. 2001. ISBN 4-04-702114-8.
- 石井进. 上杉和彦和五味文彦 , 编. 石井進著作集 第三巻. 岩波书店. 2003. ISBN 4-00-092623-3.
- 上杉和彦. 戦争の日本史6 源平の争乱. 吉川弘文馆. 2007. ISBN 978-4-642-06316-6.
- 本乡惠子. 全集 日本の歴史 第6巻 京.鎌倉 ふたつの王権. 小学馆. 2008. ISBN 978-4-09-622106-8.
- 高桥昌明. 平家の群像 物語から史実へ. 岩波新书. 岩波书店. 2009. ISBN 978-4-00-431212-3.
- 武光诚. 平清盛 天皇に翻弄された平氏一族. 平凡社新书. 平凡社. 2011. ISBN 978-4-582-85613-2.
- 安田元久. 平清盛. 宫带出版社. 2011. ISBN 978-4-86366-817-1.
- 本乡和人. 謎とき 平清盛. 文艺春秋. 2011. ISBN 978-4-16-660835-5.
- 井上振雄. 平清盛と平家ひとびと. 游子馆. 2012. ISBN 978-4-86361-020-0.
- 高桥昌明. 平家と六波羅幕府. 东京大学出版会. 2013. ISBN 978-4-13-020150-6.
- 矶贝富士男. 武家政権成立史 氣候変動と歴史学. 吉川弘文馆. 2013. ISBN 978-4-642-02916-2.
- 守田逸人、川合康、樋口健太郎. 元木泰雄 , 编. 保元・平治の乱と平氏の栄華. 清文堂. 2014. ISBN 978-4-7924-0994-4.